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吧 关注:526贴子:2,834
  • 28回复贴,共1

【资料】淮军训练操典——洋枪队大操图说BY潘鼎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
潘鼎新,庐江县人,字琴轩,又名方伯。咸丰七年投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擢为同知。咸丰十一年募勇成立淮军鼎字营,同治元年率军随李鸿章至上海,所部逐渐配置新式炮械,成为淮军主力之一。
在使用洋枪洋炮方面,潘鼎新开中国军队风气之先,认真讲求,组织翻译人员整理编译了一批军事操典著作,《洋枪队大操图说》是现存最早的淮军教令操典类军事著作,载有洋枪阵式图15种及文字说明,另有陈锦、郭怀仁、朱朗然三人的序文三篇,刊刻于同治戊辰年(1868年),也就是淮军成军之后的第6年。


IP属地:广东1楼2013-02-15 17:25回复
    清同治七年陈锦序:上古功成制器,中古功成著书,将欲述丰功伟烈从何来,而自道其甘苦与抑,亦以广一时传习也。忆自浙用兵,李爵师偏师驻沪各军,始用洋枪,统兵诸将,简练精良,自成步伐,以口令代金鼓,临战指挥,恢复三吴,屡试辄利。时山左方伯琴轩潘公,军浦东,讲求益密,迨克浙右,归领苏防,集所部五千人,合操之,演为枪阵。夜则心揣手摹,以指画被,旦则亲督旗号试之,演场务使整散互施,离合交应,回环往复,万变无穷,益步因成法,而阵实心法也。编卒伍,故用奇,今偶又垒而两之始也。一与二,前与后,尾与首,左与右,聚米为山,刻木为偶,是为阵母,继乃兼跪立以厚之,离左右以疏之,转队面以移之,成四人以环之,步不紊,枪不绝,骑羽其旁,炮发其隙,出防无方,收队若一,神变极矣。


    IP属地:广东2楼2013-02-15 17:26
    回复
      八字阵

        八字阵图说从一字阵分六大排,作六层,立(或四排、八排亦可),听吹进队号,前列五大排,各令第二小排右转队,面向右,第三小排左转队,面向左,一四不动,谓之开门,后列第六大排,从中间成四人(凡人数以前后重立两人为一人,令以排面两人居一四,排后两人居二三,横成四人,并行而出),从门中成条出,至第一排门外,左右成排(先出者中立,后出者归左右挨立,仍重为两人),向前连环放枪,毕,亦照开一门,以俟继出者,当六排成条出时,排**过五排,令五排之左右面者,退还原排,谓之关门,值六排在前开门时,五排亦成四人,走出第一重门,相继成排,放枪同前,炸炮随排出门接放,至翻队还原,听吹扎住号,稍停,前一大排放枪,从两旁绕下,炸炮仍从中间退回,次排即关门成排,以此照退,各还原地。


      IP属地:广东5楼2013-02-15 17:34
      回复
        双龙阵

          双龙阵图说将六大排一二三作为右翼,四五六作为左翼,连环放枪,四面俱到,若贼从左来,则令左翼伏地装枪,右翼连环放枪,左翼装枪毕,亦起立接放,如贼从右来亦如之。此最简便法也。左右互放枪毕,吹长声号,左右插花走阵,还一字阵。


        IP属地:广东9楼2013-02-15 17:38
        回复
          这份资料扫描版不全,遗憾,不知道哪个图书馆有,如果能拍摄全15种阵图和文字说明,将有助于理解早期淮军接受西式训练的具体内容和指挥员思路。


          IP属地:广东12楼2013-03-09 21:37
          回复
            @1210991999 你看这个,就是最简单和人数很少的圆阵,当初常胜军在上海,最开始就是靠这种阵型,N次在野战中以少胜多打败同样装备先进洋枪洋炮的太平军,从而一战成名。


            IP属地:广东14楼2013-03-29 14:00
            收起回复
              这么复杂的阵,需要训练有素才行,就连欧洲的军队都很难做到


              IP属地:加拿大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3-04-02 10:02
              回复
                镇压捻军的主力哈,潘鼎新和刘铭传关系也不错.


                16楼2013-04-02 23:26
                回复
                  又名方伯我也是醉了!方伯是当时他担任布政使的别称。


                  17楼2015-12-23 01:06
                  收起回复
                    吧主,请问有这书的电子版资源吗⊙▽⊙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4-11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