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佩茹吧 关注:45贴子:362

一个被忽略的相声大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赵佩茹,幼拜焦少海为徒,艺名小龄童,少年时由焦少海为其“捧哏”,一登场,即红遍津城,1937年开始与常宝堃(小蘑菇)合作,互为“捧、逗”,以“捧”为主。1951年4月,在赴朝慰问志愿军时,常宝坤光荣牺牲,他光荣负伤。1962年与马三立结为搭档,马三立说:“对口相声‘捧、逗’都很重要,俩人必须要紧密合作,经常一起钻研业务才行。甲、乙是一场‘活儿’,光是‘逗哏’的好,不行,‘捧哏’的也很重要。‘捧哏’需要的是火候儿,像赵佩茹就是个好‘捧哏’的。他在场上就跟京剧的打鼓佬一样,又像是使船把舵的,我认为他的‘捧哏’艺术,超过了老前辈。”

  赵佩茹的童年和常宝堃的童年一样,都是很小就“撂地”,都是跟着父亲变戏法儿,而他父亲赵希贤的戏法儿就是跟常连安学的。也有不同的是他比常宝堃学相声早,而且,他是这一辈拜师最早的一位,也就成了“门长”。师父焦少海对他要求很严格,他也刻苦,所以他的功底深厚,无论是“逗哏”还是“捧哏”,所用的每一个字都很准确,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地方。也因此无论是他的长辈还是同辈都很佩服他,至于小辈就更别说了。早时他“逗哏”,给他“捧哏”的就是他师父焦少海,后来是师叔李寿增,一直都很火。1937年他开始与常宝堃合作,以“捧哏”为主。自有相声以来,他二人成了一对少有的火爆搭档。可惜的是常宝堃成了烈士,他就以说单口相声和评书为主了,这也说明他技艺的全面。偶尔也说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比如他与郭荣起、马三立合说的《扒马褂》,不但观众爱听,内行也佩服。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把说过这段相声的演员排了座次:第一名就是这三位,认为“是三老的经典配合,“逗、捧、腻”俱佳,尤其赵佩茹的“捧哏”,诸版中人皆难出其右,堪称第一”。以下的排名分别是常宝霆、苏文茂、马志存;刘宝瑞、马季、 郭启儒;郭荣起、常宝霆、马志存;高德明、王长友、王世臣;李伯祥、李立山、李金斗……共排到第十名。肯定这是一家之言,但我听过不少议论,一致认为郭荣起、马三立、赵佩茹合说的《扒马褂》无人可比。

  自一九六二年,赵佩茹给马三立“捧哏”,二位大师的合作默契至极。仅举一例,一次说《洋药方》,底是:

  乙 那您把我送医院吧!

  甲 医院也没办法。

  乙 那怎么办啊?

  甲 哎,我给开个偏方吧。

  乙 谢谢您了。什么偏方?

  甲 枪毙。

  这个段子是“贯口”,观众都非常熟悉,所以还爱听,就是为了听“贯口”。所以,“枪毙”的底有时不响。怎么办呢?这天说到“底”了,马三立该说“枪毙”了,可是他没说,而是转身就走。他为什么不说“枪毙”了就走,因为他事先没跟赵佩茹商量,所以赵佩茹也莫名其妙。但他知道马三立一定会有“花活”,就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只是微微地点头,并把眼神给了他。马三立已经走到了台侧口,忽然再一转身,把手里的扇子举到了右眼前,左眼闭上,显然是端枪瞄准的动作。赵佩茹顿时明白了,随着马三立甩出了个“砰”的一声,他马上就是一个“掉凳儿”。虽然他不知道马三立“心血来潮”,最后的“枪毙”换成了动作,可是他配合得出色。顿时,这个“包袱儿”响了,简直炸了堂。

  后来他因病住院。侯宝林得知,马上来到了天津看望。和马三立的看法完全一样:赵佩茹的“捧哏”艺术独一无二。哥俩聊天,侯宝林突然说:“师哥呀,等您病好了就去北京,我请您给我‘量活’。”赵佩茹“砸挂”说:“那我可就攀高枝了。”不想就在这一年,他不幸离开了人世间。这是在1973年。马三立说他的“捧哏”艺术“空前”,距离他的逝世已经27年了。我想,在这27年间,也是“绝后”的。

  除此,他对他的徒弟和青年相声演员倾注了毕生心血,“文革”前,一有时间就去看他们的演出,给他们“说活”、“改活”、“讲活”。他的徒弟大多数都很优秀,如李伯祥、高英培、、常贵田、任鸣启、徐德魁、马志存、侯耀文……。



1楼2008-01-04 17:24回复
    还是有喜欢赵先生的啊


    IP属地:天津3楼2008-01-04 21:24
    回复
      终于!
      刨出咱们几个,有新人儿来了~


      4楼2008-01-05 00:32
      回复
        太不容易


        IP属地:天津5楼2008-01-05 11:05
        回复
          俺能听到的,没人在量活上能与赵大师相


          6楼2008-01-14 09:47
          回复
            • 222.35.4.*
            赵老相当厉害,可以说是捧哏上的大师。还有好多现在人也不知道,郭荣启,冯宝华,田立禾等都是相声艺术家,很棒的老前辈!


            7楼2008-01-14 23:09
            回复
              • 221.197.241.*
              赵先生是真正的艺术大师,希望大家关注


              8楼2009-03-11 01:12
              回复
                呵呵 大师是不会被忽略的


                9楼2009-05-31 12:08
                回复
                  从来没有被忽略过,只是老人家去世的早,听过的人少而已,我还是相当喜欢赵先生的风格和表演的,在这缅怀一下…


                  10楼2010-02-24 09:51
                  回复
                    空前绝后的捧哏大师


                    11楼2011-07-20 15:23
                    回复


                      IP属地:上海12楼2011-11-07 15:46
                      回复
                        “亘古一人”赵佩茹


                        IP属地:天津13楼2012-07-16 19:13
                        回复


                          14楼2013-04-14 10:51
                          回复
                            业内公认的大师,哪能被忽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9-09 21:13
                            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6楼2014-12-17 1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