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12,322贴子:26,931,904

回复:【其他】 131215(半娱乐向)大日本帝国皇军の贪腐小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果然是干货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3-12-16 23:47
回复
    酱油催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3-12-16 23:56
    回复
      石原莞尔看到刷了新油漆的废旧坦克时那吃了苍蝇般的心情大概跟戚继光看到刷了新油漆的边军烂铁盔时差不多。
      所以说所谓“民族劣根性”很多时候真是伪命题。


      IP属地:浙江110楼2013-12-17 01:24
      收起回复
        收藏备看 !! 楼主你小JJ 长出来的时候要记得通知我哇


        113楼2013-12-17 10:53
        回复
          Juhao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4楼2013-12-17 11:27
          回复
            果然是干货啊,必须Mark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13-12-17 12:33
            回复
              今天智商余额不足,正文先不更了,更两个趣味科普短篇,顺便解答大家疑问。


              IP属地:上海116楼2013-12-17 13:08
              收起回复
                顶楼主,顶兔子,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来自iPhone客户端118楼2013-12-17 13:43
                回复
                  必须来马克下


                  IP属地:宁夏来自手机贴吧119楼2013-12-17 13:44
                  回复
                    好贴要顶,佩服楼主的精神,也很赞同对于发帖和经验的看法!辛苦啦〜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0楼2013-12-17 13:51
                    回复
                      故事看完了,我们的疑惑反而更深了:
                      圣旨可不是一般命令,为什么他辻政信一张嘴,前线部队立刻照办?
                      既然前线能和总部沟通,为什么总部不纠正,还要追认?
                      假传圣旨,那是大罪啊,为什么最后暗地的处分都没有?
                      这三个问题,其实互为因果,共同指向日军指挥系统的核心弊病---------人治。
                      在日本军事指挥体系中,出于对远程通讯的不信任,日军的核心作战命令往往都是通过总部派遣特使,到一线部队传达的。在海军中,这一程序被称为“密封命令”,也就是由总部派遣特使把密封起来的作战命令带到一线,在收到启封电报后,在特使面前拆开信封并宣读命令。日俄战争时联合舰队出击、珍珠港袭击中正式授权南云发起攻击,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海军如此,陆军也不例外。不但如此,而且陆军往往为了省事儿,从参谋总部作战科派遣一位或一位参谋带领的参谋团来前线,传达命令的同时,代表总部进行“战术指导”。
                      因此,这种总部派来的“大本营参谋”,不仅仅是一位信使、一位战术顾问,甚至可以说,他在前线还真的就代表军方统帅部,代表天皇。
                      此外呢,处于军事机密,有时军方也确实有通过派遣总部作战计划部门的核心成员口头或者先行口头传达作战命令的惯例。甚至直到今天,出于防止被监听的考虑,各国军队有时还会对绝密作战采取此种方式传达命令。
                      本来呢,这种出于保密而采取的做法,如果上级注意控制、受命官员懂得分寸,自然是可以运行无碍的,但问题就来了----------
                      如果上级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实施控制;下级拥有“某种身份”,可以为所欲为呢?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1楼2013-12-17 14:05
                      收起回复
                        据说日本海军一年的用餐费顶的上两条驱逐舰,对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13-12-17 14:29
                        回复
                          (二)认人不认职,是军队还是官僚机构?
                          二战后,所有研究日军组织体制的中外学者都有一个共同论断-------
                          日军与其说是一支军队,不如说是一个官僚机构。
                          这种“官僚做派”在军内的经典体现,就是日军中对于“身份”的痴迷。
                          “身份”?日军中皇族、贵族很吃得开吗?
                          当然不是了,的确,日军中皇族、贵族镀金无数,不过这些人一般都只是在军中当花瓶,没有权力欲望,人家也都是“尊敬而不畏惧”。在日军中,一个人的地位和权力,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他的职务和能力,而取决于这个问题:
                          他有没有可能“升上去”。
                          拿帅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军人能不能“升上去”,的确在某种程度上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作为日军人事核心的晋升机制的严重缺陷,连带破坏了整个军事体制的有效性,最终摧毁了日军的指挥体系。
                          那么日军人事晋升机制的“严重缺陷”是什么呢?


                          IP属地:上海124楼2013-12-17 15: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