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戏素材吧 关注:3贴子:70
  • 4回复贴,共1

三国周边少数名族简介(北方(含东北方)总合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讲肃慎
肃慎
肃慎,又称息慎、稷慎。早在舜禹时期就已存在并同中原有密切的来往。
而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以及《扩地志》记载表明,肃慎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以北的牡丹江流域,东滨海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肃慎-挹娄
战国以后,肃慎改成挹娄,有时仍称肃慎。而挹娄人活动范围任然在今辽东省北部,吉林,黑龙江省东北部和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广阔流域。
挹娄一族一直受到松花江中游一带的夫余贵族的压迫,但他们是一个强悍的民族,始终没有被屈服。曹魏以后,挹娄终于摆脱了夫余的压迫。为了与夫余和正在兴起的高句丽抗衡,积极发展与中原(曹魏)的关系并多次朝贡。
晋朝建立后,挹娄仍然与中原保持联系,并接受设于平州的东夷校尉的统领。西晋亡后,挹娄仍与江南东晋保持过一段联系,后来才转贡于石赵王朝。


IP属地:湖南1楼2014-01-05 13:32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
    北魏时期,源于挹娄的勿吉一族兴起,并赶走了夫余一族,还向东进攻了高句丽。而此时的勿吉,鼎盛时期分布已扩大到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南抵吉林市,北达黑龙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了。而勿吉也一直到北齐时,还与中原有来往。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
    在隋唐时期,勿吉被称为靺鞨,而此时他们的分布已扩大至俄罗斯结雅河,我国嫩江流域,北达库页岛等地方。而后期受到中原影响,靺鞨南部在渤海等地建立了震国和渤海国,而由此也分支出了渤海族。而辽金之后渤海族渐渐融入汉族或迁入朝鲜半岛,成为了当地的居民


    IP属地:湖南2楼2014-01-05 13:33
    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女直)
      渤海亡国后,原靺鞨的黑水一部立即南下取而代之,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直(女真)”,后来,女真这一称呼便代替了黑水靺鞨。辽朝征服女真后,将居住在松花江以南的数千大户迁居辽阳市以南的地区,编入辽籍直接管理,这部分人成为“熟女真”,而还留在故地的族人被称为“生女真”。熟女真后期便渐渐融入了当地的居民。
      后女真部不满辽朝统治,由阿骨打率领之下推翻了辽朝并建立金朝。而融入中原的女真人在后期也慢慢汉化,失去了大部分女真的民族特点。
      金朝亡后,女真人或依附蒙古族,或南下融入汉族了。


      IP属地:湖南3楼2014-01-05 13:33
      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满族
        明末,仍然生存在长白山的(大部分祖先是生女真部)的女真酋长努尔哈赤便在长白山南段的苏子河畔崛起,并逐一兼并了女真的其他部落,开始不断壮大起来。并在后期建立了“后金”国。
        建国后努尔哈赤开始直指明朝。努尔哈赤逝世后,其子皇太极觉得旧称“女真”已难通用,便更定族称“满洲”(即满族),后建立了清朝。


        IP属地:湖南4楼2014-01-05 13:33
        回复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明朝)-鄂伦春、赫哲
          鄂伦春源于“野人女真(东海女真)”的一支,他们早期生存在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的森林中,后被清朝政府的统一部署下,迁移至黑龙江嫩江一带,并与陆续迁来的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交错杂居。
          赫哲为明代女真的后裔,因以鱼皮为衣,故又称“鱼皮部”。明末清初,赫哲人生存在牡丹江下游,松花江下游至黑龙江入口海以东到海的广大地区。后被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兵而迁入辽东腹地,编入八旗,并参与了满洲共同体的形成,成为“佛满洲”的一部分。虽然康熙年间,赫哲人尚有不少于一万人之多,宣统年间有7000余人,民国初期还有2000余人,而在1945年的统计,赫哲人只剩下300余人了。
          (注:另有鄂温克,达斡尔二族,不明确是不是肃慎这一支的,所以没有写)


          IP属地:湖南5楼2014-01-05 1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