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无止境iewwei吧 关注:17贴子:616
  • 1回复贴,共1

【修身养性】《钓胜于鱼》—— 陈之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简介:陈之藩(1925年6月19日——2012年2月25日),字范生,河北霸县(今霸州)人,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电机系学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副研究员,休斯顿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波士顿大学研究教授;原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荣誉教授。著有电机工程论文百篇,《系统导论》及《人工智慧语言》专书二册,且深具人文素养,擅长写作散文;散文有《大学时代给胡适的信》、《蔚蓝的天》、《旅美小简》、《在春风里》、《剑河倒影》、《一星如月》、《时空之海》、《散步》、《谢天》、《失根的兰花》与《哲学家皇帝》等,散文作品入选两岸三地的中学国文课。


IP属地:浙江1楼2013-04-13 19:18回复
    每天早晨我在湖边整理小艇,常有位银发的老教授蹒跚地走来。“早安”,他老远地打招呼。“今天还出去划船吗?”我问。“当然,天气真好啊,我太喜欢钓鱼,可惜这湖中的鱼不大。”“反正你是为钓,并非为鱼。”“对极了,对极了。我是为钓,不是为鱼。”他一边说着,一边登上小船,带着他的钓具与几本书,马达照例不开,双桨轻轻划破水面,悠然远去。
    我抬头目送他远去,眼前的景色,令人欲醉。日光直射的水面,是一条银河,其余的湖面是一片澄碧。小舟的影子越来越远,桨声的起落越来越轻,这一叶扁舟终于消失在一片黎明的眩光中,我的思潮好像也冲入这静谧的山谷里。
    这位老教授在哥伦比亚教书,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因为我也在宾大上学,所以他每天总好奇地与我谈几句,好像在与我谈话中,还可以寻觅到他的青春。他在哥大已教书三十年了,这几年的暑假常到这湖边来。每天扁舟垂钓,竟日方归,最多能钓上一两条二三英寸长的小鱼,而他的享受却是在钓。
    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是会使一个人快乐,使一个团体健康,使一个社会成功的。美国有许多学者,在一个学校工作,一工作就是一生,真是数十年如一日。以宾大而论,今年就要养着一百零八个退休的老教授;这些教授服务于宾大,最少的已有四分之一世纪,长些的有服务四十年的了。并不是美国人的耐性特别长,而是他们在工作本身发现出无限的趣味,感觉自己沉醉于鸟语花香和山清水媚。至于鱼竿之下是否有鱼,他们反而忘了。
    普渡大学校长郝德说:“科学的无限疆界,展开在人类面前。”每个知识的先驱者所面对的,由外人看来,好像是山穷水尽的泥穴,其实在他自己看来,却是花繁叶满的桃源,因而流连忘返,因而乐此不疲,都是理有固然的。


    IP属地:浙江2楼2013-04-13 1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