新水浒传吧 关注:15,608贴子:443,127
  • 5回复贴,共1

转帖-南山贼谈古代兵器 之 打击兵器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山贼说武器之雷霆一击
南山贼
说起历史最久远的武器,肯定要说是打击兵器类了,打击兵器源远
流长,在人类还是原始人的时候棍棒就已经是最早使用的武器之一。不过那时所
使用的棍棒,估计和黑猩猩使用的棍棒有一拼,只是一些不经任何加工处理的原
始木头棍棒。后来,才慢慢出现和石头相组合的强化棍棒,例如石斧、石矛,似
乎这个东西在所有原始人类遗迹都有发现,估计在石器时代,是作为工具和武器
的双重用途被使用的。究其源,斧音从甫,乃是开始之意,盘古开天就是用斧,
可见这个开始的意思并不白当的。在各国的神话传说中使用斧的神或者英雄都是
很多的,到了野蛮的北欧更是人手一把了。在很多文明之中斧都代表了权利和战
争。
不过随着金属冶炼工艺的提高,面对当时无防护的情况,棍棒、斧
钺这些打击兵器,其实效性和挥舞的速度实在不能和后来的锋利金属刃或尖的
剑、矛这些兵器相比,于是在金属武器发展之后很快就退居次位,更多的担负起
工具的作用了,偶尔会有化外的野人挥舞着斧头跳个舞什么的威慑一下。在周
代,战场战场上就很少能看到斧钺的身影,只是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用于仪式
之中了。类似的还有传承了伊比利亚文明的罗马,斧头也成了一种象征。不过欧
洲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社会发展缓慢,战斧到一直是维京战士和法兰克武士们的
主要装备。
世道轮回,随着各路人马手里的铁越来越多,可也想自己身上大量
挂铁片以后,打击兵器迎来了他的复兴,到南北朝时代,中国的骑兵达到了重装
甲化的巅峰,由于打击类兵器对装甲有独特的杀伤能力,钝击效果可以无视装甲
的厚度。打击类兵器出了复兴的契机,得到再度重视,被大量使用,使之无论在
数量还是种类上,都有了很大发展。自野蛮的重甲女真人兴起后,为了与之对抗
打击类兵器在双方都达到了顶峰。
打击类兵器主要包括棍棒、斧钺、锤杵、连枷、流星、鞭锏。
这类武器为提高命中时的打击效果,多为重量很大的重兵器,利用
杠杆效果具有相当大的动量,只要命中目标,假使敌人身披软质的铠甲例如锁子
甲和皮甲,基本不能带来丝毫防护,甚至可能由于锁环的崩碎带来更大的伤害,
硬质外形的板甲或许能减轻些伤害,但是在重击之下,仍能给敌人带来可怕的内
伤。
为了形成更有效的“杠杆作用”,一种做法就是加大打击部分的重
量,例如锤、狼牙棒、战斧之类就是其典型代表。另一类,则采用了离心力来加
大动量和惯性,使用绳索和锁链将握持部分与打击部分连接,代表有连枷、流星
锤等。
打击类兵器通常都是傻大笨粗,但同时也就很耐用很坚固,刀剑类
兵器容易折断,和敌人兵器相碰时,常常发生卷刃。矛戟等长兵器,在混战中刺
入敌人身体后,常常由于来不及拔出,而不得不放弃。打击类兵器虽然可能会有
些弯翘或部分损坏,但并不影响其使用,所以面对血战时武将们常常选择打击类
武器作为自己的副武器,例如善用马朔的秦琼、尉迟恭。事实上南北朝后期的武
将都会带类似的副武器。如同欧洲的骑士会带手锤和权杖一样。
不过从这我们也看到,打击类兵器是作为辅助武器出现的,主要就
是由于其长度通常较短,在战场上争锋并不占优势,尤其是在对付披甲较少的小
兵时。
最早的打击类兵器当然是棍棒了,不过真正成功的却是斧、钺,从
石斧到印第安战斧的形状都一样,只不过分量和长度有变化,其主要攻击手段仍
是以劈、砍为主。
我国大量使用大斧的时代除了商代就是宋朝了,不过商代的恐怕应
该称为钺,其圆刃长柄,大刃面,都和斧有所区别,后来作为依仗的用途似乎更
多些,不过给中国留下的印象却是颇深的,搞得杀头都叫就斧钺了。宋代的大
斧,堪称中国古代最大最有威力的斧。全长约一丈,钢刃斧头部分长二尺,重约
十斤,用两手握着使用,女真人铠甲坚实,作战时人马如墙进,号称铁浮屠,寻
常兵器难以伤害,宋军对付他们的主要武器就是大斧和马扎刀,不过这大斧的主
要攻击目标却是马腿,只要把战马的马脚砍断,
掉下马来的士兵战斗力就大打折扣了。提到马扎刀,我以为可能是
斩马刀之误,斩马刀背厚刀沉,攻击效果类似大斧,现在故宫藏有康熙御用斩马
刀,相当有威慑力,据说此类武器乃是前锋营宫城拔寨使用的武器,看来也是一
种步兵武器。
斧重新被使用应该是在东晋,东晋为了抵御北方骑兵将大斧重新引
进了战场,《晋书》石季龙传记就有记载。唐军与坚甲利器的吐蕃作战时似乎并
没有用到类似的武器,不过唐军的陌刀比起大斧来也毫不逊色,而且唐军主要以
骑兵对骑兵的作战方式似乎也并不需要这种武器,唐初的程知节仍然是以用斧出
名的,倒是安史之乱中有不少用斧的记载,可是当时恐怕类似于两晋临时应急的
情况居多。到了宋代,辽、西夏和后起的金都是拥有重甲骑兵的国家,铁鹞子、
铁浮屠一听名字就知道其防护超人,面对披甲戴盔的重甲骑兵,宋军除了使用先
进的神臂弓以外,就是用大斧近战来对付了,在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的顺昌
和第二年的柘皋这两大战役中,都在正面对抗中打败了金国,金军元帅完颜兀术
就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宋军武器之中,最好、最厉害的是神臂弓,其次就是大
斧,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兵器了。话说回来,兀术本人也是用斧的。
除了大斧这样的双手用长兵器外,还有单手用的板斧,柄长约二尺
半,斧头约一尺,刃宽约8寸,斧柄木制,斧刃采用包钢法锻造而成,号称雪花
镔铁就是了。通常是两手各握一把成对使用的。使用板斧最有名气的要算《水浒
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了。这位莽撞人手使一对板斧,在战场上,排头杀去,不分
敌我,其威力犹如龙卷风,由此得到“黑旋风”的绰号。不过在同时期的欧洲手
持两把斧子作战的可不多,人家更喜欢用一把斧子加一把盾牌的方式。但是斧子
的杀伤力仍是可怕的,在决斗中选择用斧子的话就等于中国的立生死文书了,肯
定是要出人命的。


1楼2012-11-04 11:37回复
    说过了斧钺再说锤瓜,怎么说瓜呢?因为金瓜是锤的重要形式,主
    要被用作仪仗,瓜形锤是锤作为兵器使用的重要证据,毕竟这个形状你要做工具
    用实在说不过去。说到做工具用的锤,实际上也是暗藏杀机的一样神兵,死在锤
    子榔头下的可着实不少,山贼中学时传说外面流行刨奔,常与僻静处将人一锤放
    翻,再行劫掠,这可真够可怕的,因为可能身上分文皆无也要挨上一下,当时真
    是人心惶惶,流言满天,晚行之人无不行色匆匆兼左顾右盼。这些传说中的刨奔
    就是以木工榔头为主要凶器,挨上一下基本上不死也残废了。山贼曾经仔细考虑
    过如何防范,想来想去还是无法可防只能自求多福了。盖因锤的杀伤力太大,哪
    怕戴上钢盔挨上一下也会得脑震荡。
    锤是一种很古老的兵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出现。但是,并未
    用于实战,而是作为仪仗用的兵器来使用,估计是源于古老的工具崇拜,就如同
    古希腊神话中匠作之神使用的锤子一样。作为武器的锤,我们看到最早的是一种
    带有小型球状金属打击部的棍棒,现在军博之中还藏有匈奴人使用的锤头,想来
    当时匈奴冶炼工艺落后,生产不出长刀大剑,只能用这种简陋的武器了。因其外
    形与作为工具的锤很相似故此得名。又因锤头部分酷似瓜形,所以又称“瓜”。
    依锤头部分安装的形态,又分为立瓜和卧瓜两类。后者很象我们平时榨油使用的
    木槌,北方称为油锤的就是了,据说表演硬气功金钟罩的通常会表演个油锤灌
    顶,你看表演大锤破石时用的乃是铁锤,换到敲脑袋就只敢用木头的了。锤柄通
    常是用木料制成,以减少对手的震动,而作为打击部分的锤头,到也是随着时代
    发展越来越重了,锤头有用铁质也有是用铜作的。其中,作为依仗的“金瓜”就
    是用铜质的,金瓜击顶可是皇帝独有的刑罚呢。
    锤是典型的利用杠杆作用的武器,锤头重能产生很大的打击力,其
    杀伤力远比棒类兵器更大。当然在双方防护都很轻的时候过重的锤会影响你的反
    应速度,但是随着防护装甲的越来越厚,锤也被重视起来。身穿厚重铠甲的敌
    人,并不怕面对刀剑这类轻兵器,然而锤却能给他们致命的一击。所以锤也成为
    骑士们的一样必备武器了,以至于后来中东欧的骑士都会带个小手锤作为指挥杖
    用,一言不合就给对方脑袋上来一下。
    为了能够将力量更集中形成更大的打击力,出现了锤头上带有锐利
    尖刺的新型兵器,中国称为蒺藜骨朵,欧洲称为钉头锤。传说蛮王挲摩可使用的
    就是铁蒺藜骨朵,这倒有可信之处,因为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很愿意使用这种武
    器,波斯、突厥、蒙古也是把这种兵器作为军队的常规兵器来使用。从亚洲跑路
    到欧洲的马扎尔人也喜欢使用钉头锤,现在在匈牙利你还能看到使用钉头锤的战
    斗表演,我国锤的大量使用是在宋朝,究其原因还是为了对抗北方的重甲骑兵,
    在《武经总要》中,就记载了当时两种使用最多的骨朵。
    锤有长、短之分。宋代的长柄锤全长约6尺。其中,锤头由铜铁制
    成,长7寸,柄长5尺。这种长柄锤主要双手使用,也可单手使用。短锤全长约2
    尺半,锤头长度7寸左右。这种短柄的短兵器,通常是两个作为一副来使用,岳
    云就用了“双锤”,再加上另外三个,号称八大锤,至于他们使用的锤重量有多
    少就难讲了,因为很多锤都是木芯包铁的。不过就我对西方武器的观察似乎并没
    有人用两把钉头锤,用两个流星锤的到是见过,通常欧洲的武士还是一手持盾一
    手挥锤的。战锤倒也不都是对称形状的,瓦拉基亚轻骑兵使用的就是榔头形的
    锤,采用交换生命的攻击方式来对抗重骑兵,估计也就是这么一说,瓦拉基亚人
    的名声不好,只怕碰到优势敌人跑得更快。
    和锤形状最相似的就是狼牙棒,这种武器制作简单杀伤力巨大,在
    纺锤形或楔形的木制或铁制棒状本体上,固定有很多象狼牙一样的铁钉,其打击
    


    2楼2012-11-04 11:38
    回复
      效果,不仅靠它的重量,那些尖锐的铁钉常常产生恐怖的杀伤作用,对衣甲单薄
      的对手简直太可怕了,就是对身披铠甲的敌人也有很大的威力。所以,穷呵呵的
      游牧骑兵手中是绝对少不了这种兵器的,后来的欧洲人也有类似的武器,但是到
      有可能是本地货,传说中森林之神也就是尼安德特人就手持狼牙棒。与锤类似狼
      牙棒也有长短之分。貌似小时候看到的连环画上金国人都喜欢使用这种东西,号
      称金兵有狼牙棒大宋有天灵盖的。在现代武术中,狼牙棒称之为朔。《水浒传》
      中霹雳火秦明就是使用这种兵器的。今天很多警棍的外形到是和狼牙棒如出一
      辙,一是打得疼,二是有威慑力。可见这件兵器的寿命真是够长的。与狼牙棒类
      似的是“殳”,“殳”这种兵器相当的古老,春秋战国时代就被广为使用,后来
      到不见踪影了。出土的战国时代文物中,记述它是一种尖端为三棱锐尖,并带突
      起有两个打击部分的兵器。如此说来狼牙棒的寿命可就有三、四千年了。既然提
      到了警械,就不能不说一下另一种大量使用的警械——拐,它的出现更晚,大约
      是在明代,主要流行在民间和武术界,使用它需要更多的技巧。依其长短,而分
      为长拐和短拐。长拐的长度约四尺,倒有点像作为工具的拐了。短拐,约一尺
      半,单手使用双手都可以使用,拐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变化手握的部位。既可握于
      棒身部分,又可握把手,可打可戳,可封可拦,神出鬼没。拐现在到是风靡世界
      了,作为一种重要的警械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使用,似乎国内私人拥有也并不犯
      禁,在今日天朝实在难得。
      打击类兵器中鞭和锏出现的比较晚,都是靠其较大的重量而获得打
      击力的一种短兵器。打击效果类似于锤,普通的铠甲基本不会影响它的效力,被
      打上一下,很容易造成致命的伤害。由于鞭和锏整体都是金属材料锻造而成,结
      构坚实,有的还是多棱构造,所以与敌对打时不容易折断。相对于形状、套路与
      之类似的刀剑来说威力更大,鞭全长约三尺,重十五六斤。鞭身打击部分常带有
      竹节状的棱刀,军博存的鞭还带有三角形的外刃,打击敌人的接触面小了,却大
      大加大了打击效果。通常鞭是作为辅助兵器单手使用的,但是,也有两手各执一
      支使用双鞭的。用单鞭的尉迟敬德,双鞭的呼延赞都是名气很大的勇将。
      锏全长也为3尺,外形有方形和三角形两种类型。手柄与打击部分
      之间有护手,其外形和剑一样,但是锏没有锋刃。锏这种兵器如果不是出现在唐
      代以前的话我甚至怀疑它是民间禁兵器的产物,就像后来的铁尺一样。其实铁尺
      和锏无论从外形到效果是很相似的,作为前捕头秦叔宝使用类似铁尺的锏也是高
      手就不足为奇了。
      说完这些已看就有威慑力的强力武器后,我们转回来说说不能么显眼的武器棍和
      棒,这棍是最早使用的古代武器,实在是最简单最容易取得的了,取坚硬有韧性
      的木棒削圆即可。练习也比较简单,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可见它是一种技术水平
      较低武器,棍的长度因其流派和使用者的不同而异。最长的,要算太极拳的太极
      大杆(约一丈),使用起来大开大合,威风八面,最短的是鞭杆,长约3-4尺,
      分单双两种流派,因为太细所以还是编到棍里去吧。最常见的还是齐眉棍,北方
      喜欢用白蜡杆子,甭管什么把式也会轮两下。
      除木质外,南方还有藤制的棍,更有韧性也更难使用,当然力气大
      的武士也有用铁棍和熟铜棍的。虽然棍不像刀剑能够劈砍,但借助其自身的重量
      和挥舞的惯性,仍然有相当大的威力。作为宜攻宜守且随处可得的兵器,棍在中
      国的名气相当高,在西方作为僧侣武器也很常见,很多穿盔带甲的修士都喜欢用
      棍作为武器,貌似很仁慈其实对挨打的人来说更残忍。突厥人也经常使用这种武
      器,歌颂瘸子铁木尔的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队战棍的记载。
      


      3楼2012-11-04 11:38
      回复

        棍通常比矛、枪柄粗而坚硬,不容易被锐器砍断。棍作为实战中的
        兵器历史并不长,到了汉代,棍就主要作为仪仗用装饰品来使用了,光武帝年轻
        时梦想做的执金吾,就是手持镀金铜棒。棍棒在中国长期作为刑具使用也使棍棒
        成为权利的象征。只经过简单加工的棍棒称为白棓。葛洪曾经说,在吴将贺齐讨
        伐山贼(怒)时,有个山贼会法术,官军屡败,后来贺齐发现原来这法术克铁
        器,于是就用木棍为兵破了他的法术。
        棍棒大发展的的时代是宋代,宋代你要不会几手杆棒简直就不好意
        思出来混,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太祖乃是凭借一条杆棒打下六百军州吧。不过这
        武术界流传的太祖蟠龙棍倒并不是普通的棍棒,它应该算连枷的一种,相传赵匡
        胤一次作战中不慎将自己的大棍打断,就用绳子将两截棍子连起来继续用,居然
        更有威力。但是连枷的攻击效果超过棍棒倒是一定的,借助旋转产生的惯性连枷
        可以产生更大的打击力并且它的轨迹也更难捉摸。棍法中最有名的应是少林棍
        了,少林棍第一次发威当数十三棍僧救唐王。凭着这个功劳少林棍几乎成了少林
        派的代名词,如同峨嵋派的枪、武当派的剑一样,已成为代表流派的一种兵器。
        不过据说少林棍法更像是枪法,它的很多招式都已戳挑为主,并不是传统的棍
        法。少林棍再次发威就是明朝的抗倭之战,当时少林的棍僧同山东枪手、保定箭
        手、石洞苗兵一样是作为特别部队编入军队的,抗倭名将俞大猷本人就是一个武
        林高手,少林剑法很大部分就来自他的传授,同样实战棍法也是他的指点。当时
        的少林棍僧使用的是三十六斤大铁棍,倭寇借以称雄的倭刀碰到这种兵器毫无用
        处,打得倭寇闻风丧胆。从此,少林武术(尤其是棍法)名扬天下。
        另一位棍术大师就是孙悟空了,它用的如意金箍棒禹王治水时,量
        测大河、大海深度使用的定海神针。龙王怀壁碰到悟空也只能算倒霉了,这金箍
        棒重十万三千斤,不是凡人所能使用。悟空的了此棒真是如虎添翼,不过我搞不
        懂的是那些次级妖精的武器怎么也能和着金箍棒对抗呢?猴棍、齐天大圣棍这些
        套路就是效仿悟空棍法来的。
        齐眉为棍,比这短的应该称为棒,不过似乎棒比较粗,宋代的诃梨棒长约四尺,
        用铁丝缠卷,木制棒身,铁丝增大了棒的强度。棒的前部加粗,使
        重心前移,用以提高打击力度。外形很象棒球棒,这棒球棒到也是一件趁手的兵
        器,日本的黑社会们就喜欢拎着这东西PK。宋代的另一种钩棒,是一种前端带尖
        的长约五尺的棒,其前端安有带两个钩的枪头,不仅能用于打击,而且可以刺
        戳,或钩挂。另一种比较怪的棒就是杵,其两端粗,中间细,很象作为工具用的
        杵故此得名。杵的两端又粗又重。有以木料做芯,外包铁皮也有全部用铜铁制成
        的,工具杵是从远古沿用的捣谷工具,相传是伏羲发明的。不过佛教的法器中也
        有降魔杵,可能是异源同形。用杵的名人有个王圭,圭字是(王圭)这个,这位
        勇士用的武器比较怪左杵、右鞭,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西夏军队包围了安
        塞,王(王圭)与敌血战,在右臂被枪刺伤的一刹那,用左手握的铁杵,将敌将
        闹脑袋打的粉碎。又一敌将用枪向他刺来,他左臂夹住敌人的长枪,腾出右手,
        一鞭将敌将打死。西夏军吓的目瞪口呆,纷纷逃命而去。但是在第二年的好水川
        之役中,宋军大败。王(王圭)冲入夏军的重围,以一挡百,杀死西夏军近百
        名,但因眼睛中了敌箭,只得退下阵来,因伤重而阵亡。
        最后一种打击兵器就是流星锤和与之类似的链锤,链锤在中国也不是稀罕物,
        当年沧海君博浪一击用的就是链锤,虽然误中副车可这准头也是相当不错的,还
        有一位我们中学时学过的大铁椎,他用的也是链锤,这篇文章读起来真是酣畅淋
        漓,堪称武侠精品。


        4楼2012-11-04 11:38
        回复
          此文是转帖,其中个别观点和数据本人稍有异议,比如赵匡胤应该是“四百军州”。但因要尊重原作者,所以转帖时没有对此更改。
          另,虽然此文内容不错值得我们学习。但转帖文章不宜加精,况且此文也是老文了,早已流传甚广。


          5楼2012-11-04 11:44
          回复
            很专业的东西


            IP属地:北京6楼2012-11-04 15: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