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吧 关注:1,650贴子:12,337
  • 9回复贴,共1

【帝辛|妇周】应该是妘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http://tieba.baidu.com/p/638561821
看来我以前听人说黄帝是妘姓是有来头的。


IP属地:福建1楼2014-09-16 19:47回复
    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
    董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黄天树先生对殷墟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确定了卜辞国族名称“周”的时代属殷墟二期,并根据文献记载古公亶父迁岐的时间相当于殷墟三期,指出殷墟卜辞“周”不会是姬姓周人。然后根据王恩田先生的考释,用古文字学的方法,将甲骨、金文中表示国族名称的两种写法的“周”相联系;又根据张懋镕先生姬周贵族不用族徽和日名的说法,指出西周金文中的“周”族也不是姬姓,而是妘姓,此妘姓之周应与殷墟卜辞中的“周”为同一族属。最后指出,同族氏称号而不同族姓是先秦历史上常见的现象。
    [关键词]:姬周、妘周、族氏、族姓


    IP属地:福建2楼2014-09-20 19:18
    回复
      根据黄天树先生对殷墟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结果 ,上述有国族名“周”的卜辞,就其分类来说,各类所属的时期如下:
      历 间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下延至武丁晚期
      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
      宾 间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
      宾 组 一类: 武丁中晚期
      典 宾 类: 武丁晚期,小部分延至祖甲之初
      宾 组 三类(宾出类):小部分属武丁晚期,主要是祖庚时期,小部分延至祖甲之初
      历 组 二类: 武丁晚期,主要是祖庚时期
      由此看来,这些有关周国族的卜辞的时代范围,主要属于武丁至祖庚、祖甲这三个王世,即相当于董作宾殷墟甲骨五期分法的第一期与第二期,邹衡先生殷墟文化分期的第二期。
      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国在迁岐之前并不称“周”,古公亶父迁岐的时间是在武乙之世,即殷墟文化的第三期之初。《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史记·周本纪》言公刘先在邰,后徙居豳,“周道之兴自此(公刘)始。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公刘、庆节以下八代至古公亶父,乃“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史记正义》也说:“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根据这些说法,姬姓之国号“周”取自已经存在的地名,是以地名为国名。这就是说,殷墟三期才迁到岐下周原的姬姓族群,在殷墟二期时还没有取得“周”的名号。因为时间和名号都对不上,上引殷墟文化二期卜辞中的“周”应与殷墟三期才出现在周原的姬姓族群毫无关系。
      但是,今见学术界在解释上述卜辞时,常常不加论证地认为,卜辞之“周”就是后来灭商的姬周族;进而推论说,殷商、姬周早在武丁时期就已经有了交往;再进一步,就试图突破文献记载的束缚,怀疑《史记》、《后汉书》等古书记载有误,否定传世文献中古公亶父因迁岐下周原而改国号曰周的说法,认为古公亶父之国族原本名周,而地名周原则反而是来自古公亶父国族之名。
      我认为,上述那种怀疑古书的观点,从根本上就是靠不住的。如上所论,若站在相信古文献记载的立场,则将上引卜辞中的“周”看作是后来的姬周,在称号、时间、地点这三方面都与太王迁岐的传统说法相矛盾。所以,上举殷墟卜辞之方国“周”并不是后来的姬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个殷墟卜辞中的方国“周”?这正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下面先从“周”字的各种写法谈起。


      IP属地:福建4楼2014-09-23 19:20
      回复
        本文作者为@磨刃肥布偶


        IP属地:福建10楼2014-10-01 19:41
        收起回复
          子桑木的研究越来越深了
          感觉跟不上节奏。


          11楼2014-10-31 22: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