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黑格尔吧 关注:18贴子:101
  • 2回复贴,共1

苏联科技论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海南1楼2013-06-24 16:45回复
    在生产中加速和扩大应用先进科技成果,是促进苏联经济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70年代初,苏联提出了“集约化”口号,即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上使社会生产在更大
    程度上面向效益和质量。戈尔巴乔夫上任以后,又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加速战略”强调在利用科学技术新成就和对生产力进行深刻改造的基础上改变整个社会经
    济面貌。显然“集约化”和“加速战略”的实现,都要求在国民经济中加速和扩大应用先进科
    技成果,及时而有效地革新生产,把生产转到最新技术基础上。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
    必须依靠一系列能够促使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因此,如何使科研与生产在组织上
    结合起来,实现科研生产一体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试图对苏联科研生产一体化和产生、形式、成效与问题做一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
    上对科研生产一体化本身谈一点看法。
     一、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产生、
     苏联拥有的科技潜力与它所达到的效果一生产的技术水平,形成强烈反差:苏联的科学
    工作者人数占世界的1/4,每年提供的科研成果占世界的1/3,但生产的技术水平却相当落
    后,特别是一些尖端工艺,例如生产过程的电子计算机化,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估
    计为10年左右)。
     造成上述反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首先,苏联的“科研一生产”
    周期过长.戈尔巴乔夫在二十七大报告中讲到: “不少科学发现和重大发明,几年,有时甚
    至几十年得不到实际应用。”据估计,苏联的科研成果从开始研究到在生产中实际应用,大
    约需要10一12年的时间。[1]其次,科研成果采用率低。近年来,苏联的科研成果能够真正应
    用于生产的只占30一50%。[2]最后,新技术的推广范围很小.据苏联国家科委透露,80%的
    的新研究成果仅仅在1家企业采用,不到20%。的新研究成果在三四家企业推广,只有O.6%的
    新研究成果在5家和5家以上的企业中推广。[3]
     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充分地应用于整个生产,其结果,必然造成企业技术改造缓
    慢,工艺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产品多年一贯制。反过来,生产局面的长期沉闷落后,形成不了
    对科研成果的需求刺激,甚至会起到阻碍科技进步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科技
    和生产水平落后,就成为必然现象。
     应当说,造成上述脱节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我们从其主要方面一—组织结构,
    来进行一下分析。
     苏联的科研机构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科学院系统,部门系统和高校系统。科学院系统包
    括苏联科学院、各种专业性研究院和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由苏联科学院统一进行协调管
    理;部门系统是指各部门所属的研究所、企业和生产联合公司的科研机构,由主管部负责管
    理,高校系统是指各高等院校的科研部,按隶属关系归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部属院
    校归主管部)管理。
     上述三大科研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成体系,不仅相互之间缺乏联系,而且每个系统
    都与生产部门严重脱节.如果再深入一步考察,还会发现,这些系统中的每个机构只对“科
    研一生产”周期的一个阶段负责,科研一设计一试制一生产各环节之间互不通气。此外,大
    量的科研力量集中在科研系统,企业的研究力量极为薄弱,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根本没有科研
    机构。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很明显,加速科技成果的应用,缩短“科
    研一生产”周期,必然要求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调整,打破人为的封锁,疏通渠道,按照科技
    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把科研与生产融为一体。
     60年代以朵广苏联一直在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1968年9月24日,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
    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科学组织的工作效率和加快在国民经济中利用科学技术成就的措施》
    的决议,决定建立和推广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各种组织形式,加快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步伐。
     


    IP属地:海南2楼2013-06-24 16:45
    回复
       二、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苏联的科研生产一体化是通过建立各种科学生产综合体来实现的。科学生产综合体是一
      种包括若干科学技术和生产企业的经济联合体,它可以承担一些综合性科技课题,完成从科
      研到生产整个过程的科技任务。科学生产综合体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综合科学研究所
       综合科学研究所以科学研究机构为主,同时拥有设计,工艺和试制生产单位。它的任务是
      保证以自己的科研成果加速科技进步,通过创制高效的、其水平符合或超过国内外先进科研
      成果的产品或工艺流程,提高科技进步的效率。同时,它还负责制订该所担负的生产领域未
      来科技发展的方向,以及有关产品和工艺流程的技术一一经济方案。综合科学研究所也可以成
      为部门的和跨部门的科技中心,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和技术的领导,协调科技机构,企
      业和联合公司的科技进步活动。
      综合科学研究所的特点是,可以把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共同解决具体
      的科技问题和完成专项规划,创制出新技术样品后即可迅速投入生产,从而保证节约时间,
      防止新技术的精神陈旧。目前,苏联科学院系统的许多研究所都办成了这种形式,例如乌克
      兰科学院的帕通电焊研究所,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2. 教学一科研一生产综合体
       苏联的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力量,它集中了全国35%。的科研和教学人材,其中包括
      占全国半数的科学博士和副博士,但由于本身的实验一生产基地薄弱,每年完成的科研任务
      不超过全苏联的10%。显然,要求在高校普遍建立设计室和试制生产机构是不现实的,唯一
      有前途的办法就是面向生产,与生产部门建立联系.目前,苏联已在许多地区采取了教学科
      研机构同部门的设计、试验机构和生产企业联合,建立教学一科研一生产综合的办法。其中
      以1980年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高等教育部牵头建立的综合体规模最大,它包括71所高校;35个
      研究所,24个设计局、40个生产基地,该综合体还建立了科技统一基金和经济刺激基金.除
      了这种大型的联合体外,还有众多的单个或几个学校同生产部门挂钩建立的小型教学一科
      研一生产综合体。
      实践证明,这种综合体一方面能够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活动面向
      生产,另一方面,又增强了企业的科研力量,特别是解决那些依靠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科技
      项目。
       3. 拥有科学机构的生产联合公司
       苏联从60年代起开始组建生产联合公司.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加强
      科研与生产的联系,加速科技进步.多数生产联合公司拥有科学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工艺
      机构和试制生产单位.它是’一个包括“研究一生产”周期一切环节在内的科研生产联合体,
      可以从事完整的科学技术工作,既能承担新产品的生产任务,又能独立研制新技术产品,但
      主要是以成批生产产品为主。在生产联合公司中,由于科研和生产的管理能形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因而可以更好地结合生产需要研制新技术,同时,又可以缩短掌握新技术的时间,加
      速科技成果的采用。
       4. 科学生产联合公司
       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是苏联为推行科研生产一体化而采取的重要组织形式。科学生产联合
      公司是统一的科学生产经营综合体,它一般包括:科学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工艺机构,创
      制最新机器、设备,仪器和其他工业产品的样品工厂,对样品进行实验性检验工作的试验基
      地,试调和安装单位
       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特点是,第一,它通常以科学研究机构或设计机构,工艺机构为主
      体,而不是以生产企业为主,第二,它的主要任务是创制在科技水平,技术经济指标方面达
      到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以及先进工艺流程;第三,它完成从科研
      到在生产中掌握科研成果的整个周期,并对有关部门(行业)生产的科技水平负责。
       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是部门性的科技中心,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具有法人地位。它
      从组织上把从科研到在生产中应用科研成果的一切过程都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一体
      化过程,因而可以消除“研究一生产”周期的脱节现象。到目前为止,这种联合体已发展到
      250多家。
       5. 跨部门科技综合体
       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许多新技术,新工艺越来越带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超出部门
      界限,横跨几个、甚至几十个部门。加速科技成果的采用,要求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横向联
      系。为此,苏联近几年又发展了一种新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一跨部门科技综合
      体。
       跨部门科技综合体由实力较强的研究所和设计机构、试验工厂组成。加入综合体的各单
      位原隶属关系不变,每个综合体成立一个理事会,负责管理和协调具体业务活动。它的主要
      任务是, “既进行和协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又进行和协调试验一设计工作和工艺工作,
      制造样品,并和各部及主管部门一起使样品得到成批生产。’[4]跨部门科技综合体一般从事
      高效型技术、工艺和材料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工作,此外还向国家计划机关提出成批掌握新技
      术的建议,在高效利用新技术方面给各部和主管部门以帮助。
      苏共二十七大对跨部门科技综合体给予肯定,认为它是一种联系科研与生产的较好形
      式,主张大力推广。但由于这种形式出现的时间不长,尚处于摸索中,因而数量不多。
        


      IP属地:海南3楼2013-06-24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