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吧 关注:16,940贴子:122,340
  • 3回复贴,共1

孩子止咳慎选止咳药  扁桃体不要随便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出警告:禁止再给扁桃体等手术术后儿童使用含可待因药物来止痛,因为有致死风险。记者调查了解到,可待因除了用于止痛外,还常用于止咳药里。
  专家指出,孩子咳嗽首选中成药,其次家长要学会正确使用此类药物。
  6岁以下儿童慎服止咳药
  之所以发出禁用警告,美国FDA的发言人解释,可待因致儿童死亡的原因是部分儿童的体质可以非常迅速地代谢可待因,从而导致其肝脏将可待因转化为致命的大量吗啡,因此FDA甚至建议2岁以下儿童不要服用止咳药,6岁以下儿童也要慎服。
  据了解,可待因是一种麻醉类止痛药,除了可用于术后止痛,还常用来缓解感冒综合症状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支气管哮喘、鼻塞、流涕等症状。但由于可待因属强性镇咳类药物,容易兴奋患儿的大脑神经,副作用也较大。
  家长对孩子的咳嗽声总是特别警惕,生怕稍不注意就咳出了肺炎,因此,孩子一咳嗽,有的家长马上就给孩子吃止咳药。陕西冶金医院中医扁桃体主治赵乾妤指出,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  赵乾妤提醒,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需要马上给孩子用止咳药。但是如果孩子咳嗽频繁、剧烈,甚至影响孩子进食和睡眠,此时就需要用止咳药了。
  外感咳嗽要分清风寒风热
  如今,药店里止咳药的品种繁多,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时需认真辨清咳嗽的类型,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赵乾妤表示,中医认为咳嗽一般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尤其对于学龄前儿童,咳嗽与肺、脾二脏的关系更为重要。她指出,引起小儿咳嗽的原因可能是外感,也可能是内伤。当机体不能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时,就会发生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针对外感咳嗽的治疗,应该辛温散寒、止咳化痰。此时可以给孩子服用儿童清肺口服液、消咳喘、解肌宁嗽丸、肺宁颗粒等中成药。  风热咳嗽治疗宜采用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此时可以服用蛇胆川贝液、川贝枇杷露、小儿急支糖浆、银黄口服液等中成药。
  特约专家:陕西中医扁桃体专家:赵乾妤  赵乾妤|现任陕西冶金医院·中医扁桃体专科主治医师。中医扁桃体科带头人,出生中医世家,受祖父赵树林先生临床验证60余年的影响,潜心研究中药方剂,治疗扁桃体炎(根治),咽炎。
  扁桃体不要随便割
  此次(FDA)日前发出的警告,是针对扁桃体摘除手术的儿童。进入春季,发烧的宝宝增多,不少孩子还伴有扁桃体发炎的症状,有的孩子更是一发烧就伴随扁桃体发炎。不少家长因此纠结:孩子是不是要摘除扁桃体呢?
  陕西冶`金中医扁桃体主治赵乾妤指出,扁桃体是人体的第一个门户,不能随便割。当细菌病毒感染时,在咽部的扁桃体会第一个出来抵抗感染,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扁桃体的原则是能不切就不切。具体说,只要扁桃体不是经常发炎,比如一年发作一两次就不需要切除扁桃体。但如果每个月都会犯一次扁桃体发炎或一年犯病10次以上,则可以考虑摘除。
  另外,赵乾妤指出,孩子经常扁桃体发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扁桃体发炎时治疗不彻底。因为孩子从两三岁到上学前是扁桃腺体迅速发育的阶段,如果发炎后治疗不彻底,比如孩子一退烧就马上停药,很容易留下慢性感染灶,潜伏在体内,当细菌侵袭,更易引起扁桃体发炎。


1楼2013-04-19 16:35回复
      咳嗽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部分咽喉炎均属于此病范围。中医学按其临床主要症状将咳嗽分为两大类,一般继发于感冒之后的称为"外感咳嗽",没有明显感冒症症的称为"内伤咳嗽"。小儿咳嗽除了要遵医嘱服药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食腥荤辛辣之品。此外,可用下述药膳辅助治疗。

    陕西冶`金·中医扁桃体/赵乾妤
      1、风寒咳嗽: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鼻塞疏清涕等,治疗宜宣肺散寒止咳。
      1)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2)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3)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5)家庭常备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2、风热咳嗽:特点是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治宜疏风清热,化痰止咳 。
      1)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 次。
      3)葱白梨汁: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4)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适量,趁热顿服。
      5)橄榄萝卜饮: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6)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 服。
      7)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 饮服。
      8)牛蒡粥: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9)家庭常备中成药: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等。

      3、痰温咳嗽:特点是咳嗽痰多,痰液清稀,早晚咳重,常伴有食欲不振、口水较多等症。 治宜燥湿化痰。
      1)橘皮粥:鲜橘皮30克,洗净,切丝,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2)薏仁粥:薏苡仁50克,粳米100~200克,共煮成粥,常饮服。
      3)二陈二仁粥:陈皮9克,半夏6克,茯苓12克,薏仁15克,冬瓜仁15克,粳米100克。前五料水煎,沸后约10分钟,去滓取汁。加粳米及适量水,同煮为粥。
      4)薏米杏仁粥:薏米50克,杏仁(去皮尖)10克。薏米洗净,加水煮成半熟,放入杏仁,粥成加少许白糖。
      5)柚皮饮:柚子皮适量,水煎服。
      6)常备中成药:橘红丸、橘红痰咳液等。

      4、痰热咳嗽:咳嗽,吐黄痰,伴口渴、唇红、尿黄、便干等症。治宜清热化痰。
      1)荸荠海蜇饮: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水煎,分服。
      2)秋梨白藕汁:秋梨去皮、核、白藕去节,各等量,切碎,取汁,频服。
      3)芦根粥:鲜芦根150克,竹茹15克,生姜3克,粳米50克。先煎前二味药取汁,入米煮粥,待熟时加生姜,稍煮即可。
      4)杏仁糖:带皮苦杏仁、冰糖各等份,研碎混合,刺成杏仁糖,早服各冲服3克。
      5)核桃仁150克,冰糖200克,山楂50克。先将核桃仁水浸糜成浆,再将山楂熬成汁,去滓,入冰糖及核桃浆同煮熟。随意食。
      6)冬瓜子15克,加红糖少许,捣烂后开水冲服,一日2次。
      7)常备中成药:急支糖浆、先声咳喘宁、复方鲜竹沥、鲜竹沥等。


    2楼2013-04-19 16:53
    回复
      我应该是属于第一种,风寒咳嗽:
      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但是我不鼻塞也不流鼻涕。第七天了,感觉咳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请问有什么好的食疗建议呢。先行谢过~~~


      3楼2014-03-05 16: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