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吧 关注:5,547贴子:27,969

《家》记

收藏回复

  • 210.75.219.*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死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死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死。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死,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死,老太爷的死,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死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1楼2007-08-14 18:43回复
    • 210.75.219.*

    谈了两个人,还有一个不算主人公,就已经费了这么多文字。也许是我要说的太多了。

    再来谈谈二表哥觉民,不知是因为我对“觉民”二字的反感,还是对某些事实的印证,总之觉民的开始除了第一句话都令我感到厌恶,仿佛是一个小人;也许有些电影的老二都是油滑的或是“觉民”让我想起了那个电影的油滑角色,总之他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是带着一副金丝眼镜(我并未看仔细他的描写,却脑中明确了他戴眼镜的样子,直到后来说到“那一副金丝眼镜”,令我也是很惊讶),很狡诈,很无赖的感觉。那封信,让我对他的性格定了格……之后的一切仿佛是受最初印象的影响,令我很困惑:对大哥的怜悯——很假;对觉慧的关心——没意思;对琴的爱情——也过于激进。只有最后的送别,让我对他的认识又回到了零刻线。说明我好像错了。但他到底是什么人?我却不懂了。我只明白他是一个介于觉新和觉慧性格中间的人,象墙上草,两边倒,没有主见的样子。我还觉得他是会毁掉琴的。最后他的“觉醒”令我有些欣慰,也看到了他光辉的未来。

    谈到觉民,就想到了琴。或许现在女子美发比男子强多了,女学生进学堂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了,所以下意识的我没有认为这是错的。并且我觉得琴也是一个优秀的女子。仿佛在我的眼里,《家》讲述的男子都是循序渐进的,而女子却是爱憎分明的。一个优秀的新青年,徘徊在新与旧的之间,她这样的尺度,最令我满意。她不象鸣凤和瑞钰那样有经历,那样“懂事”,可却给人一种可爱无暇并略带忧郁的感觉。觉民嘛,我看不懂。还要多说一些,我不知她和觉慧的感情是怎样的。巴金费了一些笔墨去说觉慧以前是爱过琴的,我不懂为什么这样写。最后他和她分别的一句句话和动作跟令我琢磨不清——他俩到底是怎么样个关系?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增加,我会解决它的。这比我读懂觉慧,读懂觉民要容易得多了。

    最后谈谈大表哥觉新。一个守旧的人,一个新潮的人。他的做法——担起担子,忍辱负重,都是可以被我理解的。他似乎有些太守旧了。反之,他又是太苦了:失去了前途——要是我,我也会这么做;失去了真挚的爱情——现实不会发生,但我处在当时的状况下,也是会这样做的;失去的亲人——没的可说;失去了所爱的人——令他觉得更对不起她;失去了爱人——最后一根稻草,失去了。人世间真的有这么苦的人啊!我的怜爱之心又汹涌起来,不听话的两个弟弟,要是我,我真的活不下去。这个时候,还去说什么“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能活下去就不错了。这个时候,还能把持家务,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个伟人。我们可以想想,这样一个苦人,即使守旧一点,谁又能说什么呢?不是么?是的。我是痛恨他如此守旧,不近人情,可是,且不说觉民,如果让我从觉慧和觉新中选一个,我宁愿选后者。

    大家都以为我谈完觉新会谈两个人。事实上,我要谈三个人。

    梅表姐。我不明白她为什么会是主角,为什么会有人为了她而流泪(我是指读者),为什么会有人因为她而看不下去(或许是电视剧和越剧的刻画)。上面说过,我后半部仍的确曾看不下去过,但是,梅姐的死我是以一种平和的心去看的,甚至没有“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许钱梅芬的相貌性格在我心中不重视,现在想来,我也很为她感到悲哀,可是,为什么我没有一丝感觉呢?我明白了。梅姐远嫁后的时光巴先生描写得太少,以至于使我联想不起痛苦的经历。放过我吧,放过梅姐吧,我真的不知我要去说什么……

    少奶奶瑞钰。这是个该说说的人。她也是一个懂事的人,她懂得礼教是荒谬却要执行,懂得爱情是虚伪却要进行。我觉得她和守旧后的觉新才真是一对。她的和善,她的容忍,她的平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家闺秀。我有时在想,也许当上少奶奶的鸣凤也会是这样子?不,鸣凤更注重的是爱情,而她更注重的是“人情”。试问,她会是真心喜欢梅姐?我觉得不会。她只是为了帮助觉新去掉一块心病,她去爱梅姐,总比觉新留下功夫去心系梅姐要好得多。可这终归是失败的,却也正好印证着封建王朝的失败。
    


    2楼2007-08-14 18:43
    回复
      • 210.75.219.*

      她的死,确实在我心中泛起过波澜。我不希望她死,因为似乎的这部作品说的是好人没好报。我明白。他其实想说不要懦弱的活在封建下,要反抗……但是,为了觉新,为了家庭,为了读者,是否可以不写得那样惨,正像觉慧脑中的“四个五个六个棺材”。她的死,我确实没有过惊天动地的触动,却很突然。因为剧情太“冲突”了,不让人有丝毫喘息,以至于我惊讶的回过去连看了三遍。老太爷的死就让我悲痛,一直积攒到这里,终于爆发了——使我又停止读了下来。

      第三个人是谁呢?是报社的许倩如?是裹小脚的淑贞?是做了姨太太的婉儿?是私立公馆的克定(好像是叫克定)?……都不是,正是让我很悲痛的高老太爷。为什么?我为他感到痛恨,不值,悲哀。老太爷其实是被克定(真的忘了是不是他)气死的,吃药后回复的第二次生命又是被巫师吓死的。老太爷就这么死了,这我不感慨,这就是命。但是,整天的各房不合,儿孙造反才是让我为老太爷心碎的。我们都说换位思考,试想一想,哪一个人不希望把自己的家管好?哪一个不爱自己的子孙?就是现在,哪一个人不希望看到“四世同堂”?封建的表象的确实在老太爷上体现,但真正令人刻骨铭心、咬牙痛恨的人是“克”字辈的人,他们才真是这个社会下的产物。而在那些所谓“新潮人”的眼中,这是罪孽,他们在看笑话、在看把戏。我知道,那是在写以前,以前是不同的。这么多天来,我一直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可是,家中真正又有几个人从心底敬重高老太爷呢?“克”字辈中有有谁?当他躺在椅子上想到“他第一次认为自己好像是错了”,我竟然以为这是觉慧所想。他的确有错。但儿孙不孝是他的错?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知道老太爷平时的言行过于郑重。可是,当你的孙子离家出走,哪个不会生气,哪个不会象征性的说几句“严词”?临终对觉慧觉民说着“要好好读书”,成家立业。谁的心中不恁的悲痛?这就是所谓的“封建”?这是老年人的心理啊……

      一口气写了两个小时的我长舒一口气,我要歇歇……

      最后,看完了《家》,说完了每个人,我想能否探讨一下《家》的深层含义呢?如果说我对人物性格的眼光还过于“毛躁”,那么,是否探讨这个就会好些?我努力去做。

      文中出现过两种人,一种以觉慧、高老太爷为代表,是以自己为主的。他们不能忍受别人做逾越自己同意范围的事,他们以“我”为主。还有一类是以觉新夫妇为代表的,是以大局为重,努力让自己做的大家都满意的人。他们以“你”为主。那么,到底是以谁为主好呢?我倾向于以“你”为主。看过《家》,你不觉得他们夫妇很“伟大”?因为从这一点上来看,觉新夫妇似乎永远在为别人考虑,真正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说大了)。这样的人,会使人在焦躁中心宽,却容易因心事过重而遭人口舌。但是,这样的人,是否比不顾一切亲情友情爱情,一心追“新潮”的人好一些、伟大一些呢?!是的。是的,他们很累,可是做到别人都很好不是更好么?是的,他们也有不妥之处,可是他们不也在努力改变吗?他们也是没有“缚鸡之力”的。

      我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管家的一个不能少。我们看《家》中有很多关于“忘记”的描写:外边战乱,里面打牌,牌让他们忘记了;周氏不一会儿就忘记了这个身世悲惨的女子;钱太太看见觉新,以前的事便忘记了,大喊起来;觉慧不久就忘记了这个女子……太多了太多了……为什么?为什么以“你”为主的人在他的前后出现过“忘记”二字(当然,除了以“忘记”褒义的意思出现)的时候要少得多?是因为他们心系社会,心系家人,心系……这仍然夸张了。因为要说社会,他们的确有些远。但这,却就是我要说的《家》给我的终极意义。若“你”不是世界,维和部队、红十字会不会出现;若“你”不是世界,奥运不会引人注目;若你不是世界,也许世界早已灭亡……我常常在想,如果每个人都以“你”为世界,那么世上或许反而不好,但是,如今这样的人太少,以至于家庭、社会的不和谐、吵架太多太多。如果我,考虑一下他人,或许家庭真的会很和睦,世界真的会很美好。那么,自己身上背负一些事,心中承担一些事,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在努力去做。作为激流三部曲,《家》也确实带给了我这样一股激流,这样一抹清新的味道……

      不管怎样,我认为《家》可以是个好例子,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若现在我们仍拿70年前的眼光来看的话,或许会按巴金先生的原意来理解,但是,正因为她没有刺穿人的心,仅仅是痛,反而更加使人回味珍惜起自己的时光了。事事都有两面,我看了《家》,仅仅感想了这么多,但我觉得这些感想很有意义,对我的启示也很大。有一句话不错,就拿她来结尾吧:人生,就是在不断的蜿蜒的经历中成熟的。我想,看书,也是一种经历吧……

      没有写过这么长的读后感,也许是因为压在心中的太多太许久了吧。





      另:

      我仅仅是个读者,还是个不大的读者。我也知道我说的肯定和官方的大有不同。宣扬的,披露的,等等。还是那句话。说错了,说岔了,别着急。别人不同意,没关系,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点想法罢了。我理解真正的《家》,理解他给我们控诉、怒号、呐喊,理解那个社会的人与事。我感谢《家》。


      转自http://hi.baidu.com/redtyd/blog/item/10f85c7b692925f60ad187f5.html


      3楼2007-08-14 18:43
      回复
        大家顶啊,这么好的帖子,楼主辛苦


        禁言 |4楼2007-08-15 17:44
        回复
          我也想了解了解!!!先顶一


          禁言 |5楼2007-08-16 15:00
          回复
            也来做做看哦,谢谢提


            禁言 |6楼2007-08-17 14:04
            回复
              • 222.90.77.*
              虽然某些言辞有些偏激,但蛮精辟的,略同略同,哈,


              7楼2007-12-08 13:25
              回复
                可知楼主你自己也是一个偏激之人,
                “觉慧终于写完了”

                “终于”这两个字,你是没有明白它的意思的。

                不过,我不大喜欢《家》的小说,我觉得结构上有些问


                禁言 |8楼2007-12-08 19:02
                回复
                  • 58.209.183.*
                  hehe


                  9楼2007-12-21 12:48
                  回复
                    虽然看LZ写了这么多,但没什么新颖的观点

                    而且我很不赞同你的一些见解,特别是对觉慧的理解

                    在那样的复杂环境下,觉慧的确显得很稚嫩,很不成熟

                    但他渴望自由和平等,他有自己的主见,尽管不见得都是正确的

                    唯有他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崭新光明的未来,一个大有希望的前途

                    我甚至恨不得他能更激进一些,更抗争一些,更决绝一些

                    而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只是生活在自己的或别人的“喜怒哀乐”中

                    尤如觉新、觉民,要么不知反抗斗争为何物,要么没有彻底地反抗

                    他们本质上都是软弱的,妥协的,注定不能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

                    只有觉慧是最彻底的抵抗主义者,才是那个时代中国最需要的革命者……


                    IP属地:上海禁言 |10楼2008-01-08 22:25
                    回复
                      • 121.15.55.*
                      但是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对阿,觉慧他过于偏激了,他不能理解觉新的悲哀和痛苦,他没有站在觉新的位子上想过,似问在那个时候,觉新有可能想觉慧那样子反抗吗?他能吗?觉慧他懂什么,他太自私了,他只顾这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他心中对每个人唾弃,甚至于鸣凤,他的那句,决定放弃她,算什么!他的世界里,就只有新思想,他的理想,他的未来,他的不悦!这不是自私吗?鸣凤对他来说算什么,他喜欢就喜欢,他说放弃就放弃。说真的觉慧不过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他需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人生有太多他所不知道的无奈,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磨练的。


                      11楼2008-02-14 15:30
                      回复
                        • 121.15.55.*
                        但是我觉得作者说得很对阿,觉慧他过于偏激了,他不能理解觉新的悲哀和痛苦,他没有站在觉新的位子上想过,似问在那个时候,觉新有可能想觉慧那样子反抗吗?他能吗?觉慧他懂什么,他太自私了,他只顾这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他心中对每个人唾弃,甚至于鸣凤,他的那句,决定放弃她,算什么!他的世界里,就只有新思想,他的理想,他的未来,他的不悦!这不是自私吗?鸣凤对他来说算什么,他喜欢就喜欢,他说放弃就放弃。说真的觉慧不过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他需要经历的还有很多很多,人生有太多他所不知道的无奈,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磨练的。


                        12楼2008-02-14 15:31
                        回复
                          • 220.164.91.*
                          我也深有同感,的确觉民有时我也蛮厌恶他尼,而觉新是我完全厌恶尼人,“作楫主义”。“无抵抗主义”我觉得好悲哀,也许早点死是他唯一办法。觉慧是最勇敢尼一个。只是太过于冲动了。我恨他,因为鸣凤的死,他辜负了她, 写呢不错,继续加油哈


                          13楼2008-02-17 11:30
                          回复
                            辛苦

                            被猫赶进死胡同的老鼠急中生智,面对着猫突然摇摇晃晃,口中念道:“哎哟!困死我啦!”猫对老鼠的举动非常惊讶,便问:“怎么了?”老鼠恳求道:“我肯定是吃了老鼠药,我难受死了,快把我吃了吧!”

                            史上最全的笑话段子... 

                            http://www.daokoo.com/Portal/InfoList.aspx?formid=454&order=1&page=1


                            禁言 |14楼2008-02-17 20:30
                            回复
                              07年我擦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禁言 |15楼2022-05-02 23: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