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吧 关注:16,488,709贴子:338,376,563

(转)一些丧失大片电影搜集推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好莱坞电影之外,数支地域性十足的僵尸大军异军突起,他们当中的僵尸各种各样!随着僵尸病毒的日益扩散,这些非正规杂牌军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就让我们置身于一个个好莱坞之外僵尸横行的灾区,来一场另类的亡命狂奔吧……


IP属地:北京1楼2013-02-08 19:44回复
    《惊变28天》(28 Days Later,2002) 导演:丹尼·鲍尔灾区:英国僵尸形象:典型的英国僵尸,跑得快,啃得猛欧洲僵尸片擅长以灾写人,不管喜剧悲剧,人永远是故事的核心,“惊变”系列也不例外,就连病毒爆发的起因都是人类好心办坏事。《惊变28周》中丈夫饱含愧疚的吻成为妻子报复的工具,《惊变28天》则是一群动物保护主义者意外释放出携带僵尸病毒的猩猩大军,从而将整个伦敦城变成了“活死人”的坟墓。男主角由于车祸昏迷这才躲过一劫,之后他找到了其他幸存者,并和他们一起了踏上求生之路,在历经矛盾、隔阂与生离死别之后,一行人终于来到一个看似安全的军营,却没想到比僵尸更可怕的,却是人心。《惊变28天》的导演是凭借《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摘得多项奥斯卡大奖的丹尼·鲍尔,作为“惊变”系列的第一部,丹尼·鲍尔以欧洲电影常有的人文关怀及人性探讨做为切入点,集中展现了在僵尸肆虐的大环境下幸存者们的绝望与疯狂,可谓是以“电影精英主义”对抗好莱坞流水线的一次完胜。


    IP属地:北京2楼2013-02-08 19:44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2-08 19:45
      回复
        《死亡录像》(Rec,2007) 导演:帕科·普拉扎灾区:西班牙僵尸形象:行动迅速,和扎克·辛德版《活死人黎明》相似如果你喜欢老美制造的《科洛弗档案》,那么一定别错过这盘来自西班牙的《死亡录像》。这盘录像带的内容大致如下:一个跟 消防队作报道的美女记者和一行人被隔离在一栋僵尸出没的公寓内,任何企图逃出公寓的人都会被当场击毙,他们必须原地待命,并想方设法在僵尸将他们“团灭”之前逃出这栋公寓。《死亡录像》系列是时下流行的伪纪录片风格电影中比较出彩的一部,纪实手法拍摄使得电影的恐怖氛围浑然天成而又真实无比。在第一部《死亡录像》中,强大的现场感将我们带入了那个满是西班牙僵尸的死亡空间,第二部紧跟前作剧情,但注入了更多商业元素,双线叙事不仅使影片的空间更为开阔,驱魔恶灵等诡异场景更将“邪典”气质升级放大,人物矛盾也更加激烈。影片上映后好评不断。点击观看 《死亡录像》(Rec,2007)


        IP属地:北京4楼2013-02-08 19:45
        收起回复
          《群魔乱舞》(Rammbock,2010) 导演:马文·科伦灾区:德国僵尸形象:狂暴而迅猛《群魔乱舞》是一部典型的“以小博大”的低成本佳作,虽然片长只有59分钟,但剧情深刻人物性格饱满,在维也纳电影节上摘得了“最佳影片奖”。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一个居家男人来到柏林寻找他的女友,却碰巧遇上僵尸病毒爆发,和其他居民一起被困在了住宅区内,他们必须利用手头的一切资源——菜刀、砖块、甚至是布条、床支架等等来对付僵尸,力求逃出生天,当然了,老规矩还是不能被僵尸咬到。众所周知,欧洲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不论是商业片还是泛商业片,总会带有一定的人文思考在里面,而僵尸片这种以人为矛盾核心的剧情总是能将人性的真实暴露无遗。在本片中,自私、欺骗、阴谋这几大心魔可谓是“群魔乱舞”,却依然无法遮掩耀眼的人性光辉。这样的故事情节发人深思,而穿梭于邻里之间的求生挣扎则给本片涂抹上一层浓郁的生活气息,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求生体验。主角两人把床拆了做成简易锤击器的情节不仅诙谐好笑,还充满了平民的智慧与想象力。


          IP属地:北京6楼2013-02-08 19:48
          收起回复
            马克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2-08 19:49
            回复
              死亡录像2 里的神父 简直是BUG级的存在


              IP属地:福建8楼2013-02-08 19:49
              收起回复
                澎堤池》(Pontypool,2008) 导演:布鲁斯·麦克唐纳德灾区:加拿大僵尸形象:与常人无异,没有好莱坞那般可怖,对英语十分敏感在经典影片《12怒汉》中,导演布鲁斯·麦克唐纳德仅凭陪审员之间的对话便将一部既不开阔也不流动的“听觉电影”变成了悬疑经典之作。故事情节通过“对话”来延伸,人物性格通过“对话”来赋予,就连戏剧冲突都是通过“对话”来完成的。这种强调用听觉来想象而不是用视觉来直观的电影被人们称为“反电影”。《澎堤池》正是这样一部标准的“反电影”,主角是一位老声优,故事发生地是地下电台,传达信息的方式是通过对话和广播,就连病毒感染的方式也是通过人们听得懂的英语,也就是声音来传播的。一群和声音打交道的人共同演绎了这部另类的实验先锋——“声化危机”。当然,如果只是手法上的另类,就不能称之为高明的“反电影”了,除了看得见的几位主人公在不停玩弄文字游戏,营造危机感和悬疑感之外,片子也有几位看不见的,只能通过声音来证明其存在的配角,而由此架构起的这座隐形的“第二舞台”,更是让影片的空间变得更为开阔。


                IP属地:北京10楼2013-02-08 19:51
                回复
                  《群斗》(La Horde,2009) 导演:本杰明·罗切尔灾区:法国僵尸形象:HP值非常高,只有重型武器才能彻底将他们团灭《群斗》是一部非常另类的丧尸电影,是两种不同类型风格的混搭,就跟《杀出个黎明》一样,仅凭开头完全无法判断剧情的走向。《群斗》一开场便是紧张的秘密潜入,一群训练有素的**受人指使前来血洗藏匿在居民楼内的黑帮团伙,但他们的行动很快暴露,自己也变得小命难保。就在生死存亡千钧一发的瞬间,一只变异的僵尸“果断地”冲进了屋子,更令他们绝望的是,外面的世界早已在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人吃人的地狱,与世隔绝的众人被彻底孤立了。幸存下来的敌对双方很快意识到,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面对共同的敌人,他们必须尽释前嫌,放下仇恨,组团大战丧尸才有可能全身而退。然而这样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只是两个头子的一厢情愿而已…… 《群斗》的文艺味道不浓不淡,恐怖氛围营造极佳,脏乱差的居民楼为这样一个血肉横飞的故事提供了完美的温床。有些场景设计感较强却仍不失现场感,简直可以直接拿来做僵尸游戏的宣传封面。片中对人物矛盾的刻画也比较到位,气质形象十分突出,是一部相当出彩的丧尸电影

                  我表示这个不错 一开始是黑帮复仇 然后复着复着僵尸就出现了


                  IP属地:北京11楼2013-02-08 19:52
                  回复
                    《突变异种》(Mutants,2009) 导演:David Morlet 灾区:法国僵尸形象:身体扭曲变形,面目狰狞如果你对文艺或是商业没有任何忌口的话,这部《突变异种》便可列入你的观影计划中。作为一部法国僵尸片,《突变异种》的文艺指数显然严重超标,因此几乎没什么故事性可言,导演仅用一个片头就将电影的商业潜质挥霍殆尽了。此后的情节主要以妻子照顾已经被咬,正逐渐丧失人性的僵尸丈夫为主。导演难以释怀的文艺情结也终于在大篇大篇的抒情桥段里得到了释放,妻子刚开始只是给丈夫多添衣被,但无奈丈夫的变异实在太快,为了抑制丈夫的兽性,她不得不抽出自己的血输给丈夫来减缓其变异,最后即使是在自己的爱人把她当做食物般追杀时,也依旧不离不弃——如此感人至深的故事,即使没有僵尸们的群魔乱舞,也足以使观者为之动容,为之唏嘘。


                    IP属地:北京12楼2013-02-08 19:52
                    收起回复
                      =-=


                      IP属地:上海13楼2013-02-08 19:53
                      收起回复
                        《魔鬼游乐场》(Devil’s Playground,2010) 导演:Mark McQueen 灾区:英国僵尸形象:快,准,狠以往出于电影情节的需要,僵尸形象的设定往往是变化多样的,《僵尸肖恩》诙谐而戏谑,于是僵尸也被设定得动作迟缓,从而给两个英国宅男的尽力耍宝腾出足够时间和空间。然而在《魔鬼游乐场》中,为了凸显末日的危机感和尸口逃生的紧迫感,僵尸则被设定成了一头头生猛的丧尸,幸存的人类成为它们的猎物,必须要靠“组团打怪”才有可能逃出升天。不过人性的阴暗面显然要比病毒的潜伏期更长,且一旦发作,其感染速度将呈指数倍增长。《魔鬼游乐场》有着英国僵尸片一贯的冷峻风格,多线叙事与情感纠葛相互交织,把每位幸存者的末日情怀都表现得恰到好处。同样是生化危机的背景,英国人显然要比好莱坞更有人情味。


                        IP属地:北京14楼2013-02-08 19:53
                        回复
                          《盗墓者的忏悔》(I Sell the Dead,2008) 导演:格勒恩·马奎德灾区:英国僵尸形象:奇丑无比这部名为《盗墓者的忏悔》的影片其实远没有它的片名听上去那么苦逼,原产地虽是美国,骨子里却是英国电影的玩世不恭和荒诞诙谐。本片主人公布莱克与威利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是两名经验老道的盗墓贼,过着“升棺发财”不见光的日子。如今已是阶下囚的两人即将被执行死刑,临行前夜,布莱克将自己与搭档长达15年的盗墓生涯合盘托出,向神父忏悔——而观众便在无意中扮演了“神父”这个角色。于是,滑稽可笑匪夷所思的故事开始了,两人先是合伙挖出了外星人,又挖出一具埋在十字路口的僵尸,本片中的僵尸也挺有意思,尤其是片尾那段女反派摘下面具,露出惨绝人寰的尊荣,令僵尸和两个盗墓贼同时蜷缩在一起惊呼救命的情节让人笑喷。结局更是将荒唐进行到底,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如此精巧的故事结构与惊艳的创意,也只有好莱坞体制外的电影人才想得到。


                          IP属地:北京17楼2013-02-08 19:56
                          回复
                            《僵尸人FIDO》(Fido,2006) 导演:安德鲁·柯里灾区:加拿大僵尸形象:行动缓慢,脖子上带有项圈控制其兽性若论影史上最窝囊的僵尸,这位“僵尸管家”绝对名列榜首,好歹也是个僵尸的他竟被一种高科技项圈所驯服,成为了挂牌出售的奴隶兼保姆,不仅要给主人端茶倒水,还要操心各种家务,肥美多汁的大脑近在眼前却无法享用的痛苦让他欲哭无泪。然而,若论影史上最温情的僵尸片,《僵尸人FIDO》也必在榜单之列,从事第三产业的管家FIDO得到了主角一家人的信任,还和小主人的母亲擦出了爱情的火花,甚至在短暂恢复僵尸雄风后仍残存着人类的理智,救下了自己的小主人,并最终抱得美人归。不难看出,《僵尸人FIDO》无比欢乐的基调背后是对现实生活的讽刺与控诉,这种借假想来影射当下社会现实的电影经常被用来表达对于某种极权的不满,或是对于科技的不信任与对人类自身劣根性的反思,我们在许多赛博朋克(Cyberpunk)的作品中都能读解到这种思想。而本片把“僵尸”这种最像人类的“活死人”大书特书,无疑是为了从僵尸身上挖掘出闪光的一面来和愈发病态的世界作对比,从而向我们重申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只有爱与宽容才能拯救全人类。


                            IP属地:北京19楼2013-02-08 19:57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20楼2013-02-08 19: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