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剑无锋吧 关注:6贴子:905
此贴旨在抓住我一闪既逝的灵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15 21:43回复
    秦时明月中荆轲之死,大概有两种情况:1、直接被盖聂所杀;2、被盖聂挡下五步绝杀之剑后,由赢政用天问所杀。不论哪种情况,盖聂都对荆轲之死有相当责任。记得公输仇曾对天明说过荆轲是为盖聂所杀。很难想像,当天明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荆轲时,当天明问起大叔那个被墨家所有人还有少羽都敬佩的英雄是否是他杀的时候,大叔该怎样回答……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15 22:47
    回复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盖聂杀死荆轲(不论直接间接)这件事不会成为月神预言(即盖聂将被天明杀死)的理由。天明不像少羽那样是个好学生,也不像高月那样懂事听话。但是至少,天明很善良,重感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15 22:57
      回复
        为了月儿,天明可以毫不犹豫地从朱雀上跳下去抓住她;为了大叔,天明敢向卫庄发起挑战;为了大家,天明可以一直坚持输送内力,即使他的双腿都在打颤,他仍然咬牙坚持下来;甚至,就连天明一向很讨厌,被他称之为“怪女人”的端木蓉,天明也没有忘记她。在楚南公说要送他礼物前,他有一段心理活动。在他心里给大叔一把宝剑和救醒“怪女人”一样重要,难以取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16 07:00
        回复
          从第一次荆轲与高渐离对话可以看出,旷修已经把小高当成神交知己,但对小高来说,旷修在他心里还达不到这种高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16 07:04
          回复
            甚至,在小高心里,旷修可能连朋友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对这位同行翘楚比较尊敬。这不能怪小高,毕竟他们两人从未见过面。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16 07:11
            回复
              其实这很好解释。旷修一生为琴,在他心里琴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秦曲之中,甚至听曲的人更都会被他琴曲中的喜怒哀乐所左右 。怎奈曲高和寡,旷修的悲回风不是为自己身陷囹圄而悲,而是在为知音难觅而悲。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16 07:44
              回复
                于是,旷修想到了高渐离。这个和他一样,在音律方面同样才华横溢的男子。我想,在旷修心里,他已不再奢望自由,甚至不会想到和这位神交知己能合奏一曲,他只是希望让高渐离能得到《高山流水》,他的愿望便已满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16 07:57
                回复
                  查:君子之道对话
                  韩信 龙且 荀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16 07:58
                  回复
                    被称为“屠龙之剑”的残虹会不会和苍龙七宿有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16 12:08
                    回复
                      荆轲的bug
                      在历史上,荆轲刺秦王前默默无闻;但在秦时明月中,荆轲颇有名气,这一点可以从高渐离听到荆轲的名字反应时,明显惊讶的语气听出。当然,以荆轲的武功为人,有点名气也没什么,但下面的对话就很不对劲了。
                      荆轲:“你要走?”
                      高渐离:“这次秦国派来的,是他们的罗网刺客团,七国之内,没有人愿意被他们盯上。”
                      荆轲:“哎呀,被盯久了也就习惯了。”
                      重点就在荆轲最后一句话上,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荆轲曾经被罗网盯上过一段时间(也许和小高见面时仍然被盯着)!这样一个武功高强,还在罗网有备案的人怎么去接近秦王乃至于刺秦?嬴政肯定会先查查来使底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并且在秦时中荆轲刺秦的计划应该是燕丹和荆轲共同制定的。历史上的燕丹庸碌无能,做出这种决定也就罢了(事实上在历史上中刺秦计划的制订人和主要实施者是荆轲,也不关燕丹什么事),但秦时中的燕丹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而且还是俩人一起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6-16 20:10
                      回复
                        接11楼。这种情况有一个解释。应该和原著中差不多,因为某种原因荆轲沉寂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忘了曾经江湖上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并且有可能在这段时间里荆轲武艺大增,遂燕丹才会让荆轲刺秦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16 23:17
                        回复
                          关于荆轲的实力……因为荆轲已死去多年,且其除刺秦之外并无与其他现有的成名高手比试过。他的实力难以评估。不过至少可以确定,荆轲强于当年的高渐离,而且是比高渐离强上很多。理由:1、高渐离与白凤之战陷入不利之境时,高是凭借荆轲对剑的领悟提升了自身对易水寒的理解从而与白凤战平。2、如若荆轲刺秦前夕实力与高不相上下,那还不如让高去刺秦。因为高是琴师,凭他琴师的身份更容易接近秦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6-16 23:29
                          回复
                            好多个帖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6-17 12:54
                            收起回复
                              伏念
                              小圣贤庄掌门人、儒家三杰之首、名剑太阿之主,甚至连一向讨厌儒家的盗跖听到伏念这个名字,都在感慨:“伏念?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啊!”……从这些可以看出伏念在秦时明月里份量有多重。可惜,伏念的存在感真是很弱。提到儒家,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张良,然后是颜路(咳咳,据说他和张三师公的关系……)其次才有可能是伏念。可能在大家眼里,伏念显得太过古板,尤其是《君子之道》那集,伏念最后被张良激怒,更是让不少人觉得伏念的学术不如张良。事实真是这样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17 17: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