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吧 关注:304,595贴子:1,036,802

未来的冲击:论技术奇点对于未来的影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绝对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甚至让绝大多数保守派暴怒抓狂。
这个帖子是专门论述技术奇点对于社会,人类,科技等方面的巨大影响的。首先声明这个帖子不是今天一天写的。好多都是以前写的,然后复制过来的。喜欢讨论的可以进来一起讨论。
下面开始。


IP属地:河北1楼2013-06-20 11:24回复
    首先把技术奇点的定义转过来:技术奇点是一个根据技术发展史总结出的观点,认为未来将要发生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技术发展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极大的接近于无限的进步。一般设想技术奇点由超越现今人类并且可以自我进化的机器智能或者其它形式的超级智能的出现所引发。由于其智能远超今天的人类,因此技术的发展会完全超乎全人类的理解能力,甚至无法预警其发生。之所以被称为奇点,就是好比物理学上引力接近无穷大时产生的黑洞的物理属性一样,已经超出一般正常模型所能预测的范围之内。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6-20 11:25
    收起回复
      大部分相信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这件事情将会在2005年到2100年之间发生。发展会非常迅速,以至大部分人还没有意识到事件就已经发生了。反对者认为技术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会停止下来。但是,瑞·库茨维尔强调: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会用更大、更优良的方法解决以往技术无法跨越的门槛。他更强调思维转换发生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同时会越来越频繁。


      IP属地:河北4楼2013-06-20 11:27
      收起回复
        在数学模型到达奇点的意义可以通过进化模式阶梯(Evolutionary Paradigm Hierarchy)来解释。这个阶梯强调数学是最宏观的集合,而物理是数学的一个子集,而化学则是物理的一个子集,生物则是化学的子集,生物圈则是生物的子集。接下来,人类不同地区的文化是生物圈定义出的子集,而政治又是以文化为基础指法规,最后人类的经济活动是由政府的法规所规定。
        这个阶梯强调从宇宙诞生以来,筛选就不断的进行,能量首先以三维空间的形式出现,定义了宇宙的数学基础,而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还有其他未知的物理常数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定义了能量在宇宙中的物理属性,而通过这些物理属性,化学产生了一百多种元素,而在这些元素中,只有少数几种像碳原子这样的原子构造了生物学,在几亿年的生物进化中才造就出人类。又由于每个人类文明所处在的生物圈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而人类的技术进步速度增快的意义则是人对这个阶梯上越来越宏观集合上的掌握。第一步是发现更为宏观项上基本定理,即牛顿的万有引力、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二步是开始有足够的实力去改变自然界原有的定理。所以,可以把人类历史的发展看成是发现的时代和创造跟改变的时代两阶段。自工业革命以来,我们其实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
        该理论的有趣论证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也就是说,人类或早或晚都会发现基本的定理,不管是否由历史上已经出现的伟人们完成。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发现仍然继续,但是发明创造成为更为重要的活动。而发明的总的步伐会是倒着往回爬阶梯。在后工业时代,人类已经基本上征服和控制生物圈,甚至已经在破坏,全球气温变暖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接下来,人类或人类发明的机器逐渐掌控生物本身,基因科学的发展成为一个很好的例子,然后是化学、物理和数学。最后,人类的技术有可能突破到三维空间以外的地方以其他的方式表达能量的存在。甚至,能量本身是否作为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值得怀疑,可能能量本身也是某些东西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但是阶梯的概念描述了未来人类的发展方向、技术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的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及每一次控制能力升级以后所带来的极大的对更小子集掌控与优化。


        IP属地:河北5楼2013-06-20 11:28
        收起回复
          事件的意义与影响:如果必定发生,技术奇点的意义是非常深远。人类与宇宙的关系似乎要重新定义。如果技术奇点发生,那么一些科学幻想中的技术像人脑意识的数字化,无限的生命,甚至超越光速都将成为现实。人类智能将以光速速度在宇宙中殖民和扩散开来,直到充满整个宇宙。瑞·库茨维尔强调人类将和机器融合,而机器部分将在2045年左右达到现代人类智能的几十亿倍以上。


          IP属地:河北6楼2013-06-20 11:29
          收起回复
            已经发明的技术和展望中的技术:
            公元前1,500,000年 最早的石器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300,000年 火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70,000年 绘画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45,000年 贸易系统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40,000年 木船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5000年 车轮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3000年 楔形文字 (文化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500年 指南针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前100年 造纸术 (文化限制的突破)
            公元800年 火药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100年 活字印刷 (文化限制的突破)
            公元1400年 远洋帆船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609年 望远镜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644年 显微镜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770年 蒸汽机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826年 照相技术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876年 电话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880年 灯泡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903年 飞机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945年 原子弹,计算机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950年代 性别激素/变性技术 (生物限制的突破)
            公元1957年 人造卫星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969年 最早的计算机网络 (环境限制的突破)
            公元1980年 试管婴儿 (生物限制的突破)
            公元1996年 生物复制技术 (生物限制的突破)
            公元2007年 DNA端粒延长(寿命延长技术) (生物限制的突破)-
            ---------------------------------------
            (猜想)公元2029年 超越人类智能的机器公元2045年 纳米技术的普及 (生物在化学物质基础限制的突破)
            公元2070年 仿生物技术的大规模普及 (生物在化学物质基础限制的突破)
            公元2080年 意识上传 (意识突破肉体限制)
            狭义技术奇点 (生物在化学物质基础限制的突破)
            21世纪以后 突破物理定理的限制 (突破引力,光速) (物理限制的突破)
            21世纪以后 能量表达方式突破3维空间的限制 (数学限制的突破)
            21世纪以后 突破时间的限制,观察到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未来的那个时刻创造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 广义技术奇点 (因果逻辑限制的突破)


            IP属地:河北7楼2013-06-20 11:31
            收起回复
              首先要说的第一项就是:永生。没错,就是永生,它即将来到,一点都不远,我们就是第一批永生者。
              我曾经在TED上看到一个演讲,说美国有一项技术,可以将自己的体细胞返化成干细胞,然后这些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分化,增多之后,用一台3D打印机,将这些细胞打印成器官,然后移植到人体之中,从而实现自体器官移植。自体器官移植的优点是没有排异反应,跟原来的器官一样,甚至因为这个器官更加年轻而工作的更好。目前这项技术已经进入临床试验与应用阶段了。
              这项技术潜在的意义在于,他能防止衰老,我们可以将衰老的器官更换成年轻的新器官,今年80,明年18并非梦想。而且,既然打印一个器官是可行的,那么更加的复杂的整个人体呢?理论上也是可行的,或者我们退而求其次,打印一些全新的器官,然后组合成整体,于是一个全新的年轻的身体诞生了。
              这样我们就实现了身体的返老还童。
              上边这段是以前写的。当时看到的是几年以前的技术,现在的技术已经更加进步了。能够打印的器官已经包括:肾脏,心脏,血管,气管,膀胱,肉,皮肤,骨骼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TED的视频的具体讲述。。http://v.163.com/movie/2011/7/0/B/M7B9JEM8V_M7BAC890B.html
              这是链接。


              IP属地:河北8楼2013-06-20 11:37
              收起回复
                但是仅仅是这项技术的话不足以实现长生不老,因为这项技术的一个缺陷就是不能换大脑。当我们的大脑衰老,萎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死。
                这就需要其他的技术作为支持了。更换大脑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对于自己大脑的研究水平低于整体医学水平。主要原因还是伦理和法律的限制。
                不过虽然水平相对较低,但是这些年来依然进步巨大。2012年10大科技新闻之一,就是加拿大一家科研机构研制成功了一个计算机中的模拟人脑,相当于人类7岁的智力。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大脑的反向工程研究成功已经近在眼前了。大脑反向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实现意识上传和大脑改造。将我们的意识从濒死的躯体中抽取出来,上传到计算机,然后打印出一个全新的身体,下载,安装。于是,我们就又有了一个崭新的年轻的健康的身体。
                当然还有另外的方法,比如我们在我们的大脑老化之后,利用干细胞技术培养新的脑细胞,然后替代,填补那些已经老化的脑组织。


                IP属地:河北9楼2013-06-20 11:39
                收起回复
                  又或者用技术维持我们的大脑不衰老,2007年的时候,我们初步发现了人体衰老的机制,未来当我们完全解读衰老的原因是,远不衰老的躯体和大脑,并非难事。
                  衰老并非我们想象的,是生命的必然。
                  前一阵子看新闻,说发现了人体系统性衰老的关键所在,不过不知真假。
                  即使是假的,但是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已经出现了,那就是我们正在解读衰老的机制。一旦成功,那么返老还童,长生不老,并非梦想。


                  IP属地:河北10楼2013-06-20 11:41
                  收起回复
                    仅此几项技术,就足够在理论上实现我们的长生不老。但是我们的未来绝对不止于此。可能有人会说,这些技术肯定是非常昂贵的。确实,在技术的初级阶段,不那么好的时候它很贵。但是我们要看到技术是发展的,而且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所有人的想象。20年前,电脑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贵的离谱,极少人买的起,10年前,电脑便宜了很多,但是依然不是人人用得起,现在呢?
                    同理,手机也是如此,20年前刚刚诞生,10年前还很贵,但是现在人手一部,不时髦的还不要,从功能机发展到智能机。现在又有了谷歌眼镜,只能手表,三星的隐形智能眼镜也已经初步研发成功。
                    几十年前,器官移植刚刚发明的时候,成功率极低,而且价格非常贵,只有极少数富豪用得起,但是现在呢?虽然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依然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负担,但是我们至少有30%以上的家庭用的起了(虽然会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不足1%和30%以上是多大的差别,想必每个人都明白。


                    IP属地:河北11楼2013-06-20 11:43
                    回复
                      所以自体器官打印移植这项技术的价格会降低,20年之内,这几项技术的价格就会降到每个人都承受的起的程度。而且在此期间,这项技术还会不断的改进,去除其中的隐患和副作用等等。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我们再活20年就会亲眼目睹人人都能长生不老的时代的到来,而且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当然,这个长生不老只是理论上的。


                      IP属地:河北12楼2013-06-20 11:44
                      收起回复
                        如果真的想永生的话,还需要更多的技术进行支持,但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极长的寿命,所以我们等得起。我们必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而逐步走向真正的永生。


                        IP属地:河北13楼2013-06-20 11:46
                        收起回复
                          但是,长生不老仅仅是一个开端,还会有更加疯狂,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关于意识上传,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在意识上传技术的初期阶段,我们在快死的时候将自己的意识上传了,但是我们其实只是复制了一个后代上传了而已,我们还是死了。(这是现在大部分人的看法)
                          这时,就需要其他的技术作为支撑了。


                          IP属地:河北14楼2013-06-20 11:48
                          收起回复
                            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纳米技术想必是人人皆知了,但是恐怕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用纳米技术制造细胞大小的机器人了。在未来这项技术还会继续发展,机器人的体积会更小,功能更强大。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我们的身体,修复我们身体的损伤和疾病(这项技术马上就要进入应用了,前一段时间的新闻),然后再发展,功能更强大的纳米机器将开始逐渐取代我们的生物细胞,比如功能强大的白细胞机器人,能够粉碎所有的病原细菌病毒等,而自身却不像白细胞一样死亡,而且反应速度也杀菌速度也比我们的白细胞快的多。比如比我们的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更强大的红细胞机器人,等等,而且,纳米机器人的一个巨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够重新设计,能够变化,一机多用。然后,随着我们躯体中的纳米机器人越来越多,我们身体中的非生物部分将占据主要,最后,我们身体将变成纯粹的非生物体。但是比传统的生物躯体更加强大


                            IP属地:河北15楼2013-06-20 11:49
                            收起回复
                              当然,所谓的非生物躯体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种,钢铁机器架子。而是先进的多的技术。
                              是从分子级别重新设计,强化我们自己的躯体的技术。
                              因为纳米机器人马上就要进入我们的身体了,所以,这种对于躯体的逐步改造也是即将开始的一件事。可以预计未来20-30年第一个完全改造的人就会出现。


                              IP属地:河北16楼2013-06-20 11: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