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01,164贴子:12,520,473
  • 16回复贴,共1

古代汉族女子婚后头发怎么弄,没有满清头上的大板子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真的不知道啊,发些图片给搂搂好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22 13:38回复
    大板子貌似就是慈禧的创作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6-22 13:54
    收起回复
      鞑清以前是婚后束发,婚前没怎么限制,当然还是扎编起来比较方便! 狗清大板子还要加上阴阳头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4-06-22 14:10
      回复
        古代汉人女子发型变化一般是在及笄礼,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还没有许嫁或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则仍然保持原来的发式,两者区别十分显著。女子行过笄礼之后,不仅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方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因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古时,女孩出生三个月后,便剃发,但在囟(音同信)门两侧各留一绺头发,于头顶纵横相交,名“羁”。长及三四岁,把头顶上的发结成两条辫子,或挽两个小髻,其余头顶四周的发,每隔一月就剃去。至十三四岁,四周的短发留下不剃,叫做“留头”。及十五岁,行成人礼,将四周已长长的头发和原留的两绺头发一起挽髻,并加笄固定,故女子成人礼亦称笄礼。
        一般来说,未成年的少女发式有两个特点:一是后垂分髾(shao);二是左右对称。对称发式有双丫鬟、双丫髻、垂练髻、蚌珠头等。(双丫鬟的梳法为:将前面头发向两侧平梳,结对称两个环,自然平垂,挂于两侧;双丫髻与双丫鬟相似,区别在于前者在头的左右两侧各挽结两个对称的髻。)(唐代的垂练髻是从双丫鬟传承变异而来的。垂练髻的梳法:将发分成两边,每边下垂向上折起用绢束缚。)
        小女孩,小男孩的发式,“男角女羁。――《礼记·内则》”是有这样的说法的
        成年后的发式是有很多种的,就不一一举例了。
        大概是这样,目前我只搜集到这些资料,其他的还不是很清楚,没有整理,仅做参考


        IP属地:河北4楼2014-06-22 22:38
        回复
          百度中国装束复原小组


          IP属地:广东6楼2014-06-24 18:18
          回复
            你可以去汉服吧问问,有专门几个帖子专门讲女士发型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24 18:35
            回复
              据说满清时,民间结婚和过世都是穿汉服,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24 21:13
              回复
                楼主的头像就是明朝婚后妇女的打扮。。。


                9楼2014-06-24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