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客家吧 关注:440贴子:14,682
  • 37回复贴,共1

揭东埔田人还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源于客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部分半山客人潮语化
经过四、五百年的潮客交往,相当部分与“福佬人”接壤而居的客家人,语言与习俗已逐渐福佬化。我们查阅了汕、潮、揭三市的地名志及一些乡镇志等资料,有文字记载的约有109234人,其他没有取得文字记载资料的,可能也为数不少。
在潮汕改讲潮语、行潮俗的客家人为什么这么多呢?首先是发展生产的需要。处于平原地区的“福佬人”,地理条件比较优越生产经验比较丰富,邻近的客家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必须逐步学讲潮语,直至改讲潮语。第二,地处平原的城镇,工农业产品比半山区丰富。所需的许多生产、生活资料必须到潮语区购买,所出产的“山货”必需销向平原区。交换过程,促使潮语化的形成。第三,婚姻嫁娶是促使潮语化的重要因素。旧社会同姓不婚,一些与潮语区接近的客家人,与潮浯人的婚姻日渐增加,,加速了半山客人的潮化。第四,文化教育向半山区传播,加速客家人潮语化。明清时期,半山区教育相对落后,许多近潮语学校聘请潮语教师,用潮语教学,这也是潮化的重要原因。诚然,这种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是逐步向较深入山区推进的。揭东县埔田镇几乎全都是从客转潮的,多数人已不知自己祖先是客家人。该镇最深山的车田村人,从元、明时从平远蕉岭迁来,经历了四、五百年,到清末才基本改讲潮语,到民国时期,有些老人还讲客家话。


IP属地:广东1楼2014-05-08 17:50回复
    引网络上一个语言高手的话,说明揭东曲溪客语潮化的实例,不过作者偏执地认为潮语原是有前鼻音的,我倒认为这用半山客潮语化解释更合理。(语言学专业性太强,不好理解的就勉强,略过即可)
    ……属于老揭阳的揭东,其语调和揭阳基本一致,但是韵母上有差别。揭东属于并存部分前鼻音-n和对应塞尾-t的地区。也就是说,我们揭东潮语中,有部分字,既有后鼻音读法,又有前鼻音读法,依使用语境而不同。比较典雅的环境下,会采用后鼻读法(榕城正音则全部后鼻);比较粗俗的场合,会采用前鼻读法。
    举个例子,我在揭东曲溪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订卵话(ta~3 lan6 ue7)!作卵核(tsoh4 lan6 hut8)!物卵siau5(mueh8 lan6 siau5)!扶卵脬(hu5 lan6 pha1)!干扑克(kan3 phok4 khiok4)!扇(sian3)伊两下去灵精!
    但"干部"要说kang3 pou6,不会说kan3 pou6——语体不一样。就像说“阿弟囝支卵鸟”一样,这个时候不是粗俗骂人,而是逗人家婴孩,所以也要说lang6 tsiau2,用后鼻,不用lan6 tsiau2。
    但榕城话则是都用后鼻,即使粗口也是一样。如:汝支卵!=lɯ2 ki1 lang6。他们不会说成揭东的lan6。……http://tieba.baidu.com/p/341504377?pid=3489105032&cid=#3489105032
    因为粗口往往是语言最原始最底层的保留,这里恰好是客语底最好的佐证!


    IP属地:广东2楼2014-05-08 22:35
    收起回复
      关于河佬一词,借用一个吧友的读解:
      谢重光所著《客家、福佬源流与族群关系研究》第五章第三节193页“辽代释行均所编《龙龛手鉴》曰:“獠音聊,夜猎也,……西南夷别名也。”当代方言学家洪惟仁教授更明确指出,现在所谓“福佬”,按读音应为“鹤佬”,其正字是“貉獠”。论者不知“貉獠”一词的真实含义,强之为解,遂产生种种望文生义的解释。
      今天的紫金、程乡、揭阳三县交界有地名称为“貉獠坪”可以佐证参考。
      http://tieba.baidu.com/p/3020822293


      IP属地:广东3楼2014-05-09 22:44
      收起回复
        本吧的人不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5-10 01:22
        收起回复
          用的着证明吗,饶平北部有粤东最多的客家土楼,里面的人都讲潮汕话。


          6楼2014-05-11 11:41
          回复
            曲溪吴氏与龙砂江氏与有些话语确实有点点不同,但跟客家没半毛钱关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7-01-29 23:11
            回复
              可怜。我真不知道埔田有讲客家话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05 14:22
              收起回复
                乱说,我就想问问客家为什么喜欢呆山上?难道他们不种植水稻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26 14:57
                收起回复
                  1918年汕头地震 近万人死亡。
                  1922年 大台风,死亡近十万。
                  1939年走日本,澄海一个镇,日本占领前5万多人,日本投降统计只剩18000多人。
                  1943年大饥荒,死亡几十万。
                  1963年台风,死亡7万。
                  沿海哪来的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26 23:15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10-02 03: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