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吧 关注:700,208贴子:9,567,160

我对钦安卢氏扶阳医学之阳主阴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医学不容易,家徒四壁,将学习钦安卢氏扶阳医学的心得写上来,希望能有启发)。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5-01 17:18回复
    医学一途,先明理法,而后言方药。对于立足在阳气身上的钦安卢氏医学有些它特别高的理论高度,对于阴阳的问题。钦安祖师有言:余沉潜于斯二十余载,始知人身阴阳合一之道。钦安祖师论述了阴阳合一之道,到底这个“阴阳合一”是个什么状态的呢?阴阳的合一是在立极之本上面才能得到合一,理由是阴阳并存,水火合一,相互包裹,阴包阳外彼此融合,所以合一的这个状态是在坎上面进行合一。阴阳之间,又有分说,现在理论普遍认为阴阳是对立的,是不能相溶的,但,我认为不正确,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者,阴阳两半,或者说是水火,既然阴阳是太极分出来的,自然太极的这个状态,就是一个合一的状态,太极鱼,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彼此包裹而依赖,所以,太极本来就是一个阴阳和合之体。怎么来认识太极呢?太极,是一个大圆满,八卦图里面,太极居中,自然属土,但是,太极的两仪、四象、八卦等等我们都抛开,实际上是水土火兼顾的一个体态,值得思考,所以我又有话要说了,“水土火三者合德,世界大成”既然世界大成是因为水土火合德,那么,太极自然是一个包含了水土火的一个大圆满了,细细的看,北方太阳寒水之处之气以水火并统,这里说的水火其实是水土火才对,为什么?没有土的覆盖,或者说没有土伏火,水火不可能合德,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因为乾分一气落于坤宫,没有坤土的运用,或者说没有中土的作用,世界依然不能大成,所以说这里谈到的是阴阳合一的问题。
    那么,从太极的原理来讲,赋予了阴和阳的功能,这里谈到的功能,实际上是阳或者说火的功能,为什么不谈阴呢?因为只有理解了阳的一气周流,或者说阳的运动运行规律和聚散的关系,那才能理解阴的来源和过程。所以,从太极运动而言,赋予太极的就是一个动字!没有这个动,就不能称其为‘易’字,周易,圆满一周之变动,关键是这个动的关系。虽然说太极主动,但是,动的时候,这个规律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易的,所以说动则生阳,只要太极运动起来,就是动的状态,反过来,阳就主动了,“土枢四象”可以理解为太极旋转的结果,也就是说,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木、火、土、金、水来概括,那么,木火土金水实际上就是阴阳的变化,或者说是太极动的变化结果。所以我强调了这个“动”字,钦安卢氏认为,阴阳的合一才能平衡,那么“阳主阴从的阴阳动态平衡”这是强调动的作用,也是动这个字的主导作用,动为阳,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的理解这个阳,以为阳就是阳性的一面嘛,不对,真正阳的含义是动的一方面,要加强运动,人体气血流通,精气流动无阻,我们说的是这个阳,而不是所谓的附子对面就是地黄,如果简单理解阴阳的概念,简单认为阴虚阳虚来定论用不用辛温扶阳的姜桂附,那就真的错了!本人提出一点概念,我们可以扩展很多思路,这里谈到了真正阳的内涵,当然还有,我们后面我会一一道来。
    我们运用辛温扶阳的姜桂附,目的不只是针对阳虚的,阳虚只是动的一个欠缺。反过来,我们用辛温扶阳的姜桂附就是要达到这个动的目的!那么有人会问,动的结果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维持人身正常的生理机制,分为化阴和抑阴的两方面,所以《卢氏医学心法》中有“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所以不要简单认为阴虚阳虚而已,而是增加动,动正常了,阴和阳,阳和阴,自然充足!提出一个新概念,就是阴虚之病,仍然采用阳来主动化生!不用滋阴药物!阴是什么呢?为什么我说可以用阳来让它自然的化生呢?请往下看,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5-01 17:31
    收起回复
      对于阳主动,阴主静,是一个很高度的概念,所谓阳主动好理解,那么,阳主阴从而阳可主静,如何去理解呢?这又要回到立极之本上面来谈,回到阳行阴令的角度去谈,对于阳行阴令的这个说法,把阴,看作阳的一个行使状态,而这个状态的最终结果,就是生阴!用阳来生阴,这是一个新的概念,也是钦安卢氏提出来的高度概括概念,需要结合易的角度去谈,结合太极原理去谈,不懂概念,对下面的理解,本人认为,有困难。所以先明白一气周流,明白易的动的这个状态,然后才能理解“动而行阴令以化生阴”的概念。这个仍然从动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它如何用阳来生阴呢?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4-05-01 21:37
      回复
        请回帖楼上楼,插楼不好整理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5-01 21:38
        回复
          对于阴令的说法,《黄帝内经》提到了“左路阳升阴长,右路阳杀阴藏”,那么,右路指的什么呢?就是动而降的一面了!阳杀阴藏,谁来杀?谁来藏呢?金水相生,金生丽水,杀藏所得,也就是说敛降则可藏,而本来北方属水,阴之所成之处,正所谓“阴自上来”,这里不是说用阴水得来的(比如地黄之类),而是说的是气的上敛下藏得来的,所以本人认为,“离中一阴”仍然指的是阳的这个马上要敛降行阴令的这个状态,所谓“午后一阴生”,这个一阴是什么呢?是阳!证据何在?钦安祖师道:“乾分一气落于坤宫,而形成坎”,那么坎离交合而性命立,既然性命立起来了,当然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了,否则说不过去,不可能说性命立起来了,我不信,也就是说,是阳与土的结合所得,这个是一个新的概念,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思考。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05-01 21:53
          回复
            当乾分一气落于坤宫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14-05-07 21:16
            回复
              火神派又来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14-05-07 22:43
              收起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4-05-10 12:32
                回复
                  你自己吃过最大剂量的附子是多少


                  27楼2014-05-10 13:49
                  收起回复
                    扶阳名医的书我也长看,劝楼主不要学偏了,你可以肯定郑的阳生阴从,但不能强调以阳化阴一概而论来做为基理,以阳化阴在郑书中只是个症状。多揣摩揣摩那封髓丹、替阳丹、引火汤和鸡子黄莲阿胶汤,在去认识郑的书。有很多人认为伤寒论是一部,补充纠偏的书,而温病论何尝不是,而郑的医学三书又何尝不是呢?如果你从补充和纠偏的角度去看先贤的书,就不至于会走偏而且在每个先贤那里能学到很多东西。如有人被称为桂枝先生和柴胡先生,而不是桂枝汤和柴胡汤能统治天下病,而是在体质症状认证准确下,三五剂病去如失,被人喻为桂枝先生和柴胡先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4-05-10 15:09
                    收起回复
                      感觉火神对现在社会这种状态是对症的,阳虚患者的确不少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4-05-10 16:04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4-05-13 23:58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4-05-21 22:07
                          回复
                            [SMILING FACE WITH SMILING EYES]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15-03-07 13:25
                            回复
                              扶阳,什么叫扶阳?火神 ,什么叫火神?阳怎么生?有实去掉实就是扶阳,有阻去掉阻就是扶阳,有虚补虚就是扶阳。什么叫滋阴,邪去人体会吸收营养就是滋阴了,去不去就很难吸收营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09-28 15: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