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吧 关注:3,393贴子:228,820

回复:《连载》香港老兵回忆: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全集(王志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许大和尚的死命令下来了。
  老边师长的死命令也下去了。
  营长当连长,再打!打!打!
  终于打下来了。
  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怎么办?
  487团工兵排2班在排长吕丙权和班长张全才的带领下,红着眼先用五十多根爆破筒放在一起把炮台第一排几个主要坑道口给炸塌了,然后整整运了一吨的TNT炸药,666杀虫粉再加汽油,把这个40年代法国人用了三年修建而成的地下工事炸毁了。
  这个坚固的地下工事,长300米,宽100米,是当年法国人利用天然岩洞,用钢筋水泥灌注而成,据说单单射孔就有300多个,整个炮台可藏3000至5000兵。
  据说,战后越南人挖开这个坑道后,在那里拖出了1100多具尸体。除了越军12团的敌军外,同登地方的大部份官员都葬身在此。
  为此,据说越南的同登荒凉了整整15年。
  


28楼2014-06-29 20:27
收起回复
    在那里只抓了一个俘虏。
      为什么?
      将士们已经打红了眼。我们自已的弟兄可不能白白牺牲啊。
      489团总共攻打了法国鬼屯炮台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攻击都失败了。第三次发了狠才把它打下来。
      第一次和第二次攻击的失败原因看来是这样的:
      我们部队第一和第二次对法国炮台的进攻都是在炮台的西南角发起。
      因为489团从弄怀出国包抄到了同登的西南方。当师里下令攻击法国鬼屯炮台时,西南角成了489团理所当然的进攻方向。
      另外因为炮台的东北面是面向中国的友谊关,大家都判断越军的防御重点必定在东北方向。为了避开敌人的重点防御方向,师里理所当然地命令正好在炮台西南角的489团负责攻击。
      但是越军的防御并非那么简单,整个炮台阵地、339高地、火车站和探某高地的火力都是可以遥相呼应、相互支援的。
      每次489团部队对法国炮台发起冲击时,339高地上越军就用轻重机枪甚至高射机枪向我攻击炮台的士兵射击,探某高地的敌人和火车站阵地的敌人也一同向我进攻部队射击,阻止我攻击部队向前运动。
      第一和第二次的进攻的部队都受到了炮台和其他三个不同方向敌人阵地的火力压制和封锁。
      老边师长了解情况后,马上把攻击的方向从西南和东南方向改为从北面发起进攻。虽然敌人的防御火力强一些,但他们再也无法压制我们部队的运动。
      同时,487团也分别向探某阵地发起攻击,牵制越军各阵地上的火力的相互掩护。
      2月21日早上第三次进攻,终于攻上了同登越军的核心阵地。
      第二天,探某阵地也被487团全部占领。


    29楼2014-06-29 20:28
    回复
      (16) 探垄阻击战
        当163师的487团还在友谊关对出的阵地上向同登正面推进时,488团已经从米七前沿阵地沿果龙树北侧无名高地向昆漂、探垄和那派方向迂回穿插。
        488团当时的任务,就是穿插到探垄和那派,切断越军沿同登谅山公路、铁路南逃的退路,同时,阻击越军3师的第2团从谅山到同登对给予被包围的12团的救援。
        这可是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
        在2月17日早上,488团7连的7班负责在米七阵地左前方为部队开辟进攻路线。所谓的”开辟道路”其实就是排雷。越南人在战前不但在他们的境内埋下 地雷,而且还在国境线我们的这一边埋了不少地雷。7班的战士们在还没有超越国境线时就已经不幸踩响了起码3个地雷,当时已经有一名士兵牺牲和三名士兵重 伤。
        总攻开始时,他们的班长朱志威带着剩下的几个人冲进雷区,用自己的身体排雷。为部队在地雷区开辟了用他们生命换来的通道。我们488团的将士们在4个 小时内翻越了14座山头,终于迂回穿插到了同登东南方向的探垄,完成了对同登地区的合围。在2月17日总攻开始的第一天就成功地和489团分别完成合围同 登的任务。为我们163师在同登日后全歼越军第三师的12团立下了第一个功劳。
        488团的3营在2月17日当天就在探垄一带的14号高地转入防御。
        由于探垄位于同登和谅山铁路和公路的交叉点,是同登通往谅山的咽喉,越军在488团3营占领探垄后,先后由谅山越军第三师的2团的机动部队和197团1营组织了多次营和团级的反扑。
        越南人知道,如果被163师的左右翼部队穿插到位,同登的一个团就等同被我163师包围。探垄成了唯一可从谅山增派援兵的交通要道,也是他们在同登的12团的唯一逃跑之通道。他们拚死也不想我们把这个袋口收紧。
        2月18日,几十辆军车从谅山运来部队企图增援同登。隐蔽在金鸡山后面的163师的炮兵群,密如蝗群般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呼拥而去,把半边天空都遮得昏暗,越军的援兵还来不及下车,就被炮火轰了上半天,被那魔鬼与死神召唤去了。
        越军为了夺回这个交通要道,集中了他们在谅山和扣马山附近的所有炮兵,向探垄这个高地发炮。
        


      30楼2014-06-29 20:28
      回复
        在那弹丸之地的探垄地区,双方都倾下了难以计算的炮弹。
          部队英雄的密度肯定是和炮火密度成正比的。
          就那么几天的阻击战,阵地前沿可以数得清的越军尸体就多达520多具,抢下去拖走的不算,被炮火炸成碎片的不算。反正漫山遍野都散布着各种各样的残肢断体。红色的、白色的都溅射到石头上和树枝上到处都是。
          探垄阵地群之间有一个村庄叫探垄村,有越军步兵营房和炮兵指挥观察所。163师488团在1979年2月17日中午攻占该地时,越军没有找到一个,满村都是老百姓,但晚上一转身却全部都变成军人。单在此处,163师的488团3营就歼敌100多人。
          越军丢失此处后,曾从谅山调来一个加强营,乘车到此,企图夺回阵地。一天内组织了两次加强排进攻,两次加强连进攻,最后被我7连在阵地上又多歼灭敌军70多人。
         


        31楼2014-06-29 20:28
        回复
           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唯一的一次近距离敌我双方搏斗就在此处发生。
            全国特等战斗英雄张春才烈士就在这里因多次受伤而被多名越军扑倒时高呼叫自已的战友:“向我投手榴弹”而最后壮烈牺牲。
            当时是2月的18日,一个加强连的越军在郭注山和417高地的大炮掩护下向我们7连进行反扑。其中7个越南人在山背处的灌木蒿草林中向我阵地侧翼偷 袭。张春才操起他们的机枪干掉了其中的两个。他发现子弹打完了,正要准备换弹夹的时候,越军在他们的一个军官带领下扑了上来并开枪打伤了张春才。
            张春才挥着打光了子弹的机枪向越军的军官扑过去。
            翻滚,撕打,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另一个越军又扑上来,搂住张春才的腰。接着,又有几个越军将他团团围住。
            这时身负重伤的张春才死死的抱着越军的军官,用尽了他平生的最后一口气向其他战友呼叫:
            “快向我投手-榴-弹!”
            单单在探垄阵地,163师488团7连在2月17日一天里就打退越军9次反扑,歼敌303人,3营则在该处歼敌共720多人。
            我们488团的将士们就象钢钉一样地钉在了探垄,一直坚持到我们师主力把同登的越军12团彻底消灭。
            战后163师488团3营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营”,7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能攻善守英雄连”。


          32楼2014-06-29 20:29
          回复
            (18) 没有眼泪,只有充满怒火的子弹
              在我们从小就接触的电影中,英雄的光辉形象,总是那么的高大。在我们小学的课本里,英雄的出现,总是那么的不平凡。在我们的心目中,他们头顶上的光环,总是那么的光耀夺目,黄继光、王成、雷锋,还有许多许多……
              可在现实的战争环境里,英雄们却都是那么的平凡。
              马旭旺,一个新兵连和我在一起的战友,没有一点令人可以留意的小新兵,来自于广东省一个小城市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人的家庭。
              每天的新兵训练把他本来已经不白的皮肤晒得更黑。队列训练他不是出色的那一群,射击考核他总在成绩一般的那批,政治面目更是无党无派。
              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士兵,一个拿着一支56式半自动上战场的士兵。
              他所在的163师487团2营5连,总攻第一天的第一个战斗任务就是攻占423高地。
              刚上到半山腰,他班的机枪兵已经中弹倒下,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士兵顿时腾起了一股怒火,眼开始红了,他拿起两个手榴弹,悄悄摸上去,硬把两个手榴弹塞进了越军工事里的重机枪阵地。
              攻进了掩体,一口气硬把一个越军从掩蔽部连人带枪抓出来。好家伙,原来抓了个越军的营长,毁了一个越军的营部指挥所。
              没话说的,当天就请了他入团,还当了个班长,不过是副的。
              在6天后的2月22日晚,我们团开始对探某发起总攻。我们55军来了两辆坦克火力支援,可他们因为是晚上,无法看清敌人所在的火力点,营里下命令,让5连用曳光弹指示方向。
              谁都知道,这可是要命的任务,太危险了,实在是九死一生。
              马旭旺和他的班长梁胜全换上了曳光弹的弹夹,摸上了敌人的阵地。一串眩目的曳光弹划破黑夜射向了敌人的高射机枪阵地,我们的坦克则按著曳光弹的指示,一个一个地摧毁越军探某的火力点。
              越军发现负责指示目标的他们,几个阵地上的高射机枪和重机枪倾盆大雨地把子弹射向他们,班长梁胜全被高射机枪打中牺牲了。
              我们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士兵,看著在自己身边牺牲的战友,没有眼泪,没有退缩,硬是继续把枪里的曳光弹射向越军的其他高机阵地,一直到坦克把这几个火力点摧毁。
              战斗结束,他入了党,还提了个班长。
              又过了几天,在2月27日攻打扣马山时,马旭旺的连队负责攻打郭注山。敌人的手榴弹令马旭旺五处受伤,可他硬是拖著五处受伤的身体,带领他的班冲上了主峰。
              163师在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就是由千千万万亇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人和农民的儿子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仗打完后,这个既平凡又不平凡的士兵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
              仗打完了的今天,马旭旺又回复了他那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生活。


            34楼2014-07-02 10:08
            回复
              军人的决战,在于战场!


              36楼2014-07-03 10:02
              回复
                (20) 死人堆里讨生活
                  当兵的在战场上都是在死人堆里找生活。
                  第一天总攻开始,我们的炮兵把越军的前沿阵地和重点军事目标都打得七零八落了。步兵进攻时,满山遍野都看得到越军的尸体,不过那都是散了架的,残肢断身到处都是,创口上还流着红色和白色的液体,漫天的空气都充满了杀猪房里的阵阵腥味。
                  可第二天就开始不行了,尸体开始变成紫黑色了,创口上都堆满了绿头的大苍蝇,流出来的液体都由红色和白色变成了黑色。
                  第三天那就开始要命了,尸体开始发涨得利害,衣服都给涨爆了,眼珠已经被不知名的昆虫作了他们的晚餐,脸上剩下两亇黑色的洞,创口上的肉也没了,开始露出了白色的骨头……
                  接着下来,不知何时何刻,突然一声炸尸,漫天满布那臭得不得了的尸臭,把活人都要闷死了。尸体上的肉慢慢地消失,白骨首先在手和脚的部分露出来。
                  活着的人到这个份上,也就什么都吃不下了,每个士兵的眼睛都是红的。
                  现在的战争电影中都假得不得了,根本没能把战争的残酷真实告诉观众。
                  阵地的攻防战,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一个越军阵地,如果我们不能一口气打下来的话,到我们打上去时一般都找不到很多越军尸体。
                  很多时越军都把他们战死的士兵拖下去附近临时掩埋或就地在战壕中掩埋,他们喜欢在他们的战壕里或猫耳洞内临时掩埋他们战死士兵的尸体,等战后再挖出来重埋。
                  我们试过几次在敌人战壕的猫耳洞内挖出越军尸体。有一次我们受令防守一个被我军占领的越军阵地,刚开始在战壕里走动时,发现下面的土都是软软的,我们开始没有在意,两天后到处都是尸臭,但却找不到原因。
                  最后我们向战壕往下挖,发现都是越军己经烂掉的尸体,根本无法处理,最后只好用TNT把整条战壕炸平。
                  另一次,我记得是2月27日中午,在打下303高地之后不久,我们在搜索前进中发现一条小溪,我们分批爬下去喝水,喝完后大家还把各自的水壶灌满了。 接着当我们顺着小溪往前搜索,不到15米处小溪边的草从里,藏了七八具越军的尸体,都是刚不久前被子弹击毙的,被拖到该处,再用乱草掩藏,当时我们大家都 快要呕吐了。
                  这就是战争。
                  真他XX的倒霉。
                  美国人越战时最受欢迎的反战口号是“要做爱,不要战争!”
                  希望中国以后永远不会再有战争。


                37楼2014-07-04 09:11
                收起回复
                   两天后这经验报到前指,许大和尚高兴得不得了,马上通告全线,指令高平方向马上开始“拉网收口”战术。
                    从此,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和民工担架队路路平安,到后来撤军,越南人对163师的部队都躲得远远的。
                    后来传说许大和尚命令我们打谅山时要部队催毁每一座建筑物。
                    哪用老和尚命令?其实163师的小和尚们早已在同登就彻底实行了。告你们一个秘密吧,我们可一根毛都没给它们这帮狗杂种留下。
                    打仗就是打仗,假什么道德仁义!我们自己弟兄的存亡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就留给那些政治家在他们的后花园去玩弄吧。
                    战后越南曾向联合国投诉我军在同登和谅山方向几乎把每一间房子,每一个村庄都催毁了,其实这就是当年的原因。
                    血腥和尸臭早已被岁月的风雨洗刷一尽,但1979年自卫反击战的遗迹和弹孔,在今天的同登和谅山还是比比皆是,清晰可见。
                    战后越南的黎笋视察同登和谅山,面对着那些废墟,张着嘴连话都说不出来了,那叫目瞪口呆。


                  41楼2014-07-04 09:14
                  回复
                     战争的突然性对战果有着必然的关系。1979年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的问题,在于286平过早地已向全世界暴露了我军的整个战争目的和战争企图。
                      整个世界在战前都已经知道中越这次战争是有时间限制、有地域限制的边境战争。大家都知道我军的战争目的并不是抢城占地。大家都知道我军的战争企图只是教训教训这个吃里爬外的小王八。
                      对于越军来说,对付中国的这个战争企图的最好办法就是以空间换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越军的二线主力一直不肯前出救援他们的一线部队。
                      越军在同登战役中一度从谅山和太原调动主力前往同登救援他们的”英雄团”,甚至对同登进行团级的反扑。但是当他们连续几天的反扑失败后,他们也察觉到 163师当时的意图就是要利用同登的越军12团以迖到围点打援,尽量消灭越军的主力部队的目的。自那以后,再也不见越军大兵团的反扑救援。
                      163师在当时能在同登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主要原因是两面侧翼的包抄部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穿插到同登的侧后方,切断了越军12团的退路。接着下来的几天里能够钉在阵地上,前挡援兵,后打逃兵。以至最后能迖到打歼灭战的战果。
                      当然,邓当时向外界透露我军的战略目标和企图,其实也有他的难言之隐。苏联到底己经和越南结成了军事同盟,他不这样做,中国当时就可能两面受敌。


                    45楼2014-07-05 20:09
                    收起回复
                      (23) 谅山战役概况
                        广州军区参谋长,原55军军长周德礼在战后总结时是这样形容谅山战役的越军外围据点的:
                        “谅山市外围据点很多,主要是扣马山、417高地、536高地、巴外山。这些高地扼守交通要道,是护卫谅山市的主要屏障,尤其是扣马山,标高800 米,主峰有大型坑道、永备工事和火力点。这座山处在我军进攻谅山市的主要方向上,而且山高坡陡,林茂草密。敌人凭借这种有利地形,又修筑了大量的障碍,埋 设大面积地雷。他们有着周密的作战计划和火力配置,使用了3师的一部分主力部队,还有当地民军配合,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他们还进行过多次演习,物资准 备也是非常充分的。他们的企图是阻止我军于扣马山以西北地区,伺机反扑,迫我后撤。因此,夺取扣马山、417高地、巴外山等外围据点,是攻取谅山市的关 键。”
                        163师再次担任主攻部队。
                        谅山战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扫清进攻谅山市区的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和谅山外围的越军据点,争取尽量在谅山以北消灭越军第三师残余力量。
                        (2)吸引越军主力部队的注意力,争取时间,以便55军的164师和50军的148师从左翼穿插至谅山的东南后方,形成对谅山的包围圈。
                        (3)吸引越军主力部队的注意力,争取时间,以便55军的165师从左翼穿插至谅山的东南后方,形成对谅山的包围圈。
                       


                      46楼2014-07-05 20:09
                      回复
                         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攻占奇穷河以北的谅山市区并建立师级防御阵地;
                          (2)跨越奇穷河,全面占领谅山南市区。
                          谅山战役的第一阶段战斗主要在扣马山、417高地、536高地、郭注山和巴外山发生。巴外山是由164师负责攻击,其余全部高地都是由163师攻击。
                          这个阶段的战斗在2月27日开始。担任主攻的163师部队分为两个梯队进攻。此时的同登已被我师攻占。因此大部队在谅山战役前已提前一天在同登以南集 结,487团奉命在班列和探某之间集结,488团奉命在三垄一带集结,489团则奉命在同登的铁路沿线集结。
                          


                        47楼2014-07-05 20:10
                        回复
                          (24) 扣马山战斗
                            扣马山主峰顶上的战斗并不算十分激烈,但是夺取这个海拔800米的高山的重要关键在于这个山顶上是越军第三师的炮兵指挥所。
                            过去在同登战役中,所有越军的炮兵,包括第三师的炮兵68团和炮兵116团都是由这个指挥所指挥,向我进攻同登的部队炮击的。
                            后来当我们攻下扣马山后,这里又变成了我们攻打谅山的前线炮兵指挥所,我们进攻谅山市区时的所有炮火都是在这个观察所指挥的。
                            拿下这个阵地,就等同挖掉越军炮兵的眼睛。
                            因为这座山太高了,越军把他们保卫这个炮兵指挥所的主要兵力放在了扣马山的几个前沿阵地,包括417高地、郭注山、536高地和303阵地群。
                            激烈的争夺战都发生在以上的几个高地。
                            在2月27日的清早,同登和谅山一带的上空雨雾弥漫,我们进攻出发阵地上,前面50米外就己经什么都看不清楚。
                            早上的5时多,我们就已经在出发阵地上准备好了。我们这些兵头将尾们都在忙着给士兵作最后一次的检查,经过前几天的血战,大家都有经验了,已经没有第一天开战时的那种紧张。
                            过去的几天,我们都在不断地减轻自己的负重,日记本出发前就烧了,本来穿在身上的绒毛衣早就丢了,每人一件的雨布也不要了,唯一不敢丢的就是弹药,可还是实在太重了。
                            支援我们进攻的军坦克团一营二连的坦克轰隆隆地开到了我们阵地的左下方,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炮兵们进攻前的炮火准备。
                            早上7时50分左右,我们的炮火开始了急袭。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看不见任何火光,也看不见敌人阵地上的情况,不过我们绝对相信我们的炮兵大哥,肯定够越南人他妈呛一辈子。
                            开始出击了。2营在那派北侧,沿4号和6号高地向扣马山东北侧攻击,我们3营则向303高地攻击,突破越军的防御,沿3号和7号高地向扣马山的西南方向攻击,我们连在营的最前面,我们排又是在前面,就差没碰上坦克的屁股了。
                            坦克二连在支援我们3营攻击303高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9楼2014-07-06 11:22
                          回复
                            我们对坦克,说老实话是又爱又恨。有他们在,他们的炮把303高地上的越军打得好像赶鸭子一样四处乱跑,省了我们很多力气和伤亡。
                              但是坦克一出现,我们步兵就要跟著他们被炮火袭击,榴弹炮和火箭筒打得我们附近到处烟火弥漫。
                              在我们准备攻击303高地时,坦克2连连长黎德才的坦克开到了我们的旁边,并不停地向越军的阵地开炮。炮打着打着感觉有点不对,我让班里的战士赶快转移位置,离坦克远点。我们刚离开没多久,越南人的迫击炮就打到刚才我们的位置,好险,逃过一难。
                              不过我们已经学聪明了,我们已经学会了怎样调动我们的炮火去消灭越军。
                              营里的炮火,团里的炮火和师里的炮火随著我们的指引在修正弹着点,此时的303高地己经被打得锋烟四起。
                              炮兵和坦克兵打得差不多了,我们分几个战斗组从侧面抄上去,一顿手榴弹就干干净净地地包了他们的饺子。上到了敌人阵地上,看见的那是真痛快,阵地上剩下来的都是死鸭子了。
                              战场上手榴弹其实很管用。静静地摸上去,出其不意来一顿手榴弹是最有效的。最后开枪是补给那些已经被炸得晕头转向的。
                              看来打仗也得打聪明仗,得动脑筋,得学会打巧仗。
                              过去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场面,举着红旗,吹着军号,喊着口号,死冲硬拚的那一套东西真他妈害人
                              后来听说80年代打老山的那阵子,为了要给领导录像,几次让士兵们举着红旗,吹着军号,喊着口号死冲硬拚的往敌人的阵地冲。我们这帮79年自卫反击战的老兵在一起骂娘骂了好几天。真他妈不把咱当兵的当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0楼2014-07-06 11:23
                            收起回复
                              2营的5连,在我们连原来的指导员、他们现在的副营长周元生带领下,正在攻打郭注山,他们打得比我们更鬼,也比我们更巧。
                                当他们接近敌人的阵地时,发现山上静得很,看不见有任何动静。周元生认为这个一定不可能。郭注山左侧是同谅公路,右后方是扣马山,这样重要的地点不可能不设防。
                                于是,他命令炮兵准备,步兵们都分散在山脚。没有命令不准露面,只是向山顶的越军阵地开火,吹冲锋号,然后步兵大喊冲锋,来个引蛇出洞。
                                果然没多久,防御的越军在坑道里沉不住气,冲出来准备阻击我们。好家伙,小王八上当了,这时炮兵在周元生命令下开炮。
                                如事者两次,把越南人打得够呛。
                                到第三次,下面又是一边打枪,一边大喊,另一边就派了马旭旺他们几个人利用地形隐蔽往上摸,摸到敌人前沿战壕时才被越军发现,到那时越军已经来不及了,马旭旺他们一轮手榴弹,接着人就已经跳进敌人的战壕。
                                事后许大和尚对此大赞了一番说:“这就是智慧,在军事上叫谋略,这个副营长会打巧仗。”
                                我们攻下303高地后,大部队开始通过303高地的两侧向前运动,我们营的下一个目标就是3号和7号高地,8连的攻击目标分工是3号高地。我们连的攻击目标分工是7号高地。扣马山西北侧的最后一个防御阵地就是7号高地。
                                这时的雾越来越大,进入扣马山一带的山林后,到处都是深山密林。我们根本无法看见扣马山的山峰,50米开外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我们看来已经迷失了方向。报告给上级后,原来2营也同样迷失了方向。
                                师里想了个主意,让炮兵往扣马山顶打燃烧弹,给我们指示方向。可能那天的天气不好,雨雾弥漫,我们还是看不见。于是师里再通知我们,炮兵将会向扣马山顶进行急速射,让我们朝炮火最猛烈的方向攻击,就这样我们终于又找到了攻击的方向。
                                连里这时命令我们排负责在7号高地的东北方向对高地发起攻击,必须在扣马山总攻前攻占该高地。
                                刚好在我们正要进入攻击出发阵地时,匆然我碰到了我们团的胡副团长,他正带着团里的侦察排来到我们连。在那里,我碰到侦察排里几个我最要好的战友。他们就是上次和我们一起在战前前出越南捕俘的那个排。
                                当时的心情到今天我还记忆尤新,胡副团长重重拍了我一下,就说了一句话“小心”。接着让他的警卫员拿出了两个橘子给我们。我们大家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几个接着下来就把那两个橘子分了,在场的士兵每人一小块。
                                我还记得当时我对他们就说了一句话:“如果我牺牲了,请帮我回家看看我的父母,因为他们只有我这一个儿子。”就那么一句话,我们就分手了。
                                打到这个份上,我们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攻打7号高地时,我们靠得自己的炮火准备越来越近了。我们大家都约定了,当我们自己的炮火开始延伸时,我们就 边投手榴弹边接近战壕。当我们最后进入越军阵地时,被炮火和手榴弹消灭得差多的他们才刚从猫耳洞出来。看见4个越军分别从坑道里猫着腰正冲出洞口,我们一 轮冲锋枪扫过去就把那三个坑道封死了。二话不说,也不管洞里还有多少越军,我们分头就用手榴弹和炸药包往洞里猛丢。直到几个坑道口都炸塌为止。谁还要抓俘 虏啊?好不容易刚打上了山头,敌人的报复炮火就打来了。足足起码给轰了5分钟,幸好命不该绝。又活着下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1楼2014-07-06 11: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