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吧 关注:27贴子:132
  • 0回复贴,共1

东大山自然保护站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大山自然保护站,位于张掖市甘州区东北部,东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南接张掖市山丹县,西南距张掖市区约30公里。地理位置东经100°45′-100°51′,北纬39°00′-39°04′,南北宽约7公里,东西长约9公里,行政区划上在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境内。林区海拔在2200-3637米之间,一般坡度30度左右,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保护区总经营面积7.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2万亩,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49 科135属216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2属2种,裸子植物2科2属5种,被子植物46科129属209钟。主要树种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山杨等。在不同的自然植被条件下生活着不同的野生动物及鸟类80余种,比较珍贵的有甘肃马鹿、岩羊、暗腹雪鸡等,林缘北部东山寺一带还分布有鹅喉羚、盘羊等,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东大山野生动物历史上由于乱捕滥猎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干扰,曾遭到过严重破坏。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林区群众将岩羊、马鹿、雪鸡等作为食物资源,进行集体性大肆捕杀,这种原始的利用方式使上述动物濒临灭绝,个别野生动物甚至绝迹。东大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九八○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九八八年划归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自成立保护区以来,由于资源管护措施得力,保护到位,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特别是岩羊、甘肃马鹿、暗腹雪鸡等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据张掖市野生动物管理站、兰州大学生物系及陕西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郭方政教授、德国猎客奥斯瓦尔德先生对东大山野生动物进行实地考察,估计岩羊的种群密度约为40-50只/平方公里,甘肃马鹿约为4-5只/平方公里,暗腹雪鸡约为10-12只/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巡山人员经常可遇见岩羊、马鹿、雪鸡等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的遇见率是上世纪90年代的4-7倍。清晨和傍晚成群的青羊在林间草地觅食,到了10-12月雄鹿高亢的鸣叫是此起彼伏,打破了寂静的山林。随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扩大,分布范围也明显扩张。东大山保护站的浅山区也有岩羊、马鹿等野生动物的活动足迹。


1楼2014-04-27 00: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