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盟吧 关注:7贴子:18
  • 4回复贴,共1

【百科】毒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毒药,就是能通过各种途径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药物。毒药按药性分急性毒药和慢性毒药,急性毒药如氰化钾、砒霜等,慢性毒药的典范是鸦片;毒药按明显度又分显性毒药和隐性毒药,前面所提毒药都是显性毒药,很容易被人察觉,而隐性毒药人们往往疏忽大意,如有毒的放在卧室的花等,这种毒药最要提防,因为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IP属地:河南1楼2013-12-28 21:56回复
    毒的含义有三:
    ①指药物的偏性。如干姜偏热,黄芩偏寒,升麻提气,苏子降气。即用药物之偏性,调整阴阳偏盛。
    ②指药物副作用。如常山治疗疟疾,兼有呕吐的副作用。
    ③指药物的毒性。有些药物含有毒性,服用过量则导致中毒。如水银、轻粉、钩吻、细辛等。


    IP属地:河南2楼2013-12-28 21:57
    回复
      早期
      人类发现毒药是一种偶然,可能是在做饭的时候发现了某些植物含有剧毒。然而具有毒药知识的人在那个时候被尊为是部落的术士。第一份下毒杀人的记录出现在基督时代的罗马帝国,但在之前,印度人、中国人、希腊人、埃及人早已开始使用毒药。埃及艳后就用奴隶来实验天仙子、颠茄和亚萨普蛇毒(最后其自杀所选用的蛇)。甚至在很多国家有人一点一点的增加毒药的食用量,以达到对它们的免疫,例如在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中有类似的描写。
      中世纪
      很多15.16.17世纪的毒药已经消失了。那个时期最常见的下毒方法是在酒中或食物中,因为那时期的食物采用大量的香料,已至无法品尝出毒药的味道,所以专门的试毒者也出现了。
      15世纪意大利的波几亚家族是最出名的下毒家族,几乎家族中人人掌握这种杀人方法。
      一位名为凯瑟琳德梅迪奇的意大利公主嫁往法国,从此神秘的死亡开始出现,以后极为流行的砒霜开始盛行起来。因此,法语中的“意大利的”一词成为“下毒”的代名词。
      这位公主还擅长使用在新大陆发现的尼古丁谋杀家族的政敌,或是把砒霜喂给蟾蜍,再从其尸体上提取毒素。
      还有几位著名的用毒专家:安东尼伊西里,可以用毒药控制被害者的死亡时间;拉芳欣,路易十四的宫廷香水师,宫廷众多的贵族死于她的手下;玛丽多培亚,利用下毒取得家产,并在医院的病人身上实验,最后死于实验中。
      近代毒药的正式研究开始于19世纪早期,标志是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得研究马钱子的药效。被公认的现代毒药学奠基人奥菲拉所写的《毒药的特性》于1814年出版。
      到了1830年,几乎所有的的无机化学物的成分都能通过化学分析的方式而得知,但是用这种方法不能分析出有机毒药。比利时化学家让塞尔维斯塔在1851年在调查杀人案时提取出生物碱,打破这一结论。
      检查毒药的方法增加了以后,毒杀的方式也随之衰落了。
      现代
      20世纪以后,工业大发展,化学药品增多了,人工毒药纷纷出现。根据情报分析,下毒用的最多的是外用药,清洁剂和其他家用产品,其次是杀虫剂、生物碱,最少的下毒是煤气和浓烟。过去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者身上,而忽视了毒药的解毒。因此解毒的技巧并不高超,只留下了一些迷信。
      例如认为牛奶是万能解药,其实牛奶只具有稀释作用而已。盐水被认为是急救药,但是用盐水解毒是很危险的,因为其只能起到一定的稀释作用,而注入过量的氯化钠会导致心脏病,对虚弱者更危险(挂盐水者下次要小心了)。
      但是任何解毒药都必须小心使用,否则会比毒药更危险,甚至会成为杀人阴谋的一部分。世界上并不存在万能的解毒药,使用解毒药只有取决于毒药的类型、用量、用法及时间等等。也就是说,解毒的唯一途径就是静观症状发生,再施以相应的疗法。就学科而言,现代毒药学与法医学是交叉学科,不可分割。


      IP属地:河南3楼2013-12-28 21:59
      回复
        毒王之王,世界记录上最毒的东西,你绝对想不到它竟然是你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碰到的东西,
        有的生猪肉中有一种肉杆菌,它分泌出的毒素肉杆菌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东西,一亿分之7克就可杀死一个成年人,换算下来就是半公斤这玩意就足够杀光全人类,所以医生告诉大家猪肉千万不能生吃。还有蜂蜜中也含有肉杆菌,成年人的消化系统可以分解掉,但是婴儿就不行,所以6个月内的不能喝蜂蜜毒性:一克可以杀1200万人来源:生猪肉,还有,化妆品中的除皱针药剂就是微量的这个东西做的,你可以买几万瓶除皱针,可以从中可以提炼出百万分之几克来,当然这么少你得用电子显微镜才看得到,但是你有那个技术吗?而且,太花钱。


        IP属地:河南5楼2013-12-28 22: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