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哈吧 关注:21贴子:390
  • 4回复贴,共1
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
同位素:凡原子核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6
同质异能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称为同质异能素。
放射性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的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
EC(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3个中微子的过程称为电子俘获衰变。
有效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两个因素作用,减少至原有放射性活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Te。
物理半衰期:指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生物半衰期: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由于机体代谢从体内排出一半所需要的时。Tb。
放射性活度: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得次数,简称活度,用A表示,单位为Bq。
放射性比活度: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物质中含有得放射性活度,单位是Bq/g,MBq/g,MBq/mol。
电离: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
激发: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这种作用称为激发。
韧性辐射: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原子核电场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急剧减低速度,电子的一部分或全部动能转化为连续能量的X射线发射出来。
散射:β射线由于质量小,行进途中易受介质原子核电场力的作用而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
光电效应:γ光子和原子中内层壳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成为自由光子的过程。
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γ光子与原子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而γ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生成:能量大于1.022MeV光子穿过物质时,光子与原子核电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突然消失而产生一对正,负电子,称为电子对生成。
(发生条件:光电效应,多发生在低能量<0.5MeV,康,多发生在中等能量,0.5~1,电,发生在能量足够大的光子,>1.022MeV)
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激发或化学键的断裂等变化,造成其结构改变,从而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为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电离辐射首先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初辐射分解产物(H·,OH.,水合电子等),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随机效应:指生物效应的发生概率(而不是其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生物效应。
确定性效应:指发生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生物效应。
开放源:指工作中使用直接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液态,气态,粉态或气溶胶等物理状态的放射性核素,能向周环境扩散,污染环境并可能侵入机体的辐射源。
封闭源:指在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核素被包在外壳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向周围环境扩散,也不污染环境的辐射源。
外照射:辐射源从体外对机体进行的照射。
内照射: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在机体内发射出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
放射化学纯度:是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放射性药物:进入体内的,用于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统称为放射性药物。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3-23 21:55回复
    辐射自分解:是指某些被标记物对射线作用较敏感,在射线的作用下可以发生化学机构变化或生物活性丧尸,导致放射性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改变的现象。
    同位素效应:是由于质量或自旋等核性质的不同而造成同一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之间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差异的现象。
    静态显像:当显像剂在内脏内或病变处的浓度处于稳定状态时进行的显像。
    动态显像:在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得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
    填空:
    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正电子衰变,电子俘获衰变,γ衰变。
    2带电粒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电离与激发,散射,韧致辐射,湮灭辐射,吸收。
    3X,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
    4,131I,125I,及3H的物理半衰期分别为8天,60天,12.3年。
    5固体闪烁探测器的基本组成:射线探测器,后续电子仪器,显示记录装置。
    6简述γ放射性测量的主要因素:几何位置,样品体积,射线的能量,仪器分辨时间,仪器的本底,其他。
    7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化学合成,生物合成法,同位素交换法,金属络合法。
    8放射性药物的主要特点,具有放射性,具有特定的物理半衰期和有效期,计量单位和使用量,脱标及辐射自分解。
    9放射性药物的摄取机制:功能性吸收和排泄,参与代谢,离子交换,简单的弥散和分布,细胞吞噬,毛细血管阻断,特异导向结合。
    10受体与配基结合特征:有高度专一性,有高度亲和力,可饱和性,可逆性,特定的作用模式。
    1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1围封隔离,防止扩散,2除污保洁,防止污染,3讲求个人卫生,4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03-23 21:56
    回复
      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的定义及SI单位是什么?
      1放射性活度A:是表示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次数,单位Bq,2照射量X:X或γ射线在单位质量为dm的空气中与原子核相互作用,释放出来的次级电子完全被阻止时,所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总电荷的绝对值dQ与dm之比,单位C·Kg-1,3吸收剂量D,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SI单位为Gy,4,当量剂量H,吸收剂量与辐射权重因数的乘积,单位Sv。
      简述核辐射探测器的原理及基本组成。
      1基本原理:以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即利用辐射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引起的电离,激发效应或其他物理化学变化)为基础,将核射线能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用相应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和记录,以反映放射性核素的活度,能量,分布情况。2基本组成:射线探测器,电子学单元,数据处理系统。
      衰变率与计数率及其单位,核医学仪器的探测效率。
      1衰变率:单位时间内发生核衰变的次数,常用(dpm)和(dps)表示,2计数率:放射性仪器在单位时间内实际测量得到的脉冲信号数,常用(cpm)和(cps)表示,3效率(E),计数率与衰变率的百分比。
      影响电离辐射生物学作用的主要因素。
      一,与辐射有关的因素:1辐射的种类:电离密度和穿透能力,2辐射剂量:一般情况存在正的剂量效应关系(非线性)3辐射的剂量率:单位时间接受的照射剂量4分次照射:效应低于一次照射5照射部位:腹部>盆腔>头颈>胸部>四肢6照射面积:照射面积越大,效应越显著7照射方式:内照射,外照射(单向或多向),混合照射。(二)与机体有关的因素:1种系的放射敏感性:种系演化越高,机体组织结构越复杂,放射性敏感性越高2个体发育的放射敏感性:敏感性随个体发育过程而逐渐降低3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放射敏感性:细胞核的敏感性高于胞浆4不同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RIA和IRMA的区别
      反应系统:竞争性,非竞争性,试剂:三种,二种,标记物:标记抗原,标记抗体,抗原决定簇:1个,>=2个,非特异性结合:影响高剂量反应,影响低剂量反应。
      辐射防护的目的和3项基本原则。
      1辐射防护的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得到可以接受的水平2辐射防护的原则,1实践的正当化2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剂量限制。
      放射免疫分析法的B与F分离方法最主要有哪些?各自优缺点。
      1双抗体法:优点:易分离,特异性强,使用方便。缺点:分离时间长,第二抗体用量多,易受反应环境中蛋白质及盐含量的影响。2沉淀法:优点:操作简便,并且有些抗原也可能被同时沉淀下来,缺点:分离效果易受温度,PH,蛋白质含量,试剂浓度影响,非特异性结合较高。3双抗体+PEG的分离方法,优点:兼顾了双抗体法和沉淀法各自的优点,克服了双抗体法分离时间长和沉淀法非特异性结合高的缺点,并且,使第二抗体和PEG的用量大为减少,在常温下加入分离剂后,无需温育,直接离心,可获得满意的结果。4吸附分离法:吸附分离法简便快速,价廉易得,不足之处是非特异性结合偏高。5固相分离技术: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分离效果好,非特异性结合低,是一种比较有前途的分离方法,缺点是抗体活性的回收率低。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原则。
      1放置衰变:对于短T1/2(<60天)的固体废物放置10个半衰期(比活度<7.4×104Bq/kg)后以普通废物处理。2稀释排放:对比活度低的液体或气体废物可用于水和空气稀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放射性浓度<1×104Bq/L)后排出。3浓缩贮存:对T1/2较长,体积较大的废物要采用浓缩(如焚化,硝化,沉淀,离子交换等)缩小体积后贮存。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3-23 21:57
      回复
        针对各种射线的屏蔽防护各自采用什么屏蔽材料。
        不同射线采取不同屏蔽材料如下:1X射线,γ射线:易为高密度材料所吸收,常用铅,钨等高原子序数物质作屏蔽2高能β射线:屏蔽材料密度越高,吸收能力越强,但产生的韧致辐射就越强,故选低原子序数物质如铝,塑料,有机玻璃等作屏蔽。3低能β射线,射程极短,无须屏蔽,但易被体表如粘膜,眼角膜,皮肤等吸收造成损害,防护中必须防止体表被β放射性核素沾染。
        简述αβγ射线的区别。
        本质:氦原子核,电子流,光子流。穿透力:弱,较强,最强。电离能力:最强,较强,弱。内照射危害:最大,较大,小。外照射危害:小,较大,最大。
        放射工作人员的眼晶体,单个器官或组织及全年剂量限值是多少?150msv,500msv。
        辐射自分解的方式:初级内分解,初级外分解,次级分解。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03-23 21:59
        回复
          这就很可爱 哈哈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7-27 0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