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吧 关注:10,317,102贴子:53,784,584

[一周谈资]用电影致意青春 那些青春片教我们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喜闻乐见 转与时光网 理性的欣赏 胜过于无脑的宣传。还有不切实际的说 你看明白电影么。?是你看明白了,还是我们太明白呢? 正文:http://news.mtime.com/2013/05/03/1511180-3.html


IP属地:江西1楼2013-05-05 11:41回复
    不出意外,《致青春》票房可能即将奔五亿而去。这部历史上最昂贵毕业作品,在市场上可谓极其成功,它引发了观影热潮,也引来诸多争议,众口纷纭,难以定论,在一些观众眼里,它拍出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细节出色,角色到位,爱情故事感天动地;而在另一些观众眼里,她是公主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充满陈词滥调,品质乏善可陈。   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接受《致青春》作为二逼青年和文艺青年的分界线,就像这些年来我们如何看待赵薇本人——有人强调她的天资过人,包括第一名考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履历;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她不过是个撞大运的女子,一生顺风顺水,实则庸人一个。当我们回头评价她的作品,仍然是聚焦于这个本质:她有没有才华,而不是她能不能讨巧世人。从这个角度来看,《致青春》得到的负面评价,远远超过了赞美。至少,那些批评能够掷地有声地言及这部电影的种种缺陷,而那些赞美的声音,绝大多数都围绕感性的话语做文章,风格偏软,言之无物,甚至一片水色。   但我们不能把赵薇完全肯定或否定,至少,她有拍摄一个“大时代,小人物群像”的创作初衷,只是成片效果上难以让人满意。如果导演是真正检验一个人才华的职位,那么赵薇的才华自然会受到大众质疑。但不管如何,她一定是聪明的,商业上翻云覆雨的运作,可谓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学生作业”则是有理由承担失败的说辞,做导演,则是为了延长自己的“银幕保质期”。   除此之外,《致青春》更像是内地青春片的一个转折点,从1983年的《青春万岁》,这一类型已经发展了整整30年。期间从意识形态过度到作者论,再到今天的商业探索,仍然是得其门而不入的境况。《致青春》的出现,可谓是国产青春电影的一道曙光,哪怕它只是改良的品种,却也会吸引更多人为之探索,这个过程任重道远,毕竟,和已经成熟化、类型化的日本、韩国、台湾青春片相比,内地的这一类型远远未成体系。


    IP属地:江西2楼2013-05-05 11:42
    收起回复
      它拍出一个时代的风情画   “十年最好的青春片”,舆论界如此赞美这部赵薇的导演处女作,在北京电影学院,这部电影也以99分成为历史上的最高分。电影的编剧是李樯,人物打磨上做得其实足够细致,片中的女生四人组都有鲜明的个性,温婉的女神,撒泼的辣妹,现实主义的小镇姑娘以及随时可能暴走的假小子。每个人都憋着一口气,这是李樯悲天悯人的一面,让电影给人的感觉十分现实,它触及了青少年早孕、工人下岗、城乡差异、民工潮、富二代等诸多社会热点话题。   它传达出非常高的可信度,和我们看起来“悬空”的台湾青春片相比,最贴近内地人的生活和现实,完全无意做一个集体嬉戏的励志游戏,而是根植于每个人的实际体验。电影里的每段故事,每个人物,都在我们身边可以找到既定的原型,不但是70后的青春,也可以是80后,90后的青春,换句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除了阮莞陪情敌打胎以及朱小北砸超市的几场戏让人感动外,郑微唱《红日》的瞬间也点燃了所有青春年少的幻想和激情,影片前半段应该是愉悦的观影体验,有点很2的感觉,但无论谁的青春,回头来看都是荒唐而其犹未悔的经历罢了。   与轻松活泼的前半段相比,《致青春》的后段急转直下,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生活困境,无疑也是今日同龄人的现实写真,残酷地让人无法接受。这一段,明明观众不会很喜欢,仍然被充作电影的重点,赵薇要求的“小清新,重口味,大时代”的群像才算有了最深沉的背景。整部电影我们看得到赵薇的创作初衷——拍一部非常经得起摔打和锤炼的内地人的青春史诗,以及她严谨的制作态度——跑遍南方校园取景和把道具一一做旧的巨细,甚至是非凡的商业嗅觉——最好的包装和最好的营销。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5-05 11:42
      回复
        词滥调和紊乱的价值观   130分钟的无序、冗长的观影经历,完全由事件堆积和罗列出来的故事,最容易被剪出片花的感觉,犹如精神分裂般的叙事,电影的视线在几个主角之间游移,最后又勉强回到郑微身上,没构造成群像,反而成了一盘散沙。在这样的文本里,赵薇只能靠最肤浅的笑料转移观众视线,一如胖子吃亏和草地摸奶的段落,宿舍楼里男生面对郑微紧紧地用书遮住底裤,是电影刻意营造的“奇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猎奇化的,而从根本上说,这和故意营造的超现实主义场景以及平板植入的音乐一样,都是导演极不自信的表现。   宿舍、餐厅、教室,这类电影在内地已经沦落为“三厅”电影的典范,很难再发明什么新招,《致青春》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找不到一个独特的,或者稍有新意的场景,也找不到一个有新鲜感的事件,哪怕是稍微不同的人物邂逅的方式,说到底是缺乏讲故事的素养。这部电影的情节发展并非靠人物的心理作用来推动,而是依赖诸多陈词滥调——擦枪走火的怀孕、出国留学的名额、突如其来的车祸这样种种省力的巧合,所有的人物都处于被动(因为没有外力存在),这就是偷懒的行为,虚假的动机、累赘的人物,空洞的潜台词,成为电影乏善可陈的根本。   所有的主人公都难以让人喜欢,包括他们的选择,每个人都成为了他们不喜欢甚至讨厌的那种人,应该是社会的悲剧。但整部电影太过于内部的自我意淫,无意识地卸掉了外力,也让整部电影的批判性无所指向,最终也只能归结于个人自私自利的结论。说到底这还是眼界的问题,无论辛夷坞还是赵薇,他们的眼光仅仅停留在少女心事的层面,这也让她们的描述仅仅停留在所谓“青春”的表面,打一打粗浅的情怀牌,而完全看不到人物心境沧桑变化的本质。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05-05 11:43
        回复
          建国后,内地最早的青春片,可以追溯到黄蜀芹的《青春万岁》,这部电影改编自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并由其亲自编剧。电影以一群高三女生的经历映射时代变革,表面是青春故事,实则是不折不扣的社会剧,它一边高扬理想主义,一边摆脱着传统的政宣模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抓住了50年代初期中学生特有的青春美,写出了一群不同思想性格、充满青春活力的女学生的神态风采。
          《青春祭》
            同样第四代出身的张暖忻,以《青春祭》聚焦知青生活,这一类的题材在当年为数不少,滕文骥的《棋王》也同样以文革为背景。这两部电影和《青春万岁》一样,以意识形态为中心,属第四代导演对谢晋“伤痕文学”的继承和延伸。重点在于自我觉醒和时代反思,严格意义上说,知青题材也不算典型的青春片,只是一个变种而已。
          《十七岁单车》
            第六代的出现应该是内地“青春片”风起云涌的时期,管虎的《头发乱了》、路学长的《长大成人》,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和《青红》,第六代的成长,就是拿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释怀的过程。他们的青春年代正直中国最具变革性的时期,也是精神上最为波动的一代,这让他们把镜头更多地对准一群边缘青年的迷惘、叛逆,带着严重的个人情绪化书写。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第六代的“青春片”是个人化的,私语化的,又是作者性的,如贾樟柯的《任逍遥》,其实和法国电影《阿基米德后宫的茶》一脉相承,他们在研读和学习欧洲艺术片的过程中,形成了表达自我成长困境的独特的散碎的镜头语言。   但总而言之,第六代的青春电影虽然繁多,仍然集中在“青春残酷物语”,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个的社会剖面。它重在展示人物困境,通过人物在飞速向前的时代中对物质的追求来表现他们的盲目、挣扎和幻灭感。同时因为这些导演过于个性,在主题选择上不回避意识形态,也让这些青春片充满各种“禁忌”的色彩。这在娄烨拍那部众所周知的电影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吕乐的《十三棵泡桐》以“刀子和刀子”暗喻简单粗暴的青春,《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原名则是《动物凶猛》,贾樟柯的《任逍遥》源自梅迪·夏夫的《问题少年》,之后他监制的那部《赖小子》仍然沿袭这一路线,也延续着第六代的个性表达。这些电影之中,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个例外,虽然是残酷时代的背景,但是拍得如梦似幻,青春被包装成肆意浪漫的乌托邦,很多模糊的处理,很难去区分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幻的。而它最终也成为1995年度票房冠军,至于其他第六代的青春片,几乎和他们一样贴着“地下”的标签,难见天日。


          IP属地:江西5楼2013-05-05 11:45
          回复
            而当他们有意识地嗅到市场的气息,明星的植入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现象,最近几年中,赵燕国彰的《正青春》,章家瑞的《迷城》,李玉的《观音山》都开始以明星作为卖点,即使它们骨子里仍然是一贯的文艺片。其中《观音山》包装和营销上的出色,等于给青春电影找到一个商业突围的出口。此后电影人逐渐调整这一类型的创作方向,个人倾向淡化,而更多重视一代人的“集体回忆”,李芳芳执导的《80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以一个孤女的人生轨迹贯穿一代人的共同话题,这是有意讨巧的,却也是最有效的。
              赵薇的《致青春》便是很明显在往这个方向走,青春话题的炒作,粉丝明星的加盟,再加上她挂名导演的强大号召力,其在商业上的成功不言而喻。就电影本身来说,赵薇在前半段拍出的那种青春偶像剧的感觉,生动活泼,也是国产青春片极少出现过的——但它也仅仅是一种探索,电影在写实和浪漫,文艺和商业之间,仍然是一锅夹生饭,中国的青春电影仍然没有完全甩脱旧有的创作观,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仍然是一个很不成熟的类型。


            IP属地:江西6楼2013-05-05 11:46
            回复


              IP属地:江西7楼2013-05-05 11:47
              回复
                我继续顶了。就和泰囧一样


                IP属地:江西8楼2013-05-05 11:48
                回复


                  IP属地:江西9楼2013-05-05 11:48
                  回复
                    。。。。


                    IP属地:江西10楼2013-05-05 11:48
                    回复


                      IP属地:江西11楼2013-05-05 11:49
                      回复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青春标志:当街搭讪

                          在这部根据王朔的《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中,“初恋”是不可逾越的青春主题,所以马小军在撬门别锁中得以缓解的情欲终于抵不过一个丰腴美丽的姑娘,于是他当街拦住米兰,像所有当时的“小流氓”一样与之搭讪,其结果却是米兰对他露齿一笑,爱情由此生根发芽。不管这段爱情有无结果,总要有一个人主动去触碰,青春才能翻开新的一页。   当然,就像《爱情麻辣烫》中的邵兵当街对正在兜售香水的徐静蕾深情凝视,然后与之攀谈那样,这是全新的开始,也可能走向无奈的结束。倘若马小军早早知道搭讪的结果是让自己彻底沦陷,而米兰爱的却是高大英俊的刘忆苦时,也许他就宁愿远远跟在她身后看着,也不肯踏入这纷扰的情感半步。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5-05 11:50
                        回复
                          2、十七岁的单车青春标志:骑单车
                            正因为年轻,所以买不起豪车,那一年,我们都用单车追逐内心的渴望。王小帅执导的《十七岁的单车》里那位风华正茂的少年阿贵便是骑着银色变速越野车追寻梦想。每个处于打拼期的青春少年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骑单车是为了追风,更为了裙角飞扬的清纯女生。生活不是台湾偶像剧,当年没有年轻人开着奔驰宝马来上学,他们只有奋力蹬着脚踏车在生命的旅程中迅速滑行,哪怕从家里偷钱也要拥有一辆能放飞自由的单车。   时至今日,“单车”依然是青春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台湾电影《练习曲》中骑着脚踏车环岛游的残疾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与死党一同踏着单车赶去学校的柯景腾,还有岩井俊二作品中白衣如雪的单车少年们。有单车,青春才更加丰盈,更加灵动。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3-05-05 11:50
                          回复


                            IP属地:江西17楼2013-05-05 11:53
                            回复


                              IP属地:江西18楼2013-05-05 11: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