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沁芳吧 关注:19贴子:4,176
  • 11回复贴,共1

那一年的洪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九八年了,那年,我正好二十三岁。

我很庆幸我年轻气盛的时候遇到了这场洪水,给了我这么丰富的记忆,以至于让我一生都受用不尽。将来我会把它将给我的孩子、孙子,我会告诉他们,爸爸是如何走过九八年的。

那是场多么震撼人心的自然灾害,又是场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1楼2007-07-26 13:39回复
    九八年,我还在武汉上学,随着暑假的临近,电视机和收音机里面的汛情报道越来越多,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是年年都有的一个节目而已,根本没去想它,可是后来发展成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就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了,在我考试期间,京广线被冲垮了,我当时苦笑不已,考完试我如何回家呢?不会也罢,就呆在武汉?哦,可惜我当时没有女朋友,就算呆在那里,谁来陪我呢?


    2楼2007-07-26 14:13
    回复
      胡思乱想到考试完毕,我终于见到了长江特大洪水的规模,如果说我当时没有傻眼,那是吹牛。

      当时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荆州一线全部危急,直接威胁到武汉,荆州在武汉上游,如果荆州无法挡住洪水,那武汉必将被淹,想想吧,武汉三镇被淹是个什么景象


      3楼2007-07-26 14:14
      回复
        不管怎样,京广线通了,我离开了武汉,一路征尘的回到了我出生的地方哈尔滨。

        一到了哈尔滨,我感受到的气氛不是假期的悠闲,也不是夏季的妩媚,而是战前的气息,非常浓的战前气息,马路上,军车一辆接一辆的开往道里区,到处都是迷彩服,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大量的做饭,根本就不是给自家吃的饭。这到底是怎么了?

        回家我一问,才知道,松花江的洪峰到了。

        天啊,我不得不说,一九九八年,是我张七郎最美好的一年,刚告别长江的洪水,又迎来了松花江的洪水,而且,同样是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老天有眼,让我比其他中国人都多了这么一层福分,咱老百姓,今儿心里是真高兴啊!

        沈阳军区的救兵早开到了哈尔滨,同时,全东北的驻军都动起来,分别开往哈尔滨、吉林两市,拼命也要遏制松花江的大洪水,因为,松花江的洪水一旦蔓延开来,会连淹黑龙江、吉林两省,连大庆油田都会被淹没,三江平原的庄稼损失巨大,其程度不亚于长江洪水泛滥,一九九八年的主题,就是抗洪,从南到北,全国抗洪。


        6楼2007-07-26 14:30
        回复
          九年就这么过去了,时间过得好快啊


          7楼2007-07-26 14:49
          回复
            我走在街上,无路可退。

            是啊,我去哪里?我家就在这,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从小在这里长大,我离开了武汉,脱离了长江,可现在我不能再离开了,脱离了松花江,我便无处可去。

            我走在街上,眼望前方,那是江堤的方向,不望则以,这一望,让我吸口凉气,真是倒吸凉气啊!

            以往,站在大街上看江,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你只能看到大堤,江面在大堤下面,你只能走到大堤的顶上,向下看,才能看到江水。可是那天,我站在大街上举目远眺,竟然看见一艘船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与我的视野平行!

            这也就是说,江面,已经和街道一样高了,也就是说,江面已经远远超出了大堤的高度!这能让人不害怕么?这等于大自然在告诉你,也许是现在,也许就在不久,滔滔的江水会突然滚进你的家园,冲毁楼宇,淹没市区,让你数百万人顷刻间成为鱼虾。

            我愣在街上,好一会儿,才迈动脚步,往大堤走去,我要看看,要看看者高出市区许多的江水,为什么没有淹入市区中来。

            走到江边,我再次愣住了,我傻了,木了,呆了,同时,心里涌出一股无比激动的感觉,我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

            只见大江沿岸,全是用一麻袋一麻袋的土石垒起来的子堤,子堤居然高两米有余,上面铺着数层塑料布、帆布袋等,以防止洪水浸透,下方全是大石压住,一丝风都不透,而子堤上,每隔十米,就有一个战士笔直的站岗,背对着市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水面,只要发现有异动,立刻拿对讲机通报总部,随后便会有大批部队向出现险情的地带涌去。

            如果不是这子堤,江水会毫不留情的涌入市区,其冲力,足可以将沿岸的楼房冲垮。如果不是这十米一岗的战士们,我们这个城市就会失去眼睛,失去鼻子,失去用以观察险情的五官。而这两米的子堤,拦住了汹涌的洪水的子堤,就是数万官兵奋战的结果。


            8楼2007-07-26 14:50
            回复
              我站在子堤后面良久,回头往家里走去,母亲正在做饭,和许多家庭主妇一样,她做了很多很多的饭,可不是给我吃的。傍晚,我和邻居们一道,抬着锅碗瓢盆,盛着饭、肉、菜,直奔附近的军营,我们要给他们送饭,给我们的恩人送饭。

              战士们白天抗洪是非常拼命的,如果你看见过九八年抗洪,就绝对不敢小瞧我军的战斗力。白天,他们以十八九岁的身躯,扛着重达两百斤的土石麻袋,大吼着往堤上冲去,数万人啊,怒吼声遍布江岸,仿佛在向江水宣战。你看吧,他们没有几个人的肩膀是好皮好肉的,基本上都挂着鲜血,那是被土石磨破的,他们浑然不顾,依然飞奔着来来回回的往大堤上运送着土石。

              不知有多少人累倒在堤上,有的人,倒下去就再也没醒过来,年轻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他们才十八岁。我亲自听见一位五十多岁的首长大吼着:“慢些跑!不准喊!都不准喊!保持体力!”可是,他的声音很快就被数万人的怒吼声淹没了。

              是啊,别怪他们,他们还年轻,他们还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他们需要吼,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生命的意义。

              下雨了,东北的夏天不热,也就二十七八度,这年汛期又长,所以更加凉了,大堤上奋战的战士们又累又冷,肚里却没食,他们站在那里,肩扛麻袋,手捧大石,瑟瑟发抖,每个人的眉毛拧成了一股疙瘩,但就是没人说要吃饭,没人说要休息。

              终于有其他部队来接班了,我们这一段的部队撤了下来,他们回到军营,一眼看见了我们,我们拿出了热饭热菜,大块的肉,还有豆腐干等等,他们望着,笑笑,说谢谢,然后,排队席地而坐,却没人吃。是队伍上的领导不让么,不,我们和部队早就说好了的,家家户户来送饭,领导也同意了,那为什么还不吃呢?

              一个小战士笑笑说:“我,想喝水。”
              我恍然大悟,是啊,一群在大堤上玩命一天的汉子,首先要得是水,他们的肚子的确很饿,的确很想吃那大块的猪肉和红肠,可是他们吃不下,他们需要喝水。

              喝罢了水,官兵们坐下来吃饭了,多数人望着油腻的肉食难以下咽,他们说:“太累了,吃不下这么大油的东西,吃到嘴里就想呕。”

              我们从那以后,每天送的饭菜,都是绿豆粥、大馒头、咸菜、肉酱,又开胃,还要让他们吃饱。


              9楼2007-07-26 15:18
              回复
                我没有闲着,假期的白天,我在沿江大堤上走着,如果有需要我帮忙的,我就过去帮一下,几百斤的麻袋我也扛过,说真的,这玩意你扛一天,骨架子都会松掉。

                晚上我睡得很好,因为白天太累了。
                有天晚上我正睡着,忽然“轰”一声,我惊醒了,什么声音?!
                有人满大街的跑,大叫着“水来啦!!!”
                水!我当时脑袋轰一下,不是子堤已经垒了两米了么,难道还挡不住洪水?十米一哨的战士们呢?他们没有发现险情?我穿起衣服往下跑,我妈拦不住我,我爸也跑了出去,看看到底怎么了。

                跑到江边,我们惊呆了,就见柏油马路上,碗口大一个洞,水喷起数米高,方圆数十米的地表完全塌陷,旁边的两座七层高楼已经倾斜,管涌!是管涌来了!


                10楼2007-07-26 15:25
                回复
                  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依然无法忘怀,我记得洪灾过后有个记者采访我,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只要军民团结,洪水不算什么。”这不是做秀,是心里话,是我亲眼所见的。

                  我不否认有的部队军纪败坏,我不否认老兵油子欺负老百姓,欺负新兵,但是,我对我们的部队从来没有失去过希望,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是的,违反军纪的败类哪里都有,可这不能代表整支部队。

                  今天写这东西的时候我依然是怀着对部队的崇敬之情写的,依然是充满了激情写的,九八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年。

                  写得很平实,叙事为主,不好勿怪。


                  13楼2007-07-26 16:01
                  回复
                    真实可信,朴实无华。
                    加油


                    14楼2007-07-26 17:07
                    回复
                      我没有这段亲身经历,当时不在灾区而且也还小一点,不太虑事。

                      但是我相信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很感动~


                      15楼2007-07-26 23:58
                      回复
                        • 60.10.45.*
                        真是揪心哪


                        16楼2010-07-31 20: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