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年吧 关注:907贴子:17,612
祭天??好吧,学一下


1楼2012-12-08 13:09回复
    1942年,河南大旱,1943年又是一场特大的蝗灾,饥饿如魔咒一般降临到3000万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万人的生命,迫使300万人流落他乡。然而这是一场鲜为人知的灾难,那些饥荒亲历者们的后代竟然也不知道……


    2楼2012-12-08 13:09
    回复
      严酷的现实,摧毁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被饥饿驱使的人们,仿佛又回到了一个“野兽般的世界”。


      3楼2012-12-08 13:10
      回复
        集市上,到处出现了抢食的现象,暴力的攻袭和劫掠,在乡间好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集市上,到处出现了抢食的现象。当有人买了油条、大饼等食物后,饥民乘其不备,突然抢下填到嘴里吃着跑开,在将被追到时,把鼻涕、唾沫弄在食物上,弃置地上,买主往往在对其痛打一顿后,放弃食物。杀人越货的事件增加了,暴力的攻袭和劫掠,在乡间好像传染病一样蔓延。
        详见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766042.html
        


        4楼2012-12-08 13:12
        回复
          在饥荒中,很多父母杀儿卖女,只为一**命的粮食。
          在郑州,一对疯狂夫妇,为了在离家找食物时,孩子们不会成为他们的累赘,就把他们的6个孩子绑在树上。在心智慌乱之中,有对父母,将自己的两个孩子杀死,只是因为不愿听到他们嚷着要东西吃的声音。一无所有的父母,为了换一**命的粮食,毫不犹豫地卖掉自己孩子
          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766042.html
          


          5楼2012-12-08 13:12
          回复
            领袖:饥荒?你们撒谎!
            不惟蒋介石不信,国民政府的高层人士中,对河南灾荒的真实成分持怀疑者不在少数。


            6楼2012-12-08 13:13
            回复
              蒋介石骂道:“一点廉耻都没有,一点人格都没有,就是胡造谣言。”
              1941年,为了稳定战时经济,国民政府要求田赋征实,这一年河南在受水灾的情况下,田赋征实小麦108万担、征购305万担,分别占全部国统区征实、征购小麦的34%和36%,均为后方各省第一。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粮食部长徐湛刚表扬了河南粮政局,怎可能突然之间变成了灾区?
              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647814.html
              


              8楼2012-12-08 13:16
              回复
                官员:动作迟缓,贪腐盛行
                当灾荒已成现实。不能说高层官员们毫无作为,这部已经丧失弹力的官僚机构仍在循章运行


                9楼2012-12-08 13:16
                回复
                  “中央虽拨巨款举办平粜,唯组织庞大,手续繁杂,辗转迁延,不待平粜,人已饿死。”
                  1942年12月,中央政府拨给河南2亿元,1943年春天,政府下拨的救灾款中只有8000万元到了省政府,剩下的还在路上。而已到的钱不但被留在银行里生利息,还竟对自己发行的货币打起折扣来,100块只兑换83元。
                  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777253.html
                  


                  10楼2012-12-08 13:17
                  回复
                    记者:戴着镣铐舞蹈
                    在1942年,政府对舆论的管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12楼2012-12-08 13:20
                    回复
                      《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因对此事评论颇犀,导致被停报三天。
                      “看重庆,念中原”——《大公报》总编王芸生写下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篇评论,他提“建议”说:根据国家总动员法,战时的国民政府,有权严厉管制一切物资的集中与分配,那么,政府为什么不去征发高官显宦的资产,救助河南灾民呢?回答他的,是《大公报》被停报三天。
                      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650170.html
                      


                      13楼2012-12-08 13:21
                      回复
                        洛阳《中原日报》《行都日报 》因为透露具体灾情,均受到停刊三日的处分。
                        洛阳《中原日报》《行都日报 》因为透露具体灾情,被指责为登载“过于渲染灾情之文字,并诋毁政府救灾不力,影响政府威信”,均受到停刊三日的处分。河南省政府机关报《河南民报》因编辑转载了《看重庆,念中原》,被勒令追回当天报纸,不准发行
                        详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2650170.html
                        


                        14楼2012-12-08 13:22
                        回复
                          结语: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报道把河南大灾的真相呈现给世界,它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让蒋介石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对灾民加以救助。无数生命得到了挽救,不过灾荒并没有因之结束,实际上,到了1944年,河南有更多的县城遭遇了蝗灾,但是抗战也在这一年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候,随着媒体不再报道河南的灾荒,它也就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接下来,抗战的胜利又使得举国上下进入了一种狂欢的状态中,河南大灾作为一段“不光彩的历史”,也就永远地成为了过去。


                          15楼2012-12-08 13:23
                          回复
                            复制下广告,以表感激
                            撰稿:

                            《看历史》,中国第一本以历史为切入点的新锐新闻杂志。 杂志的风格是“用黑色的眼睛,去发现彩色的历史;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严肃的话题”。


                            16楼2012-12-08 13:24
                            回复
                              辛苦露珠


                              17楼2012-12-08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