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夜雨吧 关注:76贴子:346
  • 7回复贴,共1

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题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 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1楼2005-08-01 22:47回复
    • 59.32.62.*
    李商隐,唐代诗人,开始在官场上是春风得意,后来渐渐失意,被贬谪,又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妻子团聚,<<夜雨寄北>>是他在蜀州是以诗代信写给妻子的.


    2楼2007-09-05 19:02
    回复
      • 60.214.174.*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题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 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3楼2008-06-30 21:44
      回复
        • 60.214.174.*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题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 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作者: 烛心 2005-8-1 22:4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唐) 
         李商隐,唐代诗人,开始在官场上是春风得意,后来渐渐失意,被贬谪,又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与妻子团聚,<<夜雨寄北>>是他在蜀州是以诗代信写给妻子的. 
         
         
         作者: 59.32.62.* 2007-9-5 19:02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唐)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题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 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4楼2008-06-30 21:45
        回复
          • 114.95.55.*


          5楼2008-10-17 18:15
          回复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 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诗: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题解: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 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6楼2012-08-09 17:52
            回复
              喜欢这种与三五朋友把酒聊天的感觉。


              IP属地:重庆7楼2012-10-17 19:40
              回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楼2013-01-25 10: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