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无语吧 关注:726贴子:31,228
  • 2回复贴,共1

中华文化的理论核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阴符经上中下三策是结论,
这个结论是基础理论
同时说明了这个结论的应用设计思路,
易学和历法等是应用理论,
应用理论核心就三个字:“度”,“量”,“时”
在所有学问中都可见这三个字和易学的内涵
道德经更多的是在讲获得这个结果的手段,
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上的是实践制度体系,
秦皇汉武打断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根,
实践制度体系和技术的发展都勉为其难,


1楼2014-05-06 18:39回复
    实践磨砺是个循序渐进的信息储备和行动技能增长过程,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适当相应,效果最佳,就算是顿悟也是信息积累量变拐点,中五百万的有,就不会有突然什么都懂,什么都会的事情发生,有研究资料表明,六成中大奖的比中奖前更惨!厚积薄发是有普遍可靠性的,炎黄文化以正期胜,更多炎黄文化的内容请扎堆“中华文化之唐僧研究”,我会持续的把研究内容和案例分析搬上来,人性,事性,文化,艺术,历史,哲学,人类未来,行业趋势,广度与深度皆备,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5-09 10:04
    回复
      图是汉字根文化,最早的汉字就是一副画,或写实,或写意,六书就是易经的六种取象原则,从汉字,阴阳图,河图洛书,到八卦周易,炎黄文化就是建立在图像信息,图像语言,图像逻辑基础上的图像思维,和字母文字的密码思维区别,密码思维接近线性式的机器语言,图像思维才更接近人的非线性思维,思维僵化的人更趋向线性思维,表现是偏执,死板,但不要简单的结论使用密码逻辑密码思维的歪果仁才这样,大脑还有个特性是条件反射,所以,在体系或机构按制度操作太久的人,也会变成线性思维,这就是总裁周期论等等现象的根源,大体系会垮的部分原因是这个,管制越严厉的越容易形成,所以你就可以理解马云常常搞些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事情,为体系注入超越常规的信息是破解这个悖论的方法,线性是易经的不易,对应的上图正,常,这样的经验总结就是“经”,非线性是变易,对应的是奇,异,采取非常规策略叫从权,权在古代代表秤砣,不易走向僵化,变易有利于创新。也能造就混乱降低效率,马云搞怪,维持平衡,平衡是“道”的特性之一,你们有练太极,平衡就不说了,现在电脑,手机的使用,屏幕每一寸的表达效率是关键,图像效率高,并且容易和大脑接轨,所以中国文化必兴,据说IBM正在研究非线性芯片,不知进展如何!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5-11 03: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