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韶华吧 关注:5贴子:72
  • 7回复贴,共1

【唯爱韶华】丛飞——你资助了一群白眼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给逝去的丛飞先生


IP属地:江苏1楼2013-02-16 11:52回复
    4月20日晚,在场全体人员向丛飞鞠躬表示敬意。 当日20时40分,曾入选“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IP属地:江苏2楼2013-02-16 11:52
    回复
      很多很多的人们,希望能够让这个时代和社会记住丛飞!


      IP属地:江苏3楼2013-02-16 11:54
      回复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思想涌泉相报——但是,在接受丛飞资助的人们中,却真实地出现这样一些人


        IP属地:江苏4楼2013-02-16 11:54
        回复
          受助者小A: 他帮我是另有所图
          受助者小A,大学毕业前夕,她还与丛飞保持联系,丛飞一直通过电话对她进行辅导,并在她即将大学毕业时为她找工作,但后来,只是丛飞为她找的学校音乐教师的岗位她不满意,才失去联系。记者得到小A的电话后与小A有一次通话,下面是对话的主要内容:
            “我只是想问一下你是否记得自己接受过丛飞的资助?”
            “我是接受过他的资助,当然记得,当时丛飞同意帮助我也是出于一种自愿,他有他的想法,我从来没有强迫过他。”
            “他资助你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至于有什么样的想法,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至于他图什么,我不说你也应该能猜到。”
            “我猜不到,你猜到了吗?”
            “我没时间去猜别人的想法。但你作为一名记者今天来给我打电话,核实丛飞是否资助我读了大学,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的想法吗?”
            “他胃出血了,医生说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可他现在陷入了没钱治病的困境,你想没想过应该向他伸出援手?”
            “向他伸援手?怎么伸呢?给他治病?可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还没这个能力。再说,他也从来没向我提过这个要求。”
            “你无力帮助他,可也应该去看看他,让他知道你还没有忘记他呀。”
            “我太忙了,没有时间。”


          IP属地:江苏6楼2013-02-16 11:57
          回复
            一受助学生家长: 何时病好出来挣钱
            丛飞住院后,许多受助学生的爱长打来电话“要钱”,有些没有及时收到学费的家长们对丛飞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反悔自己先前的承诺了。但在知道丛飞生病住院后,许多家长都非常理解,劝丛飞安心养病,他们再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学费,有的甚至希望来深圳看望丛飞,但都被丛飞拒绝。
              丛飞住院后,手机放在林燕处,林燕接到这类电话最多,感慨也最多。
              有一天,林燕刚打开丛飞的手机,一个催款电话打了进来:“你不是说好要将我的孩子供到大学毕业吗?他现在正在读初中,你就不肯出钱了?你这不是坑人吗?”
              林燕急忙解释:“丛飞病了,已经几个月不能演出了,现在暂时没钱给孩子们交学费,等他身体好了一定想办法寄钱过去。”对方听罢,半信半疑地盘问起来:“他得的是什么病啊?”林燕告诉对方是胃的问题,可能比较严重,对方听了,问:“那你问问他什么时候治好病出来挣钱啊?”


            IP属地:江苏7楼2013-02-16 11:58
            回复
              受助者阿珍: 能否帮我买个MD
              1998年,丛飞到山东演出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阿珍在演出结束时找到丛飞想拜师。面对这个陌生的女孩,丛飞拒绝说,他不收女学生。阿珍临走时要去了他的电话,说以后有问题时向他请教。但此后很长时间,这个女孩一直没有和他联系过。
                两年后的一天,丛飞忽然接到了阿珍的求助电话:“丛老师,听说您是个有爱心的慈善家,资助很多贫困学生读书。现在我也遇到了经济上的困难,搞不好也有失学的危险,您能不能资助我一些生活费?”丛飞二话没说,很快就给她寄去了2000元钱。此后,每学期开学前后,丛飞总是接到阿珍要求帮助的电话,丛飞也总是有求必应。
                大学三年级时,阿珍的要求开始升级了,不但要生活费,还要课外补习费以及高档物品。有一次,她这样给丛飞打电话说:“我们班的同学都用上了MD听音乐,对我们的学习有帮助,可我的父母买不起,您能否也给我买一个?”丛飞到天虹商场花2800元买了一台MD,给阿珍邮去。不久,丛飞收到一条短信:“MD已收到。”
                大学毕业后,阿珍也当上歌手挣钱了,再也没有与丛飞联系过。不久前,林燕将丛飞住院的情况电话告诉阿珍,阿珍听罢,回答非常流畅:“请转达我的问候,让他安心养病。”从此,丛飞再也没有阿珍的音讯。


              IP属地:江苏8楼2013-02-16 11:59
              回复
                悲哀啊!悲哀!
                在我们自称是最注重礼仪的国家,礼尚往来是我们祖祖辈辈恪守的准则。可是没想到还有这么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无耻之徒!
                悲哀啊!悲哀!
                丛飞用他一生的时间来资助贫困人,换来的却是讥讽与取笑!更悲哀的是,取笑他的不别人,而是他资助过的人!
                接受别人的资助组说一声“谢谢”就算了。还说那些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良心的话语!那还是人吗 ?!
                不错!每个人做任何事是都有目的的!但你说丛飞资助你的目的是什么?当记者问你的时候,你也说不出来。这说明了你对丛飞资助你的目的是不知道的,既然 你不知道,你就没发言权!你说这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自己找借口,怕别人说你忘恩负义!
                至于丛飞资助你的目的,我可以帮你回答,那就是他不想一个儿童就因为贫穷而失学!
                悲哀啊!悲哀!
                悲哀的不只只丛飞,而我们整个中国社会……也许这就是中国没有慈善家的原因吧?!
                悲哀啊!悲哀!
                丛飞,愿你走好!


                IP属地:江苏9楼2013-02-16 1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