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吧 关注:72,818贴子:118,547

中轻火多无好茶?戏球有些观点和大家分享。欢迎交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市场上自此前说差茶焙重火后又有一股子风潮,叫做内质好的武夷岩茶承受的了焙火,所以多做足火。中轻火大多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市场要么就是外山茶,不能算是本质的好茶。关于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些茶人和茶书的意见,写了这篇文章,并且也请我的老板游玉琼亲自帮我逐字审稿。传承人不传承人的只是名头,但是我想这更是一个亲自做茶三十多年的茶人在向广大的岩茶爱好者传递一些她做茶的理解,可我们也不能妄自尊为权威,只希望放出此砖,引来数玉,究出真知。
首先必须要提起的一个概念是足火。足火到底是什么意思?翻开“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武夷茶经》第98页,传统制作技艺里的第九道,叫做复焙,俗称足火。足火,是岩茶制作中的一道重要工艺。是为了使茶叶焙至所要求的足干程度并吃下它能够吃下的火。这是一个幅度值,它可以吃下100分的火,可是有时候它其实吃到80分,它的香气滋味是最好的。这个“足火”的区间里面就有很大的学问了。
茶叶怎么才算是吃足了火?1、和品种有关;2、和内质有关;3、和天气有关;4、和做青程度有关。所以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山场,天气的晴雨、做青的熟轻,都是焙火的师傅会考虑的因素。说中轻火不是好茶的说法,不过是断章取义片面之法,因为这里面关键的是“足火”。那么大家都在议论的足火和中轻火有什么冲突呢?中足火、轻足火,谁说不能出好茶?再者是不是一个品种它能吃下100分的火,我就足足给它100分就是好茶呢? “足不足”怎么可能有刻度标准?如果大家都能依葫芦画瓢了,那大家都知道肉桂这个品种这个山场可以吃100分的火,那家家户户都按着这个标准焙,每年又要什么天心、星村斗茶赛,市场又有什么好茶不好的茶之区分?


1楼2014-09-13 15:42回复
    1、不同的品种不同的火
    我举个最简单的栗子。铁罗汉、水金龟能吃到最足的火,焙在白鸡冠上适合吗?不,如果你把白鸡冠拿去焙,甚至焙到中火以上,不要说品种的外形之美被破坏了,连品种独特的那股子糯香都弱了。市场上您说买到足火的白鸡冠,那是有的,不过基本是拼配的,而不是纯种的白鸡冠。焙到八仙、金观音上合适吗?不,它们连吃到中足火,香气都会减弱。所以,不懂品种性格的人如何去分辨这“足”的含义呢?更勿论中火、轻火这种流于表面的事了。看品种焙火,这是其一。
    这里我还要举个栗子。
    以为肉桂、水仙这种品质是武夷山的当家品种就最容易喝出来?不,有一种境界是,做任何茶都做成一个味,而且绝对是极品好茶。这活儿没有深厚的功底、严苛的制作要求和一定的资本条件是做不出来的。但我是真真见识过的。
    那你是要喝“好茶”呢,还是想喝出不同品种独特的一面呢?当然这个栗子颗粒不饱满,略微片面极端了些。但这也说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但你想喝出品种特征,那我们就把品种最明显的特征展现给你。


    2楼2014-09-13 15:43
    回复
      2、不同山场的焙火也不同
      当然武夷山原产地的山场,茶叶能吃的火肯定比外山茶要足一些,为什么?我们必定知道,内质丰厚的比内质浅薄的更容易受得了碳焙。
      那是不是要证明这是武夷山的“好茶”,我就不分青红皂白一个劲地往厚里焙?山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好的山场非得用非中轻火的“足火”焙,这又要回到上一条,看品种焙火。


      3楼2014-09-13 15:43
      回复
        3、做青程度不同焙火不同
        做茶是一个多因素起作用的过程。那么焙火除了看品种看山场,还要看做青的程度,青做的熟,方可久焙;做青轻者,只能低火。在初制过程当中,我们会对每一款毛茶进行审评,香做的好的,我们会把它的香挥发到极致;水做得好的,我们则会选择把水炖的更厚一些。综合都不错的,我们会根据炖火过程中的变化,由技师实时审评把控,到了多一分则香减,少一分则水薄的这个临界点,就是它的火“足了”。而这个临界点,不是轻易看你是用轻火焙还是中火焙还是重火焙就能概括的。因为它身不由己,掣肘甚深。


        4楼2014-09-13 15:43
        回复
          4、天气不同焙火不同
          武夷山做茶,一句俗话:看青做青,看天做青。 天气对武夷岩茶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比方雨天我们不采茶,因为空气中水分子含量太高,茶不易走水,这就对茶叶的品质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天公爷的阴晴面貌,对焙火有没有影响?肯定是有的。


          5楼2014-09-13 15:43
          回复
            当然,还有一个,说到市场,给潮汕地区的茶,一般的普通销区消费者觉得,这款茶80的火很好喝。但是我们专供给潮汕地区的一定是95以上的“足火”。如果是喝绿茶或者铁观音的,80的火他可能都觉得高。所以每个人的口味是不同的,一味以一些刻板的标准来影响自己对一泡茶的客观评断,个人认为并不可取。而作为品牌的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保持岩茶的本真滋味,做一个了解聆听品种心声的茶人。我相信每一个武夷山真正在用心做茶的茶人都当如是对茶。


            6楼2014-09-13 15:55
            回复
              消灭零回复。码字辛苦了,赞一个


              7楼2014-09-13 17:49
              收起回复
                说白了就是一句,茶之优劣与火工高低无关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9-13 19:38
                收起回复
                  不懂作茶,随便说说。这个要界定轻火是轻到什么程度?是走水焙完不用复焙精制就OK?还是指更低的碳表温度复焙?或者同时缩短复焙的时长?~如果轻火是第一种状况,当然符合喝岩茶只看山场好了~这个工艺,安溪铁观音的工序相较之⋯似乎也不见得到更差啊!


                  10楼2014-09-13 21:42
                  收起回复
                    有错别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9-13 22:24
                    收起回复
                      要想做好一泡武夷岩茶真难(没那么简单)


                      12楼2014-09-13 22:54
                      收起回复
                        茶之六度
                        明海法师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
                        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
                        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
                        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
                        和敬清寂,茶味—如,是为禅定,
                        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9-13 23:23
                        收起回复
                          顺茶而做,看茶做茶,茶师应当用自己的技术去展现,烘托出一款好茶;盲目的用焙火去证明这款茶的品质,以能够耐吃火去证明其价格,迷失了自己,毁了好茶的先天之灵,更像按部就班的八股文,死板,刻薄,没灵气;引导着茶客追求所谓的足火才是好茶,是祸害,是迷失,有的更是商业竞争的有意误导;好茶的除了品感指标例如香水回甘以外,我觉得还是在于韵, 所谓韵味并非足火岩茶的厚重口感, 而是茶本身的一种感觉,很微妙,但是韵味是灵气,甚至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用足火高火去证明这是好茶,也只是用技术手段去验证用了好茶青而已。
                          顺茶而做,找到那个零界点,才是一款真正的好茶吧,至于是喜欢轻火中火还是高火, 还是依个人喜好而定。
                          胡诌几句,哈哈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09-13 23:28
                          收起回复
                            好,我还专门去百度了武夷茶经这本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9-14 09:2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