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之家吧 关注:1,166贴子:6,395

【玄机夜话】紫微斗数婚姻观 - 婚姻的道德和伦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之前发表在某贴吧,每个章节都是现想现写,内容里有不足之处,还有不少白字错字,现特修订,重新编辑,增补删改内容,并且将星情篇和伦理篇分开
星情篇:http://tieba.baidu.com/p/3318277871
本篇单论紫微斗数的婚姻伦理,在现代社会的求同存异,人们如何符合道、符合易的智慧来处理和对待婚姻、爱情。


IP属地:江苏1楼2014-09-27 16:47回复
    前言:
    这里没有命理术数,所论及的都是人生哲理和道理。
    婚姻本身作为一个严肃庄重的话题,其实我并没有资格告诉你们婚姻是什么,所以我尽量使用公共标准定义的说明。
    看本文内容,可能会发生打破幻想、击碎憧憬的副作用。
    请未婚适龄读者谨慎阅读。


    IP属地:江苏8楼2014-10-17 14:25
    收起回复
      (附录1:举案齐眉)

      说到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必然想到“举案齐眉”这一成语。
      梁鸿(约25—约104),东汉前期文学家及隐士。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平陵县城旧址在今天的咸阳西北5公里北上昭村到庞村一带,是西汉昭帝依托平陵而设置的城市,为著名的五陵之一,此地多为当时的达官显贵及巨贾富商们所居住,梁鸿自小便生活在这里。
      王莽末,梁鸿幼年,随父亲梁让出使并寓居北地(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在此期间梁父不幸染疾去世,因为遭逢乱世,梁鸿又年幼,时人便草草将梁父卷席而葬。幼年丧父在梁鸿心里投下了沉重的阴影却也铸就了他日后坚忍淡泊的性格。
      东汉初,梁鸿在几位父亲故友的资助下进了当时中国官办的最高学府太学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梁鸿学习非常刻苦,他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他一心一意做学问,但对功名利禄却不屑一顾。
      毕业后,他选择了一个在上林苑放猪的差事,虽然学无致用,但他也安得其所。
      一日,他误将火种遗落引起火灾,烧了别人的房屋,他便四处寻访被烧的人家,并愿意用自己放牧的所有生猪来偿还,谁知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家贫,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赔了,要不我愿意为你做几年工来补偿。” 主人便同意了。
      因为梁鸿做事勤快,从来都不懈怠,周围邻居发现梁鸿不是普通人,便一起谴责那家的主人这样对待梁鸿。主人见梁鸿也不是一般的人,心生敬异,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
      由于梁鸿的博学与高尚的人品,使得当地不少达官贵人、名门望族,都想把女儿嫁给他。但梁鸿都谢绝不娶。
      与梁鸿同县有户孟姓人家,有个女儿,肥胖丑陋,肤色很黑,年已三十,尚未婚配,更让人称奇的是其力大如牛,竟能将一般男人都无法举起的石臼高高举起,因为这个缘故,方圆几十里鲜有求亲者,即使有求亲的,也被孟姑娘拒绝,她的父母为此很是着急,就问:“儿啊,你到底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孟姑娘答到:“我要嫁就嫁给象梁鸿那样德才兼备的人!” 当地人听了孟女的话后,都讥笑她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但梁鸿却看中了孟女的品行,断然娶孟女为妻,婚后,梁鸿却一连七天将新娘冷落一旁,不理不采,新娘惶恐地跪在床前问其缘故。梁鸿说:“我的妻子应该是荆钗布裙,能跟我一起归隐山林。你现在穿着光鲜,面施粉黛,这难道是我所想要的吗?”
      孟氏不语,起身低头退出,不一会儿她簪着椎髻,穿着粗布衣服进来了,梁鸿见了大喜:“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啊!”。于是就给孟氏取名孟光,字德曜。
      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妻子问梁鸿:“我常听说您想隐居以逃避祸乱,为什么到现在没有行动?怕不是向世俗势力低头了吧?”梁鸿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便携妻子一起隐居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闲暇之余,梁鸿便吟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东汉章帝时,梁鸿东出函谷关,经过京城洛阳,登北芒山,见宫殿华丽,不禁想起劳苦大众,便赋《五噫歌》一首以示感慨:“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大意就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
      不知道为什么,这首诗传到了章帝那里,章帝虽然也算是一代明君,但也不能容忍有人这样的玷污朝廷,于是下令追捕梁鸿,梁鸿只好隐姓埋名携妻儿逃亡齐鲁一带。南宋刘克庄曾有诗云:肃宗汉明主,犹恶五噫诗。一旦拂衣去,世人那得知。这是对梁鸿生平的真实写照。《五噫歌》是梁鸿的代表作,同时也是影响了梁鸿一生的作品,其对后来文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后来诗文中常把告退或者写背时之作称作“赋五噫”。
      我们言归正传,梁鸿夫妇在齐鲁呆了不长时间,又被追捕无法落脚,只好又往南逃到吴(今天的苏州、无锡一带),投在富商皋伯通的门下做雇工。
      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不敢抬头直视丈夫,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
      有一次给皋伯通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自家宅院内的大屋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可惜的是梁鸿的文集到隋朝时已经亡佚了。
      梁鸿最终死于吴地,皋伯通感于梁鸿的高风亮节,将他葬在了战国义士要离的墓旁,大伙都说要离忠烈,梁鸿清高,葬在一起让后世之人来瞻仰吧。其妻孟光后来携子回到了老家平陵,从此潜心教子,无疾而终。
      梁鸿、孟光夫妻恩爱的感人故事,千百年来为人所颂扬,被誉为千古第一婚配,在吴地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隐居当地的山改名为鸿山(今无锡境内),因为梁鸿夫妇将北方一些比较好的耕作方法教给当地人,于是被当地乡民称为“种田祖师”。
      在鸿山上,现在依然供着梁鸿和孟光的塑像。当地乡民每年都会到山上拜祭他们。然而很多拜祭的乡民不知道这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他们只知道这是教他们先人种田的农圣,拜祭是希望能够得到庇护,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他们的隐居地吴地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山歌:“梁鸿孟光到梅里,隐居江南浚梁溪。铁山脚下传耕织,举案齐眉好夫妻。”
      现在在无锡新区鸿山一带一些老人依然可以吟唱。
      “举案齐眉”一直是中国传统夫妻恩爱的楷模,他一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甚至影响到了日、韩等国家的家庭传统,但今天却有人对此产生质疑,认为这是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的一个典型代表,对此我不能予以苟同。
      从上面我们讲的故事可以看出,孟光貌虽丑,但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女子,她能拒绝上门求亲的人,也说明了她有主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直到遇到梁鸿,她才甘心情愿的做一个“举案齐眉”的老婆,她用这种让常人难以理解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崇拜和喜爱,这有什么不可?
      更难得可贵的是,在和丈夫间沛流离的逃亡中,她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跟随着丈夫,对丈夫关怀备至,才使得丈夫赢得别人的尊重,有了后来的文学上的成就。
      她,无愧于一个伟大的妻子!今天我们当然不会要求所有的妻子都象孟光那样对待自己的丈夫,但夫妻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却是其中始终不变的真谛。
      作为今天的夫妻,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到一些什么,难道不是吗?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4-10-17 14:55
      收起回复


        11楼2014-10-18 00:24
        收起回复
          爱情是啥:无偿的付出。
          婚姻是啥:找个好老婆,旺三代~


          13楼2014-10-19 16:53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4-10-20 12:45
            回复


              16楼2014-10-20 22:05
              回复
                我总觉得人应该在你状态最好的那个时候结婚。
                不过现在这个社会进程太快,两个人最后能不能走到一块不单单是一个命盘能解决的。似乎还有很多因素。


                17楼2014-10-20 22:10
                回复
                  跟帖。


                  18楼2014-10-20 22:58
                  回复
                    对婚后状况的分析入木三分,楼主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对生活的洞察能力让人佩服!


                    IP属地:天津19楼2014-10-21 10:06
                    回复
                          ------.看了楼主的帖子,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七窍倒也开了六巧半,自古英雄出少年,楼主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古人云,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5000年,中华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舞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英雄,实乃民之幸也,民之福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古人有少年楼主说为证,少年之楼主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小生对楼主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4-10-21 11:28
                      收起回复
                        文艺小清新啊``好评~~


                        21楼2014-10-22 23:44
                        回复
                          赞!能对爱情这种世上最深不可测的情感,和对婚姻这种本不是是亲情胜于亲情的关系作如此梳理,大A先生已成功转换成情感和婚姻咨询的专家,非常期待下文!


                          IP属地:天津来自iPad23楼2014-10-24 23:22
                          回复
                            五:婚姻的伦理和教条(1)
                            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目前除了婚姻法外,没有啥可以遵循的婚姻规章制度。
                            除了结婚时的誓言。
                            “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裕或贫穷、健康或疾病、快乐或忧愁,我将永远爱着您、珍惜您,对您忠实,直到永远。”
                            相信每对步入婚姻殿堂的男女,在宣读结婚誓言的时候都是甜蜜而忠诚的。
                            但是有几个人相信真的会应誓的?
                            更别说那是老外的风俗,我们没受过洗,貌似不归上帝管辖。
                            古代中国人结婚没那么讲究,还要发个誓啥的,就是天地父母为证,三媒六聘为凭。
                            因为那时候有必须要遵守的婚姻制度。
                            男子守五常,女子守七出。
                            前文已经说过了,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七出就是具体的七条婚姻制度。
                            古时只有犯七出的妇人才会被离婚,所以,哪位命盘上有离婚像的,不妨考虑下,是否自己,或者自己的配偶会有触犯古代七出的行为。
                            我们再梳理下七出。
                            1,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古代女子出嫁后,这个父母就只代表公婆了,也就是男方的父母,现代社会里,婆媳关系导致的离婚悲剧其实多了去了,都不需要我多做解释。
                            现代的女孩子,大多都是被当千金小姐养大的,父母眼中的瓷娃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不用从小读女经,不用学女红,有的女孩结婚后,还不会做饭洗碗。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主生活。
                            可惜,就算是公主,也不是这么过日子的。
                            小时候,有一部电影《茜茜公主》,那时候看着茜茜,惊为天人,如此可爱美丽的姑娘,是当时很多懵懂少年的梦中情人。
                            电影中的她,温柔,乐观,善良,聪明,美丽,并且收获了完美的爱情。
                            除了她的婆婆老对她指手画脚。
                            可是,历史上真正的茜茜公主,其实过着非常凄惨的生活。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咳。。跑题了,其实我是想说,哪怕是公主,也有婆媳关系问题。
                            那么什么是不顺父母呢?
                            和父母有争执算不算?
                            不算。
                            吵架算不算?
                            不算。
                            家务做得少算不算?
                            不算。
                            其实现代的父母大多是很体谅小辈的,社会竞争压力大,家庭开销大,父母只要是有能力的,都愿意为子女分担,照顾子女。
                            大多数家庭,只要还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另外夫妻双方都需要上班养家的,家务其实大部分都会由其父母分担了。
                            他们并不图什么,其实都是希望子女生活好的。
                            但是婆媳的关系为什么不好处理?
                            原因就在婆婆的儿子,妻子的老公身上。
                            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配偶的爱是不同的。
                            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受到更多照顾和关爱的一方。
                            而现在的夫妻,妻子总希望自己是受到更多照顾的一方(也有少数男性是这么想的)。
                            什么生活习惯、脾气性格,都是假的,都是小事情,真正的导火索就是这个。
                            娶了媳妇,看着儿子跑前跑后,忙来忙去,回家还要把媳妇供起来,心里真真不痛快。
                            然后积累怒气值。
                            又发现媳妇啥都不干,儿子回家连水都要自己倒。
                            怒气+50
                            媳妇总唠叨,说儿子没本事,钱少。
                            怒气+50
                            媳妇拿儿子和其他人比。
                            怒气+100(你怎么不拿他和李嘉诚比啊??)
                            于是怒气节节攀升,开始和媳妇有争执。
                            现代的女孩子,又不懂得克制,受了委屈,就找丈夫要立场。
                            这样做的真是傻子。
                            无非两种结果。
                            儿子孝顺,是不可能为了老婆和父母翻脸的。
                            儿子无德,帮老婆,可是这样的人品,能代表什么呢,就能让你安心和他过一辈子了?
                            有的儿子比较沉稳,沉默以对,但是时间长了,总是会有爆发点的,越是脾气好的,爆发的力度也越大,因为积累的太多,所以爆炸往往会特别震撼。
                            整个家都震散了。
                            所以说,女子维护好与公婆的关系,就等于稳住了一半的婚姻关系。
                            聪明的女孩,会首先给公婆买衣服、补品、水果,然后再给自己父母买。
                            其实都是买,何必分先后呢?
                            因为这个先后,同样代表她将自己丈夫的位置放得高,丈夫的地位高,公婆还有啥不满的?
                            然后和丈夫交流中,不说你爸你妈,而是咱爸妈,称自己的爸妈,为你岳母。
                            尽量配合公婆,表现对他们儿子的爱,不随便议论,不会对公婆发牢骚说他们儿子的不好。
                            这样你不但收获了公婆的喜爱,还避免了很多可能的家庭隐患。
                            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婆媳关系导致的离婚,性质是多样的,并不单纯。
                            不是这样做了就能完全避免的。
                            偶尔也会有就是看你不顺眼的公婆。
                            你需要做的不是埋怨抱怨。
                            不是激化矛盾。
                            你可以寻找化解矛盾,也可以回避矛盾。
                            不可能所有发生的事情,责任都在别人。
                            有问题就找别人的错,是婚姻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古人要日省三参,多做自我批评,然后再去批评别人。
                            这才说了七出的第一条,你会有可能犯吗?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14-10-26 15:23
                            收起回复
                              五:婚姻的伦理和教条(2)
                              前面我们说完了,七出第一条,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
                              再次说明,现代社会离婚普遍,那是因为缺乏礼教约束,而且七出的性质已经从单纯针对女性转变为男女通吃了,那么也就代表离婚并不是男性的特权,男女双方均有权要求离婚,所以男性朋友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我在这里说的教条,对男女都一样。
                              第二条:无子,为其绝世也;
                              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但又很难理解。
                              传统上的解读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女子,在古代传宗接代是第一要务,生儿子比什么都重要,那么不能生儿子自然就很令人忧心了,轻则丈夫纳妾娶偏房,重则休妻回娘家。
                              但是这条到了今天,解读的含义又不同了,当然,这里的不同,是衍生了很多复杂问题。
                              无子就是简单的生不出儿子?当然不是,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上升,在参与社会劳动方面俨然与男性分庭抗礼,生男生女都一样已经伴随计划生育深入我们这代人的脑髓,虽然有很多人依旧以生儿传宗接代为光荣,重男轻女,但是不能否认,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对于孩子的性别真的没什么特别要求,自己的孩子,都是喜欢的,特别是只能生一个的情况下。
                              那么怎么还会因为“无子”而发生婚姻问题呢?
                              不能生育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已经没有带来离婚的必然性了,因为我们顶上有部大法,也就是我们的婚姻法,另外现代的医疗技术,已经将不育的问题降低到很低的水准了。
                              那么,聪明的你已经想到了,没错,这个问题已经衍生为“孩子的教育和抚养问题”。
                              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一定对我写到的,婚后生活吐槽有深刻印象,其中就有孩子的那部分。
                              孩子问题也是婚后生活一个重磅定时炸弹的导火索,就我的认知和我身边的实例,没有哪户人家没为孩子问题吵过架、拌过嘴的。
                              这个七出衍生产物范围太大,太广,其中包括的内容我是无法在这个文章里一一尽述的,我只能捡重点的部分和大家聊一聊。
                              首先我刚说了,新七出对男女都是具有一样效力的,也就是说,不管男性女性,在家庭遇到这类问题,都是容易导致问题积累而发生离婚现象的。
                              从我们70后这代人开始,由于独生子女等社会现象,导致我们很多人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唯我独尊,娇惯傲慢,不懂恭谦礼让,自身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都说成家结婚后人会长大,但是生命中缺失的那部分东西,是不会因为婚姻而得到补偿的。
                              反而容易让这几代人通过婚姻去寻找和体验生命中缺失的那部分。
                              同样的,我们的下一代也在这种环境中出生和成长起来了,我们本来就不懂的东西,那更没可能灌注给我们的下一代了,结果就是养出了更多不懂事的大孩子,现在大孩子们也开始谈婚论嫁了,那么他们又能怎么教育他们的下一代人呢?
                              传统的中国家族观,所谓家族,就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亲属集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传统的家族,宗姓伦理,使得从前的孩子在出生后就有一群同龄孩子陪伴玩耍学习,在其中更以道德伦理分出长幼有序,并各司其职,孩子们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后,将他们从前的经历教条灌输给他们的孩子,于是亲子和家族伦理就这样一代代口传心授了下来。
                              因为那时候,孩子们能亲眼目睹周围各个年龄段的其他孩子,用什么行动行为参与社会生活,周围的家长又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并且在自己父母言传身教下,将伦理深刻烙印在心头。
                              而我们的孩子们,则是在各种攀比、优越的生活、物质享受、痛苦不堪的学业、各种兴趣辅导中孤独长大的,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做,即便教了,左耳进右耳出,也记不住。
                              那么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会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性格培养问题,而我们又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发生。
                              于是在夫妻间就产生各种推诿,指责,都认为是对方需要负担更重要的教育责任。
                              却忽视了社会形态造成的问题是很难以个人行为来约束和改变的。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感天动地的,当父母中某一方认为另一方对孩子教育产生了不良作用的情况下,很少有选择隐忍的,涉及到孩子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不当即解决肯定是寝食难安。
                              如果那么容易解决,也就不会成为影响婚姻的问题了。
                              首先,我们的社会失去了“家族”概念,家庭成为筒子楼的单元形态,封闭的成长环境是无法改变的。
                              其次,现代社会生存压力大,做父母的能有多少时间用在孩子教育和培养上?
                              然后,父母自己都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怎么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
                              当其中一方认为这将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后,出于对孩子的爱,而选择离异,离异后或者另觅自认为能给孩子更好抚养环境的佳偶,亦或是一力承担,独立抚养孩子。
                              那么其中有哪些常见问题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呢?
                              大致上分类如下:
                              1.父母一方有怪癖,不良习惯,对孩子造成精神困扰和影响。
                              2.脾气暴躁,打骂孩子。
                              3.不能花时间在孩子教育上和生活陪伴上。
                              4.对对方抚养孩子的方式多加刁难和否定,并经常因此冲突。
                              5.没有尽到孩子的看护责任导致孩子受伤或者意外。
                              6.没有财力和能力给孩子好的生活和培养条件。
                              7.孩子有残疾、智力等生理问题。
                              8.孩子生重病无力救治。
                              9.孩子的财产继承问题。
                              10.他(她)在外面有私生子!!
                              这里说了新七出第二条,你会犯吗?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5楼2014-10-28 14: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