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吧 关注:25,217贴子:168,083

这句话具体的出处是哪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梁对林洙说的原来婚姻可以这样轻松而和美,这句话出处在哪儿?
上下文是什么?能给个相关段落吗?不要转述的,要原述,非常感谢!


1楼2012-12-03 22:40回复
    梁林金的故事很早就知道,但一直没太多关注,只是觉得林徽因很美,气质非常好。这几天很闲,无意中看到很多议论,虽然说1000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但评论至少要在事实的基础上吧。很多人因为金的终生未娶来证明对林的深情,又在此参照下指责梁的爱不深,这点让我特别无语,先写几句,其余慢慢敲。


    2楼2012-12-03 22:50
    收起回复
      楼主说得很好,基本上同感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2-12-04 08:04
      回复

        世事弄人呀


        6楼2012-12-04 17:32
        回复
          经常看到那句话,没人知道是从哪儿来的吗?


          7楼2012-12-04 19:45
          收起回复
            估计没有说过,只是从林洙的《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中提到梁思成说作为林徽因丈夫有时候其实挺累的,因为你必须要和林徽因具有同样敏捷的思维,否则就跟不上她改编的吧。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2-12-04 23:30
            回复
              梁公笑了笑说:  “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他又笑了笑诙谐地说:“所以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地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
              从这段引申出来的?
              怎么不引申“
              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整体看,梁仅仅一点小吐槽而已,结果就变成“原来生活是这么轻松和美”,很无语啊
              再看看有没有高人能找到来源,否则真的太狗血了,都什么跟什么呀


              9楼2012-12-05 00:05
              收起回复
                楼主提的这个问题我也提到过,迄今为止还没找到原话出处,不过也有一些蛛丝马迹,除了在梁继夫人的书里写到梁的累外,在林洙的访谈里也有表露。 以下是林洙的不同场合的一些访谈摘要:(从林洙说的话里可以看出什么呢,你就自己慢慢捉摸吧,呵呵)
                你认为梁思成的婚姻是否完美和幸福
                那是他们的隐私,我没有权利去评价。(梁林金三人的感情纠葛才是他们真正的隐私吧,不知为啥梁继夫人对此大张旗鼓的一曝再曝是何用意)
                林老师, 我很想知道,梁先生与林徽因女士之间的爱情,真的有如传闻中的那么和谐么?我看书中得知,也有不少人对于梁先生在林徽因去世不久就与您结婚颇有微词,您是怎么对待这个事情的?
                有两派人,一派说: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是最高尚的朋友,有人说他们是恋人,我觉得这毕竟涉及到人家的隐私,西方人一牵扯到隐私就不问了,中国人爱打破砂锅问到底,我没有权利评价。像林徽因这样的人太少有了,她在美学上、文学上、哲学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我够不着她,到不了平等对话的水平,只能听她说。他们在一起交流都能得到满足。(完全顾左右而言他,文不对题)
                梁先生怎么评价你和林徽因?
                他曾跟我说,跟林徽因一起生活很累,她的思想太活跃了,你必须要跟得上,跟不上她就不高兴,自己也会很没面子。(反复强调梁的累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他有没有给你讲过他对于你的评价呢?
                  林:没有,没有。
                  他一直就是表达对我的感情,但是并没有去对我的评价。我有一次曾经问过他,我说像林徽因那样的人可能几百年也不会出现一个,我说你这么有幸作为她的丈夫,我觉得我不能代替她的位子,他就说林徽因是林徽因,你是你,不是一个人,谁也代替不了谁。可能吧,我觉得林徽因脾气比较急躁,他可能有些地方,梁思成曾经说林徽因的反应极快,她的脑子反应的特别快,他说如果你要是跟不上她她会发火的,他说很累,跟她在一起,可能我在某些程度上吧比较迟钝,对他老年来说的话我觉得可能可以放松一点。(我为林徽因感到伤心,被反复的与俗气势利的林洙一起比较,真是可悲)
                林洙说:跟死人吃醋有什么劲啊,其实我们没什么可比性,够不着她。(好好体会这句话的语气吧)
                不少人来找她回忆林徽因和徐诗人的不可回避的“友谊”。“我只是想,假如有人来问我这件事情,我从保护林徽因的角度,怎么跟他们来说这个事。” (真是欲盖弥彰,她到底要表达什么楼主应该可以看出吧)
                在另一个访谈里她说林徽因很美(林的美需要她强调吗)但不是一个好太太(以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来支持丈夫事业的还不是一个好太太,请问什么才是一个好太太,患难中将右派的丈夫一脚蹬开是好太太么),梁思成和她一起有多尴尬多痛苦多疲惫,林徽因死去对梁来说是解脱,没有一句提到林对梁做出的巨大的牺牲。还提到林徽因的情诗,又画蛇添足一句:不知是不是写给梁思成的。(好好想想林洙对林徽因的真实面目到底是崇拜还是诋毁吧,再来想想这句话来自哪里)


                10楼2012-12-05 11:39
                收起回复
                  林洙的访谈记录我也看到一些,我倒没那么气愤,毕竟老太太了,也不是深思熟虑说的话,就让她自我催眠下好了,大家都不是傻瓜,并不是她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很多比我们更了解情况的人对她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说明。记录片的导演胡劲草有句话说林洙的,很含蓄的不待见。
                  但是,我比较在意定本文字,如果那句话真的出现在某个正式的出版物上,我大概就要不淡定了。因为-----文字也是有性格的,这句话如果真的出自林洙的回忆录,那么,以这句话的风格看,林洙说不出这样的话,原话只能来自梁。
                  林洙有强烈的愿望表达类似的含义,事实上,她也无数次的表达了,但那都是她自己的意愿,语言风格上非常明显,真正来自的梁的原话,仅仅是“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就算不结合前面的那句“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这句话也只是中性的评价,我蛮容易接受的。其实就算梁不说,大家都替他想到了,呵呵
                  林洙的回忆录面世(初版应该在2004年)之前,那时候跟朋友们聊天说起梁林,就都想着有这么个妻子,美则美矣,累也是肯定的。但梁是累并幸福着,虽然有时觉得累,但想想外面那么多人对自己妻子的倾慕,而她选择了自己,男性的自尊心不要太得到满足哦,所以,梁也说了“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宠溺,深情,令人羡慕。

                  那个关于梁林金的典故,我相信他们三人之间肯定有过交流,从而达成了某种默契。但肯定不是林洙书上说的那个版本,就算大致轮廓对,语言肯定不是那样。原因很简单:那些话,不是梁林的风格。本来还只是怀疑,但看了纪录片和费慰梅的回忆录,里面公开很多梁林金的通信,完完全全第一手资料,梁林的语言风格展示得很完整。
                  如果“轻松和美”那个也是梁说的,就不是中性了,而是比较之后的评价,判断又明显倾向于后者-----大概这是让所有喜欢林徽因的人难以接受的。大家都觉得,梁再婚很正常,对二夫人有感情也正常,适当说些甜言蜜语也可以接受,但如果把两段婚姻放在一起比较,又更赞美后者,也许大家会替林徽因感到遗憾吧
                  如果这句话林洙也没说过,只是不断引申之后出现的,那就可以放心了,呵呵,(其实跟我没关系啊,但就是有种轻松感,大家懂的)
                  “我有一次曾经问过他,我说像林徽因那样的人可能几百年也不会出现一个,我说你这么有幸作为她的丈夫,我觉得我不能代替她的位子,他就说林徽因是林徽因,你是你,不是一个人,谁也代替不了谁。”-------这段话是林洙的访谈,虽然林洙的本意很明显又是以退为进,知道自己比不过林徽因,起码争个平齐平坐。但梁的意思很明确,还是非常中性的一句话,放在哪儿看都得体而谨慎。
                  林洙现在最想证明的,大概就是梁是如何“爱”她。她要爆的,可以爆的,应该都爆得差不多了吧,但直到现在,都没有令人信服的材料证明梁主动比较了自己的两位妻子,并且认为第二段婚姻更幸福。

                  


                  11楼2012-12-05 21:25
                  收起回复
                    林徽因是爱人,青梅竹马,志同道合,在家庭中居主导;林洙是老伴,投其所好,抱团依靠,在家庭中为从属。粱所处地位截然不同,感受当然相异。
                    更不用说以粱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有人主动慰籍已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学术和爱情追求实属奢求。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5-05 20:23
                    回复
                      几年前的疑问,已找到答案。目前能追溯到的源头,来自《民国情事》,作者傅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全书写民国人物,主要是作家的爱情。其他人的不谈,写林徽因那段,有很多不实之处,最大的问题,是对事实缺乏基本的了解,材料都错了,判断当然不对。具体见16楼


                      来自iPad16楼2015-06-26 03:10
                      回复
                        以下是书中涉及这句话的一段--------
                        只是在林徽因的生命里,毕竟有了诗人徐志摩的印记。其实女人的生命里,爱情是一次性消耗品,只有第一个是爱情,没有第二,她是从徐志摩诗歌里走出的女子。梁思成这个富家名望的公子给了她完美的婚姻,却始终缺少来自爱情的迸发。
                          其实梁思成也知道,他终究不是徐志摩。婚姻其实是活给别人看的,爱情却是自己的,林徽因的爱情早已给了徐志摩,他活得累,她也累。以至于林徽因死后没多久,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学生林洙娶回了家,说了一句听上去让人很寒心的话:“原来真正的夫妻该是这样轻松和美地在一起的。”
                        让一个男人如此不轻松地走过那么多年头的女人,自己可曾有过轻松?梁思成在和林洙的谈话中也透露了这一点:“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
                        素材明显错误,估计也是受苗雪原那篇文章的影响,那篇文章真是流毒甚广。文中说这句话是梁思成说的,但到目前为止已公开的资料,梁思成的书信,文章,手稿中均没有出现这句话,他人的文章中也没有,林洙的书中也没见过(等有空去后妻书里再核实下),不知作者这个引用来自何处。
                        书中的这段话,发酵出后继无数对林徽因情感生活的冷嘲热讽,后来,豆瓣上某篇文章转载引用,影响面更大,一直到最近1,2年,事实才被更多人了解,“7年”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数据,逐渐被更多人知道。


                        17楼2015-06-26 03:41
                        收起回复
                          诋毁林徽因的谣言,是秃鹫、地摊文学、八卦屌丝,共同的作品。它们教学相长。
                          .
                          看过宅斗、宫斗小说的,对秃鹫株吞吞吐吐、装傻卖呆、夹枪带棒的说话风格,应该眼熟。
                          .
                          梁启超说过,我们家的孩子不会下流。还说过,徽音和我们家的孩子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
                          梁思成搞来如此下流的续弦,没生孩子,没脏了梁家血统,是梁启超在天之灵保佑吧。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8楼2015-06-26 10:38
                          收起回复
                            我倾向于梁启超的儿子不会这么下流。说不出这种浑话。
                            .
                            梁思成和原配胼手胝足打江山,原配送了命,他也半残了,代价惨痛。
                            晚年享受辛苦一生换来的功名利禄,以老弱病残之躯再娶个年轻女人服侍,也不为过。
                            何况不仅是梁的身体衰弱,还要奉养高龄岳母。
                            如果再婚后家庭能够和睦,庆幸一下也正常,这与原配无关。
                            而秃鹫文字是暗示梁思成庆幸原配早死让其有机会续弦过上好日子,
                            真要如此梁还是人吗?
                            .
                            .
                            秃鹫株说过林徽因死亡对梁思成是解脱,
                            也是暗示梁对原配无情,盼其早死。
                            亲人病逝,家人的某些负担减轻,这是客观事实。
                            但什么德行的人才会盼着亲人早死?
                            林徽因怎么也是梁思成儿女的生母。
                            .
                            .
                            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原配
                            在后妻笔下是活着碍老头的事,早死早好。
                            而小后妻爬老头床,是爬到心灵的。(貌似是把张爱玲的一句名言男女对调了)
                            这种续弦言论,司空见惯。
                            .
                            但秃鹫捏造一个死者死无对证言辞去诋毁另一死者
                            就冒犯了人性——
                            谁能保证自己先死,配偶不再婚?
                            谁能保证自己没有后妈/后爹?
                            秃鹫株此歪风一开,
                            有害公序良俗!
                            .
                            .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20楼2015-06-27 04: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