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吧 关注:92,690贴子:2,517,546
  • 47回复贴,共1

【哈欠·很久不黑萌了】《剑桥中国明代史》所谓的万历三大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这贴是转的


1楼2013-01-17 10:01回复
    首先是前序
    ==============
    开篇第一句话
    “三大征”是晚明史学家们编史工作的一种杜撰说法。没有什么历史上
    的正当理由把在西南扑灭一个土著首领的战役、在西北镇压中国人-蒙古人兵
    变的战役和在朝鲜半岛上和日本的战争,当作具有同等重要性的事件而凑在
    一起。
    接着揭露明史家的意淫------
    这三次战役,规模和范围不同,它们的历史根源也无相似之处。这三
    次战役也都不是像明代作家们所断言的那样以明显的胜利而结束。
    对于朝鲜战争的评述------------
    朝鲜战役
    是一次奇怪的战争,双方都处理不好,发展成了僵局。丰臣秀吉的意外死亡
    才导致了有利于明帝国的解决。举行了胜利庆典;战俘被献给皇帝,后来被
    处死。------直述朝鲜战争的胜利原因是丰臣秀吉的意外死亡,实际是僵局!
    最后一段直指中国明代史学家的夸大和不事实就是-----------


    2楼2013-01-17 10:01
    收起回复
      尽管它们之间存在这一切差异,这三次战役传统上都被当作相互关联的
      一组事件。明史学家谷应泰在他的条分缕析的明史中,用了连续三个部分来
      记这三次战役;这些事件的当代人冯梦龙,在万历朝结束后不出10 年内发表
      的短篇小说集中,也在他的一个故事的引言中把这三次战役组合在一起。①
      但是,我们应当知道这种组合的含义。历史学家们试图夸大晚明帝国的军事
      威力以颂扬一个衰落中的王朝,自觉或不自觉地赞许那样一种思想状态,即
      使是以牺牲真实性作为代价。


      3楼2013-01-17 10:02
      回复
        西南的播州战役
        最后一段话直述明朝的残暴
        ------------
        实际的战斗持续了104 天。李上报说有22687 名叛逆者被杀,1124 名被
        俘。这一比率表明了残暴的程度。杨应龙自杀,他的尸体被送往北京予以污
        辱。随着杨氏氏族世袭的封建领主地位的消除,播州本地的酋长制被改成了
        直接治理的两个府。


        4楼2013-01-17 10:02
        回复
          1592 年7 月最后一天,李如松带领东部军区的援军到达。这标志着战役
          的转折点,可是围攻的军队又过了两月也未能攻占这座城。终于找到了一种
          解决的办法。修建了一道与城墙平行的堤堰,把中间的空地灌满水。这道堤
          堰完工时有3.5 英里长;其中的水达到9 英尺高。城墙的一些部分不久开始
          崩塌。从洪水中逃出来的叛乱者完全失去信心。
          -------------------------利用洪水瓦解叛军
          1578 年以来整个宁夏镇现役的花名册只有
          27934 人,卷进叛乱的士兵数目不可能超过20000。宁夏城的人口当时的文献
          记载是300000。政府方面军队的总数不详,但它包括北方边境所有军区的部
          队。
          --------------------------杀死人数和官军人数都不详


          7楼2013-01-17 10:04
          回复
            再看看所谓的万历朝鲜战争!


            8楼2013-01-17 10:04
            回复
              万历皇帝发布命令调集一支由100000 人(有的来自遥远的暹罗和琉球群
              岛)组成的远征军以夺回朝鲜,并最后侵袭日本。①和一般的做法一致,文官
              宋应昌被任命为经略,同时李如松被委任为提督。


              9楼2013-01-17 10:04
              收起回复
                这支远征军于1593 年1 月渡过鸭绿江。它的第一次战斗旨在收复平壤,
                是中国人的一次明显胜利。但20 天以后,李如松在一次勇敢的追击中,亲自
                率领1000 骑兵走在他的军队主力的前头,却遭到了灾祸。在汉城以北约15
                英里,他被一个三倍于他自己部队兵力的日本战斗队列所阻。中国人被击溃;
                提督本人好不容易才免于被俘。这次战斗结束了这次战争第一阶段的敌对行
                动,接着进行了和平谈判。


                10楼2013-01-17 10:05
                收起回复
                  丰臣秀吉命令日本人在釜山附近建立他们的阵地。中国人没有所需的力量以摧毁这
                  个桥头堡。僵局就这样出现,随之而来的休战持续了将近四年。
                  1596 年10 月丰臣秀吉应允的对明使节的接见,是所有时代最大的外交
                  大错之一。这个日本霸主认为自己在战争中是胜利者,愤怒地发现他将被置
                  于向中国皇帝承担纳贡义务的附庸地位,并将保证决不再进行对朝鲜的另一
                  次侵略。
                  ----------------------丰臣秀吉对于明的态度


                  11楼2013-01-17 10:05
                  收起回复
                    13楼2013-01-17 10:08
                    收起回复
                      ..


                      14楼2013-01-17 10:12
                      回复


                        IP属地:山东15楼2013-01-17 10:27
                        回复
                          朝鲜战争……一部分是国内不给力,刚开始就没多少兵去,后来才加到几万人。将领有李如松,可惜早逝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1-17 11: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18楼2013-01-17 18:23
                            回复
                              我们学校图书馆找不到这几本书,我只找到《剑桥中国晚清史》。


                              IP属地:浙江19楼2013-01-18 19: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