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共名将吧 关注:884贴子:92,989

林粟对于辽沈和淮海的作用和水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鉴于大家不让帮腔。 我自己下场。 看看何方神圣。 也顺便告诉某些人什么叫做挑战。


1楼2014-07-17 17:07回复
    首先 要比较辽沈与淮海战役 。 就规模而言, 显然辽沈战役小于淮海战役。 就战果而言 淮海战役歼敌55.5万 。辽沈战役歼敌47.5万。 淮海战役歼敌数目要超过辽沈战役。 就战役的激烈程度。 淮海战役的碾庄战役 黄百韬战死 。 双堆积战役 黄维被俘 陈官庄战役 邱清泉战死 杜聿明被俘。 而辽沈战役 锦州是打下来的 辽西围歼活捉的廖耀湘。 沈阳? 长春不过是扫垃圾和收旧货。


    2楼2014-07-17 17:12
    回复
      就国军的情况 淮海战役的黄7兵团 黄12兵团 邱清泉兵团 李弥兵团都是有战斗力的兵团。 辽沈战役除了廖耀湘兵团还有点分量。 其他的不过是注水猪肉。


      3楼2014-07-17 17:15
      回复
        综上所述,如果把这两大战役当做考试 辽沈就是中考 淮海就是高考


        4楼2014-07-17 17:16
        回复
          在谈谈辽沈中林的作用。 辽沈战役中林是东野的军事一把手。 对辽沈战役负全责。 就战役指挥而言显然是林负责并承担责任和享受起荣誉。 不过林在其中犯了错误。 就是打锦州和长春的问题。 虽然后来改正了但是不等于当时是对的。


          5楼2014-07-17 17:24
          回复
            辽沈战役只有廖军团像点样子,其他基本返修翻新注水,城管警察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7-17 17:28
            回复
              辽沈中打锦州很顺利。 根据胜利者不受指责的原则。林是值得表扬的。 辽西围歼战。活捉廖耀湘。 林表现不错。至于长春。 就不敢恭维了。 一是时间太长 二是造成饿死无辜百姓。


              7楼2014-07-17 17:57
              回复
                林还有的失误是没有占领营口。 综合看起来在辽沈战役中林有出彩也有瑕疵。 毕竟战役打赢了。 成绩还是大于过失。 打赢了该打赢的仗。 且赢得还算彻底。 总体表现可评为;良好。


                8楼2014-07-17 18:32
                回复
                  淮海战役最大的特点就是毛说的 一锅夹生饭 被华野和中野硬吃了下去。 所以淮海战役一直在变。 淮海战役是粟裕最先提出的。并命名的战役。 就战役指挥而言。 粟裕是华野双代。 负责华野的军事,并因此承担责任和享受起荣誉。 这点和林在东野战役指挥方面没有什么区别。 就淮海战役而言。 华野是主力 中野是助手。 从实力和战果来说都如此。


                  9楼2014-07-17 18:36
                  回复
                    淮海战役中 粟裕指挥了碾庄战役 和陈官庄战役 。 并在双堆集战役中负责为刘邓遮风挡雨。 所以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在围歼杜聿明集团的过程中,自己省吃俭用。 抽出几个纵队帮助刘邓。 按照猫的话说 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就战役指挥而言。淮海战役的总体部署,战役的节奏控制。只可能由粟裕来掌握。 由华野来完成。


                    10楼2014-07-17 18:42
                    回复
                      碾庄战役。 华野和黄兵团都在运动中。 华野能够以并不占多大优势的兵力。合理分配,追击 包围歼灭黄兵团并在歼灭黄兵团后完成了新的部署。 其难度在辽沈战役中没有那一场分战役能相比。 打黄兵团从追击歼灭撤退之敌转为歼灭固守之敌过程中出现一段不利的插曲。 但是马上调整,并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解决了黄7兵团。 在解决黄7兵团过程中还阻击邱李兵团。 并逐步转移兵力。 悄无声息的为下一阶段的部署做好兵力调整。


                      12楼2014-07-17 18:49
                      回复
                        第二阶段一般都认为是双堆积战役。 这不过是其中一部分。 只算果子不算种树的算法的称谓。 第二阶段 是中野围住黄维兵团。 蒋为了援救黄维打通津浦路。 华野挡住了国军邱 李兵团以及李 刘兵团的进攻。 给中野遮风挡雨。 后来杜集团撤离徐州。 华野以差不多的兵力包围的杜集团并歼灭了私自突围的孙兵团。 省吃俭用的抽出几个纵队帮助中野歼灭黄维兵团。 这段时间虽然摘果子以刘邓为主。但是把握大局还是华野。


                        15楼2014-07-17 19:48
                        回复
                          第三阶段 歼灭杜集团 华野干活 中野旁观


                          17楼2014-07-17 19:53
                          回复
                            战果方面。 东野70万野战军 华野才30多万, 基本上是东北我军一半。但是在淮海战役中华野歼敌44万(不包含华野部队在双堆积的战绩)。而东野47.5万。 其中长春战役还是半年前的存粮。 华野要是算上同期济南战役的战果。 则大于东野的战绩。 这种战绩还是在以少胜多的情况下取得的。 吹3天3夜的牛? 能比得上实实在在的战绩吗?!!


                            19楼2014-07-17 20:18
                            回复
                              拿辽沈比淮海? 小学生比中学生。 拿辽沈中的林与淮海战役中的粟裕比。 就是一靠体重赢了对手的选手比吃掉夹生饭的食客。 有可比的人吗 ?


                              20楼2014-07-17 2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