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160,909贴子:1,240,309
  • 11回复贴,共1

传几个《参天台五台山记》的版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为正好要做一次关于《参天台五台山记》的课程报告,从网上、图书馆还有自己购买等渠道收集了一些此书的版本,现将自撰的此书简介和相关版本的图片与评价贴于此。欢迎批评讨论~
《参天台五台山记》八卷,日释成寻撰。成寻(1011-1081),俗姓藤原氏。七岁入京都岩仓大云寺,以族兄文庆为师,后修习显密二宗,以转读《法华经》为常业。延久四年(1072)三月,成寻搭乘宋人商船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后居汴京太平兴国寺传法院,因替宋神宗祈雨有功,获赐“善惠大师”称号。后乞回国,不许,迁开宝寺居住。元丰四年(1081)病逝,年七十一岁[1]。
是书为成寻入宋期间日记,起于延久四年三月十五日,终于熙宁六年(1073)六月十二日,凡四百六十八条[2],基本无中断。
本书成寻自写本早已散佚,现存承久二年(1220)京都东福寺钞本为最古本,后出钞本、排印本多大据此修缮而来。据平林文雄考订,《参天台五台山记》的其他钞本大致有三个系统:
A类,有享保四年(1719)二月和文化十年(1813)题跋。包括尊经阁、高野山、早大、阪大、天理、东大旧藏本;B类,有享保四年、文化十年之后写的题跋。包括筑波大、静嘉堂、睿山文库和大云寺旧藏本;C类,其他系统本。包括文政八年(1825)内阁文库旧藏本和松浦史料本[3]。
————————————————————————
[1]师蛮:《本朝高僧传》卷67《宋国传法院沙门成寻传》,1900年京都出云寺文次郎刊本,第29册,第14a-15b页;平林文雄:《成寻阿闍梨の家系》《参天台五台山记: 校本并に研究》,东京:风间书房1978年,第351-370页;郭万平:《宋日关系史研究的新史料——〈参天台五台山记〉》,《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第144页。
[2]参见成寻著,白化文、李鼎霞校点:《参天台五台山记》,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8年。
[3]平林文雄著,李裕民译:《〈参天台五台山记〉版本考(三)》,《五台山研究》1986年第5期,第12页。
下面是版本的评价和图片:
1.东福寺钞本。这个相当于日本的一级文物,而且藏于寺庙中,难以见到,网上也没有资源。东洋文库1937年出过影印本,之后的点校者基本使用这个本子。这个本子社科院考古所有,不全,而且我懒得去接。。所以很遗憾,看不到。
2.早稻田大学钞本。这是属于平林氏所谓A系统的本子,抄于天保五年(1834)。
书前写明了来历:京都府下乙训郡石见上里村法泉寺住持 日下真法 明治三十五年十月寄附之。
另外这个版本还有一个有趣之处:
请看左上和右上的耳子,内写“大日本史”。平林氏推断该本的抄写者和《大日本史》一书的编写或有关系。这个推论是有可能的。比如徐松辑录《宋会要》时,用的就是辑《全唐文》的稿纸,原因在于《宋会要辑稿》是徐松带领其团队在辑录《全唐文》时干的私活。


IP属地:北京1楼2014-04-26 10:48回复
    4.《大日本佛教全书》本,1917年东京佛书刊行会出版。该本以东福寺钞本为底本,参校内阁文库旧藏本、东京大学旧藏本、大云寺旧藏本等,出校记。该本的价值在于保留了众多佚本的附记与提拔,可供参考。这个本子也是在后来学者按照现代学术规范做的整理本之前最好的版本。

    这是网上流传的本子,可见是一个藏于朝鲜总督府的复本。
    该本的校记是用小字加于文中的,以加框“考”字起头。下面随意用红框展示一些:


    IP属地:北京3楼2014-04-26 11:17
    回复
      排印本主要是这两本。
      下面进入整理本。
      5.岛津草子:《成寻阿闍梨母集・参天台五台山记の研究》,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59年出版。未见。
      6.平林文雄:《参天台五台山记: 校本并に研究》,风间书房1978年出版。这个本子非常好,以东福寺本为底本,参考版本多、点校细致、校记详实,是目前最有参考价值的版本之一。该书是我借来的,手机渣拍照,无怪。

      书前附静嘉堂文库的藏本,这是B系统的本子。
      该本风貌。平林氏给每列原文标号,类似于整理敦煌文书的做法,很好。然后校记出在页面顶端,号码与列号一致。大体形式为“百——佰,静、尊、筑、松、学、比、阪”,意思是原文为“百”字,而“静、尊、筑、松、学、比、阪”这些版本用“佰”字。
      最后,平林氏的这个本子是附有其研究的:
      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成寻和《参天台五台山记》这部书。比如第一篇确定了成寻的生母与生父。毕竟,宋代文献记载成寻的段落太少了。《宋史·日本传》几乎将其一笔带过。如果要深入研究成寻等入宋僧,我们需要阅读大量的日本史书。


      IP属地:北京4楼2014-04-26 11:33
      回复
        饭后再更。


        IP属地:北京5楼2014-04-26 11:34
        回复
          接下来是国内的版本。
          9.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据《史籍集览》本所制作的电子检索本,2003年发布,2004年修订。该本有电子文本的通病——校勘不精,如卷8“四月四日”条,诸本均作“御药来看,少卿并三藏同看,同喜”,其将“少卿”作“小卿”,是为一例。另外,该本保留了部分日文写法,如叠字词第二字均作“々”(如“感感”作“感々”)、“某”均作“ム”,但又未加说明,或许会使不习日语者初用时稍有不便。
          这里还有个疑问,除了上文提到《史籍集览》格式不分、几无校记这两个毛病外,该本还有比较严重的脱误。显然,《大日本佛教全书》本是个更好的本子。但浙大电子本仍然使用《史籍集览》本,不知为何。
          这是浙大本的使用界面,网上多处可下载。
          关于校勘不精的问题,我们还可看解题。。说实话,有点惨。
          看第二道红线:“《参天台五台山记》为成寻在华日记,自延久四年(1072)三月十五日,至延久四年(1074)六月十二日……”很显然,第一个延久四年是对的,第二个延久四年应该是延久五年,即熙宁六年,而公元年是1073年。
          该本没有利用日本学者如岛津、平林的研究成果,仍称成寻的父亲是藤原佐理,仍然使用《元亨释书》、《本朝高僧传》等古籍的讹误说法。
          当然,这个本子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检索。
          这是检索界面。101的意思是第一卷第一条,非常清楚。但不知为何该本统计共有464条日记,而白化文整理本统计为468条。


          IP属地:北京7楼2014-04-26 13:28
          回复
            支持资源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4-26 13:57
            收起回复
              @光轮骑士大周
              吧里似乎少有对史料版本的介绍和评价,这个帖子应该能算是一点小小的补充吧。
              跪请吧主大人指教。


              IP属地:北京11楼2014-04-26 14:18
              回复
                好帖,学习了。


                12楼2015-01-29 21:56
                收起回复
                  哇,正好要做《参天台五台山记》的课堂展示,能否求一波资料?
                  (我怀疑题主是学长/学姐,我们上的可能是同一门课)


                  IP属地:浙江13楼2017-10-01 09:1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