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19,030贴子:70,938,214

回复:不如不遇倾城色——中国各个朝代的颜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以紫是暮色。是天闭眼前眼里流露的最后一丝余光。康定斯基说:紫色是冷红经过蓝色向后退,表现熄灭。是太阳的光,经过浅蓝深蓝暗蓝的天空,渐渐灭下去。一种意犹未尽的深远。
所以紫像是先秦,宴席未散,花朵还未睡去,淡淡的倦,倦看苍生。就像一朵花微微地颓废,却依然开得好美。每一种美都独一无二,都开天辟地。


IP属地:北京17楼2013-02-01 14:06
回复
    好贴!!青魏是最贴切的,也是我的梦啊TAT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2-01 14:10
    回复
      飘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3-02-01 14:12
      回复


        IP属地:河北20楼2013-02-01 14:12
        回复
          马个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3-02-01 14:47
          回复

            那时候,诗经里的每一个月,都还像诗一样的美,清淡的美。
            他们的五月斯螽动股,他们的六月莎鸡振羽。
            他们的七月正是食瓜、八月却是断壶的时候……


            IP属地:北京22楼2013-02-01 16:21
            回复

              而此时
              英雄还在擦剑,美人还在采着最后一朵卷耳。
              而男人爬到田埂上,跺跺脚泥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那时候的人就是这般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自在。
              行人也路过今天要走的最后一条小河,放脚到水里,开心地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他们的人生真正是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的不着急。
              而百里奚的妻还挡道弹琴而唱夫君——你发达了,为什么还不来接我:“百里奚,初娶我时五羊皮。临当相别烹乳鸡,今适富贵忘我为。”一心一意地认定和坚持,于是也成了诗人。
              而管子突然警觉,对听众说:“墙有耳。伏寇在侧。”
              众人屏息。
              倾听黑夜来临的脚步……


              IP属地:北京23楼2013-02-01 20:59
              回复


                IP属地:北京24楼2013-02-02 10:04
                回复
                  秦的黑,是夜
                  这是黑字的小篆字形,上面是古“囱”字,即烟囱;下面是“炎”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是说烟火熏黑之意。所以为黑。黑是被火烧出来的——是一个悲剧。


                  IP属地:北京25楼2013-02-02 14:15
                  回复

                    顾诚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去寻找光明。
                    而余光中翻译过一首写地铁里的人的诗:
                    人群中,这些面孔的鬼影;
                    潮湿的黑树枝上的花瓣。
                    ——那地铁的黑,只是为了衬托那花样的脸庞,这个诗人在这最单调的颜色里看见了最斑斓的存在。
                    斯皮尔伯格曾说过,从一开始,他就感到要把《辛德勒名单》拍成黑白电影,因为记忆是黑白的,特别是历史的记忆——所以黑是一种回忆,也意味着一种开始。


                    IP属地:北京26楼2013-02-03 10:27
                    回复
                      起篇很精彩啊


                      IP属地:韩国27楼2013-02-03 10:35
                      回复

                        而中国的古人以玄为黑,此寓意起于玄武,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意思是请龟到冥间去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而龟背是黑色的,冥间也是黑色的,这冥冥之中黑暗的底处,赋予了黑神秘的力量。所以以玄为黑时,似乎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思在拜服。
                        老子倡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这大色也当在这黑暗的深处。所以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玄,让人遐想到那无穷无尽的黑里所蕴涵的“绵绵瓜瓞,民之初生”的力量。


                        IP属地:北京28楼2013-02-04 09:03
                        回复

                          黑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吞没,而白是一种衬托,黑白分明的时候,就是人间最清楚的所在。
                          黑,可以多种层次,每一种层次就是一种意境的表达,所以一种黑,就可以把中国的山水画尽。
                          唐岱说:“古人之作画也,以笔之动而为阳,以墨之静而为阴;以笔取气为阳,以墨生彩为阴。体阴阳以用笔墨,故每一画成,大而丘壑位置,小而树石沙水,无一笔不精当,无一点不生动。”
                          如此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所以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施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只用一点黑墨的深浅层次,就让人于满纸云烟中见到人间天上的生息吐纳。


                          IP属地:北京29楼2013-02-17 10:12
                          回复

                            西洋喜欢黑白分明的剪纸,要的是明确,求的是唯一的效果。而中国人,喜欢黑白无间幻化而出的万象,求的是在浓淡相宜的无穷效果间有理有据的自然之道。所以东方的哲学是玄的,似有却更难以唯一的逻辑关系去求证,但是,却能说尽了山的千态,水的万势和人间的姿色。所以西洋,说一的时候就是一,而中国的老子,说一的时候,却是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IP属地:北京30楼2013-02-18 09:42
                            回复

                              西洋人,做的是人,纯粹的人,中国人做的是万物。从万物来归万物去。所以山水画里,山总是很高,人总是很小,小到几乎只是山水的一个装饰。所以,曾几何时,我们始终对自然存着敬畏之心,山水之情总高于人情,也养了人情。
                              所以我们没有雄心把烟花变成大炮,把指南针变做征服世界的指向。我们只是想与山水一起存在而已。
                              所以从中国的山水画来讲,东方的思维就要比具体而微的油画式的西方思维要远大,更能体现人精神存在的姿态。所以,我会惊喜于西方色彩斑斓的油画,但我会沉静于中国的水墨山水里感悟心灵驰骋的美妙,唯听风声侧耳呼啸……


                              IP属地:北京31楼2013-02-18 15: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