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话吧 关注:795贴子:6,101

【转】【兴趣大师】保护日渐消逝的方言,各位吧友来帮忙投票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2413490233每个id每天可以投十五票(电脑加手机)


1楼2013-06-26 08:52回复
    方言前景堪忧!


    2楼2013-07-20 09:21
    回复
      昨天晚上看电视播的一事故,记者采访一路人,回答的是:娃娃掉到水塘“yan”死的,而不是通常四川话的“ngan”(即额岸急读)。
      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往往说“安全”时,几乎都说成是“an全”。。。。


      3楼2013-07-21 11:44
      回复
        场字,老派成都话读作“常”,现在多数年轻人已读作“厂”。如果说“赶场”,不就成了“赶厂”?


        4楼2013-07-22 11:16
        收起回复
          蔷薇,赵薇,好多四川人都会读得不同吧?


          5楼2013-07-23 11:42
          回复
            听见现在好多年轻人说“微风”、“微雨”时,多读作平声“威”,只有被接受吧。


            6楼2013-07-23 11:45
            收起回复
              街读若“gai”算是方言中最为牢固的“阵地”之一,这与四川人从小就耳濡目染根深蒂固的原因吧。“转街”,“上街”,“逛街”,“东大街”,“走马街”。。。几乎全是读作“gai”


              7楼2013-07-24 09:31
              回复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蜀”字读音,现在年轻人几乎全读作“鼠”音,好端端的一个“蜀都大道”,偏偏成了“鼠都大道”。


                8楼2013-07-26 09:57
                收起回复
                  吓,过去基本读作“ha”或“he”,现在读作“xia”已成主流。


                  9楼2013-07-27 10:39
                  回复
                    “gai yan”有人写作“街沿”或“街檐”,前者理解为“街道的边沿”,后者理解为“街道 两边房屋的屋檐”。但为啥子院坝里面进房间的阶梯也被称之为“gai yan”?想来,此处说的“gai yan”应是“阶沿”,应理解为“阶梯的边沿”。“阶”过去也读作“gai”,只限于此处一例,而其他多数已随普化读若“jie”。


                    10楼2013-07-28 10:21
                    收起回复
                      危机、危险之“危”,过去成都人基本都读若“围”音(wei4),而现在年轻人几乎普化,很多人读作“煨”音(wei1)。


                      11楼2013-07-28 10:40
                      收起回复
                        “房间”,成都过去许多老年人读作“房gan”,而现在,几乎已经普化,除了郊县有人读作房gan,成都大多读作“房jian”。


                        12楼2013-07-29 13:59
                        收起回复
                          打梦脚?打梦觉?显然是后者。但“觉”之“jiao”音深入到骨髓了,忘记了尚有“jue”音。


                          13楼2013-07-30 11:07
                          回复
                            “企业”一词,老成都一般读作“汽聂”,上声;可现在开始听见“起聂”,平声。唉,反正不要读作“鸡聂”就是了。


                            15楼2013-07-31 09:53
                            回复
                              “角”在普通话在有二音:jiao音,如角度、牛角、鹿角、豆角等;jue音,如角逐、角色、主角等。可是,经常听见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说某演员是某某“角色”时而读作了“jiao色”。看来,汉字不光是听写难,读音正确更难。


                              16楼2013-07-31 10: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