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雪亦蝶吧 关注:16贴子:178
  • 10回复贴,共1

【纯净】『推荐』跑,拼命跑 by玉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佳丽转学了,跟老师同学们来告别。我们送她到大门口,看着她上了老爸的奔驰。她摇下了车窗,跟我们挥着手,说 :“我会来看你们的!”
    她的眼睛在人群里找来找去,我知道她在找陈莹。车子迟迟没有启动,我想我是不是应该跑过去告诉她,快走吧,陈莹没有来。但我没有动,我沉默地望着那辆黑色的车子,据男生说,这样的车子叫“大奔”,最牛气的车子。
    车子开始滑行,加速,佳丽的眼里除了离别的伤感,还有些许失落。她也许不明白陈莹为什么不来送她,全班同学几乎都来了,她却没有来,而在班里,陈莹、佳丽、我——豆豆,我们三个平时是最要好的朋友。
    我明白。
    回到教室,陈莹坐在她的座位上,在看一本物理书,在几个学科中,物理是她的弱项。我走到她跟前,小声问:“你怎么不去送佳丽?”
    “我为什么要去送她!”陈莹恶狠狠地回了我一句。
    我默然走开。

    上午放学,走出教室时陈莹追上我,说 :“走,去小遥,我请你吃饭。”
    “好哇。”我说,跟着她走。我知道陈莹会请我吃饭的,因为她有话要说。她现在需要一个听众,要是我不去听她说,她会憋出毛病来。
    我们来到学校对面的小遥餐厅,说是餐厅其实就是个小吃店,只有一家三口在经营,夫妇俩加上他们的女儿,那女儿跟我们差不多大,名字叫小遥,小店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小遥是个长得很清秀的瘦女孩,白净得像个纸人,看上半身很好的,但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成了瘸子,下半身没法看。初中毕业后她没有读高中,跟着父母在这里开了小吃店。
    小遥的职责是收银,她爸负责厨房,她妈负责跑堂。小遥整日坐在柜台里,平静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她似乎对自己的状况很满意。我们有时对小遥的生活有一种虚幻的羡慕,她不用上学,不用奔什么前途,活得无忧无虑,一点压力也没有——这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呀。
    我们是这里的常客,一近来小遥就冲我们用微笑打招呼。她妈妈则热情得有些过火,为了引诱我们消费,居然在我们点菜之后问我们要不要酒,没想到陈莹居然也来了句:“两瓶啤酒。”
    我说:“我半瓶。”我知道这时候不喝一点是通不过的。
    “剩下的归我。”陈莹说。
    我们坐在最靠里边的角落。菜上来了,我们沉默地吃菜喝酒,小遥远远地安静地望着我们。
    陈莹喝下了一瓶酒,本来就红润的脸上此刻变得通红。其实她没什么酒量,我们俩平时在一起时一般不喝酒,除非有了很难受的事。有时候佳丽也和我们在一起,我说过在班里我们三个是好朋友,佳丽请客的时候多,因为她家有钱。但陈莹一直看不起佳丽,因为她的学习不如我们好。从高一时起,我们三个的成绩就一直在班里处于这样的状况:陈莹占据着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只有男生高路远能跟她争。我在第三名或第四名上,只有男生李奇能跟我争。而佳丽则永远处于十名上下,她最好的成绩是有一次得了第九名,可到下一次她又跌在第十三名上。
    佳丽是追着我们做朋友的,她不断地讨好陈莹,节日里和我们生日的时候,佳丽会送我们很好的礼物,平时则是请我们来小遥吃饭。小遥是我们的根据地,我们班的男生女生食堂吃烦了想换口味时都来小遥。陈莹心情不好的时候,佳丽连请客都会被拒绝,陈莹会偷偷地拉了我来小遥,把佳丽甩掉。
    佳丽这人有些贱,就像一往情深似的仍是往陈莹的跟前贴,也许是因为陈莹在她眼里太优秀了吧,高山仰止,心悦诚服。
    陈莹的舌头有些硬了,是她要说话的时候了。她用通红的眼睛盯着我的脸,漂亮的嘴角紧紧地绷着,突然之间爆发出声音:“这不公平!”
    我不吭声,望着陈莹。
    “这不公平!”陈莹重复说。
    我仍是一言不发。我知道这是陈莹今天最要说的话,她这话所指的是佳丽的转学。
    佳丽这一次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转学,她是往外省转,并且不是因为转入地的学校教学水平比我们这里的高,而是因为转入地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我们这里低,低很多,去年低了100分!这也就是说,在一年后的高考中,即使佳丽考得比我们低上100分,她仍能与我们上一样好的学校。
    是的,这不公平。
    但我对此只有表示沉默,我并没有高尚或是大度到替佳丽高兴,或是替她祝贺。可是这世界上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公平,我没有必要像陈莹那样心里失衡不能自己,我要学会默默地接受。算上佳丽,我们学校已经往那个外省转出去三个同学了,也许在佳丽之后还会有同学转出,当然那门槛是很高的,家长要浮出很大的努力才会办成,不是很有本领的家长是办不到的。而我和陈莹的家长都没有这本领。
    “她凭什么!”她的成绩一向烂糟,想进前十都难,可在将来的高考中,她就能把我们远远地甩在后面!这不公平!”
    陈莹的嗓音尖厉地叫起来,她的眼里泛出了亮晶晶的泪光。
    我说:“小声点,小遥在看我们呢!”
    “她看就看,一个瘸子!”
    我说:“陈莹你记不记得,有一次我们三个在一起,佳丽说将来要与我们俩一起考进北京的学校,你当时嗤之以鼻,我也觉得她的话不切实际。原来佳丽不是痴人说梦,她家早就为她有了安排。现在,她已经在向这个目标起跑了。”
    “可我们不是在一个起跑线上!”
    陈莹抄起剩下的半瓶酒一饮而尽,拉着我走出小遥餐厅,在门口碰上了李奇,李奇吃惊地说:“哇,你们俩喝酒了?”
    陈莹恶骂了一生:“滚!”


1楼2007-09-07 19:05回复
      五

      我在一个网吧门口遇到了李奇,他一脸倦态和六神无主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已经在里面泡了好长时间。
      我走到他身边说:“李奇,你在这里干什么?”
      “透透气,里面太闷了。呀!是你哇,豆豆,你也来玩呀?”李奇回过神来,见是我,有些不好意思。
      我说:“你在这里是查资料,还是玩游戏?要是查资料去我们家查吧,要是玩游戏,那我就不管了!”李奇妈妈一直怕耽误李奇的学习,家里一直不买电脑。
      李奇淡漠地说:“噢,那你就不要管了,我玩游戏。”
      我有点恼火,说:“你玩什么游戏?”
      “《传奇》,你不懂的。”
      我知道这个《传奇》,我虽然不懂,但我知道它,很多很多的人都迷上了这个游戏,本市玩得最出名的一个男生因为玩《传奇》而与父母决裂,离家出走,还有一个女生因为玩《传奇》荒废了学业,气得她的母亲服安定自杀。
      我明白李奇学习迅速下降的原因了。
      我说:“李奇,别玩了,不能为了一个游戏耽误了前程。”
      李奇说:“你别管,你走吧,我进去了,我还要赶紧打过那一关呢!”
      我想拉住他,他一闪就躲过了,我急了说:“你爸妈会伤心的!”
      李奇扔下一句:“他们还是先管好自己吧!”说完就跑进去了。
      我站在原地发了好一会儿呆。李奇的爸爸曾经是我爸爸的同事,小时候我们常在一起玩,后来李奇爸下海经商了,我们两家的来往才少了。
      我翻来覆去想了好久,才决定给李奇的妈妈打电话告诉她李奇泡网吧的事。李奇肯定会恼我,这属于在他妈妈那里出卖他,可我为了他的前途只好这样做,否则他就毁了。
      李奇妈妈接到电话就按我的指点去那家网吧揪出了李奇,回到家里又哭又闹了一场,直到李奇保证不再去网吧。
      第二天上学,李奇一进教室就对我翻了个白眼,我心虚地讨好地冲他笑笑,但他没有被我的笑收买,很快扔过来一个纸团:
      以后少管我的事! 
      我也扔一个纸团给他,试图跟他讲道理: 
      我是为了你好! 
      他又一个纸团过来: 
      我不需要!
      我再一个过去,写得好长一个: 
      李奇,别斗气。网吧不是你该去的地方。网吧这东西就是这样,你能在里面得到虚幻的快乐,如果你不是学生,那也许是个能让你得到精神满足的不错的去处。可你是学生,你有比追求这种虚幻的满足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要对自己负责。
      他最后一个纸团砸过来: 
      你别教训我,你以为你是谁? 
      我的眼泪猛地涌上来,塞满眼眶,我拼命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想起上初二的时候,李奇也是这样给我扔纸团: 
      在云淡风清的夜晚 
      我仰望着你温馨的容颜 
      心事重重 
      你在眼前 
      也在天边 
          ——我心中的月亮 
      我回给他: 
      不懂!

      李奇是被“小提琴”带坏的,“小提琴”是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原名陆耀星,他除了在花名册上叫陆耀星,平时我们都叫他“小提琴”。
      “小提琴”从三岁起开始学小提琴,他的妈妈立志要把他培养成为音乐家。最早的时候,他与陈莹在一个业余音乐班里学习,但他的妈妈比陈莹的妈妈有着更高远的志向,她很快让孩子拜了一个专门的老师来学小提琴。不知道是这孩子真的有音乐天赋,还是被老师和亲戚朋友说得有天赋,反正在他上小学三年级时他的妈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让他退了学,然后这个望子成龙的妈妈只身带着孩子奔赴了北京,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旁边租了房子住下来,花很高的学费请了老师来做家教,她自己则做起了孩子文化课的老师。她的目标是想在三年之后,让孩子考进音乐学院附中。
      据说是这样的:你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音乐家,就必须让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你要想让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就必须让他考入音乐学院附中,你要想让他考入音乐学院附中,就必须让他跟能被音乐界认可的老师学习,如果不沿着这条路径走,你要想成功会更难上许多倍。
    所以应该说陆耀星的妈妈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但全国各地选择与她同样正确路径的妈妈还有很多,在附中旁边的出租房里她和孩子从来没有寂寞过,从来不缺少交流的对象,如他们这样来学习大提琴小提琴的母子有成百上千呢,哪一个都做着音乐家的梦。
      但竞争是残酷的,三年以后,陆耀星没能考入音乐学院附中,他在专业课和文化课上均被淘汰。而这三年强化的小提琴训练,也榨干了他的天赋。
      他的妈妈只好带着他回来了,音乐家的路不同,那就再挤高考的独木桥吧。从初一开始,陆耀星就成了我们班一个特殊的同学。说他特殊一是因为他的成绩太差了,不管什么样的考试,除了音乐课,他永远是我们班的最后一名。另外还因为他的一个怪癖:他从进我们班的第一天起,每天上学放学除了背着书包之外,还要背着一个琴袋,袋子里是一只琴匣,琴匣里是一把小提琴。他一次也没在班上把小提琴拿出来过,但他每天背着它来来去去。
      多年拉小提琴的生活把他的脖子拉歪了,因此看人的时候他总是歪着脸,样子显得有些高傲。但其实他一点也不高傲,而且非常非常自卑,他之所以每天背着小提琴上学,只不过是想向人们表明——我是因为拉小提琴才耽误了学习,我学习差不是我的错!
      他每天背着小提琴来来去去,却死也不拉。有一次我们开过了班会后还有几分钟闲暇,班主任想让他给大家拉一娶亲调节一下我们紧张的神经,但他宁可一串一串地掉眼泪,说什么也不取出琴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叫他“小提琴”。
      由于学习太差,“小提琴”在班里的地位低得很,他只在学习差的同学圈子里还有些交流,而我们学习好的几乎都没怎么跟他说过话,一是看不起他,而是没有时间。升高中时,以他的成绩本来不可能再做我们的同学了,是他家里花了不少钱,才让他以特长生的身份入学的。
    李奇是怎么跟他搞在一起的?是学习下降后跟他搞在一起的,还是跟他搞在一起后学习下降的?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李奇被他带着迷上了网吧,迷上了《传奇》。
      我知道李奇不可救药了,但我帮不了他,我只有一点点伤心的份儿。
      想起当年,我虽然回给李奇那一个生硬的纸团:不懂!可是从那以后,我还是在什么事情上都希望他好。


    5楼2007-09-07 19:35
    回复
        六

        寒假里,佳丽回来了,打了几次电话,要与我和陈莹聚一聚,却都被陈莹以这样那样的事情推脱了。陈莹不想见佳丽,也不许我见她。我倒是挺想见佳丽的,可我不敢惹陈莹。
        我想了一个理由,对陈莹说:“其实咱们见见佳丽也好,听她讲讲她们学校的情况,咱们心里就更有底了。”
        经我提醒,陈莹来了灵感:“也是,我们可以探探她的底。好,见她!”
        三个人终于聚在一起,佳丽要请我们吃饭,被陈莹拒绝了,却带我们去她家里,拿出了三张她事先复印好的数学试卷要我们做。她郑重其事地计了时,并说要看看我们谁能得多少分。我知道她这是急切地想知道佳丽的底。
        这是一张高考模拟题,而且难度较大,我坐起来觉得有些吃力,时间到了,我刚刚做完了它,都没来得及检查。
        陈莹做得也不轻松,也就提前十分钟做完。倒是佳丽,好像游刃有余似的,从容的很,中间还起身喝了一杯水,去了一次卫生间,接了一次手机,发了一个短信。
        最后我们三个人凑在一起,对着标准答案把三张卷子的分数判出来,陈莹135分,佳丽138分,我116分。
        陈莹对着这分数呆呆地发怔,她把佳丽的卷子看了又看,不错,没有错判的地方,人家就是硬硬实实的138分,比她还多了3分。
        我感到陈莹的呼吸都没有了节奏,她忽然气急败坏地去翻她的书堆,要找出另一套试题来再做一次。佳丽看了我一眼,露出想找机会脱身的表情。她去了一次洗手间,出来后手机就响了,她接听了半秒钟就赶紧说道:“好的,我马上去!”
        佳丽说:“我表姐找我有要事,我要赶快走。明天请你们吃饭。”
        说完就跑了。
        只剩下陈莹我们俩了,陈莹脸上的气愤换上了一种好似大难临头的恐惧,她望着我说:“怎么会是这样?她比我的分数还高,难道她那个学校的水平比咱们学校高吗?她怎么进步的这么快?这可怎么办?”
        陈莹一言不发,忽然抓起电话打给高路远,让他马上来她家里。高路远那边好像正忙着什么事情,问陈莹有什么事,能不能晚一会儿再来。陈莹提高了嗓音说:“你来不来?”就扔了电话。
        趁高路远来之前的时间,陈莹拉着我出去把那张模拟卷又复印了一张,我明白她是想让高路远也来做这个卷子。
        陈莹说:“我要看看是她真的有进步了,还是咱们俩太笨了。”
        高路远赶来了,苦着脸被陈莹按住了做题,做完了一判分,他得了140分,其中的一道函数题他做错了,而在佳丽的卷子上她居然做对了。
        陈莹泄气地坐在沙发上:“没想到她居然有这样的进步,照这样子,我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了。”
        我和高路远都明白她指的是要在高考时超过佳丽100分的目标,可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陈莹摆摆手说:“你们回去吧,我头有些痛,我要休息一会儿。”

        过了几天,高路远神色慌张地对我说:“坏了,坏了,陈莹要再加一小时,她要把晚上延长的时间加到三个小时!”
        我惊道:“那怎么行?人要垮的。”
        高路远说:“我也是这么说的,可她不听啊,还因为我表示我坚持不了,她恼了,再也不理我了,我去她家她不给我开门,打了几次电话她也不接。豆豆,你想办法见见他吧。”
        我打电话给陈莹,劝她说别钻牛角尖了,何必非要憋这口气,一定要在高考时超过佳丽100分,这本来就不太现实。这种事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行的呀,人家佳丽也在努力,这次的卷子佳丽做出了138分,照这样你就是得满分也不会超过人家100分啊。
        陈莹哪里肯听,她骂我怯弱没出息,也借机又骂了高路远一通,告诉我再也不要跟她说这样的话来动摇她的意志。
        对于这样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谁有办法劝她?我和高路远甚至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想让佳丽再跟我们一起做几个试卷,如果她其它科的成绩不像数学那样好,陈莹的心里压力就减轻了。
        陈莹一意孤行地把晚上的学习延长了三个小时。假期里她一天也不出去玩。
        我和高路远只有忧心忡忡地担忧着她。
        离高考还有几个月呢,她的身体能坚持下来吗?

        很久以后,佳丽告诉我,那次的模拟卷,是她在学校里做过的,在学校那次她才得了93分。我说,你当时为什么不说明啊?佳丽说她怕陈莹看不起她,所以就没有说。
        我说,可你没有说明,就害了陈莹啊。


      6楼2007-09-07 19:37
      回复
          八

          寒假开学后,我们离高考还有不到四个月,在楼道里我们的必经之路的墙壁上,挂出了一个警示牌,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距高考还有100天。
          警示牌上的数字是变化的,每天早晨我们上学时,会看到它减掉了一个自然数,我们的心就会突地一跳,仿佛离敌人的雷场又走近了一步。
          距高考还有99天。 
          距高考还有98天。 
          距高考还有97天!
          ……

          我发现陈莹对这个警示牌格外过敏,她一看见这警示牌,有时候眼睛会明显一亮,神情十分亢奋,可是有时候,她的眼睛会明显地一黑,神情极为抑郁。我察觉到陈莹也许会出什么麻烦,看着她风吹即倒的瘦削样子,为她担忧着。
          那天下了课间操,在操场的角落里,陈莹突然凄惶地拉住了我的手,她的手冰凉得让我直想打哆嗦。
          “豆豆,豆豆,怎么办呀?我整天头痛得要命,看不下书了。” 
          “怎么回事?”我惊道。 
          “就是头痛啊。”
          “你病了?那我陪你看医生去。”我摸了摸她的额头,不烫,只凉。
          “我去看过,拿过药。开始时管用,可是现在不管用了。”
          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给我看,上面写着“芬必得”,是治头痛的,我知道,电视上有广告,我有时候看书看得头痛了也吃吃它。
          我说:“这药挺好的,我吃过,管用的。”
          陈莹说:“我一直吃它的,吃好久了,可上个星期它忽然不管用了。我都有一个星期看不下书了,只要一看见书上的字,就头痛得要命,不看书的时候,却不那么痛,可以忍受。你不要告诉高路远。”
          我急道:“那你要去看医生啊。” 
          陈莹的眼泪在眼眶里压着:“我害怕。” 
          “别怕,我陪你去。”
          下午放学,我陪陈莹去了附近一个校医院。一个老医生在听了陈莹述说病情后,没为她做任何检查,把拿在手中的听诊器收进衣袋里,说:“回家让家长带你去大医院的神经科看医生。”
          我在旁边怯怯地问:“阿姨,那您说他是什么病啊?”
          医生神情笃定地说:“神经性头痛!学习累的。我这里每年都会见到几例这样的病人,都是学生!”
          陈莹的脸刷地苍白如纸,我也吓得收紧了心。我们知道一点这种病啊,每年学校里都有因这个病休学的,这是一个对一个人的生命无碍却很难缠的病,几乎所有得了这个病的学生都要休学。
          陈莹与我拉在一起的手抖得像风中的叶子。
          陈莹又瞒了一星期,她嘱咐我不要告诉她妈妈,也不要告诉高璐元,她说她能坚持住,她不愿去大医院看神经科医生,因为她知道只要去了大医院她就完了。
          她还坚持着学习,还坚持着每天深夜学到凌晨三点钟,还坚持着每天打电话监督高路远。
          在这一个星期里,我们进行了两次模拟考,陈莹的成绩摧枯拉朽般地掉了下来,令人们都不敢相信,她一次是班里第二十五名,一次是第三十九名,简直是兵败如山倒。
          高路远急得问完她又问我:“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师也急得问:“怎么回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此时陈莹正在惨不忍睹地忍受着剧烈的头痛,泪流满面。

          陈莹终于拗不过并同,还是请了假让妈妈带着去看了医生。鉴于她的病情,医生强烈建议她休学,哪怕只休三个月。
          但不可能,陈莹不可能休学三个月,一个月也不行。她只休息了三天,就又来上学了,她的两边太阳穴上贴着橡皮膏,不知是谁教她的土办法,当然不会解决问题。
          陈莹接受了医生的一些建议,暂时放弃了夜里的延时学习,多休息,她又把医生给他开的药量加倍的吃下去,竟真的有所好转了,至少是能够坚持着不休学了。只是她的成绩仍然在掉,已经排到了班里的五十来名,这样的成绩即使她能坚持到高考,也难说有多大的意义。
          而她每天竟仍然坚持这夜里打电话监督高路远,为了休息,她先睡下,定下闹铃,半夜醒来给高路远打完电话再接着睡。有两次,她迷迷糊糊地把电话打到了我家里。高路远跟我说到这些只有苦笑,到这时他也不敢跟陈莹说实话。

          距高考还有60天!
          一件对于陈莹来讲十分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高路远也要转学了,也要转到佳丽转去的那个省份,当然是为了那里是录取线比我们省低100分的省份。
          高路远是在晚上很晚了才把我从家里约出来在马路边跟我讲这件事的。我们在静静的路灯下面边走边说,先是说了对陈莹状况的无奈,之后默然了好一会儿,他才吐出了他要转学的这个情况。
          我一听就站住了,瞪大了眼睛,叫道:“什么?你也要转学?你这不是在要陈莹的命嘛!”
          高路远自知有罪地垂着头,苦恼得连呼吸都快没有了。
          可我一点也不可怜他,而是恨不得想抽他耳光,在这世界上也许只有我和他知道他转学的做法会要了陈莹的命。
          我怒道:“你怎么能这么做!你怎么能这么自私!”
          高路远蹲到地上,抱住了头,一字一句地吐出来:“这不是我的错,我根本不想转学,我还一向看不起这样的人。是我家里给我办的,我爸从一年前就开始找关系办这件事了,本来开学时就该转过去的,是我顶着爸妈的压力坚持着不转,我也是为了陈莹啊。可是现在我实在顶不住了,我爸已经把我的学籍档案都办妥转到那边的学校去了,我在这边已经没法高考报名了,只能到那边的学校去报名。而我再不去,那边的学校也不给我报名了。”
          我叫道:“你怎么不早说?你要是早说,陈莹还能承受得住,可是现在,她这样的状况,经得住吗?”
          高路远说:“可我那时候不敢跟她说呀,我哪里敢惹她?”
          我气得要命:“我没见过你这样的男生,我说你那么聪明,怎么这么没出息呢!”
          高路远说:“我就是有点怕她。”
          我说:“那你现在呢?你能不能为了她不要转这个学呢?”
          高路远嗫嗫嚅嚅地:“可我的档案已经转过去了。”
          我说:“那再转回来呀!”
          他像被逼得走投无路似的说:“我家里不可能同意再转回来,为办关系花了十万块钱呢,而且,也怕是已经来不及了。况且,以现在陈莹的成绩,高考她肯定考不好了,我就是不走她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呀。”
          我愤怒地吼道:“所以你就不管她死活,顾你自己跑掉了是吧?滚!”
          我撇下高路远跑回来家,但我在路上就清醒地承认了其实高路远也是迫不得已,只是陈莹太可怜。


        8楼2007-09-07 19:42
        回复
            九

            高路远转学走了,他没有敢让陈莹知道。为了不让陈莹知道,他都没有来跟同学告别。
            高路远临走对陈莹说他家的一个亲戚从美国回来了,在上海,他去看那个亲戚了。陈莹还为他担心这样的事会耽误他的学习时间呢。
            高路远也知道,这事不可能瞒得住陈莹的,他只是想能拖一天让她不知道就拖一天。我也是这个想法,因此我一直配合着高路远瞒她。
            高路远走了一个星期还没有回来,陈莹终于从别人那里知道了他转学的消息。
            陈莹以一种十分复杂的眼神望着我,问道:“豆豆,你知不知道高路远转学的事?”
            我当即说:“不知道。” 
            这是我早已想好的回答。 
            “他转学了,和佳丽一样。”
            “哦。”我装傻,避重就轻,“那他家里一定花了不少钱跑关系。”
            “他是个坏蛋!”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我说。 
            “他是个坏蛋,高路远是个坏蛋!” 
            “也许他并不愿意转呢?只是拗不过父母。”我说。
            “他是个坏蛋,高路远是个坏蛋!”
            陈莹神经质地重复着这句这句骂高路远的话。
            骂一阵,她好像平静了下来,一言不发地憋了好久,蓦然里猛一抬头,眼神惨淡而可怕,直愣愣地望着我说:
            “我要超过高路远100分!”
            我忽地打了个冷战。

            但第二天早上,陈莹的妈妈打了电话给我,让我帮陈莹请假,她要带陈莹去医院,陈莹的头痛得受不了。
            她妈妈说,陈莹晚上又学习到了三点,可是随后她就头痛得连觉也睡不着了。
            三天之后陈莹来上学,人瘦了一圈,眼睛在眼眶里直打晃,最触目惊心的是她居然在头上箍了一道一寸宽的布条,看上去有点像电影里演的当年日本鬼子的神风突击队。第一天还是一个光光的布条,过了两天,她竟在上面写满了“忍”字,更可怕了。
            她变得沉默寡言。自高路远走后,我在班里的成绩上升为第一,而她的成绩继续下滑,这让她越来越不愿与我交流,最初她是动不动就跟我发脾气,后来变成了淡漠,不爱理我。
            下课,陈莹缩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别人都出来进去地上上厕所,喝喝水,吃点零食,活动活动手脚,她却一动不动,有时盯着书发呆,有时盯着桌面发呆,有时捧着脑袋,那是她的头又开始痛了。
            我心里替她难过,走过去,站在她身边想陪陪她,可也双方无话。她忽然抬起了头,背诵了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你会背这句诗吗?我从三岁时就会背这句诗,是我爸爸教我的。这句诗的意思是,因为地球的自转,我们坐在地上一天就能走八万里。你看我就坐在这里,一天就能走八万里,你跑得再快也追不上我。我三岁就会背诗,你会吗?你有什么了不起?”
            我有些莫名的恐惧,默默的走开了。 

            李奇却出现了好转。这天他找到我,对曾经对我的不礼貌又对我曾经去网吧捉他表示感谢,然后请我再次帮帮他。离高考还有四十几天了,他知道学习了。
            我说:“我愿意帮你。可时间这么紧了,我怎么帮呢?” 
            李奇说:“我只请你每天对我说两个字,‘加油’,每天早上你一见我,就对我说一声‘加油’!就行了。”
            我说:“要是这管用,我一天对你说十遍二十遍都行。” 
            李奇说:“管用的。”
            我说:“你要是早些醒悟多好,可现在,怕你来不及了。”
            李奇说:“我拼了。我也要像陈莹那样,每天就可以抢出三个小时的时间,有希望。”
            我急道:“那怎么行?你会垮掉的。你没见陈莹吗?”
            李奇说:“我想过,我能顶住的。陈莹不是坚持了好几个月才跨的吗?现在离高考还一个多月了,我能坚持住。”
            我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就答应了他。从这天起,我每天对他说三遍“加油”,早上上学一次,中午上学一次,晚上十二点我自己就寝前一次,我打电话给他,说:“加油!”
            他就借这“加油”的惯性学习到夜里三点。

            高考之后我才知道,李奇的突然转变,原因在父母身上,而他以前突然下滑,也是因为父母。
            两年了,李奇的爸爸陷入婚外情,跟他妈妈闹离婚,只是因为害怕影响了李奇的学习,才没有公开,一直瞒着李奇。爸爸和妈妈约定:等李奇考上了大学,就去办离婚手续。李奇一天不考上大学,爸爸就一天不提离婚。
            后来,李奇无意中知道了父母这些事,也知道了他们的约定。他幼稚地认为,只要自己不考上大学,父母就不会跟母亲离婚。因此他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好好学习。他的目的是考不上大学,而不是考上大学。他想做上它几年复读生,年复一年地把爸爸拖下去。于是他不学习,泡网吧。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不久前,李奇爸爸的那个情人突然有了一个出国的机会,跟了一个外国男人出国了,把力气爸爸甩了。这个重大的打击,让李奇爸爸幡然醒悟,与李奇妈妈重归于好,发誓绝不敢再提离婚的事。
            亏得天底下最关注这件事的李奇及时知道了父母之间的转机,他才调整自己的目标,改不上大学为考上大学。他的学习底子好,曾经一向是尖子生,也许还有希望。


          9楼2007-09-07 19:45
          回复
              十一

              高考了!
              我们像踩着棉花一样走进了考场。
              李奇跟我不是一个考场,他往他的考场里走时,一个劲儿地回头看着我,我向他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
              坐到座位上,我忽然头脑里一片空白,好像什么也记不得了,书本习题,脑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了,就是一片空荡荡。我急得出了一身汗,什么都记不得了,这还考什么呀!
              隐隐约约地,好像听到铃声从天边拉响,监考老师在讲台上以一种好像不很真实的声音宣读这考场纪律。好在我的脑袋里的电路慢慢地接通,终于思维回复了正常。
              答题开始了,教室里一片像蚕吃桑叶的刷刷的声音。
              我的问题不大,卷面上几乎都是我见过的题,不用动脑子分析解题,只是一个从记忆中打捞的过程。我一边像无鬼赛跑似的一步一步努力往前爬,一遍在心里觉得,这个从小到大一直是我心目中最高目标的高考,原来却很没意思,这不是一个智慧的赛场,这只是一个记忆的工厂兼打捞车间。
              第一场考试进行到一半时,外面发生了骚乱,院子里传来凄厉的尖叫声和混乱的厮斗声,持续了十几分钟,我们听到了声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也不敢想它,连听也不敢听,只是尽量收回心神用在答题上。事后有的同学竟说根本没听见。
              上午考完,家长都在外面接着呢。见到妈妈,我先说了我考得不错,没出现失误,我要是说我参加头脑里出现过空白,妈妈即使是后怕也得跌坐在地上。
              妈妈放下心来了,我们打了出租车回家。路上,妈妈告诉我,陈莹在考试中途跑到学校来了,非要闯进考场去考试,叫喊着“谁也不能剥夺我考大学的权利”!好几个保安都拦不住,最后是把她捆了起来送走的。
              我心里一疼,说:“她不是在精神病医院里吗,怎么来了考场?”
              妈妈说:“她是跑出来的,她记得这个高考的日子,就想方设法从精神病医院里跑了出来。”
              下午,去考场时,在大门口,碰到李奇妈妈,他非常内疚和歉意地冲我和妈妈笑了笑。
              我脑子里闪了一下,李奇考得怎么样?却没时间问她。
              第二天,我们考场上有人晕倒,看着那女孩子软软地被人太出去,我心里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泛起,只是暗暗庆幸这事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谢天谢地,我自己平安无事。

              一个月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结果。我如愿考上了一所北京的大学,虽不是北大清华,也是一所名牌大学,实现了我妈妈的理想。我妈妈当然满意而高兴,但我爸比我妈还高兴,他犯下的在我小时候没有让我学钢琴的这件错误,在连续反省了十年后,终于可以归入历史档案了。
              我们班上后来居上的冯小乐考上了复旦大学。
              李奇落榜了。他在最关键的时候荒废得太厉害了,凭考前短短的一个月拼命,确实无力回天。他只好准备复读了,以他的基础,明年应该没问题,只要他的爸爸妈妈别再闹离婚。
              高路远考上了清华。他考了631分,以这样的成绩,他就是在我们这里也一样能考上清华。这个结果更让我认为,他当初没必要转学。
              佳丽没有考好,才520分,比我少了80分,但她也上了跟我一样好的学校,也考到北京了,她的转学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我总分比佳丽超出了80分。要是按照陈莹过去的成绩,她一向比我好,她要不是把自己拼垮了,只要考得正常,她的成绩真的能比佳丽高出100分的。
              唉,陈莹啊!

              临开学,我跟着陈莹妈妈去看了一次陈莹,她还在医院里。
              由于高考时冲击考场那一次的刺激,陈莹的病症加重了,她已经从相对自由些的轻症病房转到了很限制自由的重症病房。
              我们过了两道铁门,才进了重症病区,在一个狭小的空荡荡的接见室里,等来了由看护陪同的陈莹。
              陈莹胖了许多,白了许多,却不显得强壮,仍是很虚弱的样子。她目光呆滞,还能认得人,虽然不说话,但能看出她知道我是豆豆,只是她感情淡漠,对我毫不理睬,对她妈妈也没有亲近的表情。
              她妈妈歉意地小声对我说:“药物作用,你别怪他。” 
              我怎么会怪她?我只想哭。
              因为事先医生有嘱咐,要少说刺激她的话,我只是嘱咐她安心养病,等她病好了,我们去野餐,去放风筝。
              陈莹始终一言不发,后来时间到了,看护要带她走,她十分听看护的话,看护对她说了声:“行了,走吧。”
              她就站起身,不看妈妈,也不看我,眼睛盯着正前方,自己说了声:“起步——走!”
              然后迈着挺标准的正步走出了接见室。 
              我和陈莹妈妈的眼泪刷地就流了出来。


            11楼2007-09-07 19:50
            回复
                十二 

                我来到北京,来读我的大学。 
                我知道高路远和佳丽也都在北京读他们的大学。 
                可我一次也没有与他们联系过。 
                我们从未见过面。 
                因为我见了他们,就会想起陈莹。 
                我会受不了的


              12楼2007-09-07 19:50
              回复
                  这篇文章的结局让我耿耿于怀了很久很久,我一直认为结局不该是这样的。陈莹一个好好的女孩子最后竟得了精神病,而这又能怪谁呢?怪佳丽吗?怪豆豆吗?怪李奇吗?怪高路远吗?或者说是怪她自己呢?似乎谁都没有错,可文章还是以一个悲剧收了场,陈莹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人。


                13楼2007-09-07 19:53
                回复
                  • 60.170.41.*
                  怪只能怪陈莹的性格 以及现在高考的弊病 正是因为这个弊病 导致了陈莹的性格的变化 文中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俩对人之间的那淡淡的爱!!!


                  14楼2008-02-10 10:31
                  回复
                    • 221.4.250.*
                    good


                    15楼2008-03-28 19:54
                    回复
                      • 120.4.65.*
                      偶得此文,一口气读完。颇感高中学子们的苦与累。唉!强中自有强中手,可怜了那些落榜者!


                      16楼2008-12-08 18: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