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文明吧 关注:30,761贴子:136,356

中医的猜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泱泱中国,古文明华夏。上下五千年,多少兴衰。
许多物质的早已灰飞烟灭。
口口相传到成书的寥寥无几,其中就有上古三坟:《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
她们经受了战火、秦始皇的焚书,更重要的是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成书到今,只有试图解释、心得,没有人敢于改变一字一句。
壮哉,我华夏文明!


IP属地:湖南1楼2013-07-27 22:03回复
    不才斗胆为中医正名。
    欢迎一起探讨中医。
    扬我华夏文明。


    IP属地:湖南3楼2013-07-27 22:14
    收起回复
      其实古代中医不仅限于药方,还有其更深的内涵,在历史传承中渐渐丢失了,翻翻古代大医学家著的医书能看到,但很多人不注意或不理解而未引起重视,那却是中医的真正所在。


      4楼2013-07-27 22:27
      收起回复
        古代中医与传统文化是相契合的,现在的人在现代观念的作用下对传统的东西都是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所以对中医不理解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5楼2013-07-27 22:33
        收起回复
          中医精髓应该是那种阴阳对立统一,追求根本,讲究相生相克等等这些很有点辩证思想的东西,但不要神话它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3-07-27 23:30
          收起回复
            中医的起源,在下不敢谈论。这个恐怕不是我们所能谈论的。
            斗胆猜测,中医是史前文明的传承,或者是外星文明的火种。
            自春秋战国时期成书后,《黄帝内经》再也没有更改过。而阴阳五行学说也深深植入中医理论。


            IP属地:湖南7楼2013-07-28 06:54
            收起回复
              然而,任何东西一经著述,就多少有所失真。
              所以,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意思是:不是不能说,而是一经口传著述就会失真。
              而我这里写下心得,也只怕是言不达意。


              IP属地:湖南8楼2013-07-28 06:58
              收起回复
                虽然说不敢讨论中医的起源,却不得不猜测。
                这里就从天水冲地之后说起。
                在史前大洪水之前,阴与阳,五藏和五行只怕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事物。
                就是易经中的八卦和64卦也是明明白白的与中医的某些实体一一对应。


                IP属地:湖南9楼2013-07-28 07:02
                收起回复
                  在天水冲地之前,中医是明明白白的存在于地球。
                  或许还经历了几届地球人。
                  而史前大洪水之后,地球的精英几乎全部被大洪水吞没了。
                  剩下的高山人是不足以传承中医的。


                  IP属地:湖南10楼2013-07-28 07:08
                  收起回复
                    而病魔在大洪水肆虐后大行其道。
                    残存的人类不能理解中医,即将被病魔吞噬。
                    创造中医的文明不忍心这支人类灭绝。于是“下凡”再次传授中医理论。


                    IP属地:湖南11楼2013-07-28 07:11
                    收起回复
                      各山头派出精英学习。学成后在各自山头、部落口口相传。
                      一旦有文字后,就记录下来了。最终为《黄帝内经》、《易经》。


                      IP属地:湖南12楼2013-07-28 07:15
                      收起回复
                        夏有《连山易》。
                        商有《归藏易》。
                        周有《周易》。
                        是不是中国历史上就这三种易?
                        绝对不是。其它的毁于战火、政治,或者失传了。
                        只有这三种易因为所有者(山头、部落)执掌了政权而留下来了。


                        IP属地:湖南13楼2013-07-28 11:53
                        回复
                          到了周朝。当史官整理这些易时。因为商与周直接对抗,《归藏易》已经残缺不堪了。
                          幸运的是,夏的影响力已经不能威胁周的统治了,所以《连山易》远比《归藏易》保存得好。
                          而其他的易,只怕是在周朝统治者的授意下,已经灰飞烟灭了。


                          IP属地:湖南14楼2013-07-28 11:58
                          回复
                            哎,我猜测,孔子一定是见过这些古易的。
                            这三种易的64卦的解释其实意思都差不多。
                            不过是各个山头、部落口口相传之后意思随着各自的习惯而有所变化而已。
                            他们的祖先听到的易绝对是统一的,出自一个版本。


                            IP属地:湖南15楼2013-07-28 12:02
                            收起回复
                              看看《黄帝内经》,许多是问答形式。
                              岐伯在答,黄帝在问。
                              中医又称“岐黄之学”,就是这样来的。


                              IP属地:湖南16楼2013-07-28 1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