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派老生吧 关注:152贴子:12,746
  • 16回复贴,共1

小刘春山的戏剧人生(作者:老老国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小刘春山,原名刘治平。1926年生,上海宝山顾村镇人。自幼受到父亲(滑稽三大家之一“潮流滑稽”刘春山)的影响和熏陶,17岁后继承父业以表演独脚戏正式下海唱滑稽。1943年受聘师兄的筱快乐剧团,在本市电台播唱“社会怪象”,由于嗓子好,曲调新,颇受听众赞赏。1944年与程笑飞、俞祥明合作表演独脚戏,并组团演出大型滑稽戏《开无线电》、《三轮车上的小姐》、《电话听筒》等。由于程笑飞、小刘春山都有善唱的特点,所以每本戏必有大段唱功。1950年与杨华生等组建合作滑稽剧团,演出《活菩萨》。1952年与范哈哈、文彬彬、张冶儿、嫩娘组建大众滑稽剧团。1953年程笑飞离团后,小刘春山出任团长。主演剧目有《三个新郎》受到戏剧界瞩目。1957年与朱翔飞等受聘于新艺滑稽剧团,演出自编剧目《戏迷家庭》,充分发挥其唱的特长,轰动一时。保留节目有《一百零八将》等。(摘自百度)


1楼2014-04-21 12:37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1 大场听书
    那一年落日兄给我一份上海评弹节目单,得知小刘春山陈忠英正在大埸地区一个小书场演出,于是有了去听的念头。
    我知道小刘春山是在50年代初。有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坐三轮车去“天宫剧场”看滑稽戏“活菩萨”,当时“活菩萨”戏票十分抢手,去晚一点即告客满,因此这场戏给我印象极其深刻:杨华生的“活菩萨”、笑嘻嘻的假和尚(实际上是“活菩萨”妻兄)、张樵农反串老太太(老爷母亲)、沈一乐演个追求小姐的“寿头小开”、程笑飞的娘舅、俞祥明的老爷、小刘春山的少爷、绿杨的小姐嫩娘的贴身丫头。9个滑稽界大牌杨张笑沈程刘俞加绿杨嫩娘!这出戏和这些滑稽明星成了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
    到2009年时光已经过去了近60年,小时候喜欢的滑稽演员如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张樵农沈一乐程笑飞俞祥明已先后离世,当时杨华生躺在医院里,只剩下小刘春山还活跃在舞台上,竟然还改行唱起了评弹!好奇心驱使我去看看,此外也知道小刘春山有很长时间不露面了,听说过他早在50年代就被关进大牢,大难不死,居然活到今天还坚持上台,光凭这一点也应该去捧捧场!
    书场在大场镇一个文化中心里,是个简陋的茶室。2元钱门票外加送一杯茶,极其便宜,据说算镇上给老年居民的福利设施(当地居民多为农民,他们来听书只须付1元)。当小刘春山陈忠英出场时大家鼓掌,八十多岁的小刘春山神彩奕奕,声音洪亮略带沙哑,身上一件长衫很合身;陈忠英比小刘春山年青多了,两个人赛过父女档。一上来小刘春山唱一段张调“怒斥贞娘”,和他们要说的书毫无关系,因为他们说的书名“父子情缘”,内容是滑稽前辈刘春山和小刘春山本人的演艺经历。
    陈忠英讲的是启东口音苏州话,而小刘春山的苏州话带上海腔,严格地说他们演出的评弹难以算苏州评弹。内容又是滑稽演员的生平,穿插许多滑稽内容,小刘春山唱了他父亲许多名段:“热水袋”、“金铃塔”等等(唱得极好),我觉得他们说的是“滑稽评弹”,难得一见!
    这部书后半段无比精彩!因为内容是小刘春山亲身经历:如何成名,如何两次被关进去,如何”劳动改造”,出狱如何当农民,如何在“文革”中被“吃耳光”--------小刘春山当作笑话当作滑稽一一道来,不时还唱二段!所以我几乎天天去听,我深知这些真实故事今后很有可能成为绝响!经我吹嘘老友4D、查理两位从来不听评弹的人去听了,锡贵阿哥也带老同学去过多次,我太太陪我也几乎天天去,直到全书结束他们离开大场。
    有一次小刘春山应听众请求清唱了一段沪剧“刘知远敲更”,那凄凉委婉的唱腔让我太太忍不住流下了眼泪,锡贵老同学是个沪剧行家,他说小刘春山这段唱得比王盘声好!


    2楼2014-04-21 12:38
    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2 以说为主
      小刘春山以说表为主,唱得不多。因此我们听他说评弹,不是听唱评弹。
      听书听到后半部讲他自己更是很少唱,似乎是听长篇故事,不过故事里经常爆点笑料(即噱头),决不会让听众感到枯燥。
      小刘春山小辰光是享过福的,因为其父刘春山大红大紫过,不仅演滑稽唱堂会还拍过电影。小刘春山说自己上小学坐轿车去学堂!绝对是个少爷(“角落”年青辰光有少爷脾气),可惜天生勿是读书的料!别人小学读6年,“我读了10年!”。刘春山病故前后家道中落,小刘便出来唱滑稽了,那时才十六七岁。
      正因为是刘春山的儿子,在滑稽界辈份很高,有些名演员是他父亲学生的学生,有些艺人年龄比他大多了--------和他同辈。所以小刘春山尽管少爷牌气十足,却能在演艺圈立住脚,“不过和别人合勿长久!”。后来遇上了程笑飞,两人一见如故-------
      “程笑飞唱啥象啥,我对伊是服贴额!”
      上世纪40年代末,程笑飞小刘春山俞祥明号称“程刘俞”(上海闲话可快读为“阵头雨”),和“姚周”(姚慕双周柏春)、“杨张笑沈”(杨华生笑嘻嘻张樵农沈一乐)成为当时滑稽界三大响档!电台里天天播放他们的滑稽戏节目。
      小刘春山当年才二十来岁,身穿美式皮茄克,骑一辆美国哈雷摩托车,在上海的大马路上风驰电掣,可谓风头十足!演出结束步出剧场即被女粉丝们包围,所以他承认免不了有些风流艳事---------
      1949年“解放”(小刘二十三岁),演艺界被当局召集开会,程笑飞和小刘春山在台下嘀咕:“随便啥个朝代总是有人要看戏的,阿拉唱戏的人总有饭吃!”小刘认为程笑飞讲得有道理----------
      小刘春山说艺人们都是这样想的:大家决不敢和新政权唱反调,都得吃饭!
      注: “角落”为吴语“所以”。


      3楼2014-04-21 12:40
      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4 12年变成2年
        小刘春山以一种轻松格调讲述自己的监狱生涯,彷佛不是去劳改而是去旅游。
        工地上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一字不提,却说了上厕所“登坑”的趣闻。工地上厕所很大,小刘发现所有人一边蹲着,一边都在做同一件事-------双手将泥土捏呀捏、捏成一个泥球,大便结束便把泥球揩屁股,原来当地人不用手纸!所以小刘说今后“登坑”忘了拿草纸也不要紧,抓把土就行了。
        一天领导(管教干部)找他,说是上海评弹团要来治淮工地慰问演出(工地上一半民工一半来自华东各地劳改犯),命令小刘准备节目和评弹团一道上台!他一听急了,犯人连看演出的资格都没有,怎么能上台慰问光荣的“治淮大军”?领导说叫你唱你就好好唱--------
        演出那天场地上人山人海,上台一看全是熟人:唐耿良张鸿声蒋月泉张鉴庭等。小刘说自己见到他们蛮难为情(自己是犯人他们是人民艺术家),没想到评弹名家们主动和他招呼,有人还请他抽烟--------“是吃不着的上海香烟啊!”。在名家们唱了开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后,小刘上去来了一段说唱,也得到了和上海艺术家同样热烈的掌声!
        自那之后,小刘“日脚”好过多了,常常去各处工地演节目,不必天天干重活。
        修淮河告一段落,劳改犯们随工程建设大军来到福建造鹰厦铁路。鹰厦铁路从江西到福建,一路上全是高山!在五十年代机械化水平极低的条件下,什么挖山洞通隧道筑山路全靠人力,劳改犯们必定“冲”在前头,劳动强度之大炸山洞之危险可想而知!不过小刘春山并不晓得死掉多少个犯人,因为他调到了食堂。别人受苦他却”一交跌到青云里”!开饭时负责给大家打饭打菜!
        说到这里,小刘春山两眼放光:“迪段辰光我海威(神气)得一塌胡涂!大家看见我点头哈腰,侬想想看:侬饭多饭少菜多菜少才(全)勒浪我手里(作一抖手手势)!难板(偶而)吃一趟肉,一个人一块,大点小点也勒浪(在)我手里,侬只好吃一块肉,我勒浪里厢肉挺吃(随便吃)!”
        好运来了推也推不开,1957年初春小刘春山突然被提前释放,原本12年刑期只关了2年。
        回上海之后才明白是他太太努力的结果。


        5楼2014-04-21 12:42
        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6 “二进宫”
          回到上海首先找大众滑稽剧团,小刘春山当然想在自己创建的剧团东山再起。
          团长范哈哈很客气地接待了他,但小刘从范团长的长篇杭州官话中听懂了意思:“程刘俞”的大众剧团已成过去,近年来文彬彬范哈哈为主角的大众剧团相当受观众欢迎,你小刘要回来可以,不过只能演些小角色----------
          虽然吃过两年官司,小刘的大牌脾气依旧。他不打算回去了,在家里闲着等机会。有一次广播电台搞滑稽大会串,也邀请了小刘春山。他在太太陪同下去电台录节目,电台里名家云集,他发现没有人理睬他这个刑满释放分子(都是熟人),只有周柏春过来和他打招呼,接着姚慕双和他寒喧了几句。小刘春山录了“一百零八将”,后来电台也播了。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民营滑稽剧团来找小刘春山,请他去挑大梁。小刘太太和剧团讲斤两谈条件,索要天价报酬,剧团居然同意!演出剧场选在最热闹的地点南京路西藏路口宁波同乡会,剧目是为小刘春山度身定制的“戏迷家庭”。海报一出,剧场门口买票的人排成长龙,前三天戏票一售而空!开演第一天,剧场门前上下人头涌动,祝贺花篮从楼下摆到楼上(去宁波同乡会剧场观剧必定经过一露天石头楼梯),又因为人多空间不大,许多人和三轮车造成了短暂的交通拥挤---------
          福兮祸所伏(这句话是我加的)。正巧一辆轿车经过此地,车上的首长见到这场面有点好奇,便问司机知不知道怎么回事?司机是老上海,笑着告诉首长:有个唱滑稽的小刘春山因为吃过几年官司好久不露面,现在重新登台演戏!上海人人来疯,都来挤热闹---------
          首长并非旁人,乃当年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众所周知柯庆施“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紧,立刻指示要查一查为什么一个刑满释放分子、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对象会重登舞台!(小刘春山后来从报上得知自己受到不点名批判,至于司机首长的事是以后听说的。)
          戏没有被叫停,还演出了一些日子,到反右开始才停演。不久报上有了揭露某刑满释放的人索取高额演出费用的报道,不过看到有艺人被定为右派分子报上点了名,小刘庆幸自己没有单位可去鸣放帮助党整风,大概没什么大事--------
          没想到反右一结束小刘春山又被关了进去,“二进宫”!罪名是坏分子!这一回走远了---------送青海劳动教养!


          7楼2014-04-21 12:44
          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8 当了农民
            没料到第一关就卡住,虽然小刘春山有释放证明和青海迁回上海的户籍资料,派出所拒绝他上户口!小刘家里有老婆、3个女儿和58年出生他初次见到的小儿子,小刘的户口竟然不能进自己家门!因为他家是上海市区户口,根据“上头”指示,小刘只能去郊区农村落户。
            赖在家里不仅没有收入,更要紧的是没有粮票油票和一切计划供应的副食品,难道要幼小的儿女们嘴里省下粮食来养活自已?这几年小刘太太含辛茹苦拉扯一大家子,全靠她娘家人接济,自己不忍心再拖累她-------
            没有户口意味着不可能有工作!小刘春山此时心态是只要能回到剧团,那怕跑龙套打开水扫地都愿意!可惜他回不去,即使范哈哈答应他回团(范哈哈仍是团长)---------依旧回不去!今非昔比,大众滑稽剧团早已变成国有剧团,属区政府领导(上海剧团统统国有)。范团长没有任何用人之权,俞祥明文彬彬嫩娘这帮老同事更是爱莫能助!
            小刘春山出生上海市区,连他父亲刘春山也在上海老城厢长大,和农村浑身不搭界。我们的公安局派出所工作真叫细致周到!他们查明刘春山祖籍乃宝山顾村,指示小刘必须到那里落户。因此小刘春山去了宝山县顾村人民公社某生产队报到,光荣地当上了农民。
            还好是宝山,还好不是太行山大别山,宝山毕竟离上海近算上海郊县。
            虽说经过两次“改造小刘有了点力气,干农活还是不行!过去在劳改工地上干的是挖土挑土敲石子扛石方,没种过地!什么插秧割稻种菜挖猪草之类还做不过农村姑娘,看来靠挣工分养不活自己----------
            小刘讲乡亲们对他相当不错的,去了没地方住,大家为他搭了一间草房;又派他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小刘感激之余,便在农闲工休时为社员们讲些笑话或者唱唱申曲,受到大家热烈欢迎。连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大队书记这些农村干部都特地过来听他讲故事,“水浒”啦,“三国”啦后来成了保留节目,小刘春山成了生产队的开心果。
            小刘春山趁机向生产队干部提出:让他出去跑码头演出,演出所得交给生产队充工分,凭工分年底分粮分钱(当时一年到头钱很少)。生产队考虑小刘种田实在“勿来司”,让他出去演唱倒可以发挥一技之长,便同意了。
            当时跑码头必须是正规剧团,只有生产队证明没有文化主管部门介绍信的小刘春山们属于非法演出群体,圈内称为“非兄”!正因为是“非兄”,不可能组成多人剧团也不可能到城市的正规剧场演出。小刘春山至多找一个搭挡到小镇茶馆或者乡间小庙去表演,当然不可能演戏,只能说书讲故事,加上点唱就变成了江南评弹,所以小刘春山就从一个滑稽戏(喜剧)演员转型为一个评弹艺人。
            小刘言道他唱评弹全凭自学,没有拜过老师。唱什么说什么随听众爱好,比如发现听众爱听张鉴庭的声腔,小刘便学唱张调---------(小刘春山模仿能力确实一流)
            在江南乡间跑码头人固然幸苦,收入也不高(听众没什么钱,五分一毛算好的,有农民送几个鸡蛋或几斤红薯亦可),但由于又登台演出了,也能养活自己了,加上有时能带点蛋啦鱼啦回上海的家(农村听众送的),小刘春山无比开心-------
            弄不懂“上头”为啥总是不肯让阿拉过太平日子---------“四清”运动来了!


            9楼2014-04-21 20:00
            回复
              感谢作者表述喜剧演员亲身经历的,啼笑两重天的”中篇小说“。真心希望这篇令人唏嘘不止的颇长文字,只是作者的创作。老老国庆先生敲打这麽多的字,手腕一定很酸痛。忍着酸痛敲打出的这许多文字,一定不是为观者解闷的。 再次谢谢作者和少春开蒙先生。


              10楼2014-04-21 22:22
              收起回复
                听小刘春山说评弹 9 一记耳光
                “四清”工作队进驻顾村不久,小刘春山被通知:今后不准外出唱评弹!只能在田头老老实实劳动!
                从工作队对他的训话中小刘明白了一件事:刑满或者劳教期满并不等于“改造”好了,更不等于自己是“人民”一份子!只要进过大牢就永远是无产阶级专政对象!只许老老实实,不准乱说乱动!
                小刘又老老实实种田了,有时被工作队叫去和生产队的“地富分子”一道站着“听训”,接受“教育”。
                曾几何时,文革爆发,工作队悄悄地走了。生产队有人戴上了红袖章,由他们来管小刘春山这些“黑五类”,小刘继续老老实实,所以还算平安无事。
                这一年春节小刘请假回上海过年,一天早上小刘正在高高兴兴地瞧着女儿们包汤园,等锅里的水煮沸下锅可以品尝平时吃不到的芝麻猪油汤园----------猛然间有几个凶神恶煞似的家伙闯了进来,声称是文化系统革委会派来揪小刘春山去接受“审查”的!不容分说便把小刘押送了出去---------
                “让我吃过汤团再跟拿(你们)走!好伐?”小刘哀求道,
                “还想吃汤团-------哼哼!”
                来到一个什么办公楼,小刘发现上海所有滑稽戏名演员全部关在这里,搞大会串会演都凑不齐那么多大牌!他被带到一个头头跟前,一看认得的--------周柏春的徒弟王辉荃,那时才二十多岁。小刘春山满脸堆笑和他打招呼:
                “小王!”(不晓得他啥个官衔?心想有句俗话:伸手不打笑脸人。)
                不料小王眼睛一瞪,一记耳光挥了过来,幸亏小刘春山让得快,脸上挨得不重---------
                “到此地还贼忒嘻嘻---------进去老老实实交代侬额反动罪行!”
                小刘春山被关了3天,期间一直听到惨叫声,周柏春,文彬彬,杨华生等人老是被打!小刘见到有人拿扁担打张樵农!不过小刘春山说自己大概算死老虎,所以没有挨打。
                关在里边的人一律停发工资。但小刘没有工资,因此当有人来要他交伙食费和粮票时,小刘告诉他们:农民既无工资也无粮票!年底才会分粮分钱。革命同志大为光火!关他还得倒贴饭钱和粮票---------于是把小刘春山放了!
                说到这里小刘春山感慨了一番:十年之前(那时王辉荃还健在)他有事去了一次电视台,正巧碰见王辉荃在写什么(王已是著名编导),王导见到他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抢着和他握手,恭恭敬敬叫了一声:“刘老师!”。可见得做人不要做得太绝!做人要留条后路!不要以为老天爷不长眼睛--------------
                王辉荃病故时不满六十岁。


                11楼2014-04-22 23:30
                回复
                  楼主辛苦!


                  13楼2014-04-23 19:24
                  收起回复
                    楼主,阿好转载?


                    IP属地:上海14楼2016-05-13 15:13
                    收起回复
                      非常感谢!


                      IP属地:上海15楼2016-05-15 22: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