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勿忘归吧 关注:1贴子:61
  • 7回复贴,共1

三头肌练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头肌是有3个头,分别是外侧头,长头和内侧头。3头肌是关系臂围大小最重要的肌肉。一次比较到位的3头训练,酸痛感至少可以持续3天以上,在我看来它并不比胸肌容易恢复,特别是长头。


1楼2014-02-10 14:10回复
    初期,你使用胸+肱3头肌,背+肱二肌的方式确实可以使臂围增长,但是当这种方式另你的臂围数个月寸步难行的时候,那么是该单独来训练手臂的时候了。
    如我骨折伤愈复出训练初期,我只在卧推后做肘部下压练3头,外侧头获得明显进步,长头很小,继续使用这样的方法再怎么练也只到直臂37为止。于是添加颈后臂屈伸,3~4次训练后手臂就长到38.5,往后6个月最多也只是到39后再无进展。再把三头从胸肌计划里单独提出来练一段时间,则迈入40的门槛。可见成长道路上摸索的艰辛,在坎坷中,我不断改进、完善。选择自己能找到感觉的动作,并融合一些高级技术,在此奉献给大家。
    阿诺德说过:“要想强壮,就要上大重量训练,这就是奥秘,就是法则。”我的理念也是这样,有句丑话叫:“跛子上床——蛮搞!”就是说跛了腿的人为了享受两性乐趣,都不顾腿伤的痛苦强行上阵,可见为了达到目的付出多大的决心?锻炼也是这样,对于重量的态度就是要蛮搞!搞不动就欺骗,借力,当然不是说就无视动作规范,借力欺骗占一小部分,一个重量哪怕你欺骗,但是有了开始,标准的完成它就离你不远了!有时候我需要做8RM,但是我多上一点重量,结果拼命只做了6次,那么我休息5~10秒钟再上去冲几次,这叫休息暂停法,可以合理运用。


    2楼2014-02-10 14:11
    回复
      一、史密斯窄卧推4组(重点:外侧头)
      窄卧推这是个复合动作,可以使用较大的重量,并且也很考验手腕柔韧和灵活性,使用史密斯好处有:
      1、增加稳定性,因为窄卧推动作范围局限性很大,在肌肉疲劳时很可能失去平衡而受伤。用史密斯我们可以全心全力的对抗重力。
      2、手指可以不需要使用锁握,这在自由卧推时是很危险的,但是在史密斯上我们可以放心把大拇指和另4个指头放在一起,这样做手腕会舒服很多。
      现在开始这个动作,首先躺在平凳上,双掌托住史密斯架的杠铃杆,两手距离约10-15厘米。
      第一组:选择一个12RM的重量,肌肉控制缓慢下放,约2~3秒。杠铃尽量下沉到底,落在下胸处乳头附近,因为窄握的关系,铃杆未必能触胸,所以说是尽量到底。然后马上用爆发力上推,注意推到最高点时不要完全伸直手臂,在顶点也不要停留,立即转到下放。这样做可以使你的肱三头肌在这12次窄卧推中始终保持紧张,没有休息时间。如果,你推到伸直手臂并且停留一点时间,那么就休息上了,训练效果大打折扣。确保你选的这个重量最多只能做12次,如果做完12次你感觉意犹未尽,那么继续做到力竭,并适当再添加一些重量准备迎接第二组,具体多少根据你自身情况。第一组结束休息45秒~1分钟。
      第二组:短暂休息后,使用前面准备好的重量,你的目标是只能做10次。好的,以上面的技术动作要求做完这10次,如果你可以做10次以上,那么肯定是你重量加的不够狠,赶紧加上重量迎接第三组,目标是8次。第二组结束休息45秒~1分钟。
      第三组:使用前面准备好的重量,奋力做完8次。选择重量时,不要害怕重量,你要自信,告诉自己一定行,你不应对自己有所保留。好了,这组结束休息45秒~1分钟。
      第四组:这次的全程动作目标大约是6次,所以之前请调整好重量。其实如果之前8RM的重量你确实竭尽全力的话,短暂的45秒~1分钟你并不能完全恢复,这个重量你能做的大约就是6次左右。一个有经验的健美爱好者应该能估计在哪次竭力,所以当你完成那一次后就不要再把杠铃下放到底了(除非你想被压),接着使用半程窄卧推,下放到一半的位置就开始上推,一直推到半程动作也竭力,这种退让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


      3楼2014-02-10 14:12
      回复
        二:肘部下压4组(重点:外侧头)
        下压训练应该经常使用不同的把手,如直杆、V杆、绳索。握法不同刺激的部位有所不同,可以全方位的刺激。我感觉绳索和V把的刺激重点更靠近外侧头,塑型效果不错,用直杆做感觉刺激重点有点向后走,也就是长头得到了一部分力。这些是自我感觉,或许你的感觉和我不一样也说不定,因为我没有和别人交流过这个问题。
        我喜欢在拉背器上做,因为我感觉这台器械的滑轮比大飞鸟架上的少一些,结构简单一点,这也造成重量没有分散,拉起来更顺畅,并且重量感十足。我在这台器械上肘部下压50KG的用的力,在大飞鸟架上要插到80KG的重量。废话不多说了,进入到肘部下压的动作中去。以直杆为例,手心朝下握住杆子,2手距离略小于肩宽,将重物拉下,手臂完全伸直,这时候大臂夹紧保持不动,以肘部为支点开始上抬小臂,动作要缓慢,要有肌肉控制重量的感觉,待小臂于大臂成90度夹角时开始下压至手臂伸直,伸直的时候也就是肱三头肌顶峰收缩的时候,努力挤压1秒,重复以上动作。
        第一组:12次。以我为例,第一组使用45KG的重量。
        第二组:由于这是个孤立动作,所以休息时间要比复合动作短。仍然是45KG,休息30~45秒,最多只能做9、10次了。
        第三组:休息30~45秒做7、8次。然后将重量迅速调整到40KG。
        第四组:休息30秒,用40KG大概只能做5、6次左右,迅速将插销插到30KG做4、5次竭力,再插到25KG竭力,20KG竭力。
        我们可以看见在这个动作最后一组,我使用的是逐降组训练法。这也属于韦德训练法则之一,很多动作都可以运用,但一般都在这个动作的最后一组来做。


        4楼2014-02-10 14:13
        回复
          三:仰卧臂屈伸4组(目标:整体维度)
          如果只给我一个动作训练肱三头肌,那么就是这个动作了。他可以均衡的将力分配到肱三头肌的三个头。前面我们训练了外侧头,现在使用这个动作就像是个过渡,我们的重点开始往后走了。做仰卧臂屈伸我们使用E-Z杠,手指也不要锁握,大拇指和其他4个指头在一边托住杠铃杆,由于握距窄,这样做手腕转动的时候更自由一点。
          我们将E-Z举起来,手臂完全伸直,然后大臂几乎保持不动,小臂以肘部为支点开始屈臂下放,杠铃杆目标是额头的发际线处,接近时再往上伸起。注意在最高点时不要像动作起始那样完全伸直,微微一点弯就开始下放,不停留=不休息。前3组次数为12-10-10,重量根据自己能力调节,但是确保竭力。组间45秒。
          第一组:12次
          第二组:10次
          第三组:10次
          第四组:8次+窄卧推至竭力。这是我在罗尼库尔曼的训练视频中学到的超级组。在最后一组的仰卧臂屈伸伸直手臂并竭力后,继续用这个E-Z杠做窄卧推,动作快速,迅速将最后一点力榨干吧,享受灼热感。


          5楼2014-02-10 14:13
          回复
            五:单手反握肘部下压(重点:内侧头)
            可以发现,长头下面的内侧头体积比较小,对手臂的重要性要低于长头和外侧头。而前面的训练多少都有附带连带它。这里只是稍微补充一下对它的练习。和前面提到的肘部下压一样,只是握法换成手心朝上,如果用直杠双手做的话,比较别扭,几乎是大拇指勾着重量做,试过就知道。如果换成单手做就自由多了,用大飞鸟十字夹胸那个握把。左、右手轮流做,中间不休息,左右手各做12次为一组,一共做3组。重量比较小。


            7楼2014-02-10 14:14
            回复
              六:俯立臂屈伸(造型练习)
              这是结束动作,追加充血,检验肱三头肌竭力度,增加分离度的造型练习。重量选择不用太在意,能做10几次就行了。动作要求俯身前倾,大臂在体侧抬高固定,然后以肘部为支点小臂后展,左、右手轮流各做12次为1组,做3组,中间没有休息。如图我们需要稍微改进一些,俯身更低,大臂抬得更高一些,这样甩臂动作幅度会更大。
              肱三头肌训练结束,你死了没有?


              8楼2014-02-10 14:14
              回复
                以上是单独训练肱三头肌的量,如果要二、三头一起练,就要适当删减了。因为原则上一次训练不能超过24个正式组,否则精力下降,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也浪费时间。
                肱二头肌:
                站姿直杠宽握弯举3组 8~12次(重点:长头)
                站姿或者斜托E-Z杠窄握弯举3组 8~12次(重点:短头)
                上斜哑铃弯举3组 8~12次(重点:肌峰。上斜哑铃弯举由于身体后倾,弯举时大臂很难前抬,是孤立2头肌的黄金动作,李普瑞斯特最推崇的动作)
                哑铃交替锤式弯举3组 8~12次(重点:肱肌,使用手臂更具立体感)
                肱三头肌:
                肘部下压3组 8~12次
                仰卧臂屈伸3组 8~12次
                上斜颈后臂屈伸3组 8~12次
                反握肘部下压3组 8~12次


                9楼2014-02-10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