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莱菲壁纸吧 关注:7贴子:32
  • 6回复贴,共1

《听沃莱说》第三集:墙纸里面有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墙纸里面的禅
禅意人生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当一个人经历了很多事情后,最终把名和利都看淡,知道一切都不重要。最后随遇而安,落花如流水一般,服从自然法规,莫强求。戒贪心,戒妄心,心境如明,这就是禅意吧!
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禅不可言说,生活不可言说,但是墙纸里面能说。
沃莱菲墙纸里面有许多花型的设计,都遵循了一种生活的禅意,平常心也好,乐观的态度也好,简单的思想也好,通过几个花型,我们来浅说墙纸里面的禅


IP属地:浙江1楼2013-07-03 20:46回复

    ——精雕细琢的舶来品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畿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畿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这个就是我们看西游记,菩提老祖传授孙悟空本领故事的原本。)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1已赞过回过头来看下这个花型,这款花型是《新丝路2》刺绣版本墙纸中的一款极具代表性的墙纸,运用的工艺是刺绣工艺,风格属于古典风格。去年,我们有个消费者家里贴了这款墙纸,这款墙纸比较奢华,价格也比较贵,所以这位消费者特别的喜欢,也特别的珍爱,经常让家里的保洁阿姨去打理这款墙纸。愈清洗却愈失去了那种味道。愈在乎却愈会失去,而失去后便愈痛苦。
    前些日子,我看了本书,里面有个故事,说西方有个钢琴家开演奏会,手指放在琴键上,一动不动,一声不响,全场肃然安静。很久,便宣告演出结束。其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世间最美妙的声音,只能靠自己去想象,自己去体会,而不是音乐家能演奏出来的。
    设计师想通过这款花型表达的是一种珍品,舶来物。个体花型用针66896针,一卷墙纸用针大概在100万针左右,设计上是一气呵成,从花型复杂的构造上,却没有一丝思路上的停顿。
    如此舶来品墙纸,我们需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这件事物。我曾经跟我们的设计师聊过这款花型,他很惊讶欣喜的告诉我,设计这款墙纸的时候,心中并没有多少杂念,没有一个目标,说要把这款墙纸做成怎么样的开天辟地,就这样顺其自然,一气呵成的完成了设计,没想到,一出来的效果让大家都惊呆了。他说好的设计自己是有生命力的,我突然想到了余华这位作家,他以禅学的角度去诠释了写小说的一些感悟。他说小说自己是有生命力的,我明明想好了过程,想好了结局,没想到最后写出来却完全对不上号。
    禅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这边的空不是空虚的意思,其实是静的意思,心静自然凉。不是你定下心来,抗拒外面的诱惑,而是你心本来就是定的,本来就是静的,你又何惧惹尘埃呢。你生活原本就是静的,你心态原本就是乐观的,那有什么痛苦忧愁能够打扰你呢。


    IP属地:浙江3楼2013-07-03 20:48
    回复

      ——花落还会开
      我们先来看一下一首现代诗。
      为你摇成落花(作者:阿紫)
      你静静的
      静静的
      在时间之外等我
      用最轻
      最轻的声音
      将我温暖温暖地融化
      你说
      别走了
      在我眼里住下
      这样
      醒能看你说话
      梦也看你说话
      我说
      不走了
      在你心里住下
      这样
      哭能听你说话
      笑也听你说话
      你说
      我要缝制一面腰鼓
      做一支唢呐
      和枝头的月光
      一起
      为你
      吹吹打打
      我说
      我要织块大红的盖头
      锈上千万朵的牵挂
      期待无风的夜晚
      为你
      摇成
      摇成一地的落花
      再回过头来,我们看一下《新风尚2》的这一款花型。一地落花,随风摇曳,人间四月天。以上的这些文字,只想说明这款墙纸的设计灵感来源。
      很多人乍看这一款墙纸,会产生一种花落的感觉,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因为整副画面没有枝叶,顺道而想,就成了一幅落花满季的想象。却不曾体会一种生活,禅意的生活。首先要说明的是,禅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用这句诗言来解释就很恰当了。我们演变开来,叫做“待到花落时,静等果儿熟。”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总觉得事物的消失是种忧伤,却殊不知,也是种美丽。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过程中,不论经营爱情、事业、学问等,勇往直前,后来竟发现是一条没法走的绝路,山穷水尽的悲哀失落难免出现。
      此时不防往旁边或回头看,也许有别的路通往别处;即使根本没路可走,往天空看吧!虽然身体在绝境中,但是心灵还 可以畅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赏大自然,体会宽广深远的人生境界,不觉得自己穷途末路

      等到花落了,美丽凋谢了,没关系,我就等着果子熟了,也是种享受。
      这里有两种境界在其中。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 ;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
      总有一天会下雨 。
      禅说:
      假如你今天过的不成功,过的不开心,没关系,你还有明天。
      假如你今天没有钱,没有关系,金钱不是衡量你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
      假如你今天失去了什么东西欧,没关系,因为你失去了,会有很多的地方来容纳新来的。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会带给你希望。


      IP属地:浙江4楼2013-07-03 20:50
      回复

        ——本质的美丽
        此花型是《纯美生活2》版本里面最俱代表性的一款壁纸,曾经也荣获了中国墙纸设计开发大奖的创意奖。很多人都试图去解析这款花型到底描绘的是什么,更有学者专家研究这里面到底寄托了些什么东西。有人说像凤凰的尾巴,有人说远远看像宗教的图腾,有人也说寄托了设计师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情感。
        南宋有位禅僧叫青原惟信,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禅僧开始参禅的时候,觉得看见了山,就是山,看见了水就是水。后来一年又一年,禅僧觉得自己有了见识,便发现,山其实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这里面蕴藏了人生的多般见解。突然有一天,禅僧停顿了下来,休息了下来,突然才发现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有首唐诗也很好的解释了这一观点,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设计师告诉我,这也是一种禅意生活吧,你觉得像什么就像什么,说到底,就是一张墙纸的花型,自然风格的家居用的了,地中海家居风格用的了,现代风格用的了,古典风格同样用的了,关键是你是怎么样的生活心态而已。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因为脱离了迷悟,焦虑,执着,心境澄明,精神愉悦。


        IP属地:浙江5楼2013-07-03 20:51
        回复

          ——枝树的希望
          唐朝道一和尚常习坐禅,未能悟道。南岳怀让禅师问他:“大德坐禅图什么?”回答说:“图作佛。”怀让即取一砖在他庵前石上磨,道一问磨砖做什么,怀让回答“磨作镜”,道一奇怪道:“磨砖岂得成镜?”怀让反问:“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接着怀让开导道一说:“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是打车对还是打牛对?你是学坐禅,还是学作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作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一番话使道一如梦初醒,于是他拜怀让为师,以后逐成禅宗史上一位著名的禅师。这便是魔砖做镜的由来。
          心外无佛,坐禅虽说是一种修行的方式,但如果执迷于此,永远找不到禅。
          当时《时尚四重奏》版本面试的时候,我对这一款花型始终不得解。虽说色彩用的比较暖调,但是看上去还是有种枯树的感觉,特别不自在。设计总监范总监告诉我说,曾经有个和尚,去野外寻找春天。这个和尚踏步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春似乎被这个世界隐藏起来了。等到这个和尚失望回来的时候,无疑间看到自己的庙门外,开着梅花,他顺手一摘,放在鼻下嗅到了她的香味,感觉十分舒适。抬头一看,这一树的梅花一开。“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不就是自己千寻万找的春天吗!
          如果你没有这样一种坦然的心态,你又如何能找到春天,你又如何会看出这个墙纸要表达的是希望,你又如何看出这树枝中,已经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便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春天跟这里的他代表一种意思,比如说这个社会的功名利禄等等,你努力过,失败过,成功过,失望过,也希望过,但是突然有一天,你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成功了。
          当然,这又跟前面的一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你若只一直坐禅悟禅,没有修行,没有踏遍千山万水,你又如何参透禅,你又如何有这样一种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心态。
          范总说,你如果不觉得这个花型唐突,花型有些不适合,你又如何明白其实枯枝后面蕴藏了盛开的希望。
          人生也如此,努力后,你才会明白,有时候,努力也是一种成功。


          IP属地:浙江6楼2013-07-03 20:52
          回复
            81963684


            IP属地:浙江9楼2013-09-08 2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