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3,911,236贴子:70,825,542
  • 25回复贴,共1

郭冲五事真的假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裴松之记载了郭冲五事,但随后裴松之又全面否定了这些事情的可能性。其实仔细阅读郭冲五事,觉得其还是有存在的可能的,只是被裴松之一口否定,所以大家都觉得此事不真。裴松之说郭冲五事完全违反常理,例如一事中,裴松之认为刘备尚在,诸葛亮不可能制定蜀国的法令制度。但在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成都后,便“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可见诸葛亮是有这个权力的,而且刘备给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在后方抓这些事。【裴松之作为著名的史学家,又是晋朝官宦出身,而且也亲自为三国志做注,他会不知道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他写注时没看到这一条?】只能说是裴松之一时疏忽,忽略了这条史料,从而否定了郭冲提出的这第一件事情。在第二件事情后,裴松之认为当时那刺客的谋略才能很高,曹魏不会派这样的人才来行刺,即便是真的派来了,后来刺客逃走,也没有听说曹魏重用这样一个人才。但裴松之没想一下,【谋略可能是高的,但未必是刺客本人的才能。】只要刺客够聪明,事前教给他如何述说,如何应对,经过反复训练,骗过刘备还是有可能的。在第四件事中,裴松之认为诸葛亮一伐归来后,别人向他庆贺,不合理。但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客套,诸葛亮劳师远征,又是地位很高的相父,此时出于礼貌与安慰,故意说些赞美之辞,又有何不可能呢?至于由此蜀人才知道诸葛亮有吞并魏国的志向,裴松之对此表示怀疑。我看【这要看来祝贺的人是谁了,如果只是边界地区的地方官吏,他们不知道国家的大战略,经诸葛亮这样一解释,他们才知道国家是要吞并魏国,这也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在郭冲五事当中,一、二、四事是挑不出毛病的,倒不是说这样便可以肯定此事的历史真实存在,只是说裴松之据此否定郭冲五事是站不住脚的。


IP属地:江苏1楼2014-09-01 19:08回复
    挽尊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楼2014-09-01 19:08
    收起回复

      对于郭冲五事最难理解的是第三和第五事,主要在于这两件事的记载过于混乱与矛盾,与已知的史实出入较大,下面试着详细探讨一下,尤其是三事,很有代表性。原文如下,郭冲三事曰: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难曰:案阳平在汉中。亮初屯阳平,宣帝尚为荆州都督,镇宛城,至曹真死后,始与亮於关中相抗御耳。魏尝遣宣帝自宛由西城伐蜀,值霖雨,不果。此之前后,无复有於阳平交兵事。就如冲言,宣帝既举二十万众,已知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案魏延传云:“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亮尚不以延为万人别统,岂得如冲言,顿使将重兵在前,而以轻弱自守乎?且冲与扶风王言,显彰宣帝之短,对子毁父,理所不容,而云“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故知此书举引皆虚。


      IP属地:江苏3楼2014-09-01 19:10
      回复

        从这第三事的记述中,只靠我们自己的判断,已经可以看出其中许多的谬误。首先便是事件的地点阳平关,根据三国志记载,一伐时的战斗都是在祁山附近发生的,离阳平关距离遥远,但为什么郭冲第三事会说发生在阳平关呢?如果能解释这一问题,那么这个第三事便可以有答案了。现在我们假设空城计是发生在阳平关,根据原文记载,魏延领着主力部队由阳平关向东开进,与司马懿的20万军队相向而来,却没能碰面。由此我们大胆的假设此事是发生在街亭之战后,蜀军撤退到汉中地方时发生的。根据三国志记载,司马懿建兴6年初时,在荆州上庸地讨伐孟达,后来去了洛阳,再后来便没有记载。所以当诸葛亮一次北伐,三郡不战而降时,曹魏震动,魏明帝亲自坐镇长安,并派遣张郃领五万军进攻街亭。是否也派遣了司马懿由荆州上庸沿汉水西进,在后方进攻诸葛亮呢?如果是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诸葛亮都到阳平关了,司马懿才赶到汉中,因为他要回到荆州,安排好防务后,整顿军队西进,所以时间上来晚了。当诸葛亮听说司马懿带军进入汉中后,当然是派魏延带大部队去迎击司马懿,自己则是守住阳平关这一汉中西大门。然而不巧的是,魏延与司马懿的军队没走在一条路上,所以竟然没有遇到,后面便发生了在阳平关的空城计。这一假设解决了空城计的发生地点在阳平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众所周知的一伐时司马懿没有参加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是无法解决的,那便是司马懿作为一路军的主帅,所率领的军队少说也有几万人,在曹魏第一次抵抗蜀汉的侵略战争中,有一路几万人的军队也曾参战,却竟然没能被载入史册,令所有的人都毫不知情,这看似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说陈寿因为避讳司马懿战败的难堪,而有意的回避这件史实。那么几十年后的裴松之为什么对此事也是一无所闻呢?裴松之应该不会有避讳司马懿败仗的顾虑,因为他的注中记载了司马懿畏蜀如虎、千里请战、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等故事,这些一点不比空城计差,而且更让皇帝难堪。但裴松之还是如实记述了,所以裴松之为司马懿隐晦的可能不大,而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当时司马懿确实没有参战,空城计也不是发生在阳平关。


        IP属地:江苏4楼2014-09-01 19:11
        回复

          如果历史上真的有过诸葛亮摆空城计,那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一定是在祁山地区,和小说三国演义描述的应该出入不大,在街亭失败之后,诸葛亮因为没有料到蜀军会突然遭到这样全面的失败,所以来不及收拢部队,便对各部队下达各自撤退的命令。此时诸葛亮手头兵力应该不会太多,因为除了马谡等带到街亭的不下五万军队外,还有在祁山各处作战的其它部队,留在诸葛亮手中的部队当然会很有限。作为三军主帅的诸葛亮又理所当然的是魏军攻击的头号目标,因此在张郃军打败马谡军后,打通了进入祁山的道路,便直扑诸葛亮所在的驻地,意图直接消灭蜀军主帅,故事便由此发生。诸葛亮在敌军主力突袭,自己手头兵力不足,而且考虑到街亭刚刚失败,军心动摇,实力大亏的情况下,如果自己再突然改变已经安排好的撤退计划,独自逃跑,会对整个蜀军的有序撤退,产生很严重的破坏效应。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诸葛亮没有立刻弃城逃跑,而是想通过运用计谋骗过敌军,以为蜀军整体的撤退赢得时间与主动性。再一个可能便是张郃部是步兵加骑兵,此时诸葛亮若是真的想逃跑,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不但会带乱自己的蜀军,而且也未必跑的过魏军的骑兵,如果像张郃当年在巴西那样,丢下军队只身逃回,无异于蜀军主力的全军覆没。这样的结果肯定是诸葛亮难以接受的,而且接下来蜀国也将迅速被魏、吴吞并。因此作为弱国的领军人物,诸葛亮必须尽可能的将这只刘备交给自己的队伍带出去,并且能带回来。考虑到这么多的因素,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与魏军交锋中,运用空城计智退敌军,在逻辑上与情理上来说,是完全合适的,就当时的军事上的现实需求来说,也是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如果我们在逻辑推理上,和诸葛亮当时实际情况下的军事需求上,都得到了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可行之处。那么这个空城计是摆在西县还是附近的其它什么地方又有什么重要呢?对于空城计的具体发生地点,我们便不再进行具体的讨论了。但为什么三事中会提到司马懿呢?我觉得可能是记载的错误,把张郃记成了司马懿。


          IP属地:江苏5楼2014-09-01 19:12
          回复

            以上我们只是假设了诸葛亮摆空城计的逻辑合理性,与实际上的军事需求性。但就整个空城计故事来说,最让人迷惑的两点,我们还是没能弄清楚。我们只是知道了在当时战败的情况下,诸葛亮完全有可能摆这个空城计,但为什么发生在西县的空城计,会被郭冲说成是在阳平关呢?为什么张郃领导的围困诸葛亮的战斗,会被郭冲说成是司马懿指挥的呢?由此我们是否能认为,空城计是假的呢?从郭冲五事开场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讲述此事时,是在一次官员的聚会中。在座者都是当时的高官,最长者是扶风王司马骏,他是司马懿的儿子,而且从小聪慧过人,曾经是齐王曹芳的老师。司马骏文武全才,在许昌、关中都驻防过,可算是见多识广,他不可能对诸葛亮一伐时,司马懿没有参战这件事毫不知情。但郭冲这一明显矛盾的故事在讲完后,司马骏不但没有反驳,而且是“扶风王慨然善冲之言”。可见唯一的原因,不是郭冲讲述有误,而是后世记述者传载有误。因为司马骏当扶风王时是公元277年,王隐写作《蜀记》时,大约在公元317年前后,之间相差40年左右。40年的隐没不闻於世的故事,之间的传载讹误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当王隐写《蜀记》时,原本郭冲所说的张郃围困诸葛亮,诸葛亮用空城计退张郃的故事,便以讹传讹的变成了司马懿围诸葛亮,诸葛亮智退司马懿了。如果真的像我所猜测的这样,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诸葛亮在一伐时,因为军情紧急而摆空城计,智退张郃的曹魏军。那么当时一定是被曹魏的史官给有意忽略了,但当地的百姓却知道此事,故事便流传下来。49年后的公元277年,此时晋朝已经建立,在一次驻关中的晋朝高官聚会中,有一个叫郭冲的金城人,给大家讲述了这件发生在49年前的战斗故事。当然郭冲当时讲的应该和我们现在猜测的一样,是张郃在西县围困诸葛亮,后被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由于当年魏国史官没有记载这件事,张郃等人事后自然也不会四处夸耀这件事,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竟然无人知晓,包括扶风王司马骏这样的高官,一样是第一次听说。当然在听到当年诸葛亮如此智谋之时,才会情不自禁的“慨然善冲之言”。说到这儿,关于空城计的主要迷惑之处,已经基本的解开了。但我还是愿意再提出一点新的看法,那便是在一次北伐时,其实不止西县一处有空城计。在街亭,马谡战败后,王平曾经也用过空城计。“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还有箕谷的赵云“……赵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虽然这两处空城计是有些变样的空城计,但也可以看出,无论是街亭的王平,还是箕谷的赵云,他们在撤退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沉稳。因为王平沉稳的鸣鼓自守,所以张郃怀疑他有埋伏。因为赵云的沉稳,所以曹真虽然突然打败了他的军队,却没能讨到便宜。这样看来,这种战败时的撤退方法,是事前诸葛亮安排、训练好的,大家运用的都很熟练。如此,诸葛亮在危急时刻毫不惊慌的摆空城计,是否也很符合诸葛亮的做事准则呢?


            IP属地:江苏6楼2014-09-01 19:12
            回复

              至于郭冲所叙述的第五件事,他主要讲的是诸葛亮带兵守信用,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都是清楚的,诸葛亮的为人如何,诚信如何。至于司马懿是否由剑阁奔向祁山,这些已经不重要,因为如同前一事一样,完全有可能是传载的讹误,此处就不一一叙述了。总之我们今天讨论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要证明郭冲五事的真实性,而是要否定裴松之对郭冲五事的怀疑性。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改变一下大家已经有的惯性的思维程式,即裴松之以及史料已经否定了郭冲五事的可能性,所以对史书记载的郭冲五事,我们便可以完全的不以为然和置之不理,想当然的认为那些都是虚假的讹传。如果我的文章能够给有兴趣者以提醒与启发,使他们能够对此事更加有所性趣,继而运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去解开这一历史的谜团,对于我来说将是一件荣幸的事。


              IP属地:江苏7楼2014-09-01 19:13
              回复
                有新意.而且听上去也是合情合理.不是没可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9-01 21: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