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汉服吧 关注:4,811贴子:19,086
  • 9回复贴,共1

关于汉服的一些礼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礼仪篇】
所谓“礼仪制度 衣服正之”,汉服自古为礼制之服,是与礼仪制度分不开的,因此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身份穿什么样的汉服,都不是随心所欲的。穿着汉服的一天,哪怕是一时,也要举止得当,行为得体。中华自古为尊老敬长、 孝敬父母之礼仪大邦,诲幼友弟、夫妻和敬、君子之国。我国民自古具有“温,良,恭,俭,让”之五德。谦逊克让,以礼律己,以德待人。
礼仪,礼貌不仅存于心中,也表现在适当的形式中(至少给人一种亲切感 使对方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而被尊重)和待人接物的日常生活细节中。礼仪不能只重于里而忽视表,表里形神统一,由表带里,由里衬表,才真正具有规范行为道德的价值。而这些,是日常生活中随意就能做到的,既不费力,也不劳神,日常生活细节中的礼貌礼仪,所谓“生活常礼”。和那些繁文俗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也可以适用于现代社会。


1楼2014-07-25 13:32回复
    关於站立的礼仪
    “ 拱手正身,双足相并,必顺所立方位,不得歪斜。若身与墙壁相近,虽困倦不得倚靠。 ”
    ——【明】《童子礼》


    2楼2014-07-25 13:33
    回复
      关於行揖
      “凡揖时,稍阔其足,则立稳。须直其膝,曲其身,低其首,眼看自己鞋头,两手圆拱而下。凡与尊者揖,举手至眼而下;与长者揖,举手至口而下。皆令过膝。与平交者揖,举手当心,下不必过膝,然皆手随身起,叉於当胸。”——《童子礼》
      子穆按:行揖必有讲究,对尊长行揖,曰“天揖”,而不是什麼“正规揖礼",与平辈行揖,曰”时揖“,而不是什麼“一般揖礼”;尊长还礼,曰“土揖”。
      揖礼就是揖礼,无所谓正规不正规,一般不一般。先儒已有定数,不要天马行空大搞发明创造。


      3楼2014-07-25 13:33
      收起回复
        关於行拜
        和揖礼一样,如何行拜,先儒也是早有定数的,我们照做就是,不要搞什麼发明创造。从来没有什麼正规不正规,一般不一般,如此不严谨的称呼。
        凡拜,必先跪,先下做足,后下右足。拱手加额,在胸前以头碰手背,曰“空首”;俯伏,双手重叠置於膝前,以额头碰手背,一碰即起,曰“顿首”;停留数秒,曰“稽首”。
        还是那句话,该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要胡乱取名字。


        4楼2014-07-25 13:34
        收起回复
          关於女子行礼
          男子有礼仪,女子也有礼仪,男子行礼,女子也行礼。礼仪就是礼仪,不是什麼“男女平等”,更没有什麼“忍让风度”,而是男女有别。
          男子日常行礼曰“揖”,女子日常行礼曰“肃”或曰“万福”。男子拜起曰“空首”曰“稽首、顿首”,女子拜起,曰“肃拜”曰“手拜”
          这就是男女有别,而不是什麼男女平等和“忍让风度”
          华夏传统礼仪没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忍让”


          5楼2014-07-25 13:34
          回复
            关於“肃”和“肃拜”
            肃,女子日常行礼,曰“肃”。行礼时,袖手、肃立,低头(看到鞋尖为准)、欠身,此为“一肃”,礼毕,抬头直身,恢复肃立。
            万福,女子日常行礼,除了肃,还可“万福”,行礼时,肃立,两手相扣,置於身体正中或左侧,同时低头微屈膝,口道“某某万福”,亦称“道万福”
            肃拜,女子行拜,称“肃拜”。行礼时,先行一肃,随即下跪。与平辈之人行拜,双手置於膝上,微点头俯身,随即抬头直身,恢复正坐。与尊长行拜,双手重叠置於膝前地上,低头俯身,额头将至手背时,抬头起身,恢复正坐。
            礼毕,起身,恢复肃立。


            6楼2014-07-25 13:34
            回复
              一看就是雨轩…留个爪以后好找。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7-26 20:07
              回复
                →_→棒棒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7-29 12: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