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050704吧 关注:27贴子:5,567
  • 16回复贴,共1

【总结】 学习方法与知识类型 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重庆1楼2013-06-22 09:36回复
    30天内更新


    IP属地:重庆2楼2013-06-22 09:37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3-06-23 08:55
      回复
        哎呀,日期过了。本来这个帖子在6月20号就在手机里写好了初稿,一直想再补充补充。但是却没能再动一个字节,懒啊 索性贴出来吧。以后有想法再续,大家不要吐槽啊


        IP属地:重庆4楼2013-07-25 21:28
        收起回复
          这里讨论的知识,是一门门不同的学科,我们从各个方面解决分析后,可以为学习这些科目设置合适的时间


          IP属地:重庆5楼2013-07-25 21:29
          回复
            1天长地久型
            天长地久型的课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无法突击学习。考试之前有突击物理、有突击化学的,你见六级考试前夕连夜突击英语单词的吗?
            如果你花两天时间其他事不干,块钱把英语单词书背一遍,可能第三天已经不记得什么了。
            所以像英语这样课科目,每一个小部分难度不大,学到后面难度也不会陡增,但需要每日一点,不断练习,不断巩固,这样才能写武林高手的内力一样,越到后面越雄浑。
            相信像天长地久型的知识领域还有不少。而这类知识和技能往往社会价值极高,因为有天赋的人常有,有“毅力、耐力、自律”的人却不常有,像LZ这样被人误认为有点“小聪明”(其实不聪明)的人是很难修成的。因此掌握这样技能的人往往供不应求,回报颇丰。当下社会,“浮躁”之气甚厚,“内心宁静”者更显弥足珍贵。
            天赋是天生的,而毅力可以后天养成,加油吧!!
            对付这类功课,认识它的特点后,就好办,每天为其开辟一块专门时间,养成习惯。从心里上也可以彻底死了对其“突击学习”的心。


            IP属地:重庆6楼2013-07-25 21:31
            收起回复
              2 长期维护型
              有一类学科,你在花一定的精力将其掌握后,需要按一定周期去的复习、维护,否则你会忘得干干净净,比如现在谁还能背下四级单词本?
              当然,绝大多数的知识都需要复习,学习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但我我们还是要找出那些特别需要复习的学科,专门为其制定复习计划,并采用专门的手段,例如遵循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关于复习,我们再本文的第一篇里面已经详细讨论,这里不打算赘述。


              IP属地:重庆7楼2013-07-25 21:32
              回复
                3阈值型
                大多数学科学习曲线都是呈45度的直线,即你学多少,就会多少。 打个比方小学语文,6年12册,你学了几册就会多少字,会了立刻能用,见效快。
                但是假如有门课叫做《文言文写作》,你很可能按质按量地学完50%的课时后发现,你几乎还是无法用文言文写作。完成70%学习后可以获得20%的效果,90%获得50效果。只有100%全学完的时候,你才能获得该课100%效果。
                这方面情况比较突出的是数学专业,很多人上到研究生都不一定有能力用数学去创造价值。当然了,到能创造价值的时候,威力就超级大了。
                反方例子就是当年滥大街的 asp编程,当年很多学生就花1,2个月学这一门就能去找到工作。先干起来,写些垃圾代码,糊弄着前进吧,往往最后幡然醒悟的时候,悲剧已然注定了。
                阈值越大的知识课目往往难度越大、价值越高、时间越长。当大家有年头学习这类科目的时候,一定要掂量好自己的时间、精力、毅力等能不能支持这么长的平台期而不放弃。 这从某吧里最近流行的《算法导论》热便中可见一斑。


                IP属地:重庆8楼2013-07-25 21:33
                回复
                  5 先总后分型
                  这种类型学科需要你先做一个相对全面地(粗略地)了解,然后再来细细的钻研其中的每个小单元比较合适,如果你开始的时候想把小单元一个一个吃透,很困难。这类的小单元往往只是全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关联性强,不易单独学习。
                  打个比方,就像学习画一头大象,但你不知道是画大象。你第一章学画腿、第二章学画身体、第三章学画头 等等,一段时间下来你的进步很小,因为你缺乏总得认知。
                  这样,我们不妨加个第零章,粗粗的画一下大象的轮廓,然后你再学下面各个章节,肯定会有的放矢。
                  所以当我们学了不少单元,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时候,我们不妨去看看它的“大画面”(get the big picture)。


                  IP属地:重庆10楼2013-07-25 21:38
                  回复
                    6 无用型
                    有一些东西除了在特定的原因下,需要它来应付一些不得已的事情。除此之外,全无用处。比较著名的就是XXX思想、XXXX主义、政治经济学等。
                    把时间花在这些科目上没有任何意义,为了有效分配我们的时间,可以果断放弃这些课目,仅在考试前夕话点时间突击背一下老师给的范围,弄个 6,70分足矣。之后便可以将其完全踢出大脑。


                    IP属地:重庆11楼2013-07-25 21:39
                    回复

                      完了?


                      IP属地:广西12楼2013-07-25 22:14
                      回复

                        不错


                        13楼2013-09-28 12: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