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婢吧 关注:153贴子:483
  • 4回复贴,共1

92 第九十二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5-04 11:10回复
    想到这里,周夫人一声冷笑,探春倒有几分才智,也心系父母,她没有劝谏自家兄弟上进,却将父母家人托付黛玉,可见她不仅明白贾宝玉的脾性,即使自己劝谏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且知道荣国府已经大势已去,因此只能求到黛玉跟前。
    黛玉虽是外人,但是毕竟是荣国府的外孙女,且是荣国府抚养长大,他们都认为即使荣国府侵吞了林家财物,黛玉也理应帮衬他们,不能推辞。
    黛玉眉头微微一蹙,道:“论理,他们家还有出嫁的姑奶奶,非我一人能管,难道二姐姐竟不管父母家人不成?再说,我是周家的人,只想一家人安安稳稳和和乐乐地过日子,并不想为了外人坏了咱们自己人的情分,因此来请太太教导我,也好有个主意。”
    周夫人笑道:“你不是答应了宁和公主的请求?”
    黛玉淡淡地开口道:“她临走前那样苦苦哀求,纵然是冷心肠的人也不好拒绝,何况我们好歹是姐妹一场。我原也说了,若是力所能及,自然尽心。”
    她不会对贾家置之不理,但是却不能不顾着自己的家人,追根究底,除了贾母和宝玉真心对待自己以外,自己并没有得到荣国府那些亲人一星半点的照应,赔进了大半家业,姐妹情分依旧都是淡淡的,反不如自己和妙玉张惠嫣然墨新等人来得亲密。
    周夫人听了这话,点头笑道:“便是宁和公主不开口相求,他们家出事了,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以免外人说你凉薄,偏生她这样请求,未免有些强人所难,却是弄巧成拙了。”
    黛玉微微叹息一声,默然不语。
    周夫人想了想,问道:“你分给她的二百两黄金她并没有收下?”
    黛玉点头道:“宁和公主没有收下,她是要远离家乡的人了,这些钱带走了也没有什么用处,因此说留作日后替那府里打点。”
    周夫人沉吟道:“既然如此,就用这笔钱置办一处宅子,将来给他们作安身之处。”
    黛玉道:“我也有此打算。”周鸿尚在平安州平叛,她不知道自己何时离京,先买下来交给陪房打理,将来若真的出事了,自己不在京城中,他们也好有栖身之所。
    周夫人赞许地道:“防患于未然,你想得很周全。”
    黛玉低头一笑,十分谦逊。
    周夫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说道:“你心里有主意便好,我也不管这些,明儿你跟我出去走动走动,衍儿年纪大了,咱们好生相看相看,下面涟儿和滟儿年纪都不小了。”
    闻得要给周衍相看人家,黛玉笑道:“二叔年纪轻轻便中了秀才,不知道多少人家都看重二叔,咱们倒能给二叔相看个知书达理十全十美的媳妇,二叔成亲后,也该为小叔相看了。”
    周夫人却摇头道:“他们看中咱们家,咱们家却不能看中他们家,树大招风,咱们家不必和勋贵之家结亲,因此须得更加谨慎。”何况次子媳妇的身份不能高过黛玉,以免将来次子媳妇进门,反看不起长媳,另生是非。荣国府长幼不分,就是因为贾赦续娶的填房身份卑微,让王夫人管家,导致两房就此生了许多嫌隙,至今依旧不和。按着规矩,贾赦的填房虽不能和原配的身份相比,但是也不能比王夫人低,必须相当才是。
    周夫人不比黛玉,经历的事情少,她见过贾赦的原配夫人,正经书香门第的嫡女,比王夫人身份高,从前和贾敏好,只可惜死得早,娘家也和荣国府翻了脸,老死不相往来。
    听周夫人说起往事,黛玉不觉一怔,问道:“我母亲和先大舅母情分极好?”
    周夫人知道黛玉在荣国府的处境,道:“你大约察觉到你二舅母待你生分了罢?”
    黛玉听了这话,想起初次进荣国府时王夫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邢夫人的热情周到迥然不同,微微颔首,道:“我的确有几分疑惑,不解何故。”若是因为贾宝玉初次相见摔了玉不喜欢自己,但是王夫人说话行事却在相见之前。
    周夫人道:“我年纪比你母亲还小,也只是听说,你先大舅母出身世家,才貌俱全,和你母亲十分投契,比你二舅母亲密,因此你母亲和你二舅母未免有些嫌隙。”
    姑**之间本就不是亲密非常,黛玉和周滟交好,并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因此唯有一叹。到此时,黛玉更加明白周家规矩之严谨,虽不至苛刻,却完全杜绝了来日之患,丹唇微启,正欲言语,忽听有人前来报喜,道:“大奶奶的娘家侄儿慎大爷中了会试第三十七名。”
    周夫人本就是书香世家,又有见识,对于自家旁支子孙读书上都十分用心,自然也对林慎等人高看一眼,毕竟做官的多了,彼此联络有亲,也能相互帮衬些,因此并不拘束黛玉和娘家族人来往,反而常嘱咐她一些该留心之事,闻听人来报喜,忙笑道:“这可是喜事,鸿儿媳妇,速速预备一份贺礼,打发人送去。”
    黛玉笑道:“知道了,这就打发人去。”
    说完,又问来报喜的婆子道:“只有慎哥儿一人中了?”
    林家参加科举的一共有四人,婆子笑道:“其他的都落第了,只有慎大爷中了。”
    黛玉忙命人备礼送去,周夫人亦有一份礼物相赠,雪雁得知消息时,却是次日,她正在院中折了数枝鲜花回屋插瓶,犹未言语,便见于连生从外面走了进来,一面脱了披风,一面道:“麒哥儿呢?”
    于连生每回出宫都过来一趟,头一句皆是问麒哥儿,雪雁反退了一射之地,她习以为常地道:“麒哥儿正睡着,哥哥这会子怎么出宫了?可是有什么差事?”她见于连生穿着大总管的服色,并非常服,故有此问。
    于连生拿起茶壶先倒了一碗茶,觉得不烫,一口气喝了,方道:“南安王府的郡主婚事定了,老爷便打发我赐些东西给荣国府,毕竟宁和公主远嫁和亲,不能没有恩赏。”
    雪雁抿嘴一笑,道:“必然是欣喜若狂罢?”
    于连生走过去抱起麒哥儿,道:“也就那么着,没什么可说的。”


    3楼2013-05-04 11:24
    回复
      自从元春薨了以后,荣国府便只贾母去世时得了一回恩典,此后渐渐泯然众人矣,此时因探春和亲之故,荣国府在京城里随即添了几分体面,但是贾赦和贾政丁忧,众人并未大肆上门,不过邀请宝玉出来顽耍的世家子弟却又不少,有世代交好的,也有这回才认得的。如今长乾帝又赏赐了东西,只怕更是欢欣鼓舞。
      可惜,在这个时候,谁又记挂着探春远嫁他乡之苦呢?
      见雪雁不说话,于连生逗弄了麒哥儿一回,方道:“平安州又传了捷报回来,已经收复大半城池了,看着平安州的形势,大概半年之内当可了结,老爷的意思是让周将军直接转道西海沿子,你们也该收拾东西了,先有所打算。”
      说到这里,于连生忍不住长叹一声,道:“真真不舍妹妹离开,只是京城烦扰,还是西海沿子清净。”赵家之于雪雁,贾家之于黛玉,于连生都知道得八、九不离十,不愿意雪雁和麒哥儿**被人这样打扰,指不定将来生出什么劳什子是非来。
      雪雁挂念赵云之心稍解,一转眼赵云已经出征几个月了,那时麒哥儿刚刚满月不久,回来再见麒哥儿便认不出来了,随即道:“我知道了,明儿见了林夫人也跟她说一声。”
      于连生并没有久留,他走后,雪雁便换了衣裳,去往黛玉处贺喜,因天气渐暖,她这回抱了麒哥儿过去,喜得黛玉连忙抱在怀内,盼着周鸿早归,自己也生一个孩子,她前儿问过太医,太医说她的身体经过这么些年,已经调理得极好了。
      雪雁同黛玉说起时,笑道:“不曾想,慎哥儿倒年轻有为,今年二十八岁,我打听过,说今年会试曲中三百余人,比慎哥儿年轻的只有十来个。”
      黛玉眉梢眼角尽是喜气,笑道:“知道娘家族里后继有人,总算放心些了,不枉这几年资助他们读书。”林家宗族虽然离得极远,但毕竟是娘家人,亲戚情分都是来往结交出来的,黛玉亦盼着他们有所作为,而且他们凭着本事上进,并非依靠祖荫,比许多勋贵强得多。
      黛玉没想到娘家族中来了四人,竟然年纪最小的林慎中了贡士,自是欢喜不已,林家几个落榜之人虽然黯然,但也都恭贺林慎杏榜高中,然后留下林慎在京中参加四月殿试,余者都回乡了,并向家中报喜。
      林慎得了贺礼后,亲自过来谢过黛玉,便在家中温习功课。
      雪雁道:“只盼着慎哥儿四月能金榜题名。我记得老族长的孙子也是举人,怎么今年没来参加会试呢?从前几次落第,今年也不过三十多岁,三年一回,哪里能错过?”
      提起老族长,黛玉不由得想起那些争产之事,面上并无欣悦之色,淡淡地道:“听说是来了,只是途中重病,送回了家中休养,故未曾进京。说这些做什么,我如今还记着他们上门的事情呢,他们不来打搅我倒觉得清静些。”
      雪雁莞尔一笑,黛玉秉性虽然厚道,却也恩怨分明,从不以德报怨。想到这里,她忽然提起探春所求,她和探春不似黛玉与之乃是表姐妹,又素无交情,说起于连生带来的消息时,便说道:“宁和公主明知府中行事,偏还托给姑娘,如何张得开嘴?我只为姑娘不服。不知道姑娘有什么打算?咱们不日即将离京了。”


      4楼2013-05-04 11:26
      回复
        雪雁道:“都说你是幕僚,既是幕僚,不必出战,如何受的伤?”
        赵云放下衣服,笑道:“我虽是幕僚,却和常人不同,也是和周将军身先士卒打仗的,这回活捉平安州节度使,我也立下了大功。这一回周将军说给我请功,我已经应了。”
        雪雁一怔,道:“你从前说不愿为官,怎么这会子却又做官了?”
        赵云拉着她的手,微笑道:“从前我是孑然一身,无妻无子,若是为官,难免惹出许多事情来,如今我娶妻生子,哪里能像从前一样?我既不能做文官,便在军中做个幕僚,按着这回的功劳,大约能封到五品,也算是封妻荫子了。”
        雪雁心中十分感动,知道赵云是为了让自己与人应酬时能挺直腰杆子,但是思及赵家老宅诸般琐事,她不由得眉头一皱。
        赵云见状了然,道:“你放心,我跟周将军说了,等到离京时给我职缺,那时我们已经离开京城了,他们也不能倚仗着你我做什么。”
        雪雁听了,微微点头,道:“我也不求什么夫贵妻荣,只愿你平平安安就好。”
        赵云看着她微红的眼圈,郑重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怎么忍心丢下你们娘儿两个不管?我的麒哥儿呢?快抱来我瞧瞧,快一年没见了,只怕已经该会走了罢?”
        一语未了,便听暖阁里传来麒哥儿哼哼唧唧的声音,好似因为没有见到雪雁,随即哇哇大叫。
        赵云抢先一步走进去,里面有丫头看着,只见炕上锦被缎褥之间躺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哥儿,圆头圆脑,白白胖胖,口里虽然叫出声来,却没有哭闹,只是不断踢蹬着小腿,挥舞着小胳膊,拳头半握,同时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动着,更显得粉嫩可爱。
        赵云看了半日,忍不住上前握住麒哥儿的脚板。
        麒哥儿疑惑地看着赵云,一脚将其踹开,然后哇哇大哭起来,朝雪雁伸手,含含混混地叫道:“妈妈。”
        雪雁又惊又喜,道:“我教了他多少回,一个字都不会说,你才回来,他就会叫人了。”
        说着,抱起麒哥儿放在赵云怀里,道:“你儿子好容易见到你,你好好抱抱他。”
        赵云道:“我风尘仆仆地赶回来,脏得很,等我洗完澡再抱他罢。”
        雪雁嗔道:“你是他爹,他还嫌你不成?”
        赵云闻言一笑,将麒哥儿接在怀里,道:“沉甸甸的,倒真是个胖哥儿。”
        麒哥儿似乎很是不满,流了许多口水在他身上以做报复。
        一家正和乐之际,忽听外面有人说于连生奉旨赏赐东西来了,夫妻两个忙走了出去,果然见到于连生在门外下马,径自进来,赏过东西后,忍不住道:“你们听说了不曾?平安州节度使的事情牵扯到西宁王府了。”


        8楼2013-05-04 11:29
        回复


          IP属地:辽宁9楼2013-05-04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