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灵演武吧 关注:2,829贴子:21,588

侍灵演武与刀的艺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载+科普+讨论


1楼2013-06-28 12:38回复
    刀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但很多人对中国的刀文化却又很深的误解。这其实都是影视作品对刀的误读致使误解的加深。笔者对这一领域的接触也是来源于动漫《异邦人之无皇刃谭》(对武打题材动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


    3楼2013-06-28 12:39
    回复
      刀的运用从商朝就开始了(夏朝没有正式承认),但真正运用于大规模作战并取得显著成效要数秦汉时期,这个时期铁器开始逐步取代青铜器,加上频繁的战事使得原本粗糙的刀在这一时期不断升级演化,出现了著名的环首刀(汉武帝时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一搜。这里推荐一篇相关的帖子:http://tieba.baidu.com/p/940311169


      4楼2013-06-28 12:40
      回复
        环首刀


        6楼2013-06-28 12:42
        回复
          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世界的中心,从唐初的统一之战到盛唐时期所有的对内对外战争,都出现在冷兵器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武器——唐刀。 在当时的世界上是与阿拉伯大马士革刀著称于世的两种名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成就,可以说是我国刀剑史上的巅峰。


          7楼2013-06-28 12:46
          回复



            8楼2013-06-28 12:48
            回复
              唐刀的始祖为汉刀(又称环首刀),汉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
              唐刀在汉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采用汉刀的“百炼钢”的锻造工艺,并且改善了在锻造时对钢材里杂质的处理方法,并创造了“包钢”的技术,使唐刀外硬内软,拥有极强的韧性。在改善锻造工艺的同时,唐刀的外观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唐刀去掉了汉刀刀首的扁环,让刀身加宽,并且延长刀柄,使唐刀可以双手持握。文轩武炀佩刀 文轩武炀佩刀
              以上的改进,使得唐刀比汉刀有了质的飞跃,不仅从外观上更富观赏性,并且真正提高了实战性能和耐用性,使唐刀可以劈开任何盔甲器械。历史上的唐朝时期,只有刀而无剑的,在当时名为剑的,实际上也就是唐刀。
              真正的唐刀工艺使得唐刀的成本太过昂贵,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唐代才用的起这样精良的兵器,有许多当时的名人,都只为弄一把上乘精良的唐刀而耗尽家财。
              而到唐代之后,中国的唐刀锻造技艺逐渐失传,就算以现代工艺,也无法复制一件真正的唐刀了。
              转自百科


              9楼2013-06-28 12:48
              回复
                环首刀的后继者大都也秉承其结构特点,无非是为了特殊运用而做的修改。到了明清两朝,刀的艺术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特别是明朝。明朝(1368-1644)这个时期火器已经能大规模运用于战场,(17世纪,北欧的瑞典崛起,对火枪和火炮的军事运用作出了杰出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的子弹的威力还并不是很可观,加上东方对火器的研究逐渐落后。在此原因下东方战场上刀刃还是主战武器,而且通过战争洗礼焕发最后一缕光辉。苗刀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当然明朝的刀还有非常多,苗刀只是其中一个典型。


                10楼2013-06-28 12:50
                回复




                  11楼2013-06-28 12:52
                  回复
                    苗刀又称“御林军刀”,它不是苗族人使用的刀,乃是因其刀身修长之故命名。
                      苗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闻名中外的传统刀技,它是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进兵器之一,起源于西汉初年的环首刀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创制成名于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苗刀总长五尺、刀长三尺八寸、刀柄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既可单手握把,又可双手执柄,因为单、双手交换使用时便于发挥腰背整体力量。且结构优良,所以在临敌运用时,辗转连击、疾速凌历、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势如破竹,实用价值及高,杀伤威力极大!非一般兵器可抵挡,故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
                      “苗刀用以冲锋枪,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
                      “迫明戚继光得此刀法,传之于部下,用于冲锋陷阵,斩将搴旗,赖此刀法,威震华夏。”


                    12楼2013-06-28 12:53
                    收起回复
                      明代在刀剑制造上大量学习日本。使得一部分失传的中国刀剑制作工艺被从新恢复。但是刀装有很多是直接使用倭刀或者带有游牧风格。许多明代刀剑在质量上与倭刀不相上下。远胜清代中后期刀剑。


                      13楼2013-06-28 12:54
                      回复
                        这个时期由于连年与倭寇的作战(由于是海战骑兵很少用到,苗刀主要还是步兵用刀),中国的刀也吸取了日本武士刀的一些设计特点:刀身进一步细长,更加锋利等。中国的设计理念比日本更为开放,用于不同作战的刀各式各异,繁杂多样。相比之下,作为少数名族的满族,由于发于游牧民族,(骑兵为主)所以满清时期的刀也是中规中矩的少数民族马刀:刀身较短,单手。


                        14楼2013-06-28 12:54
                        回复


                          萨菲罗斯的感觉,这种刀也是这一时期刀的变形,主要还是配合步兵阵而用的,一般不会有人随身携带


                          15楼2013-06-28 12:56
                          回复
                            对于窄身设计我推测两点


                            16楼2013-06-28 13:11
                            回复
                              1环首刀和唐刀都是近战武器,特别是环首刀还是单手的骑兵武器。在战场上挥刀是很累人的(不理解的尽可用自家的菜刀试试,特别是切肉的菜刀,能连续挥动一百下就不错了)加上看到盔甲或肉体是肉身遇到的强大阻力。所以要挥动环首刀需要很大的臂力。而偃月刀,朴刀等宽刃的刀身本身都十分沉重,都需要长柄来双手持动。所以单手的骑兵刀大都是细长造型,这一点纵观东西都是一样的。
                              2兵刃细长可以够到更远的敌人。骑兵要对付的除了敌方骑兵,还有敌方步兵。由于骑在马上,就需要俯下身来攻击,显然长刀就能省更多的力气。汉朝时候没有马镫,如果真的在马背上挥舞偃月刀而不抓紧缰绳的话,估计人没砍到就摔下马了。所以,为了增加攻击范围,马刀的长度就一再延伸。相比之下,胡人的刀长度上就短多了。对于普通的士兵来说环首刀莫约100cm,长的能有120cm(但很少会拿120cm级别的,单手很难挥动。所以唐刀就增加刀柄长度双持);但如果选择宽刃的刀身就只能有70cm左右。


                              17楼2013-06-28 1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