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雄文吧 关注:105贴子:746
  • 1回复贴,共1

战神韩信没有谋反,死于刘邦吕后的权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家讲坛王立群倾向于韩信确实反了(其实王的毛病与中国一些所谓“正史派”一根筋的思维来判断是非一样,经常犯傻)(另一个是阎崇年,自己堕落了,还连累了袁崇焕,害了这位抗清的英雄成了网络上成为大陆不肖子孙的攻击的对向)
? ? 我认为 韩信没有谋反
  下面简单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1. 以韩信之才 一旦下定决心谋刘邦的反 易如反掌 成功的概率极大 不说在灭齐之后 蒯彻游说之时 那时韩信拥兵30万 北面燕国已经臣服
  据有强齐 赵国也早已打下 占领区也已平定下来 以燕赵齐之强 天下已无人能够抗衡韩信 连项羽亦惧服于韩信 更何况一个刘邦 韩信要谋反刘邦早被干掉了 以韩信之才 若要谋反 岂能不知审时度势 在最有利的机会下 乘势夺取天下 何况蒯彻反复强调 天与不取 反受其咎 时至不行
  反受其殃的道理 韩信岂能不懂?
  2.在韩信无端被改封楚王之时 韩信亦没有考虑过谋反 此时谋反 仍有相当大的胜算 楚地 乃韩信之故乡 韩信想谋反 据有地利与人和 在有人诬告韩信
  谋反时 刘邦召集诸将议事 后问计于陈平 陈平问当下之时谁人能挡韩信 刘邦默然良久 自知兵不如楚精 诸将皆不如韩信能 这已说明韩信想要谋反
  不是难事 在刘邦用陈平之计 以巡游云梦之名欲行擒韩信之实时 其实已被韩信看出刘邦用意所在 可韩信宁可砍下好友之头 也不谋反刘邦 这足以说明
  韩信之为人 不是乱臣贼子 没有谋反之心 况且陈平之计 乃是险招 韩信完全可以先发制人 出兵顺势在云梦拿掉刘邦 谋反刘邦 更加容易
  韩信被吕雉夷三族后 刘邦召问蒯彻 当听到蒯彻说 韩信宁愿用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之辞来拒绝蒯彻的游说 明示自己不负刘邦
  以此来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时 刘邦没有任何回答 刘邦是聪明人 韩信有没有谋反 到现在了还看不出来吗?
  3.与陈豨合谋谋反 更是不靠谱 如此大事 岂能不策划周详? 韩信何等英雄 真心谋反 会那么弱智吗? 高祖自征陈豨时 韩信托病并没有随军前往 要是真的想谋反
  随高祖去就是了 在前线里应外合 干掉刘邦 易如反掌 可韩信没有这么做. 当吕后设计 诓骗韩信入笼时 韩信也已看出危险 不想去 但只是萧何的一句 虽病 强入贺
  就跟着萧何去了 如此草率 这是要谋反的人的所做所为吗? 当吕后把韩信投入樊笼 韩信只是大呼 悔不听蒯彻之言 乃为儿女子所诈 真要谋反 怎么不说 悔自己不该早动手
  配合陈豨 起兵作乱呢?
  4.太史公的态度 在史记 淮阴候列传里 太史公洋洋洒洒 用大量篇幅描写了韩信在蒯彻逻辑如此清楚 条理如此清晰的强大策反说辞下仍不为所动 的情节 通观史记 这样的描写
  极其罕见 太史公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敏感情节上不惜笔墨 的大量描写当朝的事 难道他心中没有疑惑吗 而且在该篇中 太史公还写到了他专门去了 一趟韩信的家乡 还看了韩信母亲
  的坟莹 这些次要 可以 不入史记的情节 太史公也写进了史记 其中缘由 耐人寻味. 可以说 太史公是相当同情韩信的遭遇的 如果韩信真的谋了反 以太史公之才之智 是不会这么写的.
  5.韩信之为人 当然这只能提供参考意见 我认为一个人的内心思想 可以通过他的行为得到外在的反应 韩信 一饭千金 不计胯下之辱 以德报怨 心无城府 从容与上言 将兵多多益善 等故事
  从一个侧面 也可看出 此人知恩图报 心胸开阔 心无城府 不像阴谋家 当然这些表象不足以成为证据 只能从一个侧面 反映一些问题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1-02 21:38回复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使人间见白头!


    2楼2014-03-17 00: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