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3,966贴子:9,978,722

一把子四根水葱儿“空降”贾府用意何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薛宝琴等“一把子四根水葱儿”突然齐聚贾家,绝不仅仅是来“凑热闹”入社做诗的。李纹李绮如此认为尚可(也许后文还有另传,但前八十回只有做诗的情节,且定为此),而邢岫烟和薛宝琴戏份颇多,更巧的是,她俩和宝玉是同一天生日,那么曹公在她俩身上所寓何意呢?


1楼2014-05-08 14:38回复
    邢岫烟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借她之口补充了妙玉的来历。可她讲妙玉“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却与林之孝家所讲的妙玉因“观音遗迹与贝叶遗文”而上京的原因截然不同。相对而言,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半师半友关系的邢岫烟所讲的话更为可信。那么妙玉一个自小在蟠香寺出家的带发修行之人会不合什么时宜?为哪种权势所不容?再细细品味,“投到这里来”也有所指。到一个陌生之地去,只有那里有亲朋好友或相识之人方能说是“投”,薛家上京、李婶邢岫烟来贾府都可说是“投”,而妙玉看起来与贾家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说“投”到贾家?贾家在省亲过后,将和妙玉一同聘请的和尚道士尼姑都打发走了,为何只留下妙玉一个长期居住在大观园?所有这些疑点都暗示妙玉和贾家具有不同寻常的关系!


    2楼2014-05-08 14:39
    收起回复
      邢岫烟的另一场重头戏是和薛蝌的亲事,这一节也很令人费解。邢夫人的品性薛姨妈当然熟悉,而岫烟的父母竟然是“酒糟透之人”。薛姨妈再不考虑门当户对,也该顾虑到薛蝌毕竟是薛家的正牌公子,况且薛蝌家境相当富裕,“他父亲是好乐的,各处有买卖”,和这样一家既无根基又无德行的人家结亲,实在不懂薛姨妈出于何意!当然岫蝌二人的品性很好,“恰是一对天生地设的夫妻”,并且“大约二人心中也皆如意”,如果仅从这个角度考虑,薛姨妈在子女婚姻方面的态度倒是一个楷模。


      3楼2014-05-08 14:39
      收起回复
        更让人费解的是曹公为何要详细叙述岫烟的亲事?在红楼中,薛蝌岫烟只是配角,按理他俩的亲事一笔带过即可,曹公却在此处不惜笔墨,似乎有“抢戏”之嫌。细想起来,只能这样理解了:一则这是首次正面写亲事,曹公借此交待一些亲事的规矩,比如“一位主亲,还得一位才好”,“从没两家争礼争面的”,“不可太啬,也不可太费”以及一旦定亲不能见面等。后来迎春以及薛蟠成亲时反借宝玉休养一笔带过,就不显重复了,同时也可为宝玉后来的亲事铺垫。第二,借“岫烟心中先取中宝钗,然后方取薛蝌”一句引到主角宝钗身上,在体现宝钗为人细致热心大度的同时,用一句有趣的“人未过来衣裳先过来了”来反衬人情冷暖,还为迎春的“懦”伏笔。


        4楼2014-05-08 14:40
        收起回复
          顺便带一句,邢岫烟的父亲邢忠和邢夫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从文中来推断,邢忠应当是邢家长子,但却是遮出,因此没有继承家业,只能带着妻女赁蟠香寺的房子住。邢夫人应当是嫡出长女,而傻大舅邢德全是她同胞兄弟。因父母亡得早而弟妹尚年幼,故“一分家私都是他把持带来”。看来邢家当初也是有一定家底的大家,邢夫人也靠此方能嫁入贾府。但后来家道衰落,兄弟姐妹都靠邢夫人过活,邢夫人又身无所出,难怪在贾府没什么地位。


          5楼2014-05-08 14:41
          收起回复
            从专业学者到普通读者都有一个疑惑:薛宝琴为何没有在十二钗之列?观点之一是十二钗都是“薄命司”中人,而宝琴的结局可能比较好,不属于“薄命”行列。但这样一来就违背了“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主旨,曹公花费如此笔墨塑造的重要人物应当与小说主旨相符。况且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后来肯定一同衰落了,薛家正牌小姐岂能不受牵连?


            7楼2014-05-08 14:42
            收起回复
              那么贾母真的有意为宝玉说亲吗?贾母的标准是“模样儿性格儿好”,宝琴的模样儿自不必说,其性格文中曾提到“年轻心热”,而宝钗对湘云说“琴儿就有些象你”,可见宝琴的性格比较开朗。老太太不喜欢宝钗少年老成的性格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对于自己外孙女黛玉“行动爱恼爱使小性儿”的性格持何种态度呢?


              9楼2014-05-08 14:44
              回复
                有读者说黛玉动不动对宝玉使性子,直至惹宝玉砸玉,而贾母并无一言相责,反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可见贾母喜欢黛玉的性子。但别忘了那是在宝黛二人年纪尚幼时,老太太自然娇惯小外孙女。若是贾母很中意于黛玉的“模样性格”,为何迟迟不给“木石”定论?年纪小只是托辞,湘云早已定亲,探春也有人家来相看,年长的黛玉怎能再说还小?紫鹃试玉后,全世界的人都明白了宝黛二人之心,偏偏老太太顺着薛姨妈的话装糊涂,只能说明贾母对“木石”有了顾虑。


                10楼2014-05-08 14:44
                收起回复
                  黛玉体弱多病是顾虑之一,这是情理中事。贾母再疼外孙女,也不能不考虑宝玉的子嗣问题。若没有嫡子,不仅黛玉本人,连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贾母对黛玉的性格可能也不大满意。老太太对于凤姐、探春、湘云这种性格爽郎之人的喜欢程度明显高于李纨、迎春、惜春,她说尤二姐“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可见贾母对于“嫉妒、争锋吃醋”的小心眼性格很反感。


                  11楼2014-05-08 14:44
                  收起回复
                    凤姐因贾琏和鲍二家的泼醋,贾母竟说“什么要紧的事”,贾琏只赔个不是,贾母便对凤姐说“不许恼了,再恼我就恼了”。凤姐因这样的事而恼一次贾母还如此,那么黛玉“行动爱恼”的性格更不合贾母之意了。元宵夜宴时贾母让黛玉、湘云、宝琴和宝玉一同在榻上也很有意思,黛玉才貌出众,湘云性格爽朗,而宝琴兼而有之,难保就不是贾母在向众人暗示她对孙媳妇人选的态度。


                    12楼2014-05-08 14:45
                    收起回复
                      问题是贾母明知宝琴已经有了人家,她还这样偏疼宝琴就有些令人费解了。如果单单说老太太喜欢俏丽活泼的女孩子所以如此待她,那么宝琴这个角色就有了“抢戏”之嫌。在满是女儿的大观园中再增加这么一个并非十二钗中人,戏份却远重于好几钗的女儿,难免会有蛇足之感。


                      13楼2014-05-08 14:45
                      收起回复
                        因此设置宝琴这个角色的用意,一是为大观园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二是照应“月满则亏”之理(四根水葱儿齐聚是大观园最有生机之时,同时除夕祭宗祠是贾府最后兴旺之时,在此以后,贾府衰亡之象逐渐显露,而红楼女儿的悲剧也慢慢拉开帷幕),三是借她来表明贾母对宝玉婚姻的态度:既反对金玉良姻,又对木石不是十分满意,而宝琴这样才貌俱全、性格开朗、身体健康的女儿才是贾母满意的孙媳妇。


                        14楼2014-05-08 14:45
                        收起回复
                          薛宝琴等担任的角色确实有些令人费解,楼主解释岫烟的作用比较合理,但对于宝琴是贾母满意孙媳妇的解释不大认同,多数观点是贾母用宝琴来迷惑王氏姐妹,其实还是为木石铺路。


                          IP属地:山西15楼2014-05-08 14:54
                          收起回复
                            按照楼主说法,贾母如此中意于宝琴,而人家却已经定亲,她还那样疼宝琴,是给谁看呢?


                            16楼2014-05-08 15:07
                            收起回复
                              就是喜欢宝琴,情不自禁,不许啊


                              IP属地:江苏17楼2014-05-08 15: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