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远征军吧 关注:429贴子:10,238
  • 8回复贴,共1

“陛下,给我一条帆船出海一战吧,让我把英国佬打得灵魂出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如这是在中世纪,这样敢于挑战大不列颠的军官固然有些鲁莽,至少会获得勇敢刚毅的美名
然而,当德国皇家海军菲力克斯。冯。卢克纳尔少校当面向威廉二世皇帝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时光已经到了1916年,且不说德国海军在日德兰海战刚被英国人打得缩回基尔港口不敢出门,这位少校提出要用来和英国人交战的居然是要一艘帆船!这个时候,对于大多数水手来说,帆船早已成为一种古董了阿。
因此,从上述要求判断,冯。卢克纳尔少校需要的大概不是一条帆船,而是一个比较好的精神病医生吧。
然而,威廉二世却认真的听取着这位少校的“疯话”。
不是每一个帝国的少校都有机会和皇帝陛下来一番这样的恳谈,但是卢克纳尔不是一个平常的少校,他是德国著名贵族卢克纳尔家族的长子,普鲁士伯爵,他的家族世代盛产骁勇善战的骑兵将领。更让威廉二世相信他没有疯的原因是这位皇帝对此人的经历了如指掌。卢克纳尔伯爵相貌堂堂,是德国贵族中的另类,他从小富于反叛精神,胆大心细,善于独出心裁。此人13岁就混上远洋轮船,用假名当过货船的侍者,灯塔看守员,救世军团员……甚至还混到墨西哥的军队里当过兵,他还当过铁道工人甚至农民,纯粹是为了锻炼自己。这家伙没有在墨西哥的内战中把性命送掉,相反发了一笔小财,说明卢克纳尔天生就是那种冒险家。
此后,伯爵进入航海学校,当了八年海军士官,从海军出来,先后五次见义勇为,抢救落水儿童 – 错了,不仅是儿童,还有妇女和寻短见的。(邪了,老萨活了这么大,一回也没有碰上,怎么他老碰上往水里掉的人啊,……)因为这些事迹目击证人们要求给他授奖,他却学雷锋拒绝领奖。当然最后这些事迹还是被宣传了出去,以至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战争爆发的时候,卢克纳尔伯爵正以少校身份在公海舰队服役,亲身参加了惊心动魄的日德兰大海战
威廉二世因此认定卢克纳尔少校的独出心裁并非发疯,而一定有他自己的道理。
卢克纳尔的确有自己的主意,他向威廉二世再次解释 – “我们海军的头儿们认为我是在发疯,既然我们自己人都认为这样的计划是天方夜谭,那么,英国人一定想不到我们会这样干的吧,那么,我认为我可以成功的用古老的帆船给他们一个教训。”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卢克纳尔独特的思维,他的想象力浪漫而实用。
一位被他俘虏的意大利船长写过自己被俘的经过,也能够反映卢克纳尔的狡诈 –“那艘帆船的船长很客气的请我到他的船上做客,我们走进他的船长室,在桌子前坐下。就在这时,整个桌子忽然落下 – 原来这桌子下面是一个电动的升降台!
等我明白过来,周围已经有二十只枪指着我的脑袋,而那位风度潇洒的船长则脱去制服,露出了德国海军的军装,宣布我和我的船成了他的俘虏……“
这自然是伯爵的手笔了,把饭桌变成可以升降的笼子,既体现了卢克纳尔的想象力,也体现了德国人热衷机械的特点。
威廉二世被说动了,他同意了卢克纳尔的计划,用一条帆船去袭击英国人的海上航线,指挥官当然就是卢克纳尔本人。 —— 他赌对了,卢克纳尔没有疯,倒是几乎让大英帝国的海军部差点儿疯掉。
得到皇帝的支持,卢克纳尔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 用一条古老的风帆战舰充当水面袭击舰,在英国佬的后腰上狠狠捅上一刀。这个离奇而富有古老浪漫主义的计划让卢克纳尔干劲儿倍增,不过,事情还是有很多麻烦的。
完成这个计划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船。不幸的是德国这个工业化进程迅速的国家没有保留多少古老的风帆战舰,风帆游艇倒是不少,无奈吨位太小,不适合出海作战。
勉强找到的几艘大型帆船造型上又都有着鲜明的德国风格。卢克纳尔开始羡慕英国人了。英国因为是老牌殖民帝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保留着不少老式的帆船,要是能借来一艘...


IP属地:浙江1楼2013-05-08 12:53回复
    无巧不成书,卢克纳尔伯爵正在伤脑筋的时候,前几天还把他当疯子的海军部来帮忙了 – 他们想起来1915年的时候德国潜艇曾经抓来过一条英国大帆船,给卢克纳尔用正合适。这艘英国船就是格拉斯哥建造的“巴马哈通行证”号(英国人这条船的名字怎么这么别扭呢?)三桅纵帆船,排水量1,571吨,它在1915年悬挂美国旗从纽约开往阿尔汉格尔斯克途中,被英国海军征用,不料没走几里就碰上了德国潜艇。因为挂着英国旗,德国海军不由分说连人带船就一锅端了,还缴获了一船美国棉花。
    用商船改造成伪装巡洋舰再出海打猎是德国海军的拿手好戏,不过没人动过这艘船的主意,这玩艺儿是1888年的老古董,而且下水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了,那时候中国建造的平远号装甲巡洋舰已经蒸汽铁甲,威风凛凛啦!
    中国1888年建造的平远号巡洋舰,比卢克纳尔的爱舰先进多了。
    现在卢克纳尔提出了古怪的要求,人家就想起来了,对了,这儿还有一条废物,你要,就拿去吧。
    卢克纳尔可不嫌弃,相反如获至宝,这种纯血统的英国帆船,可是最理想的伪装,他不但立刻收下了这条船,而且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 – “海鹰号”。
    于是,在卢克纳尔爵士的亲自设计监督下,这艘老舰就被送进了船坞,开始古怪的改造工程。
    改造中的海鹰号,附近还有几条备用帆船,不过都因为德国味太浓,不能为伯爵所中意。
    卢克纳尔的要求处处和普通的船只不同,他设计了一个精美的船长室 – 包括那个古怪的饭桌升降机,而船舶的武器库和两门107毫米炮藏的十分隐蔽,就是登舰检查,如果不知道暗门在那里,也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同时,他下令建成特别巨大的能存储燃料和饮料水的舱室,船员住舱之外还准备了多达400张床铺的特殊住舱– 您说伯爵你要开旅馆阿?没错,卢克纳尔船长考虑的十分周到,他想的是碰上了海上的英国船,自然不会客气,可是俘虏的船员总得让人家吃好睡好吧。
    要不怎么说卢克纳尔伯爵被称作“古代骑士”呢?他还是很崇尚骑士精神的,英国人对这一点也很钦佩,不过“古代骑士”的称呼只是私下里说说,官面儿上还是把这个神出鬼没的家伙叫做“海上幽灵”。
    不过准备四百张床,伯爵的胃口未免大了点儿……
    这条改装的袭击舰还装上了两台蒸汽发动机 – 打起来总不能真的靠帆追敌人的汽船吧。最后,卢克纳尔让小伙子们在船舱面上覆盖满杂乱的原木,外人眼里,“海鹰号”就成了地地道道老式木材运输船,说不定人家还要想 – 都是因为战争啊,连这种老掉牙的家伙也要出来拉货了。他们不知道这老家伙实际上有小伙子都不如的好牙口。
    看着伪装巧妙的海鹰号,伯爵志得意满,就等着出海打猎了。
    当时,德国的海口已经都被英国海军封锁,要出港除了硬闯,就要装扮成中立国的船只了。卢克纳尔把海鹰号装扮成了一条挪威船。
    伪造航海日志未免危险,卢克纳尔伯爵这回当了一次间谍,他在德国特工帮助下,在哥本哈根冒港务监督埃克曼之名,单身溜上了一条很象海鹰号的挪威帆船马耳他号,从船长室偷出了一套完整的航海日志。在他的心里,这种冒险游戏显然很对胃口,而马耳他号粗心大意的船长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这样一条老式帆船的航海日志丢失,和正在进行的战争有何关系。
    海鹰号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卢克纳尔伯爵的准备可算天衣无缝,但是上帝却想和他开个玩笑,在他等待出港的时候,德国间谍报告,那条真正的马耳他号已经出海,行踪不明。这下子热闹了,如果英国海军同时在两个地方,比如大西洋和新西兰,碰上两条马耳他号,卢克纳尔的把戏马上就要穿帮。
    不过这难不住德国人,卢克纳尔找来专家对那本航海日志进行了修改,海鹰号就摇身一变,成了“挪威帆船伊尔马号”。12月16日,海鹰号满载补给品,开始了远征,目标是协约国在大西洋上的运输线。


    IP属地:浙江2楼2013-05-08 12:53
    回复
      后来有人和卢克纳尔说,伯爵你真是浪漫,人家用帆你也用帆,费厄波赖精神。
      伯爵一声苦笑 – 哪儿啊,那是我的轮机出故障了……
      2月9日,捕获意大利船布宜诺斯艾利斯号。
      2月26日,捕获加拿大船英约曼号,这位船长也是带夫人的,受到了佩西号船长夫人的热烈欢迎
      2月27日,捕获法国船拉。罗奇法库德号。
      3月5日,捕获法国船杜普勒号。
      海鹰号手风极顺,但是,也有让卢克纳尔伤心动情的时候。
      2月19日,海鹰号追上了陈旧的英国船平摩尔号,轻而易举的将其俘获。
      但是,当炮手准备摧毁这条老船的时候,卢克纳尔却拦住了他。平时诙谐幽默的伯爵眼圈红了,他放下小艇登上平摩尔号,让部下离去,说是要一个人在船上呆一会儿。
      伯爵的伤情自有他的道理
      原来,这艘平摩尔号和伯爵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缘分,早年闯世界的时候,伯爵就在这条船上当过酒吧侍者和下等海员,航行过一年多的时间。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想不到平摩尔号成了自己的俘虏。伯爵后来回忆,在平摩尔号上,自己当年的住舱还是老样子,他走到船尾,甚至发现自己少年值更时为了打发时光刻在舱板上的化名 – 菲力克斯。洛克纳还依稀可辨。
      伯爵在平摩尔号上 徊良久,最终还是想起了自己的职责,他返回海鹰号,命令部下执行沉船命令。
      一声巨响,随着放在舱底的炸药爆炸,平摩尔号缓缓倾斜,平静的沉入水下。伯爵把自己关在舱里,直到平摩尔号完全消失,不忍走上甲板来看它的最后命运。
      一连串神秘的船只失踪,引发了英国海军的极大注意,尤其是拉。罗奇法库德号和杜普勒号共计携载了一万吨智利产的优质硝石,是制造弹药的重要原料,它们的失踪严重影响了兵工厂的正常工作。
      英国海军不是吃干饭的,他们把失踪船只的位置连起来,很快就出现了一条清晰的纵贯大西洋的航迹,据此判断,在大西洋上,显然出现了一条新的德国袭击舰。
      海军部向北海上的封锁舰队询问是否有德国军舰突破了封锁?
      舰队司令的回答非常干脆 —— NO
      那么,会不会是有德国军舰避开了你们的封锁,溜进大西洋?
      这实在是一个没脑子的问题,连圣诞节都不能回家的舰队司令觉得这个问题伤害了自己的荣誉,不高兴了,发回一封相当长的回信,内容堪称经典 – “……我的封锁线是北海上的铜墙铁壁,就是一条鱼想从北海游进大西洋,它也跑不了向我报告,说明白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为什么要去……”
      古代迦太基将领曾经自豪的说过:“没有我们的允许,罗马人休想用地中海的水洗手。”
      两个回答同样的骄傲,同样的精彩。
      海军部没敢再问,但是心里未必相信这个豪迈的回答,过去的一年里,德国人的袭击舰已经有好几艘溜进了大西洋,比如梅沃号,狼号……甚至顺利返航,潜水艇就更别说啦,“北海上的铜墙铁壁”只怕未必那么天衣无缝。
      但是,这条暗藏的袭击舰透着古怪
      失踪船只的航迹遍布赤道南北,这样长的续航力,显然不是当时的潜艇能为,那么,是德国人的水面袭击舰?
      这几乎是确定的结论,然而,英国人无法解释三个问题 –
      第一, 这条航线附近英法军舰经常活动,但是从来没有和这条袭击舰相遇过。英国海军部下令所属舰只对航线附近的所有远洋轮过篦子一样来回筛了几遍,除了闹得人人自危,收获一堆中立国的抗议以外一无所获。这么大的敌舰又不能飞,难道她会隐身?
      第二, 德国海军袭击舰有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它没有固定的燃料补给,这大大限制了它们的活动能力。包括著名的科尼斯堡号巡洋舰都吃了这个亏。那时候的船只燃料都是笨重的优质煤炭,这东西可不是哪儿都有,这条新冒出来的水面袭击舰居然没有任何补给的在漫长的几个月内,几千里的航线上不断造成船只损失,它的煤从哪儿来的呢?有人说象埃姆登号也能活动好几个月,靠的是缴获敌船的煤炭么。但是这次的情况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搬运煤炭这种笨重东西需要相当的时间,—— 您家过冬的蜂窝煤还得拉好几板车呢。皇家加蒂斯号上的几千吨煤,要都搬到德国人的船上得几天的功夫,但这次失踪的船只往往是很短时间就失去了踪影,显然是德国人一截住它就很快击沉了,对船上的煤不屑一顾。难道德国人是靠太阳能航行的么?这也太超前了。


      IP属地:浙江6楼2013-05-08 12:54
      回复
        尽管伯爵的正规学校教育只到十岁,但是家庭的影响,丰富的生活经验带给了他真正的魅力和幽默的口才,听伯爵讲自己的传奇经历渐渐成了饭桌上的节目。当时的听众们敬佩之余也不免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后来证明,伯爵讲的都不是吹牛。
        卢克纳尔在日德兰海战中是战列舰主炮的炮长,他在跹堂致的战场上坚定自若。
        然而,“海上的幽灵”在战场之外,是一个宽厚的长者
        “我有足够的勇敢去击沉敌船,”伯爵后来写道,“但是我无法承受把一个孩子杀死给他母亲带来的悲伤……我的战争不是为夺去生命。我常常想起自己的母亲,如果我杀害了另一个儿子,他的母亲会怎样的悲伤阿。”
        伯爵并不是伪善,这种骑士精神贯穿他的一生,也正因此这个耿直的老军人无法接受纳粹的理念,希特勒曾经因为伯爵的倾向冻结了他的账户。
        在每次作战中,他都尽全力避免杀伤对方的人员,也避免自己部下的伤亡。在要求对方弃船的时候,他总是要求确认船上的船员全部安全的转移到了自己的船上,甚至,要求对方一定要把用来捕鼠的船猫也一同带来。那时的船舶为了对付老鼠总是带着猫的,这些猫甚至在海鹰号上生小猫,结果,海鹰号上的猫儿很快超过了三位数,当然,海鹰号是不用担心长老鼠了……
        唯一的例外是1917年3月11日,海鹰号碰上了英国运输舰霍华茨号,霍华茨号是一个强劲的对手,它的主炮口径127毫米,比海鹰号的还要大。对比了实力以后,卢克纳尔决定智取。
        再玩“现在几点了”的游戏,未免有些老套,这次伯爵演出的是一出灾难片 – 船上火警。霍华茨号只见这艘挪威帆船上面浓烟滚滚,水手们纷纷上小艇逃亡,还有一个“船长夫人”在船上大声呼救(德国水兵扮装的,不过衣服可能是借用俘虏里面两位夫人的正牌货)。
        英雄救美,霍华茨号立即赶上去救援,结果,海鹰号升旗放炮一气呵成,不等它的水兵跑上炮位霍华茨号就已经当了俘虏。混乱中霍华茨号的电报员准备发报告警,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海鹰号炮击了霍华茨号的无线电室。无线电发报员,16岁的道格拉斯。佩奇不幸负伤,因伤重死亡。
        卢克纳尔给佩奇家写了慰问信,这封信情真意切,而且详细地描述了给佩奇实行海葬的过程。
        这是海鹰号漫长的征战过程中,唯一一次造成的人命损失 – 给敌人的,和给自己的。
        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对别的船海鹰号不去炮轰它的无线电室呢?
        兄弟对这个问题在史料中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但确实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普遍的看法是海鹰号作战皆为奇袭,当时远洋船只的无线电室都在舰桥,目标明显,海鹰号每次都是近距离下手,炮口直指对方的舰桥,如果对方敢发电报,马上发炮。
        这时候的协约国海员大概缺少亡命之徒 – 亡命之徒都到各国海军服役去了,所以看这个架势多半乖乖举手投降,跟今天遇上劫机的一样 – 活捉匪徒是次要的,安全降落才是第一位的。当然这个逻辑如果碰上拉登肯定不对劲,但卢克纳尔那个时代,对拉登还没概念呢。
        我在研究海鹰号的火炮布置后感觉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海鹰号装备两门107 撩 炮(这个口径有点儿古怪),一左一右,都藏在前甲板的首楼里面,有点儿象北洋水师的超勇号和扬威号巡洋舰的主炮,也有点儿象黄花鱼的两只眼睛。
        北洋水师超勇号巡洋舰,主炮在前后亭子状的固定炮塔内,向两舷开炮的时候从侧面的窗口伸出去打。
        海鹰号这样布置主炮是为了从外观上看不出来它有武装,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象超勇号一样从首楼的窗口往外打,也可以把首楼两侧的舷板放下,亮出火炮来打。
        这两门火炮可以转动,但是射界比较窄,前面说了,它这两门炮布置的象黄花鱼的眼睛,您能想象黄花鱼两只眼睛都跑到一面来么?那就不是黄花鱼了,变比目鱼了。无论怎样,海鹰号朝一侧只能有一门炮开火。


        IP属地:浙江8楼2013-05-08 12:55
        回复
          所以,正常情况下它一抓到猎物,火炮马上指向对方的舰桥,这样一吓唬,事半功倍。
          然而,霍华茨号比较特别,它的上面装有一门127毫米火炮,加上吨位大,马力强,如果硬碰硬打起来,只怕海鹰号还不是它的对手。
          好在海鹰号是偷袭,前面说了,那一次海鹰号是伪装海难的,霍华茨号的船员已经在海上好久了,看到遇难船上还有漂亮的船长夫人在呼救(德国水兵中的小白脸打扮的),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上小艇来救美,挤不上去的也趴在船边看热闹,等明白过味来对方是敌人,已经来不及抵抗了。
          但是海鹰号的火炮,这次也不会指向敌人的舰桥,而是指向威胁最大的霍华茨号尾部的127毫米炮炮位,意思是谁敢上炮位我就不客气。
          佩奇这个愣头青看看没人盯着就跑去发报了,估计要是大炮指着,小伙子也未必会去逞能把小命丢了……
          击沉霍华茨号不久,伯爵就碰上了麻烦。
          这个麻烦并不是英国海军,英国人的外号是“约翰牛”,犟阿,好面子,海鹰号一通折腾把牛脾气逗上来了,弄得航线上满是英国军舰,还不时向海鹰号发信号 –你们碰上过德国的海上袭击舰么?……
          见多了,伯爵对这些大牛倒也司空见惯,只是英国海军的大牛们几个月一无所获,快气成疯牛了。
          麻烦的是400个铺位渐渐被俘虏占满了,(还有一百多只猫),以后还怎么打仗呢?再抓了敌船,船员往哪儿放呢?
          于是,卢克纳尔就和俘虏的几个船长商量 – 要不,放你们回家?腾出铺位来放新的俘虏?
          那几个船长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 尊敬的伯爵,这可不行,按照法律,如果释放我们,只要到达港口,我们就有义务向本国海军汇报贵舰的行踪和情报,贵舰航速太慢,那样您肯定被英国牛牛抓去啦。
          双方都够绅士的。
          伯爵毕竟脑子快,他看好目标,一个突袭,活擒了法国船康布伦号。这是一艘帆船,正在横渡南大西洋途中。卢克纳尔上船看看,发现这条船一没有蒸汽机,二没有发报机,伯爵很满意。
          倒霉的法国船长壮着胆子问伯爵 – 您准备击沉我的船么?
          伯爵微笑道:不,我只准备阉了它。
          这位法国船长听到卢克纳尔伯爵的话,感受恐怕只有天晓得。一条船怎么能阉?会不会伯爵大人的法语水平有限,把对象说错了?如果要阉的不是船,难道是……
          这种事,想问,还不敢问,真是欲说还休。
          其实卢克纳尔的法语很好,后来伯爵夫妇到法国旅行的时候在当地人中很少被发现是外国人,所以船长这种担心纯属多余。


          IP属地:浙江9楼2013-05-08 12:55
          回复
            题外话,法国大**为什么折腾了那样多年?我的感觉是法国人虽然浪漫,却缺少跳跃性思维,以至于只发明了断头机 —— 热衷**的法国人是不怕砍头的。其实法国人浪漫得很,阉了他只怕比杀了他更可怕。攻打巴士底狱以后,如果把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交给魏公公的东厂来办,只怕拿破仑时代都不会存在了。
            晚餐会上,卢克纳尔把这位十五个吊桶打水的法国船长介绍给Captain Club的其他成员们,然后,语重心长的告诉大家 –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准备和各位说再见了,希望各位很快就可以顺利回家。—— 我准备释放船上的“客人”们,但是有一个条件。
            听到这个宣布,船长们都很高兴,不过大家都是绅士,于是其中一位就对伯爵说话了 – 很感谢伯爵的深情厚意,但是,您的条件如果和我们的义务和法律相抵触,我们将无法接受。
            伯爵说没问题,我的条件就是 – 你们将乘康布伦号离开,开往最近的巴西海岸,请你们在到港之前,不要主动向协约国方面通知我舰的行踪。
            船长们发现伯爵这个条件很有意思 –当时的国际公法对于遭到敌人袭击俘虏之船员有如下的要求 – 返回本方或中立国控制港口,或者获救的同时,有尽快报告袭击者情况的义务。然而,这个要求有个漏洞正好被伯爵利用 – 在大洋中放大家乘康布伦号走,到岸之前尚未进入港口,当然没有报告的义务,同时康布伦号是一艘排水量1,830吨,航行稳定安全,满不错的船,由船员们自己驾驶,路上也没有需要救援的地方,“获救”无从说起。


            IP属地:浙江10楼2013-05-08 12:55
            回复
              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传奇。。。。。。。


              IP属地:浙江15楼2013-05-08 12:57
              回复
                你的这些东西都是哪kiang来的


                IP属地:江苏16楼2013-05-08 23:39
                回复
                  不错 ~比较传奇的经历~


                  IP属地:云南17楼2013-05-09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