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吧 关注:3,131,148贴子:35,713,179
  • 0回复贴,共1

识翡翠 乐在其“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翡翠,色彩艳丽,质地温润,有着千变万化的种质。翡翠有玻璃种、冰种、糯种、油青种、白底青种、豆种等等。不同种的翡翠有着不同的特质,玻璃种细腻纯净,冰种冰清玉莹,水种光泽柔和……
  提到翡翠,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真正懂它的人却不多,“行家”更是少之又少。很多翡翠爱好者对翡翠“种”的判断一头雾水,使得在购买翡翠时无从下手。为此,记者特地从中国玉都展销中心的翡翠专家和玉商那里请教了一些关于翡翠“种”的相关知识,介绍给大家。
翡翠的种是业内评价玉质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颜色,故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种越好透明度就越高。也就是说,组织结构越致密,晶体颗粒越细微,翡翠的种就越好。为了形象地表述“种”的好坏,业内对“种”的称呼很多,各地还有各地的习惯称法,这些称呼不外乎都是形象地表述种的性质,还不是一个可以严格量化的标准。“一般来说,业内人士常常用玻璃种、冰种、豆种、糯种等称呼来描述种的优劣。组织结构极为细密,几乎分不出晶体的界面,像玻璃一般明净的为上品,称为玻璃种;质地纯净,能分辨出晶体的界面,质地如冰晶的次之,称为冰种。”玉商夏先生介绍说,“业内对翡翠‘种’的评判虽有宽严之分,但由于种的分类较多,有时很难有精确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对价值的判断没有太大的出入。买家们无需把所有精力盯在定种上,也没必要为了确定是什么种而争论不休。”
 另外,常常听到行内人提到“种水”二字。“种水”概念下的“水”就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透明度越高,水越好;透明度越低,水越差。“水”与“种” 虽然是两个概念,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的“种”很细,结晶颗粒很小,但是透明程度不足,也就是“水”不够;有的很透明,也就是“水”好,但是结晶很粗,是“种”不好。对于“种”好同时“水”好的翡翠,行业内往往称之为“老种”,或是“老坑种”,对于“种”、“水”不足的翡翠称之为“新种”或是“新坑种”。说翡翠“种”老,是说翡翠品质好,细腻通透;说翡翠“种”新,是说翡翠在“种水”成色上不够,细腻通透程度不足。所谓看“种水”,用“种水”评价翡翠,就是这个意思。对于翡翠收藏者和爱好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种’的理解。种代表了质地的优劣,通常种越好,透明度越高。
  “外行看色,内行看种”。在挑选翡翠的时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单单只有色的翡翠,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少灵性;有种的翡翠,尽管颜色淡一些,也会让翡翠显得温润晶莹,使绿色更均匀,饱满的翡翠看起来水淋明澈,充满灵气。识翡翠者,常观其“种”,察其“色”,遇一上品则常把玩之手中,赏玩之间,自得其乐。



I


1楼2013-11-01 11:5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