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世界吧 关注:13,722贴子:343,736
  • 51回复贴,共1

【地图】虫骸世界地图大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唔……报一下进度吧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05 19:11回复
    诶?手机好像发不出原图啊,这张分辨率太低了。原图尺寸为a3
    @础字A田鱼 础兄看到了吗,东大陆那个圈就是瓦尔哈拉。 @默默的小双鱼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0-05 19:14
    回复
      那么,这块大陆幅员几何?而关于那片“瓦尔哈拉区”,某总觉得其少说有五万平方公里;那样的话,之前某很多关于其的设想,都得推*翻了(之前觉得其面积不过千余平方公里)。另外来说,这整片陆地上北部的湖泊,是为海迹湖?牛轭湖?还是冰川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05 19:20
      收起回复
        为什么破碎如此厉害


        IP属地:广东4楼2014-10-05 19:22
        收起回复
          内海感觉好多,而且怎么不来点岛链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10-05 23:09
          收起回复
            海岸线好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0-06 12:35
            收起回复
              好了Y(^o^)Y 东大陆终于搞定了!这下可以解决昨天的内海问题了!@庆津bulise @础字A田鱼 @红色木桌 @默默的小双鱼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0-06 16:03
              收起回复
                8楼的图感觉合理多了。不过来说,如果东大陆(某倒觉得,不如叫”中大陆“)的巨大内陆湖(盐沼)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那么这一过程持续了多长时间?或者说北方一开始也是一系列岛链,由于海平面下降而想成环形陆地,进而形成内陆湖?再进而由于该湖泊缺乏河流注入,水分持续蒸发,水位持续走低,直到形成一片巨大的盐原?而如果说这一地区本就是海盆,那么这片盐原,或许也会像蓝星的乌尤尼盐原那般平坦?其实某想说,无论何种原因导致了内海-盐原的形成,过程是快是慢,该世界的其他地区,不可能不受其影响,最起码,海水和陆地的比热容是有差异的,那么这对于地区,乃至全球气候的影响都是有的。要说这块东大陆实在不适宜居住,而最不缺的还就是盐,如果,包括伯曼国在内,在本土对食盐实行专管专卖的话,那么这片盐原,将会成为食盐贩子最为重要的货源,或者说,盐原虽然宽广,但东大陆的港口,及已经开发的山路却不是很多,且各国互设壁垒,使得各国商人、探险家在已开发区,都得走固定的路线,这样盘查起来就比较容易(也不是说禁绝,只是说防止大规模走私)。另外来讲,虫骸世界还不到工业社会,食盐,包括钾盐、钙盐、镁盐、硫酸盐的用途还不是很广,而在盐原地区,或许还有石油或天然气资源蕴含,而由此引起的划界纷争,是为后话了。


                10楼2014-10-06 17:32
                收起回复
                  重金属盐?工业原料妥妥的。要说该地图还有黑质的话……结合楼主之前对于虫骸世界的描述,黑质对于其来说,究竟是相当于铀,还是石油?前者的话,感觉脑洞可以继续开——黑质版的“铀浓缩”,黑质版的“原子能博弈”。原本只觉得瓦尔哈拉是在“盐湖”中的岛屿上,现在方知其近邻盐原,盐原资源丰富,城内囚徒自然也不闲着,另外,没必要花多大精力进行看守,比起做劳工每天有口饭吃,有口干净水喝,比起在瓦尔哈拉城时不时能抢到空投物资,逃跑的话,逃亡无尽的盐原不毛之地,那才真真是寻死。东大陆虽是不毛之地,但采盐采矿业还是能促进地区的繁荣,包括在周围形成一些围绕此提供服务的中小型城镇,包括矿物粗加工;而另一方面,任何物质都依靠来自西大陆运输的话,成本毕竟太高,而要说“自力更生”,东大陆也起码会有一些能够耕种的地区存在,发展军垦的话,多少解决一部分需求——也是为给军卒派点事干。以流放者充当劳工,对其待遇虽低到不能再低,不过却是以“流放之城”为依托,而东大陆也非伯曼国所专属,各国也都想在盐原地区多分一杯羹,鲁高因岩或许不稀罕,在黑质得到广泛应用,或成为“战略物资”之前,价值最高的或许是蓝矾;而各国对于此地的划分,也是以流放地、工业地为中心,辐射一定区域,这在工业社会以前应该没有问题,之后,就要以“实际占领”为准,或者“开会研究,划几条直线”。
                  要说盐源地区也非完全的不毛之地,其中间应该会有一些未被盐层所覆盖的岛屿(高地),岛屿之上会有一些未与其他水体相连接的水池或有水涵洞,依靠宝贵的降水来进行补给,而即便如此,由于“岩基成分”的缘故,池中水重金属含量,对人来说还是偏高,而对生活在此的亚人的来,没有太大问题。一般来说,一个“盐原岛”即一个“盐原亚人”部落,各部落除通婚外少有往来,贸易的话,也集中在每年的收获季,用少的可怜的盈余进行物物交易;直到人类深入盐原腹地,用下等谷物,从亚人手中换取“岛地矿石”,同时也招收亚人到岛外世界充当劳动力;最要的是前者,各“岛屿”之间原本少有往来也争端,而现在,则纷纷将目光投向哪些矿产资源丰富的“岛屿”(也是因为这些“岛”上缺乏人类可以饮用的淡水,故人类难以长住,当然在东大陆,其他地方,应该还是不反稳定的洁净淡水来源),为了人类手中的粮食,不同部落间被迫刀剑相向,不同的部落,被不同的国家,乃至不同的矿业公司当枪使,在各国在这一地区正式开始划界之前,各自的“传统势力范围”已然存在了几个世纪。
                  或许东大陆的生态环境,在几个世界内不会得到改善,而与之临近的另外几块大陆又会是什么情况?或许西大陆第一批殖民者第一眼看到东大陆,及沿其海岸航线的过程只中,首先抱定了“最多在其上建立补给港”的想法;或许对与东大陆的殖民活动,只是各国对“极东大陆”殖民“顺道而行”的结果——毕竟也要有一个依托存在,而在经济上,其则是东大陆的依托,关于重金属盐,以及矿石的粗加工,乃至矿业区及瓦尔哈拉需要的多数农产品都由其来提供。而另一方面,“极东地区”也是从瓦尔哈拉出逃者最大的精神支柱,尽管各国在自己所管辖的港口盘缠严密,尽管其在被流放之前,就被烙印或黥刺了专门的标记(如果是那样的话),少数侥幸淘逃到海岸的人会尝试依靠简陋的船只自行渡海,绝大多数迷失方向,或暴尸海上,或葬身鱼腹,剩下的下落不明,另一不部分人选择混入乘船渡海的人群之中;极东大陆沿海港城市,大多有对于投奔者不问来路,只看其他情况单位不成文规矩(当然,谁都可以拒绝收留),另一条规矩在于,如果一个人逃渡成功,核实到瓦尔哈拉的管理者那里,其名字和编号,也将被划除(一些港口店里的伙计,时不时会吹嘘自己当年在瓦尔哈拉里里有多牛,而真正在那里待过的,一般都不愿再提及,因为太不堪回首了)。


                  11楼2014-10-07 13:29
                  收起回复
                    可否将大图发给我的邮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0-19 14:42
                    收起回复