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无痕吧 关注:70贴子:4,918
  • 0回复贴,共1

转:《十八罗汉收大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十八罗汉收大鹏》
罗汉是梵语,源于印度佛教“阿罗汉”的略称,意为承入涅磐,不受生死果报的有道者。最初为前梁文人贯休依照梦中形象所画并流传于世。至唐代也还只有十六罗汉造像。清代乾隆皇帝又加添了降龙、伏虎二罗汉,这才成为十八罗汉,并塑在庙宇佛门的大雄宝殿之中,作为释迦牟尼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的环绕卫士。
北京唐代古刹法源寺现供奉有清代木胎贴金十八罗汉,像高约1.35米,造型精细传神。北京广济寺大雄宝殿中供奉明代铜铸十八罗汉,造型生动,工艺讲究,十分珍贵。
十八罗汉题材广泛,经常表现在书画中。不少名人学者都有十八罗汉题材的作品。如徐燕逊、齐白石、张大千等。
京剧前辈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首创《十八罗汉收大鹏》一剧,开“戏”与“佛”成功结缘之先例。李先生出于对京剧艺术的开拓和对佛学的敬仰,历经数载,参考大量佛学经典,在服装、道具、灯光、布景、化妆、武打、脸谱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得到各界称赞与好评。随后李少春先生也创演了《十八罗汉斗悟空》,在艺术领域里另辟溪径。此后不少名家上演以上二剧,至今在京剧舞台上仍久演不衰。
罗汉过去大多勾脸,不戴面具。李万春先生以塑像为依据,认为罗汉是印度僧人,大胆创新,除几位罗汉仍保持原型勾画外,其他加添了额头和下巴的部份面具,留下眼部和脸部再加抹彩勾画,这样既生动又灵活,可突出眼神的表演,更加形象地塑造出罗汉的造型。现在上演此剧者,均以此形式演出


1楼2014-05-14 21: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